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是孤單的,又或者說是在結婚生子之後,特別感受到這樣的感受。
說來哀傷,跟另一半關係不算太好,跟自己家人也是平常打打屁,真的需要幫助時,好像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幫忙。
當然也許這也是可以預期的,只是我一直忽略了。
我們家的兄弟姊妹一直都是很獨立的個體,彼此像朋友,也不會一定要叫什麼哥哥姊姊,有時也是叫名字。除了在家中的生活之外,課業啊學校啊的部分就比較不常分享。再大一點,就各自到別的縣市去上學了,有回家有遇到就遇到,好像也不會特別約。甚至到了現在,大家各自在別的縣市工作,要回家也不會相互告知一下,就能一起在家裡聚聚,明明平時也有在線上說話的,但也提都沒提到。但在還小的時候,確實是有陪伴彼此的功能。
或許是我自己被孤立了吧,其他人要回家是會告知一下對方的,也許其他人認為我要帶小孩,我要回婆家,我有自己的行程,所以就沒有約我了。
也許吧也許吧。
我們講話的方式也是比較調侃跟詼諧,不是溫馨跟鼓勵的那種。以前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覺得我們很幽默又有趣,對很多事好像也可以輕鬆看待;不過到了現在這種時刻,就覺得不ok了。
比如說,沒有人會關心我在婆家過得好不好,或者因為我沒有表現出不好,或者過往的經驗或對於我的瞭解,知道我不會被欺負,所以沒有特別問候。
但即使沒有被欺負,一定還是有些不適,我多麼希望有人可以問問我"那你會不會很難過?"或跟我說說"你就無聊就回家來啊"~
於是當我滿懷異鄉人歸國的心,希望得到療癒的期盼,這樣回到家。
接收到的回應是,你知道,調侃跟玩笑的問候,"ㄟ 快點跟我說你婆家的好笑的事"..................我自己都笑不出來了,能有什麼好笑的...................
沒有任何內心的關懷..................。
如果帶小孩回家,也沒有人會陪他玩,只是打個招呼,然後就各自做各自的事啊,或是做在椅子上看小孩自己玩啊,完全沒有要跟孩子有啥交集的感覺。
平常也從來不會打電話問候小孩或說要看看小孩的照片啊,連跟我這個媽媽,他們的手足,都不會特地打電話了,更不用說小孩了吧。
所以從來沒有那種一家人一起帶小孩出去玩的事情發生。
偶爾我帶了一個家人一起出去,他也不會幫忙照應小孩,連東西也不會幫忙拿,下了車,自顧自的到處看;到了餐廳,就找位置坐下,連菜單都不會拿勒~當然,如果你直接叫他去做什麼事,他是會去的。
帶小孩出門已經夠累了,還要帶一個不會幫忙的成人,我何苦呢?
於是,往後幾乎沒有再發生過一起出門走走的事情了。
大家都沒變啊,只是我的需求變了。
我需要的已經不只是打哈哈,隨便聊聊了。
我需要實質幫助。
而對方並沒有要跟進,那我也只能暗自哀傷,對於這樣形式的關係。
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生活著。
也許有人會說"那你先開始改變啊,你先約大家啊,把自己需求說出來啊。""直接說出來,不要用期待的~"
對,這是一種方式,但我還做不到。
一方面我覺得很累,一方面我覺得他們不會達到我的期待。
目前的我還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