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影評|是枝裕和《嬰兒轉運站》是一部優異的電影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失敗」實驗家

是枝裕和《嬰兒轉運站》是一部優異的電影嗎?

是枝裕和這部飽受批評的新作,後面四十分鐘簡直是另外一部電影。或許,這不是一部「分段分章」的電影,不能透過前段、中間、後面,或起、承、轉、合的方式明確指出這部「三幕劇」的問題在哪。但相信看過這部片的人,包括不少批評本片的影評,都點出了數個電影後半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套路」、「淚點」。

展開是枝裕和的創作系譜,不被首映當下的觀眾、影評理解的作品,本來就所在多有。是直到當年首映被低估的《橫山家之味》被「神化」後,隨著影展重新放映《下一站,天國!》(1999)、《這麼…遠,那麼近》(2001),我們才回過頭來去認識當年《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的是枝裕和的「寫實」美學,究竟「本體」是什麼。於是,是枝裕和找了年輕商業攝影師拍攝的《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在坎城首映,其後與班底攝影師山崎裕最後一次合作《比海還深》,招牌的富士膠卷冷色質感,最後一次被誤認成「明亮」、「透明」、「清新」、「殘酷」、「甜蜜」的日系質感。

是枝裕和,與他融合台灣新電影寫實拍攝「方法論」的神話,被社會上流行的一種造神運動,反覆堆疊,彷彿我們都忘了是枝裕和作為「類型」嘗試者、失敗者的過去。這段作為嘗試者、失敗者的「黑歷史」其實歷歷在目,觀眾別因為《小偷家族》的盛名在外,就把《嬰兒轉運站》當作是「亞洲驕傲」的重挫,事實上,君莫忘在威尼斯影展首映、評價翻車、最後替東寶抱得八項日本奧斯卡的《第三次殺人》,這部片筆者亦曾於《釀》寫過一篇「翻案」文章。若將《第三次殺人》定位為是枝裕和以「類型」為題,針砭日本「司法轉型」的作品,放在今天正要上路「國民法官」的台灣來看,仍舊是前衛得不得了。而是枝裕和和已仙逝的攝影大師山崎裕一系列冷調寫實美學的合作中,也有《花枝影武》這等古典的「異數」;至於《空氣人形》,全片賴著「台灣新電影」宗師李屏賓展露的孺慕之情漫溢銀幕,故事核心卻是一次「失敗的」類型實驗。

raw-image

《小偷家族》獲得坎城金棕櫚後,同年赴法拍攝籌備多時的法語大作《真實》,這部本來想要攻頂坎城的野心之作,劇本差強人意,但影像的「混搭」極端有趣,沒想到卻諷刺地成為「被坎城拒絕」的慘案,再意外成為威尼斯影展開幕。筆者從沒搞懂影展的運作生態是否「只選好片」,但我只想論證,「失敗」從來不是是枝裕和字典裡不存在的字,更精確地說:「嘗試」是他每次風格轉換的溫和說法,風格的轉換就是為了叛逆。

筆者曾有一個靈感:是枝裕和與同樣是拍攝紀錄片出身的奇士勞斯基系出同源,是枝裕和早期對「日本性」、政治的關心,甚至通過影像仍舊「無能」的宣言早就通過《下一站,天國!》(「日本性」)、《這麼…遠,那麼近》(政治,奧姆真理教加害者遺族),進行苦痛的凝視。更激進論之,《真實》在母女親情上,呼應的正是伯格曼《秋光奏鳴曲》甚至伯格曼舞台劇風格的傾向。

是枝裕和在美學上,比起在拍攝現場的「相處學」上師法台灣新電影(攝影機距離、與演員生活化相處),更接近奇士勞斯基對「真實」的關照。與同樣從紀錄片拍攝起家,奇士勞斯基早期帶有強烈政治批判性的《電影狂》、《不絕之路》類似,當「紀錄片」方法論的凝視,轉化成「凝視無效」的「覺悟」,何來《海街日記》的純粹?

raw-image

*出走的理由

如今盛名在外(國)的是枝裕和,在外(國)「肩負」挑起大和民族和洋「交融」的文化使命,「日本」、「清新」成為是枝裕和的一個特色。是枝裕和肯定也清楚自己的電影總在處理「純粹性」,然而自身作品的「不純」,正是他的最大優勢。這次他夾在日韓文化印象之間,以日本獨立製片之姿接納韓國產業,這樣策略性的聯姻終於「不負眾望」完成又一部坎城競賽片。

《嬰兒轉運站》其中幾幕,甚至讓我想起我最喜歡的是枝裕和作品《奇蹟》。在高鐵車廂的素英(IU 飾演 ) 跟相鉉(宋康昊 飾)的對話,燈光一明一滅,甜膩的吉他和弦暗示了這一出走的嘗試,或許註定失敗。整部片的僵硬無比,直到這幕被融化了。對一個已經有這樣生涯地位的作者,在坎城影展競賽的舞台,這樣的「成績」是不足的、不飽滿的。但別忘記,他一直以來就是這樣「做自己」上來的。

