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漫談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主題:銀行體系與金融危機

2022/11/0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202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 Ben Bernanke, Douglas Diamond, Philip Dybvig 三位學者,表彰他們在銀行理論跟金融危機的研究。銀行的相關研究在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開始受到學術界的重視。
Diamond 和 Dybvig 的研究主要是用數理模型證明銀行為何存在的優點,以及這種運作的脆弱性在哪,為什麼會發生擠兌 (bank runs) 現象? 從而可以針對其風險訂定監管規則。
Bernanke 的研究先是聚焦於 1929 年的經濟大蕭條,早年一般學術界較為常見的說法是經濟危機造成銀行運作困難,而他的理論則是說明為何銀行發生危機如何導致更嚴重的經濟後果。
17-18世紀的銀行
我們在上一篇:<漫談央行那隻看的見的大手>聊到在17世紀晚期,西歐各國已經普遍設立了專門借錢給皇家打仗的御用銀行:央行。除此之外,當時候的歐洲還有成千上百的各家銀行。由於當時的歐洲社會已逐步進入工業時代,國家基礎建設蓬勃,各項民生經濟發達,商業貿易突飛猛進。
越來越頻繁的商業貿易,使得商人們共同苦惱著一個大問題:錢不夠用。雖然交易越來越頻繁,生意越來越紅火。但市場上的金幣總是不夠,使得商人接到外國訂單,但卻沒有足夠的金幣可以去買零件。零件商同樣也沒有足夠的金幣去外國訂購原料。
由於黃金的產量極其有限,金幣的製造也就受到同樣的生產限制。在那個金本位的年代,不管你是哪一個國家發行的貨幣,本質上都是對價貨幣本身的含金量價值。能買一隻牛的金子打造出來的金幣,也必然能買下一隻牛。
雖然國王們總是想盡辦法的減少金幣的成色,偷偷混入銅鋅等合金,降低鑄幣成本。但市場上的商販們也同樣精明,懂得將成色較好的金幣收起來熔成金條,成色較差的貨幣再拿去世面上照著幣值使用,這也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由來。
然而,工業時代的歐洲商業貿易卻是呈現爆炸性的成長。因而金幣兌換商搖身一變成為最初形態的銀行。代為收付商人們手上的金幣,發行銀行"紙鈔"(也就是憑票兌付金幣的商業銀行本票),讓商人可以更方便的做買賣,而銀行可以從中賺取匯費。
18世紀晚期的銀行票據
久而久之,銀行家發現大多數人把錢存進來後,沒準一年半載的也都沒有領走,金幣放在銀行裡一動不動的也怪可惜的。索性乾脆就從金幣兌換商+匯兌商,進化成放貸生意。這樣,放著不用的金幣被偷偷的拿來使用,市場上流通的金幣多了,交易也就更順暢。
然而,人性本貪。銀行家們拿著別人存放的錢財,作著高利貸的生意。一開始是偷偷拿出一小部份,後來借出的金額越借越多。反正只要來借錢的人相信,手上那張銀行"憑票兌付等額金幣"的紙鈔是真的能換到錢,那麼生意就能做的下去。
商人A從銀行借出的紙鈔,經過市場一輪買賣,最終由商人E作完這筆生意把獲利存回銀行,完成了一輪鈔票循環。金幣完完整整的躺在金庫裡沒動,商人的生意卻憑著銀行發行的信用"貨幣"完成了。商人們賺到了各自的生意利潤,銀行還可以掙到借款還有匯兌的利潤。大家都開心。
然而,夜路走多了會碰到鬼。錢借出去太多,萬一存戶們不約而同的都來領錢怎麼辦?就像人類學徒前文<死神的鐮刀:流動性枯竭>所提的情況。開銀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存戶來擠兌。一家銀行的"擠兌",如果放到整個金融體系的幾千家銀行上,就叫做"流動性枯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金融危機"了。
若我們重頭檢視整個故事軸線,不正是金融體系影響經濟景氣循環千絲萬縷的糾結。
  • 首先,因為經濟景氣暢旺,市面上的金幣不夠用,抑制生產,因此產生經濟蕭條+通貨緊縮(貨幣比商品少,物以稀為貴,因此市場上的商品相對貨幣變便宜了);
  • 銀行把存戶不動的金幣發行兌付憑證紙鈔放貸出去,賺取利息。市場經濟有了足夠的貨幣,可以運轉經濟齒輪,因而推升了市場經濟向上,景氣成長。
  • 久而久之,銀行為了賺更多的利息,濫發憑票兌付的紙鈔,造成市場上的貨幣過剩,因而產生景氣過熱+通貨膨脹(貨幣發行太多,因此市場上的商品相對貨幣稀有,因而漲價);
