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 10/6 恐怖無差別兇殺案件
10月6日,在泰國曼谷東北方的Uthai Sawan鎮上 ,發生了令人悲慟的恐怖無差別兇殺案件:死亡人數高達38人(包含兇嫌本人),其中有24人為2-5歲的幼童,這起事件也是泰國史上導致最多兒童死亡人數的單一殘忍兇殺案件。
根據ABC Australia 的報導,目擊者表示:儘管當天中午滂沱大雨直下,托兒所也大門深鎖,但是盛怒中的兇嫌還是憑借身上帶著的器械:9毫米警用手槍及一把刀子,長驅射殺而入。
依據警方報告指出,34的兇嫌Panya Kamrab 曾經擔任警察工作,然而因為吸毒在今年6月最終遭解僱。在前工作職場裡,就時有脾氣暴躁和暴力傾向,失去工作之後,他一直深為暴力和金錢問題所困。事發當天,他由於吸毒罪名出庭應訊,也與妻子起了爭執,之後,他獨自前往托兒所想接兒子未果,自此開始他的可怕殺戮。而Panya Kamrab的家屬表示,他的兒子已有一個多月未曾到托兒所。
逃離托兒所之後的Panya Kamrab,仍處於情緒瘋狂狀態,並未停止由車內射殺無辜路人,所幸無人在途中傷亡。一直到他返家,殺死了妻子與小孩後自縊,整場血腥兇殺案才落幕。
#情緒控制 管理及紓壓
當中外新聞報導,大片批評聲浪直指泰國警方疏於管理槍械問題,和廣泛檢討警方貪腐問題,我更在意的,是兇嫌本身儼然長期的情緒管理失控引發後續悲劇的因果關係。是的,政治革新和警力重整固然重要,可一般人的情緒成熟度培養、怎樣理解自己的情緒、如何排遣壓力和因應事情不順遂和挫敗,或許是更接地氣,也是每個人每天要面對的議題aka 必備養成的最重要基本生活技能之一。
前幾天和爸爸聊起情緒控制管理及紓壓,在今時今地的絕對重要性,遠遠超過任何一種職業技能或知識的培養。
更由於我們歷經了與人類纏鬥超過兩年,眼看還要再更持久的Covic-19 疫情,斬不斷理還亂,幾波感染風潮再起,變種突變再突變,...詭譎的情勢變化,一再觸發人們對現下生活全面受到巨大波及的焦慮無助反彈,又加以對未知病情動態與未來世界動盪天災人禍或然增生的恐懼不安,赤裸真實將以往眾人習慣壓抑情緒的不健康心理習慣及問題,一次全面性爆發揭露。
所以不難發現,每天所到之處,都有情緒不穩定,或者不知為何就不理性在公眾場合,向/與陌生人宣洩憤怒和粗暴對峙的人們。鄰居或者是家人朋友之間,可能的言語肢體衝突和莫名口角糾紛,也無意間暴增。更遑論發生頻率多到令人害怕+犯案手法不可思議的殘忍暴力兇殺案件,在全世界各地,猶如致命傳染病般,漸次無止盡蔓延擴大。
歸結到底,都還是回到跟著每個人一輩子關於情緒發展、控制,與適時適地透過健康管道宣洩情緒與生活壓力的問題核心。
#情緒成熟度 從小定調
Dr. Nicole LePera以心理學觀點,剖析有關「情緒成熟」議題,精闢說明了成人不健全或未臻成熟的情緒發展是什麼,以及根源從何而來。
1 一個人在童年時若情緒發展未能健全,長大之後就會把每件事當作針對自己,極具攻擊性,卻又掙扎著無法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造成原因如下>>>>>>>
2 情緒發展自出生即開始,延續到整個童年時期結束; 在期間裡,我們學會如何辨識、控制以及溝通自己的情緒。
3 如果我們在必須肩擔「親職化小孩」角色的家庭中長大,(亦即,我們被迫需要在情緒上照顧或安撫我們的父母或之中的一人):可能是父母中有人太忙碌或工作過勞,又或者其中一人會因憤怒或情緒不穩定,影響整個家中的氣氛,我們的情緒管控就無法充分獲得發展。
4 我們主要的焦點變成在環境中保持安全,所以,我們也變得過度警覺來對應。
過度警覺是一種適應環境的高度協調機制,亦即,我們隨時察覺身邊每個人的情緒或臉部表情變化,還有行為。
5 我們清楚當父母中若有一人的情緒將產生變化,以及這個變化將如何影響我們,此時我們可能被羞辱或遭受懲罰,又或其中一人會頓時像從生活情境裡完全抽離 (例如: 冷/沉默處理)
6 我們學會並快速適應藉由看守身邊的人的情緒需求,或運用從小時候所理解出的最佳方式來控管這些情緒。
有時候,這被誤解為同情心; 但其實不然,這只是一種求生機制。
7 這樣的結果是: 我們的情緒處理變得不成熟。也就是說,我們無法了解自己的感受為何,也不知如何表達,或者甚至不曉得是否能去感覺我們的情緒 (我們之中有許多人常被訓斥「不要小題大作」、「不要這麼敏感」、「勇敢點」,也從此一直為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恥)
8 每件事都和自己有關,因為曾經在生命中,它們一直都是。
由於只關注外在一切,我們極少有時間留意到自己、自我意識、反思和情緒控制。
9 長期處於過度警覺狀態,導致神經系統的功能失調。
我們變得時刻過度警覺四周一切發生,因為從小我們學習到,人們都是不安全的,我們得時刻防禦自己。
10 情緒不成熟,來自於在童年時養成必須為成人的情緒負責。
這從不是一個小孩該承擔的角色; 也並非他們所能勝任。
#情緒成熟 辨識及重新培養
如果仔細回溯或已經開始療癒歷程,不難發現:在成長之後,我們用以應對生活起伏,和特別是挫折經驗的心理機制和發洩(或更好的調節)情緒方法,其實多和我們小時候使用的,相差無幾。原因正如上述,童年時期的情緒和需求是否被聆聽,或者是否曾經得以清楚被引導表達,還有照顧者或父母可否有能力、心力去關懷和協助了解+培養我們獨特的情緒特質和脾氣個性傾向,又甚或他們會不會反倒要求我們超齡地幫忙分擔大人的沈重負面情緒、壓力,或長期貶抑我們的感受和情感回應等等,都造就日後在成年期的情緒成熟度不同,也直接影響生活中的心理韌性和抗壓力。
然而,情緒成熟不會就這樣一次經驗定義終生非如此,要了解:我們永遠都能自主性去選擇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專屬的情緒差異和優缺點,觀察和體會自己承載壓力的負荷度與知覺外在世界的敏感度高低,繼而慢慢重塑情緒調節能力,找出最適合的抒壓和表達自我情緒的管道,它可以是透過肢體律動、寫作、各類藝術創作,又或者當義工、戶外運動、找知心朋友坦誠分享、專業如心理諮商、還有閱讀、冥思、旅行、獨處...。
找出最你的觀點、方向和實踐方法,在每一天一點點慢慢地,試煉、累積並厚實自我情緒成熟度。
每個人都可以也值得去學習擁有新的、最適合的情緒回應機制,我們也能逐漸學習建立起確定的人際界線與學習說不,更重要地,我們能重新領會:隨時勞累地24小時去關照和控管、滿足別人的情緒需求,從來不是我們該擔負的角色與職責。
Photo courtesy: @mirrorsreflectyou, @hudsonyard, @pacorabanne, @the.holistic.psycologist, @nybucketlist, and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