《閒聊》論自我認知的重要性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前陣子無意間從抽屜裏面翻到二張國小的畢業大頭照,仔細端詳之後,我有了重大發現,讓我娓娓道來。

事情是這樣的,在我莫約30歲以前,我對於"圓臉、肉餅臉、太陽餅"諸如此類的稱號都會引起我的情緒關鍵字。

記憶中大概從我小時候開始,母親和一些親戚長輩們,會藉由我的臉型評論我的胖瘦,當時我似乎有著嬰兒肥,所以長輩時常看到我的臉就會揶揄我沒見面的這段時間伙食很好喔!


我母親會跟他們說叫他們不要再說了,你們再講她又不吃飯了。

雖然我不吃飯單純只是因為我從小就不太愛吃飯,所以身體一直長不胖,但母親下一句總會加個致命的一擊"她這是遺傳肉餅臉啦!她只是臉胖而已,不要這樣說她"(當時我真心覺得身為一個小孩被這樣講還真不是安慰..哈哈哈)

結果從小這樣被洗腦下,讓小時候從來就不知道什麼是"肉餅臉"跟"圓臉"的我,植入了一個這樣的自我認知。

所以印象中從小時候開始,我就很怕人家評論我的臉型,而基於吸引力法則,你越是害怕的,就賦予它越多能量,所以這樣的事也就越層出不窮。

直到30歲以後擺脫了容貌焦慮後,漸漸才接受並喜歡自己的全部。


而重大發現是,當我看到那兩張國小大頭照時,我發現...自己根本就不是圓臉啊!

我感到有些荒謬,深深覺得我人生未免也太冤枉了吧!!竟然還因為這錯誤的認知標籤騷擾自己了20幾年,哈哈哈哈想一想都覺得好荒唐喔!

結果搞半天根本就只是最剛開始人們胡亂的在自己身上貼標籤,而此時如果你是個缺乏自我認知的人,就容易隨波逐流照單全收。


接著共時性很快地為我展示另一個事件,某天姊姊突然對我自白起,她為什麼長大後不穿無袖上衣的故事。

她說起,在兒時,某次她穿了件無袖上衣,母親或許因為無聊,很白目地捏起姊姊的手臂,嘴裡說著:姊姊的手臂肉肉的喔!然後就嚴重造成姊姊的陰影了。

自我從小的印象,姊姊其實就只是個健康的孩子,勻稱的體態,不胖不瘦,況且一個小孩哪有什麼手臂胖不胖這件事啊~也太荒謬了!

但姐姐因為母親那次的無心之論,種下深深的自卑,即使她手臂根本就不粗(哈哈哈哈)。


雖然這兩個故事都在講外表,外表其實是最容易讓人評論的目標,但當時我聽完就想著,撇除小時候我們的自我認知尚未健全,但如果成人之後的我們,對自我沒什麼認知的話,似乎就會是件頗危險的事了。

此時,如果自己身邊都是圍繞著正面的人那也就算了,但有時候你可能就會剛好有個說不出好聽話的父母、伴侶、朋友等等。

那麼如此一來,如果當我們沒有很強壯的自我認知當地基,或許你聽到一次、兩次便會開始動搖,畢竟小我這存在,是很難經得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拷問的。


如果以人格特質層面來舉例的話,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剛踏入身心靈領域時,那時,我時常被同一位友人指責,我是個沒同理心的人。

或許是因為當時我的自我認知裡面沒有"我是個有同理心的人或者沒有同理心",總之,剛開始我聽著非常不舒服,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但同理心這種東西並不像外貌是個有形的物質,被說是圓臉你還可以去找個圓臉的範例,偏偏同理心這種東西是無形的,你只能用感受,而且每個人標準也不一樣。


直到某天友人又在抱怨誰誰誰沒有同理心,我頓時間有點了悟,從某個面向來說所謂同理心,似乎只是端看思考者看待事情角度的問題。

當你由自身角度出發,無法很好的換位思考對面的那個角色,所有不利於自己的,我們容易稱對方為"沒有同理心",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我想不盡然,畢竟每個人換位思考能力不一樣,標準也不同。

如果以一個第三方宏觀視角,在一個人說出對方沒有同理心的同時,自己其實也沒有同理心,因為仔細想想,自己只是私心的希望對方以自己的角度為主,但卻忽略了對方可能有自己角度立場的考量。


噢!不過這篇我們討論的是自我認知,所以當我們對於自己不夠了解時,很時常那個阿貓阿狗評論自己幾句,我們就得開始質疑起自己(或許只有我啦),或者是連質疑都不質疑直接照單全收。

那麼就危險了,用一種譬喻法來說,也就是別人說:欸!你穿這紅色衣服好醜喔!(雖然你穿的是藍色衣服),但如果此時你沒意識到自己是身穿藍色衣服,就會以為自己穿的還真的是紅色衣服,某天你終於往下(向內看)一看發現,我哪有穿紅色,我穿的是藍色啊!