  • 當銀行的信用破產,大眾爭相追討存款,造成銀行倒閉,銀行紙鈔沒有人信任,商業循環就會回到金幣不夠用,抑制生產的開頭,然後周而復始。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就能理解到銀行在傳統上作為一個彙集借款人和貸款人的中介角色。但我們或許會接著問到,這借貸兩方為什麼就不能“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藉由新科技(eg,網路P2P借貸)尋找彼此,跳過銀行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回到今年的諾獎,Diamond教授在1984年的論文《金融仲介和代理監督》中指出,由於資訊不對稱的存在,少了銀行的中介角色會導致道德風險問題的發生。
具體來說,借款人一旦借到了錢,就可以用它們來為所欲為。這樣,市場上的金融風險就會擴大。而在引入了銀行之後,它就可以作為存款人和貸款人之間的一個代理人來監督合同的實施狀況,保證借款人履約。
Diamond用模型證明了,相比於讓存款人來直接監督借款人,這可以節約巨大的成本。通過上述分析,Diamond就找到了銀行作用的新機制,從而為銀行的存在找到了新的合理性。
擠兌是銀行最為擔憂的問題。一旦擠兌發生,就可能發生銀行倒閉,資金斷裂等一系列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的現代討論,則是由Diamond和Dybvig首先發起的。
在1983年合作的論文《銀行擠兌、存款保險和流動性》中指出:銀行的角色可以為經營缺乏頭寸的商業投資者提供保險,增強其抵禦衝擊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減少商業衝擊帶來的破壞,提升經濟效率。(人類學徒OS:央行則扮演同樣的角色對應銀行體系)
在引入銀行之後,經濟中可能出現更穩定的均衡。如果所有儲戶都相信銀行的協調能力,那麼銀行就可以幫助商業投資者抵禦個別的風險;但是如果儲戶出現擠兌,銀行難以償付,那麼它就不得不停止對客戶的資金供應,這時經濟就會遭到破壞。
在兩位教授看來,能否預防擠兌的產生,主要看儲戶對銀行的信心。因此,他們建議由國家向銀行提供存款保險,這樣就可以成功提升儲戶信心,也可以讓銀行更好地幫助投資人抵禦風險。
經濟學是ㄧ門高度複雜的思想領域,擅長於向政策決定者準確解釋為什麼過去的選擇決策犯了錯誤。但對於未來的決策則沒有太多幫助
Bernanke則是在闡明有了銀行之後,原本各自分散的商業破產風險就可能通過銀行體系進行傳導集中,從而導致經濟的大動盪。Bernanke與另外兩位教授合作的一系列論文中闡述了銀行和金融體系的存在會放大金融風險,因此這套理論後來就被稱為“金融加速器”。
隨著社會的發展,銀行和金融系統在經濟當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過去,研究總體經濟跟金融市場常被視為不同領域。靠著這三位學者的研究告訴我們,銀行一方面可以充當天使,幫助資金在供需雙方更好地周轉;另一方面也會充當魔鬼,把原本分散的風險變成巨大的金融危機。(也就是俗諺:銀行雨天收傘)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這個主題,恰好對應著重新恢復動盪不安的金融秩序。當2008年金融海嘯時,Bernanke將銀行承擔的信用風險(CDO/CDS),再向上集中轉包給美聯儲(央行)承擔了銀行的金融風險(緊急救助計畫/QE)。
由於系統風險已經由金融體系向上甩鍋給國家央行。那麼下一次發生的金融危機,將會是風險疊加再疊加的超巨大金融海嘯。想像國家為了抵禦系統風險,築起超級巨大的金融堤壩。雖然因此更能抵抗洪氾旱澇,但若遇上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大壩潰堤,也將是會末日級的災難。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點擊愛心,留言,分享。若能打賞贊助創作的咖啡錢,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
以下特別感謝11月份打賞贊助讀者:胖子K/ Eric Chen / Saul Goodman (依照打賞時間順序)與本專欄的忠實付費訂閱讀者,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文給各位。(叩首一鞠躬)
----------------------------------------------------------------------------
歡迎來到重新復活的臉書粉絲頁與金融人類學徒互動交流: 迷惑的金融人類學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5K會員
265內容數
一輩子都在國際金融領域浮沉,步入中年的人類學徒,熱愛烹飪美食之餘,喜歡在書海中考古金融史。在短視頻稱王的年代,依然熱愛用方塊文字,與朋友們分享人類學、歷史、金融、財經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