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融不入班級

Jamie-avatar-img
發佈於解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跟班上有點融不進去,也沒有玩遊戲,怎麼辦呢?」
——Akari
★Jamie解方★
如果玩遊戲可以有助於融入班上,那你為何不加入遊戲呢?我猜想,你應該不是一個為了想要融入團體而遷就別人的人。
人與人的相處,我覺得需要一些緣份,畢竟,同一對父母生下的兄弟姊妹都不一定能夠相處融洽,更何況班上同學是來自不同的家庭。如果大家和得來,那很好;而如果相處不來,我覺得只要班上對你不是惡意的排擠或霸凌,希望你放寬心,因為這反倒給了你一個機會,可以練習「做自己」。
人際關係是學校生活的一環,但並非全部。在學校,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追求知識學問、開發自己的潛能,以及透過課程更認識自己。當你可以把重心放在這些事情上,我相信你會開始散發出魅力,吸引到與你相近的人;甚至,你可以成為帶領班上正向進步的力量。
本文同步刊登於 FB:好東西研究所
avatar-img
30會員
276內容數
透過瑜伽、旅行、薩滿、佛法的練習,一步步成為自己的療癒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mi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是自己的,沒有人真的能替你決定你的人生。
人都有受傷的時候,但一切終將平順。
在睡夢中,個人的防衛作用減弱,原本被壓抑的感受、願望、需求、恐懼等,得以浮現。
這樣的不知道,不代表我們沒有力量。
你都必須先確定,自己到底有哪些「選項」。
我應該要回過頭感謝爸爸這一代長輩們的努力,讓我這一代雖不到榮華富貴,但至少已翻轉貧窮。
人生是自己的,沒有人真的能替你決定你的人生。
人都有受傷的時候,但一切終將平順。
在睡夢中,個人的防衛作用減弱,原本被壓抑的感受、願望、需求、恐懼等,得以浮現。
這樣的不知道,不代表我們沒有力量。
你都必須先確定,自己到底有哪些「選項」。
我應該要回過頭感謝爸爸這一代長輩們的努力,讓我這一代雖不到榮華富貴,但至少已翻轉貧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一、前言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沒關係就找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在職場上,有沒有建立起良好的人脈很重要,這也會是未來你要考教師甄試時的一大助力。再來,教育的圈子其實很小,很容易在大家聊天的過程中發現特別的緣分,所以在教育實習時建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是一門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那個和媽媽一起來的孩子應該也是如此。他是以一個小孩的身分進來的,與他巧遇的兩位同學不一樣。他也會有他需要煩惱的事情,譬如說球賽、譬如說電玩的積分和階級、又或者說不定這兩名同學裡面有他暗戀的對象,「與媽媽一起出現」或許因此讓他感到困窘尷尬。
Thumbnail
從高中生的角度去看選學群所引發的家庭衝突,以及作者面對選擇和情緒困擾的過程。包含情緒挑戰、溝通問題。 想要讓各位知道,選群不過是一道選擇題,不要將自己困住。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國小、國中的時候,我是個很不擅長交朋友的人。說得直白一點:我是人緣糟糕透頂的小孩。由於經常轉學的緣故,每隔一兩年就必須在新的環境重新建立人際關係,導致我在這方面非常笨拙而不拿手。
Thumbnail
《排球少年》心得感想:我發現作者在多個橋段,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團體運動裡的「內部競合」上。包括上場時間、得分效率、領導能力等等。超過10小時的內容,大概有7成都在講團隊,跟《強風吹拂》一樣,成長、受挫、氣餒、放棄、重啟、面對….等等。我覺得...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一、前言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沒關係就找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在職場上,有沒有建立起良好的人脈很重要,這也會是未來你要考教師甄試時的一大助力。再來,教育的圈子其實很小,很容易在大家聊天的過程中發現特別的緣分,所以在教育實習時建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是一門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那個和媽媽一起來的孩子應該也是如此。他是以一個小孩的身分進來的,與他巧遇的兩位同學不一樣。他也會有他需要煩惱的事情,譬如說球賽、譬如說電玩的積分和階級、又或者說不定這兩名同學裡面有他暗戀的對象,「與媽媽一起出現」或許因此讓他感到困窘尷尬。
Thumbnail
從高中生的角度去看選學群所引發的家庭衝突,以及作者面對選擇和情緒困擾的過程。包含情緒挑戰、溝通問題。 想要讓各位知道,選群不過是一道選擇題,不要將自己困住。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國小、國中的時候,我是個很不擅長交朋友的人。說得直白一點:我是人緣糟糕透頂的小孩。由於經常轉學的緣故,每隔一兩年就必須在新的環境重新建立人際關係,導致我在這方面非常笨拙而不拿手。
Thumbnail
《排球少年》心得感想:我發現作者在多個橋段,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團體運動裡的「內部競合」上。包括上場時間、得分效率、領導能力等等。超過10小時的內容,大概有7成都在講團隊,跟《強風吹拂》一樣,成長、受挫、氣餒、放棄、重啟、面對….等等。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