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踏出,那不屬於你的職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陣子因為工作量爆增,除了平常固定運動讓自己發洩一下壓力外,閱讀也是我另一種抒發的管道。最近看了黃大米的新書「可以強悍,也可以示弱」,內容大部份是關於職場,在這思緒混亂,真的很適合去看這本書讓自己更清楚要些什麼。

目前我也一直在思考「離職」這件事,其實我很清楚在職場上要有「敢要、敢說、敢離開」的勇氣,還記得在20-30歲中我很常離職,我認為不符合工作內容甚至一人多工時,我就會勇於離職,畢竟我還年輕,工作再找就有了,不是嗎?

前幾年,我也有離職念頭,往往都會被現實擊敗,都會想著「年紀大了還找得到工作嗎?」「會不會薪水沒有比較高呢?」「會不會和同事處不來?」「又要適應新環境,想到就有點退縮。」這些都會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然後就會算了。

總是要有「刺激」,才會激發「離職」這個念頭,當然不外乎就是這半年來的身兼數職及暫代職位,早已讓我精疲力盡,甚至一度好想逃離。尤其當你看著其他同事好像一如往常沒改變,暫代和他們都沒有任何關係一樣的那種,我就有很多很多的不平衡。

「能者多勞」,是很多人認為的,但為什麼不是「閒者多做」,【能者】並不是人人都想當,其實我並沒有很想當能者,因為只要願意學,每個人都可以當能者,只是你要不要而已,不是嗎?記得初踏入社會時,常常想著我要什麼職稱頭銜的,那時心裡總有一股虛榮感,總覺得拿出名片時有股不一樣的氣勢。而現在,我只有一個論點『職稱頭銜都不算什麼,只要薪水高就好。』職稱好聽、頭銜耀眼都不足以薪水高來得開心,那時的我,也是好傻好天真。

【沒有任何一間公司少了誰而無法營運,只有沒有了老闆才無法營運,任何人都可以被取代,沒有誰是缺一不可。】這是我一直認為的話,還記得在這間公司任職幾年時,某天SA和我說,她覺得她是公司不能少的那個人,當時我還把這句話送給了她,並和她說其實把自己顧好才是最重要的,職場是很現實的,只要有人可以接你的位子,你就沒有可以留下的理由了,我一直這樣想的,當時的她也認為我說的沒錯,只是內心還沒完全放下自己的包袱。

暫代SA這半年,我感觸很深,原以為SA這份工作對於我而言是多遙不可及甚至能力及各方面我都還不夠資格,也有可能我在這裡看見了很多的不可置信,「這系統為什麼會這樣子?」「這問題你可以幫我看一下嗎?」「文件幫我改一下哦。」「你看有錯訊耶,幫我查一下。」「客戶有這需求,你可以和我去談嗎?」這些疑難雜症每天都在上演,公司不管業務或是客服沒有人不找SA,「根本把你當超人了吧!」還記得當時我是這麼對她說的,但這半年,暫代的我也是如此,只是SA覺得她是公司不可或缺的那個人,而我卻認為這是我想要離職的主要原因。

原本以為無法接任SA工作,居然讓我勝任了,也因為這中間發生的一些事,讓我去思考未來。以現實面來說,我的薪資並沒有因為幫忙而增加,變成是理所當然,因為「暫代」。

如果照這個邏輯,我好像不是來工作的而是來做慈善事業。

raw-image

當然,我不能用代理人來要求加薪,但是連獎金都沒有的我,心情根本是悶到不行,有時只是奇檸子而已,老闆補個獎金,我可能會開心到不行,但這半年我連一點點這種開心的心情也沒有。

「成長不是每個人都感的。」這句話是工程師在這段暫代和我說的話,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工作而努力,但實際上,一直在前進的人只有某些,而不是全部。

也可能因為這樣激起了我想離職的慾望,很多同事及分公司的人詢問我,要不要接SA這份工作,我永遠都拒絕,因為我本來就沒有想當SA,是逼不得已才接的,很多朋友問我說,那如果老闆加你薪,你會想著繼續留著嗎?

