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人數很重要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今天上午到雲林水林鄉蔦松國小演講,全校59位學生,因為擔心小一跟小六一起聽,我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內容才能適合年齡成熟度落差那麼大的學生,於是就建議拆成二場,小一至小三講兩節課,小四至小六另外一場也講二節課。

全校59人算是小校嗎?不是的,蔦松國小已經比鄉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小學人數還多!

好吧!或許你會以為雲林縣原本就是農業縣,人口稀少,那麼放大到全台灣二千多個小學來說,全校學學生人數少於五十人的,占多少百分比?

很難想像,超過百分之四十,換句話說,全台灣快要有一半的小學,全校人數少於五十人,這個比例一直增加,就像蔦松國小今年還有59人,但是等到明年人數有十多位的六年級畢業之後,全校人數就會降到50人以下。

這二十年來新生兒人數是愈來愈低,但是另一方面人口壽命愈來愈長,所以台灣人口數過去還屬於持平狀態,直到去年,台灣的人口從有紀錄以來,(不計二次大戰那幾年的變化),算是人口首度負成長,而且預估這個負成長會持續二、三十年以上,若移民政策沒有大幅放寬的話,台灣二千三百多萬人口應該會降到一千多萬人。

人口數量及年齡結構的改變,會影響到社會所有產業與生活各個層面,我小學就讀的台北萬華的老松國小,從當年的一萬多人,降到如今約四百人左右吧!同樣空間,當年一萬多人使用,現在四百人,品質當然好很多。

就像以前一班五十多個學生,現在一個年級不到十個人,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應該會更好,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班級人數太少,學生之間也勢必少了很多彼此的刺激及創意。曾經有國外研究認為,一個班級最適合的規模是18到24人。

演講結束,吃完便當趕高鐵回台北,校長送了當地特產當伴手禮。蠻有趣的,這二十來年在全省各地演講,彰化以南的邀請單位比較會送當地特產,北部就非常罕見,不太清楚是南部比較有人情味,還是北部沒有什麼值得贈送的特產?

班級人數很重要

幾千年前醫學之神希波克拉底就曾表示,是毒還是藥,差別只在數量,的確,人體不可或缺的水,一下子喝太多也會水中毒,是會致命的。

在由人組成的社會中,數量也往往是關鍵的,「量多質變」及「關鍵少數」,都說明了人數多一人少一人,在不同情境的影響是很不一樣的。

著名科普作家葛拉威爾在「以小勝大」這本書裡,就分析了中小學班級學生的人數與學習成效的關係。

班級人數並不是愈少愈好,比如一班十二個人就太少了,可能因為彼此太親近而無法保護自己的獨立自主性,容易被強勢的同學支配成為一言堂,而且人數若太少課堂的討論也會受影響,無法從很有限的發言學生裡獲得足以帶動討論的多樣化意見,同時人數太少的團體學生間不同經驗的豐富性也相對少,也無法形成足夠多小圈圈,然後在彼此互動與摩擦間產生的活力。

葛拉威爾認為最適當的班級規模是十八個人,人數夠多不會覺得被盯,但每個學生仍然感覺受到關注。第二適當的是二十四人,因為多了六個人,學生中就比較容易有較叛逆與質疑的異議份子,可以增加班級整體的互動能量,但是若規模增加到三十人,反而會削弱班上活躍的互動與連結。