《嬰兒轉運站》幾乎給筆者一種,是枝裕和幾乎只帶了頭腦、劇本、幾位導演組成員就去韓國拍片的感覺,這樣把自己放到陌生環境的「出走」,對亞洲導演來說不算少見,但在「名導」階段的「出走」能不經過深思嗎?難道不需要選擇的勇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6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在充斥著大大小小遺憾的大人世界,孩子的眼光不曾被批為涉世未深,反是在看盡一切後竭力留住的珍稀事物,而這也是是枝裕和對生命的相信。在名為「人生」的這部電影當中,認知到終點與遺憾的必然以後,或許更能抓住心繫人事物消逝前的那一幀,珍惜它,而後在剩餘的日子裡,不斷不斷細細品嚐──這就是橫山家的味道吧!
Thumbnail
在充斥著大大小小遺憾的大人世界,孩子的眼光不曾被批為涉世未深,反是在看盡一切後竭力留住的珍稀事物,而這也是是枝裕和對生命的相信。在名為「人生」的這部電影當中,認知到終點與遺憾的必然以後,或許更能抓住心繫人事物消逝前的那一幀,珍惜它,而後在剩餘的日子裡,不斷不斷細細品嚐──這就是橫山家的味道吧!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以一起嬰兒販賣事件為主軸,講述一群社會邊緣人聚在一起,組成幸福卻轉瞬就崩毀的家庭。儘管場景搬到韓國,讓它似乎多了一點不同的化學效應,但不知道是因為並沒有一次從頭看到尾,還是情節真的太像,它所帶來的感觸並沒有原本期待的那麼深刻。
Thumbnail
以一起嬰兒販賣事件為主軸,講述一群社會邊緣人聚在一起,組成幸福卻轉瞬就崩毀的家庭。儘管場景搬到韓國,讓它似乎多了一點不同的化學效應,但不知道是因為並沒有一次從頭看到尾,還是情節真的太像,它所帶來的感觸並沒有原本期待的那麼深刻。
Thumbnail
今天嘗試一個人看電影 第一次都是怕怕的 只有五排的小廳 前面坐了兩對情侶一對好基友 右邊坐了一對情侶 後面也坐兩對情侶 還好我左邊沒人 剛好我坐在第三排正中間 三夾之內都是空檔 這是以前開Kobe 愛自幹的玩笑 今天被三夾好可憐 電影結束時前面的女生很大聲的說 誰說要來看的
Thumbnail
今天嘗試一個人看電影 第一次都是怕怕的 只有五排的小廳 前面坐了兩對情侶一對好基友 右邊坐了一對情侶 後面也坐兩對情侶 還好我左邊沒人 剛好我坐在第三排正中間 三夾之內都是空檔 這是以前開Kobe 愛自幹的玩笑 今天被三夾好可憐 電影結束時前面的女生很大聲的說 誰說要來看的
Thumbnail
新的一年快要過去一個月,才有辦法寫出這篇。這十部電影有些是20、21年的作品,但在台灣正式上映時間都是2022年。因為都很喜歡,以下就不排名,僅以台灣或串流平台的上映日期為序。
Thumbnail
新的一年快要過去一個月,才有辦法寫出這篇。這十部電影有些是20、21年的作品,但在台灣正式上映時間都是2022年。因為都很喜歡,以下就不排名,僅以台灣或串流平台的上映日期為序。
Thumbnail
是枝裕和與他融合台灣新電影寫實拍攝「方法論」的神話,被社會上流行的一種造神運動,反覆堆疊,彷彿我們都忘了是枝裕和作為「類型」嘗試者、失敗者的過去。這段作為嘗試者、失敗者的「黑歷史」其實歷歷在目,觀眾別因為《小偷家族》的盛名在外,就把《嬰兒轉運站》當作是「亞洲驕傲」的重挫⋯⋯
Thumbnail
是枝裕和與他融合台灣新電影寫實拍攝「方法論」的神話,被社會上流行的一種造神運動,反覆堆疊,彷彿我們都忘了是枝裕和作為「類型」嘗試者、失敗者的過去。這段作為嘗試者、失敗者的「黑歷史」其實歷歷在目,觀眾別因為《小偷家族》的盛名在外,就把《嬰兒轉運站》當作是「亞洲驕傲」的重挫⋯⋯
Thumbnail
在到今天看了《無人知曉》、我想都是註定的吧, 如果能讓所有年少時期去記得這份感受, 或現在才來去拾獲也還來得急,
Thumbnail
在到今天看了《無人知曉》、我想都是註定的吧, 如果能讓所有年少時期去記得這份感受, 或現在才來去拾獲也還來得急,
Thumbnail
前幾天中秋連假時,有個粉絲專頁募集大家的答案:說出一部關於月亮的電影。不少影迷紛紛響應,我的答案是:《下一站,天國!》。
Thumbnail
前幾天中秋連假時,有個粉絲專頁募集大家的答案:說出一部關於月亮的電影。不少影迷紛紛響應,我的答案是:《下一站,天國!》。
Thumbnail
本週新片推薦:《殺手寓言》、《光》、《再見了,唇》
Thumbnail
本週新片推薦:《殺手寓言》、《光》、《再見了,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