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影評|《橫山家之味》是──彼此都是彼此的負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橫山家之味》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橫山家之味》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家庭」是如何產生的?

許多人是從《嬰兒轉運站》《怪物》是枝裕和近年為人熟知的作品認識他。但若問起他描繪家庭的起點,《橫山家之味》就是以非常貼近創作者念想的姿態,穩穩地座落在他的作品列表中,是串起且更加鮮明化地作為其創作軌跡的重要里程碑。在《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中可見,他深知一個家庭在殘酷社會中如何殞落;後來的他,一意孤行將亞洲傳統觀念中不容背棄的血緣價值拋諸腦後,從家庭關係中萃取出最堅韌的聯繫,牽起《小偷家族》的緣份,拼裝出他心中真正的家庭。

把是枝的所有作品攤開來凝視兩端,會發覺他像是從命運的枷鎖中重生、對生命終將一死的消極中頓悟,其中轉變與明白的關鍵,是因為他通透了家的形貌,並決意雙手捧出他能給的最大珍惜──即拍了《橫山家之味》──在雙親相繼離世之後,是枝裕和更認識也瞭解了、寫出了「家」為何物。

故事講述在橫山家長子純平的忌日當天,次子良多帶著剛過門的寡婦妻子由佳里與繼子淳史返回老家,平凡簡單的兩天,家人們聚在一起吃飯、聊天,偶爾鬥嘴。談話此起彼落,首次觀看時其實會不太確定一家人相聚的原因,卻感覺得到有點隱情。這並非故事交代不清,而是電影實在地呈現出家庭關係中那種既遠又近的幽微距離,也是日式家庭中,關於隱晦表達的深刻寫照。

《橫山家之味》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橫山家之味》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隨著對話紛陳,我們也漸漸地能夠明白全家福背後隱含的意義。樹木希林飾演的老母親帶著遺照入鏡,白髮人送黑髮人後,時間的齒輪暫停,直至十五年後她仍在服喪、還在悲痛,其他人多半也只是故作輕鬆。鏡頭湊近觀看橫山家的日常──母親期待兒女返家,悉心準備一餐豐盛的認真神情,還有用滿是皺紋的雙手撐起的整潔秩序──零碎地鮮活,每一處、每一物建構起飽滿的微物世界,托起了沈甸甸的、冰山下的巨大憂傷。

原片名「歩いても歩いても」,亦即走著走著,貌似透露了是枝裕和參透出的人生本質──是注定帶著遺憾──就是得一直走,也只能一直走。

從家族成員外在表現出對純平之死的回應/反應,眾人物也得以向內窺視自身未竟的遺憾。全家人踏著不一的步伐試圖從親人離世的節點走遠,快慢有自,那腳步的風格、跨步的寬度同時是他們人生中所相信、標誌的他們的在意,如照鏡般顯現了各自的議題。起初目標皆是釋然,但每個人在不同的道路上,也不斷地往各種形式的痛苦逼近,甚至不只有自己在受苦,也無可避免地拖磨了身邊的人。

像是無形之中,老父親將對長子的期望寄託在次子身上。身為醫生的他再也無力救治隔壁鄰居的焦急,短短的篇幅就顯現出父親實是在面對自身的衰老與褪色──還未接受自己不再年輕,便將對自我的期待放在他人身上。

《橫山家之味》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橫山家之味》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老母親的哀愁無處宣洩,把純平犧牲生命拯救才活下來的孩子良雄每年叫來家中作客,只為折騰、使他愧疚,多少轉嫁自己的痛苦。她嘴上嚷嚷著丈夫當時沒能來得及去救兒子,其實婚外情的秘密是她埋藏在心中更久,始終耿耿於懷的事。如那台大家都以為沒在使用的唱機,卻常常播送著她於丈夫偷情的公寓外聽到的〈藍色燈光的橫濱〉(ブルーライト・ヨコハマ)。

而良多則是在哥哥死後,成了坐上虛位的長子,獨自面對有些尷尬的期待和臉色,他不滿意母親對自己人生決定(婚姻)的不理解,也不贊同父親傲視他人人生的態度,這些不吐不快,同時也是想為自己辯解。能夠觀察到浴室因父親跌倒才碎裂的磁磚、裝上的新扶手等變化的他,是期盼自己能夠為家人做點什麼、有些作為的。像在叛逆青春期的孩子,他的那份關愛僅在心中冒出了芽,但沒能、甚至往往來不及壯大成為能庇蔭家人的繁盛古木。兒時在作文上塗鴉,童言童語地立志成為醫生的他,結果是力不從心,只能在長大後板起面孔,躲在房間裡拿膠帶黏貼被撕扯的學習單,小心翼翼地修補破碎的夢──不甘示弱,才是他最深的痛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7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驀然回首》電影心得 🖋暴雷注意 🖋個人觀影心得分享,如有解釋違,敬請見諒
Thumbnail
《驀然回首》電影心得 🖋暴雷注意 🖋個人觀影心得分享,如有解釋違,敬請見諒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在充斥著大大小小遺憾的大人世界,孩子的眼光不曾被批為涉世未深,反是在看盡一切後竭力留住的珍稀事物,而這也是是枝裕和對生命的相信。在名為「人生」的這部電影當中,認知到終點與遺憾的必然以後,或許更能抓住心繫人事物消逝前的那一幀,珍惜它,而後在剩餘的日子裡,不斷不斷細細品嚐──這就是橫山家的味道吧!
Thumbnail
在充斥著大大小小遺憾的大人世界,孩子的眼光不曾被批為涉世未深,反是在看盡一切後竭力留住的珍稀事物,而這也是是枝裕和對生命的相信。在名為「人生」的這部電影當中,認知到終點與遺憾的必然以後,或許更能抓住心繫人事物消逝前的那一幀,珍惜它,而後在剩餘的日子裡,不斷不斷細細品嚐──這就是橫山家的味道吧!
Thumbnail
他們一家人沒有互相戳破彼此的真心、沒有可歌可泣的和解戲碼,也沒有一般親情主題會呈現的相擁道歉與道謝,我想就是東方家庭的實際面,那份總是難以啟齒的情感,默默生厭再默默和解
Thumbnail
他們一家人沒有互相戳破彼此的真心、沒有可歌可泣的和解戲碼,也沒有一般親情主題會呈現的相擁道歉與道謝,我想就是東方家庭的實際面,那份總是難以啟齒的情感,默默生厭再默默和解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這些片段,就像電影結束時那淡淡的爆米花香,留在空氣中回蕩。它們可能不會成為任何人的傳奇,但對我們來說,它們是構築生活的基石,是一個父親的掙扎與愛的見證。
Thumbnail
這些片段,就像電影結束時那淡淡的爆米花香,留在空氣中回蕩。它們可能不會成為任何人的傳奇,但對我們來說,它們是構築生活的基石,是一個父親的掙扎與愛的見證。
Thumbnail
人生如果活的稀里糊塗 「就像是,你排了好久的隊才買到了一張電影票,可是一直到電影要結束了才意識到,只是一部不好笑的喜劇片」 笑著笑著就哭了
Thumbnail
人生如果活的稀里糊塗 「就像是,你排了好久的隊才買到了一張電影票,可是一直到電影要結束了才意識到,只是一部不好笑的喜劇片」 笑著笑著就哭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