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深度工作力】 #深度工作力01/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為《深度工作力》的閱讀筆記

深度工作:在免於分心的專注狀態下進行職業活動。這種專注可以把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這種努力可以創新價值、改進你的技術,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的。現代知識工作者與深度工作漸行漸遠的原因並不難理解——網路工具。

在注意力分散的狀態無法從事深度思考,在深度工作需要長時間不被打斷的思考。這不表示現代知識工作者心智懶散,事實上,他們宣稱自己隨時都很忙碌。

這種不一致性該如何解釋?另一類工作方式可以解答大部分的疑惑,而這種工作方式正好是深度工作概念的反面:

淺薄工作:非高認知需求、偏向後勤的工作,往往在注意力分散的狀態中執行。這類工作通常無法創造多少新價值,而且很容易模仿。——《深度工作力》
raw-image

深度工作是指工作時,處於長時間不被打擾的狀態,這種專注狀態使我們的認知推向極限,進而可以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術效率,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的。

然而,現代的知識工作者在網路工具盛行下,時刻被打擾、注意力分散無法深入思考,呈現淺薄工作狀態,僅能做些非高認知、偏後勤、少創造價值、容易模仿的工作。


01 關於深度工作力的聯想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深度工作的兩個定義”專注”與”深度思考”,分別會讓我聯到以下兩個概念:

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概念,當人們完全專注、心無旁騖的沉浸在活動當中的心理狀態;

以及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著作《快思慢想》裡的系統1與系統2,系統1是直接無意識反應,系統2能判斷、思考、分析,然而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使用。

也就是說,深度工作力是指,當我們能夠長時間心無旁騖的沉浸在活動當中,將能夠運用大腦的系統2進行理性、判斷、思考,從而提升思考效率,創造新的價值。

02 為什麼難以進行深度工作

在《深度工作力》中提到,2012年麥肯錫公司調查發現,一般知識工作者花超過60%的工作時間在電子傳訊和網路搜尋上,光是閱讀及回覆電子郵件就花了30%的工作日——

這點想必大多數人都不陌生,比如工作時,需要查看通訊服務(電子郵件、手機簡訊)或社群媒體(LINE、FB、IG)根本無法專注。

03 常被打斷帶來的害處

之前閱讀《24小時全為己用》,作者池田貴醬也亦提及,由於人的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每次被打斷需要25分鐘才能專注。

因此,很多人所謂的多工,一下回郵件,一下寫企劃案,其實是分心處理事情,而採取多工模式,是在訓練大腦習慣注意力不集中模式,會越來越沒辦法專注、沒辦法深入思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

池田貴醬也提醒,通常社群媒體上的資訊多包裝過,很少人會展現出真實生活,多是過度美好的生活,觀看容易會引發焦慮,所以,他提倡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的30天重開機的數位排毒, 30天暫時不用3C產品。

04 當我暫停使用FB. IG的世界

當時看完《24小時全為己用》時,我決定停止使用FB一陣子,停用後的感想是:很多事不需要馬上知道,很多事也與我無關。

比方說,某某人早餐午餐內容、某某人舉辦活動、某某人——這些可以集中閱讀或隔幾日再閱讀就好——也讓我從新思考,究竟是為何使用FB?