其實除了朝夕相處的學校生活之外,上班族的工作團隊人數規模也很重要。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就訂下兩盒披薩的規定:兩盒披薩餵不飽的團隊就太大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Thumbnail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Thumbnail
日劇「女王的教室」第一集,惡魔般的女老師第一堂課就對著學生說:「覺悟吧!你們之中只有百分之六的人可以得到幸福。」 想起龍應台在最新出版的書「目送」裏也提到當年畢業時,若是老師能夠誠實的跟他們這樣上課,不知會變怎樣:「孩子們,今天十二歲的你們,在四十年之後,如果再度相聚,你們會發現,在你們五十個人之中
Thumbnail
日劇「女王的教室」第一集,惡魔般的女老師第一堂課就對著學生說:「覺悟吧!你們之中只有百分之六的人可以得到幸福。」 想起龍應台在最新出版的書「目送」裏也提到當年畢業時,若是老師能夠誠實的跟他們這樣上課,不知會變怎樣:「孩子們,今天十二歲的你們,在四十年之後,如果再度相聚,你們會發現,在你們五十個人之中
Thumbnail
由於校內實習的業務被調換,我從「校慶研討會組」被換到了「公益活動組」,需前往座落於士林山區的「雙溪國小」。起初有些不滿,但現在反而很慶幸己被換來這裡。
Thumbnail
由於校內實習的業務被調換,我從「校慶研討會組」被換到了「公益活動組」,需前往座落於士林山區的「雙溪國小」。起初有些不滿,但現在反而很慶幸己被換來這裡。
Thumbnail
(一)序曲 「一定要幸福喔!」 多年前日本漫畫到日劇流行的話語,這句話也成了當年大家流行的道別語。但是,什麼是幸福?該如何活出幸福的人生? 多少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腰纒萬貫名門巨賈,或權傾一時的單位主管,他們真的比一般人容易尋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嗎? 仔細想想,我們要想使日子過得幸福,與整個社會國家並
Thumbnail
(一)序曲 「一定要幸福喔!」 多年前日本漫畫到日劇流行的話語,這句話也成了當年大家流行的道別語。但是,什麼是幸福?該如何活出幸福的人生? 多少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腰纒萬貫名門巨賈,或權傾一時的單位主管,他們真的比一般人容易尋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嗎? 仔細想想,我們要想使日子過得幸福,與整個社會國家並
Thumbnail
我小時候正遇上臺灣人口快速增加的那個階段,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漸漸安定下來後,大家都拼命生小孩的時期。我讀的老松國小是當時全世界學生人數最多的小學,現在只有五百多個學生的校園,在當時可是擠了一萬多個學生。 【小標】童年時光 【小標】與書本結緣 【小標】走向荒野 【小標】以開放的心擁抱自然
Thumbnail
我小時候正遇上臺灣人口快速增加的那個階段,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漸漸安定下來後,大家都拼命生小孩的時期。我讀的老松國小是當時全世界學生人數最多的小學,現在只有五百多個學生的校園,在當時可是擠了一萬多個學生。 【小標】童年時光 【小標】與書本結緣 【小標】走向荒野 【小標】以開放的心擁抱自然
Thumbnail
分數重不重要?這問題一直在我腦子裡,但一直不敢寫這篇文章,為自己找理由,覺得沒有人會看,沒有人關心這問題。 不想把這篇文章拿來當作只是自己職業的抱怨,但是每當我看到學生為了成績,連我自己都要為了成績拿來當自己「業績」都覺得很痛苦。 但是我還是決定寫了,因為真實的聲音一定要說出來。 簡單的來說吧!
Thumbnail
分數重不重要?這問題一直在我腦子裡,但一直不敢寫這篇文章,為自己找理由,覺得沒有人會看,沒有人關心這問題。 不想把這篇文章拿來當作只是自己職業的抱怨,但是每當我看到學生為了成績,連我自己都要為了成績拿來當自己「業績」都覺得很痛苦。 但是我還是決定寫了,因為真實的聲音一定要說出來。 簡單的來說吧!
Thumbnail
說白一點,就是這類方法要是有用,可以有效紓解台灣各大小企業缺工的問題,早就解決了。就是因為沒有想像中的有效,甚至是無效,才會弄到今天這樣。
Thumbnail
說白一點,就是這類方法要是有用,可以有效紓解台灣各大小企業缺工的問題,早就解決了。就是因為沒有想像中的有效,甚至是無效,才會弄到今天這樣。
Thumbnail
早上九點,先生傳了訊息,「慘,備取92。」我拿起手機確認了學校網站,真的,備取92。後面還有72個人,正取196,錄取率大約54%。身邊的朋友也感嘆,戶籍已經提前遷進學區好多年,原以為萬無一失,沒想到還是排不上。聽說,現在沒有入籍五、六年,大概就沒指望。
Thumbnail
早上九點,先生傳了訊息,「慘,備取92。」我拿起手機確認了學校網站,真的,備取92。後面還有72個人,正取196,錄取率大約54%。身邊的朋友也感嘆,戶籍已經提前遷進學區好多年,原以為萬無一失,沒想到還是排不上。聽說,現在沒有入籍五、六年,大概就沒指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