結果這美麗的誤會讓你感到不舒服了好一會兒,就只是因為你沒來的及看看自己穿的是什麼。


我們從小就被周遭的人賦予各種標籤和定義自己是誰,先不論對錯,更重要的是你覺得呢?你認為你是這樣的嗎?為什麼呢?誰讓你相信自己是這個標籤、定義呢?

藉由這些自我對話跟探索,或許你也會找出一些自己可能信了大半輩子,結果發現根本就很荒唐的認知標籤也說不定呢!

藉此我們可以修正更適合自己的自我認知,只有真正認識自我,我們才能更好的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


最後,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帶給你有所收穫,也非常感謝你的耐心閱讀,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追蹤 ❤

若以上分享的內容有疏漏或與你的認知理解不同也請多多包涵,請選擇讓你感到最舒服的觀點才是最重要的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ntern Human 的沙龍
151會員
116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平台主要紀錄我致力於身心靈領域至今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分享我的洞見,將這些豐沛的思想轉化為文字創作。
Intern Huma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堂財務課中聽到一位老師分享的觀點,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是這麼說的:「祝福所有你樂於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人事物。」雖然當時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分享關於錢財,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很羨慕一個人的經濟狀態,例如對方可能坐擁豪宅、豪車等等,不論對方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經濟處境,你認同與否都祝福對方。
Thumbnail
2025/03/31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堂財務課中聽到一位老師分享的觀點,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是這麼說的:「祝福所有你樂於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人事物。」雖然當時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分享關於錢財,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很羨慕一個人的經濟狀態,例如對方可能坐擁豪宅、豪車等等,不論對方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經濟處境,你認同與否都祝福對方。
Thumbnail
2025/03/21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短片,關於一位老奶奶分享自己活了95歲的生命洞見。 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Thumbnail
2025/03/21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短片,關於一位老奶奶分享自己活了95歲的生命洞見。 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Thumbnail
2025/02/15
以前我自認為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也感謝自己持有這樣的信念,因為在台灣,我確實沒什麼體驗過那些我認為苦的生活。旅居小島的第二個月時,我意識到當人類身處在處處不便的環境中,總是能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
Thumbnail
2025/02/15
以前我自認為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也感謝自己持有這樣的信念,因為在台灣,我確實沒什麼體驗過那些我認為苦的生活。旅居小島的第二個月時,我意識到當人類身處在處處不便的環境中,總是能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一直對自己體能充滿自信的我,從四十歲開始才知道,自己也會老。  
Thumbnail
一直對自己體能充滿自信的我,從四十歲開始才知道,自己也會老。  
Thumbnail
一個人的好看與否,相較於外表、更多是內在氣質。而我的氣質,藏著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做過的事與愛過的人們;是生命經歷構成了立體的我,不只是照片裡、平面中,臉蛋稍圓、有雙下巴的我。 親愛的雙下巴,謝謝你這麼多年來一直無悔的承載我的厭惡,讓我有機會身體力行去發現,能原諒、該原諒我的人,始終是我自己啊。
Thumbnail
一個人的好看與否,相較於外表、更多是內在氣質。而我的氣質,藏著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做過的事與愛過的人們;是生命經歷構成了立體的我,不只是照片裡、平面中,臉蛋稍圓、有雙下巴的我。 親愛的雙下巴,謝謝你這麼多年來一直無悔的承載我的厭惡,讓我有機會身體力行去發現,能原諒、該原諒我的人,始終是我自己啊。
Thumbnail
#工作生活小記 我最近常聽到標題這句話,整個曝光痛點見光死!🤣 ❤️ 一個接案結束 從整理團購資料開始,我看著大數據下的各式網紅藝人的FB、IG,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啊!打開我的眼界!甚至自己找到整理資料的樂趣,若有朋友需要可以pass優惠中的團購給他們參考。😆 到後續協助朋友
Thumbnail
#工作生活小記 我最近常聽到標題這句話,整個曝光痛點見光死!🤣 ❤️ 一個接案結束 從整理團購資料開始,我看著大數據下的各式網紅藝人的FB、IG,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啊!打開我的眼界!甚至自己找到整理資料的樂趣,若有朋友需要可以pass優惠中的團購給他們參考。😆 到後續協助朋友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