我個人在當打工人時,是沒有經營FB的,個人FB也很少發文,現在作為自由接案者,又有不同考量。

通常知識IP(知識工作者、自由接案者)是需要使用FB,因為要透過FB社群或FB粉專去將公域的流量引流自私域,似乎是必須要經營。

我是發現,如果沒有急著要出書、出課(有變現壓力),而選擇服務另一個場域的用戶,似乎經營的頻率可以與流量型知識IP有差異,反正,我先試試看,看結果如何再分享。

我現在是採取固定時段看FB,避免打斷自己的工作時段。

【行動指引】
先採取固定時段看FB,之後有需要更改再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的沙龍
104會員
203內容數
圖解讀書會後的文字稿
2023/05/24
➡️ 本篇文章為如何使用Midjourney與PS製作Line表情包。 之前上架了一組 Line 表情包,將操作方式記錄。 可愛的白髮卡通少女貼圖 – LINE貼圖 | LINE STORE 正文開始 一、適用人群:無須基礎,操作難度低 二、注意事項: 1. 記得使用付費版 Midjou
Thumbnail
2023/05/24
➡️ 本篇文章為如何使用Midjourney與PS製作Line表情包。 之前上架了一組 Line 表情包,將操作方式記錄。 可愛的白髮卡通少女貼圖 – LINE貼圖 | LINE STORE 正文開始 一、適用人群:無須基礎,操作難度低 二、注意事項: 1. 記得使用付費版 Midjou
Thumbnail
2023/04/16
你是否曾在職場上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提供什麼價值? 作為一個沒有擁有特定專業的特助,我時常困惑於這個問題。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終於對自己的價值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經歷和心得。
Thumbnail
2023/04/16
你是否曾在職場上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提供什麼價值? 作為一個沒有擁有特定專業的特助,我時常困惑於這個問題。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終於對自己的價值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經歷和心得。
Thumbnail
2023/04/11
踏出舒適圈學習新事物,犯錯(低效執行)是必經的過程,犯錯後,重要的是要及時意識到錯誤,並將認知和行為修正(有效執行),繼續走向目的地,那麼,我該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偏離軌道了呢? 若要發現錯誤,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和成長心態,以便在遇到挑戰和新資訊時,能夠及時察覺調整策略。
Thumbnail
2023/04/11
踏出舒適圈學習新事物,犯錯(低效執行)是必經的過程,犯錯後,重要的是要及時意識到錯誤,並將認知和行為修正(有效執行),繼續走向目的地,那麼,我該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偏離軌道了呢? 若要發現錯誤,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和成長心態,以便在遇到挑戰和新資訊時,能夠及時察覺調整策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推陳出新的科技產品與社交媒體大量攫取我們的專注力,本書除了強調專注力的重要,也提供一些技巧和策略,重拾深度工作的能力,達到更高的生活滿足感。我個人實際執行後,也覺得對於想完成困難的工作或目標,提升專注和工作效率無疑是必要學習的技巧。
Thumbnail
推陳出新的科技產品與社交媒體大量攫取我們的專注力,本書除了強調專注力的重要,也提供一些技巧和策略,重拾深度工作的能力,達到更高的生活滿足感。我個人實際執行後,也覺得對於想完成困難的工作或目標,提升專注和工作效率無疑是必要學習的技巧。
Thumbnail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世代,取得資訊實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我們的專注力很容易受網絡八掛、新聞、社交媒體等影響。當我們專注力不足,就沒法深度工作,這對我們的生產力和工作質素有極嚴重的影響。本書帶出經常分心對我們造成的重大影響及深度工作的好處。書中更提出實用的方法,帶領你一步步提升專注力和生產力。
Thumbnail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世代,取得資訊實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我們的專注力很容易受網絡八掛、新聞、社交媒體等影響。當我們專注力不足,就沒法深度工作,這對我們的生產力和工作質素有極嚴重的影響。本書帶出經常分心對我們造成的重大影響及深度工作的好處。書中更提出實用的方法,帶領你一步步提升專注力和生產力。
Thumbnail
知識工作者居然有高達六成的時間,花在數位訊息、網路搜尋等「淺薄工作」,光是閱讀、回覆電子郵件就飽了。 於是導致我們分心,重要的事情都做不完。也因此我們需要「深度工作」思考、專注在某件事情上,花最少的時間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事,書中就教五招讓人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
Thumbnail
知識工作者居然有高達六成的時間,花在數位訊息、網路搜尋等「淺薄工作」,光是閱讀、回覆電子郵件就飽了。 於是導致我們分心,重要的事情都做不完。也因此我們需要「深度工作」思考、專注在某件事情上,花最少的時間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事,書中就教五招讓人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
Thumbnail
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專注力已成為稀缺資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常被社交媒體、email和其他瑣事打斷,難以專心。卡爾‧紐波特在本書探討了專注力的價值,並提出了一系列實用策略,幫助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重拾深度工作能力。本文介紹如何通過規劃與自律,讓自己在這個充滿分心的世界,能夠高效而有意義地投入工作。
Thumbnail
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專注力已成為稀缺資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常被社交媒體、email和其他瑣事打斷,難以專心。卡爾‧紐波特在本書探討了專注力的價值,並提出了一系列實用策略,幫助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重拾深度工作能力。本文介紹如何通過規劃與自律,讓自己在這個充滿分心的世界,能夠高效而有意義地投入工作。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