如果是大公司來說,加薪是每年的考核,但以我目前來思考公司現狀,加了薪不就代表後面要接的任何工作我更無法說不,也代表我更可以接二份工作。

雖然講這段可能會引起很多老闆的不開心,但其實加薪是代表前些時間的努力收穫,並不是加了薪變成後面所有事變成應該的,這就是很多公司的狀況,也是激發我想離職的原因。

雖然我還沒有提出離職,但在公司的惡性循環下,總有天會支持不住,離職二個字好像離我越來越近,我想,只要努力,不怕找不到工作。

就像黃大米書說的:

這個世界沒有必然的規則,
就像人生也不是只有一條路可走。
做人可剛強可柔弱,
唯有持續前進,不停改變,所有的機會都是從此開啟。

致給和我現在一樣迷惑的你,有時公司也是自己慣出來的,同事亦同。

不勇敢踏出那步,可能無法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寛廣!

我在努力中,希望你也是。



圖片取自:網路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請幫我按個愛心,謝謝泥!

婈.序杯部落格 :http://joan1518.pixnet.net/blo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婈•序杯的沙龍
59會員
166內容數
職場,是每個人都會踏入的地方, 曾經,遇過各式各樣的人物,過往,到過無奇不有的小窩。 不管是任何職場的新鮮事,或是喜怒哀樂的趣事, 就用文字來會心一笑那所謂令人無解的職場鬧事吧!
婈•序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1
最近遇到一個難題。   到新公司已經二個月,以邏輯來說我算是新人,但以系統軟體來說算是有一定的概念及觀念,而公司是新公司,同事幾乎都是新進或是年紀很輕的工程師。   而最資深的工程師是一位很年輕的弟弟先稱他為Jack,他進公司二年了,再來是一位APP工程師及UI/UX工程師也待超過一年,而其
Thumbnail
2024/08/01
最近遇到一個難題。   到新公司已經二個月,以邏輯來說我算是新人,但以系統軟體來說算是有一定的概念及觀念,而公司是新公司,同事幾乎都是新進或是年紀很輕的工程師。   而最資深的工程師是一位很年輕的弟弟先稱他為Jack,他進公司二年了,再來是一位APP工程師及UI/UX工程師也待超過一年,而其
Thumbnail
2024/07/15
年輕的工程師是公司裡最有活力的一群人。 我們部門幾乎都是20幾歲的年輕人,我一直認為他們有很大的熱情和動力。   其實主管和我們加一加只有6、7個人左右,而每位工程師都很尊重我,我才進來公司二個月他們就稱我為姐,原因是第一、我年紀比較年長,第二、他們認為我的經驗比他們多。   其實我也需要
Thumbnail
2024/07/15
年輕的工程師是公司裡最有活力的一群人。 我們部門幾乎都是20幾歲的年輕人,我一直認為他們有很大的熱情和動力。   其實主管和我們加一加只有6、7個人左右,而每位工程師都很尊重我,我才進來公司二個月他們就稱我為姐,原因是第一、我年紀比較年長,第二、他們認為我的經驗比他們多。   其實我也需要
Thumbnail
2024/07/02
久違的寫作!   中間經歷換了新工作,然後放了自己幾天假,目前在新公司努力適應中。   還記得第一天到職時,緊張的不是自己而是前公司的同事們。 「Joan,一切順利嗎?」 「Joan,還可以嗎?」 「Joan,有沒有哪裡不習慣?」 很感謝我的前同事們,對我的關心。   適應,不是
Thumbnail
2024/07/02
久違的寫作!   中間經歷換了新工作,然後放了自己幾天假,目前在新公司努力適應中。   還記得第一天到職時,緊張的不是自己而是前公司的同事們。 「Joan,一切順利嗎?」 「Joan,還可以嗎?」 「Joan,有沒有哪裡不習慣?」 很感謝我的前同事們,對我的關心。   適應,不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常見:員工離職後,老闆總愛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耐心」、「他們只會追求高薪」、「就是缺乏上進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來看看到底是誰沒有上進心:是員工,還是公司?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常見:員工離職後,老闆總愛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耐心」、「他們只會追求高薪」、「就是缺乏上進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來看看到底是誰沒有上進心:是員工,還是公司?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