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什麼樣的人生,先過什麼樣的早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確診前一晚開始看著這本書,躍躍欲試興致勃勃地想著隔天要確實「掌握」我的早晨。第二天早晨,帶著興奮的心情起床、做boho瑜珈、早餐、練琴,然後我就發燒不支了........這真的是個難得的經驗!XD

想過甚麼樣的人生,先過什麼樣的早晨
「每天作的小事不但會影響自我成長,也會形塑我們的生活樣貌,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是在書本封面的文字,也符合了我最近的座右銘「你的每一個當下的選擇都會決定你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本書作者是「我的晨型人生」網站創辦人。雖然提倡「晨型人生」,但也強調如果你的作息或是工作是有時差或是時間與別人不太一樣(夜班輪值等),那重點在於「起床後的這一小時或這段時間」,並不用一定需要強調「早晨」。本書引用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的晨間習慣,每一篇都包含了擁有哪些晨間習慣、養成習慣的時間與改變、是否靠鬧鐘起床、幾點上床睡覺、伴侶如何配合、週末或旅行時是否擁有這些習慣。看著每個人不同的選擇與生活,好像自己也參與了他們的生活一樣。

整理了以下幾點,寫下「我的版本」

  1. 幾點起床?
  2. 起床後都做些什麼?咖啡、跑步、冥想、瑜珈、早餐、專心陪伴孩子或家人
  3. 起床後是否接觸手機、收email與查看社群媒體?對工作的影響?
  4. 夜間習慣與睡眠習慣是否影響了早晨?
  5. 環境變動與心態調適

回答

  1. 大部分的人都在六點多左右起床,我也是。一直以來其實我是屬於夜貓子類型的人,小時候11點睡是正常,高中大學研究所就是12點左右才會去睡覺的人,結婚後因為伴侶不是夜貓子類型,因此我半被迫「改變時差」,現在可以10點上床就寢,6點半醒來,這樣好像屬於很完美 (?)的型態了。這麼做的好處是,小孩睡覺後還有一個小時左右的me time,早上小孩6點起床,也能參與與陪伴一部份上學前的生活,每天能看著太陽微微的升起、在陽台露出光線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啊!
  2. 因為起床時間不如伴侶早,因此小孩的早餐都是他在準備的,我準備自己的部分即可。時間許可時,我會先做瑜珈,可能是和緩、可能是訓練較多、可能是早晨的和緩瑜珈,隨著yt上輪到不同的主題,每天選擇影片像摸彩般,有時覺得做完還沒清醒,有時做完今日心肺訓練已完成XD。再來會幫自己用膠囊或是濾掛泡一杯香氣十足的咖啡。我是很依靠嗅覺的人,也依靠嗅覺來改變心情、情境、氛圍,因此每天必須要有咖啡才會真的醒來。偶爾,送小孩上學後,會去買一杯喜歡的拿鐵,告訴自己今天也要努力!接下來就可以展開今日練琴時間了。
  3. 以前起床時會習慣先去拿手機,看看還有沒有前晚訊息,或是打開臉書,但是後來看到這是「被動的人生」,讓時間被社群掌握、讓心情被社群影響,並不是「主動」來選擇自己要的東西。因此,後來我會刻意等到晨間活動結束後再打開手機,並且限制自己使用時間,現在的20-60歲的人是否都要思考什麼才是「不被臉書綁架的生活」呢?但暫時也沒有勇氣拋下臉書或ig,宣告「我不要他們了」,這可能會是接下來10年的挑戰吧。
  4. 我知道自己本身是個夜貓子型的人,因此晚上看書或是思考事情思緒若太活躍,很容易影響睡眠,有時候我會刻意避免。需要時我會幫自己用薰衣草精油按摩,聞到這個氣味會讓人感到心安、舒適。但到了週五週六晚上,還是會想看電影,吃零食、喝啤酒,雖然影響腸胃可能影響睡眠,隔天的事情就隔天再說好了!
  5. 雖然前一夜作息太晚,通常隔天還是「會被伴侶或小孩叫醒」,因此對我來說「享受人生是必須」,因為隔天一樣還是可以看著太陽起床的呢!偶爾出門去玩,伴侶和小孩一樣的早起,因此我們真的沒有所謂「環境變動的問題」,晨型人生應該在他們的血液裡面,也或許,這樣的作息是送給小孩最好的禮物吧?


早晨的時光真的過於美好,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香的!這段時間要來做最重要的事情,因為是大腦最清晰思考的時間,因此對我而言,用來跑步有點太奢侈了,除非能再早一個小時起床....因此,現在的心肺運動時間都是午餐結束後昏昏欲睡的時段,跑完神清氣爽再接再勵繼續下午時段的工作!

