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數位內容是種不務正業嗎?你要想清楚欸!

星子
發佈於空窗心理人的創作季 個房間
2022/10/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想記錄的是:做為一個初出茅廬/大逆不道的心理師,經營自媒體要做什麼,以及對此內容的相關反思。
  時至今日,所有人仍持續每天聆聽、沒在聽、或是假裝有在聽,其中,一些微量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被篩選出來記憶,一邊持續咀嚼,同時一邊忘記。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ics)底下,每個人持續管理、分配著為數不多的精力,經營新媒體是這個時代的趨勢,那這對心理諮商產業的我們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你直視受眾,受眾就會直視你

  開一個心理系的內梗,當然受眾不是深淵,但無疑地,受眾的選擇與否對我們來說可能是。
  很多時候好像什麼都可以透過諮商談談,但不是什麼事群眾都願意花錢去做諮商。在我們自己與市場之間有一個鴻溝,彼此對於對方都停留在想像。對心理師來說,經營新媒體是一個新的、更主動地動作,讓彼此能夠互相參與:心理師透過與平台的互動了解自己的受眾性質與需求;群眾透過平台了解心理師到底是什麼。
  這個過程以往是較被動與緩慢地,很多時候,我們仰賴駐點的機構去推廣,藉由機構去擴大自己的服務範圍以及精進自己某些領域的專業。但透過平台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心理諮商對於沒有體驗過的人來說是很難想像的,生活中也較少能夠類比的經驗。
當我們受機構體制保護的同時也受到限制。
  然而自己跳下來經營也是有一些風險,這代表,你得直面你的受眾。不再有人(出版社、機構、行政人員)在前面為你扛,你得自己去思考這些專業以外,與市場息息相關的事項。這種投入的確有些風險,但這也意味著,自己更能夠保障自身平台的獨特性。
不改變本身就是一種風險,將經營自媒體、新媒體當成一種風險管理似乎也未嘗不可。
  所以有誰會看?當我們將新媒體、自媒體平台視為自己經營的小小個人機構,透過創作反思、梳理自身的知識體系,並整理成一種數位的作品集是最基礎的面向。然而,比起把東西整理好就放著不管,更積極地經營有機會帶給我們其它可能:我們能夠藉由創作分享所價值,從而擴大自己的圈子,讓潛在的客戶與合作夥伴化被動為主動,能夠找到我;同時他們對我的認可,又會再反哺給我,他們的回饋,讓我能更清楚地認識自身各種層面上的「價值」。我們彼此能夠在這樣互利且互相參與的循環下相互參與、共同獲益
「價值」可能是金錢、可能是聲量或流量、可能是人脈、可能是信任、是機遇、或是避險,你的價值是什麼?

獲利模式屬於哪一種?

  很明顯地,我大多時候主要收入還是本業為主,至少在可見的未來,到第一次換證之前基本上大概都是。我的服務大多也都是與人工作有關,包含個別諮商、團體諮商、講座、工作坊等等,就是普遍來說心理諮商的專業,但又很難講得出來心理師之間的服務有什麼區別。
在這種知識落差的情況下,受眾要判斷的基礎還真的就只剩下關係。
  回到對於自身獲利模式的思考,在傳統的行銷分類上,我想我比較像需要被行銷的直客,比較廣義的來說,我個人就是要被行銷的產品。我的網路工作能讓我有機會跨過時間地域的限制,讓人容易找到我,使我被看見,從而有可能使我的本業收入來源多樣化,而穩定地多樣化收入來源會是轉向行動心理師的基礎。
  所以經營的目的很清楚,我們的獲利模式不同於直播主或過往部落客的經濟,無論是直播賣海鮮、遊戲、寫文章換算掛廣告,我們本業的服務項目也很難拿來做成直播節目,也就不用太期待流量經濟的這種效益,因為這本不是我的收益模式。當然對於已經成功將自身經營成一種旗幟鮮明IP的心理師前輩們來說這樣的立論不盡然,但於我來說,至少現在不是。
  但我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具體來說到底我是什麼產品?我能解決甚麼問題,或帶來甚麼效益呢?
  我想:這是每一個走入自費市場的心理師都需要仔細思量的問題,甚至需要許多嘗試錯誤的歷程(因此能集結眾人之力,一起分擔創作初期,市場測試的風險的管道,也就更難能可貴了)繞了一圈,我們仍然免不了靈魂拷問:我究竟是有什麼價值?

核心價值

  在我們以人本為基的訓練背景下,我想許多心理人會覺得這到底是什麼鬼問題。
  但在行銷、或是市場的角度,比起市儈,我更喜歡的描述大概是,心理師也是自由市場經濟底下需要生活的一群人而已。在這樣的立場下,我們暫且放下中央思考與周邊思考這種理論,或是諮商理論裡豐富而多樣的人性觀詮釋。若你能認可,自己就是所欲被經營的項目、自身正是需要被推廣的IP,我們終究會回到這個點上。
「你要賦予什麼價值?」

注意價值的時間性

  對於Y世代的我來說面臨的市場競爭,相較於X世代的前輩,他們的專業以及長年在市場上耕耘的累積,就算他們對於網路的模式不熟悉,仍然可以找到人合作,更多時候他們厚實的經歷、資源網路、以及個人專業知識是他們最具有競爭力的部分;相較於Z世代,這些許多網路相關的工作以及獲利模式早就在他們的生活,這個世代的科技已經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習以為常。
相較於此,我們的優勢正是此時的時間,而且所剩不多。
  我想,持續保有自身的競爭力更像是一種長期的風險管理,世界變得很快,心理師不會退休,但會逐漸被市場淘汰,為了避免這種風險,我們想做多少、能做多少,在這條路上又能走到何處,勢必得自己耕耘,共勉之。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見解或心得,我們的對話將共創彼此更深刻與多元的理解
記得收藏、追蹤、訂閱、點點小愛心、拍拍手、或贊助我們喝杯咖啡~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66會員
66內容數
保留想空想縫的想像,即使是不太主流的任性也無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