我是「開始型」的人,對於每件事的「開始」都非常感興趣,喜歡每天的開始、喜歡每個月的開始、喜歡學期和每年的開始,所有的開始讓我覺得開心,但是很容易草草結尾。會意識到這件事是因為兒子平平是「結束型」的人格,他對於「能夠把一件事情好好完成」感到非常有成就感,把練習本寫完、將拼豆、拼圖拼完、作業寫完,我這時恍然大悟,原來能夠好好的「結束一件事」才是更難得的事情啊!因此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不能只看重開始,更要重視如何結束。

不管起床後的一小時想要做什麼,但我相信能掌握每天起床後一小時的人,讓所有事情在自己計畫當中,就能掌控自己的這一天,每一天都能掌控好,就能掌握自己的未來。若某一天不在自己的規劃裡,不要貼標籤,不要責怪自己,很容易落入「什麼都做不好」的窠臼裡,只要想著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再好好開始就好了。

確診隔離尚未結束,希望出關後可以擁有「每天的黃金一小時」,要記得,那一小時都在我們手上,我們都能選擇擁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心鋼琴工作坊-鋼琴教學筆記的沙龍
5會員
6內容數
鋼琴教學筆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陣子剛閱讀完這本「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其中書中提到這句, 如果你早上爬不起來,以下兩種方法保證會神速改善解決這個問題,第一生小孩、第二養狗 這段話實在是再認同不過了!擁有這兩項甚至可以讓你比一般人更早起呢!
Thumbnail
前陣子剛閱讀完這本「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其中書中提到這句, 如果你早上爬不起來,以下兩種方法保證會神速改善解決這個問題,第一生小孩、第二養狗 這段話實在是再認同不過了!擁有這兩項甚至可以讓你比一般人更早起呢!
Thumbnail
我有發表一篇這本書的心得,歡迎先閱讀這一篇喔~ 讀書心得: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 以下我挑了書中最常問的問題,試著自己來回答和進行檢討,歡迎希望明年也有個好的開始的你,也能閱讀這本書,或是按照以下的題目進行回答喔~
Thumbnail
我有發表一篇這本書的心得,歡迎先閱讀這一篇喔~ 讀書心得: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 以下我挑了書中最常問的問題,試著自己來回答和進行檢討,歡迎希望明年也有個好的開始的你,也能閱讀這本書,或是按照以下的題目進行回答喔~
Thumbnail
早起不只是習慣養成,還是個好工具。和學習語言一樣,需要每天固定時間、反覆練習不間斷。並相信熟能生巧,明天會比今天做得更好。
Thumbnail
早起不只是習慣養成,還是個好工具。和學習語言一樣,需要每天固定時間、反覆練習不間斷。並相信熟能生巧,明天會比今天做得更好。
Thumbnail
想過甚麼樣的人生,先過什麼樣的早晨 「每天作的小事不但會影響自我成長,也會形塑我們的生活樣貌」
Thumbnail
想過甚麼樣的人生,先過什麼樣的早晨 「每天作的小事不但會影響自我成長,也會形塑我們的生活樣貌」
Thumbnail
你是不是每天早上總是賴床到最後一刻,鬧鐘調了好幾個卻怎麼也不起,然後急急忙忙地梳洗裝扮出門,結果早餐來不及吃,該準備的東西沒有檢查就衝出門,到了公司或學校才發現這個沒帶,那個沒做.一整天慌亂的被時間追著跑,勉勉強強的過完一天,回到家終於得到放鬆的時間,因為不止身體累心也累,,為了要犒賞辛苦拼命跟時間
Thumbnail
你是不是每天早上總是賴床到最後一刻,鬧鐘調了好幾個卻怎麼也不起,然後急急忙忙地梳洗裝扮出門,結果早餐來不及吃,該準備的東西沒有檢查就衝出門,到了公司或學校才發現這個沒帶,那個沒做.一整天慌亂的被時間追著跑,勉勉強強的過完一天,回到家終於得到放鬆的時間,因為不止身體累心也累,,為了要犒賞辛苦拼命跟時間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說要養成早起的習慣,最快的方式,就是生一個小孩。 挖,這個代價也太大了 ( 甜蜜的代價 ) ! 雖然說我在去年才剛有小女兒,不過小女兒作息倒是蠻配合我們的。 所以沒遇到一早會被小孩吵醒的情況,反倒是因為最近早上喜歡去晨走運動,所以不管幾點睡,我都還是會去晨走個 10 ~ 20 分鐘。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說要養成早起的習慣,最快的方式,就是生一個小孩。 挖,這個代價也太大了 ( 甜蜜的代價 ) ! 雖然說我在去年才剛有小女兒,不過小女兒作息倒是蠻配合我們的。 所以沒遇到一早會被小孩吵醒的情況,反倒是因為最近早上喜歡去晨走運動,所以不管幾點睡,我都還是會去晨走個 10 ~ 20 分鐘。
Thumbnail
我一直蠻好奇那些成功人士到底有那些習慣,讓他成為一個成功人士的,所以看到這本書,覺得很酷,可以了解他們到底做了什麼我沒做的事。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這本書訪問了64位卓越人士的晨間時光,他們在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都做些什麼,看完我還蠻有啓發的,首先我是晨型人,所以早起對我沒有困擾,另,我
Thumbnail
我一直蠻好奇那些成功人士到底有那些習慣,讓他成為一個成功人士的,所以看到這本書,覺得很酷,可以了解他們到底做了什麼我沒做的事。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這本書訪問了64位卓越人士的晨間時光,他們在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都做些什麼,看完我還蠻有啓發的,首先我是晨型人,所以早起對我沒有困擾,另,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