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場的自學人生》價值觀如何影響一個人?三個觀念了解一雙看不見的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其實可能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就像垃圾場的自學人生裡,泰拉於現實與父親觀念之間拉扯,在我看來有點荒謬,可是那不過是我自己站在我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罷了。

我應該多反思的是自己常常以我為出發點,事實上很多事情並不是我想的就是那樣,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沉澱之後第一個想法。

作者泰拉 維托斯 1986年生,曾獲得蓋茲劍橋獎學金,這本書是屬於她的人生,一個發生在不像是現代社會裡的故事;據說為了寫這本書,泰拉從頭開始透過podcast自學寫作,並花了兩年的時間將這本書初稿完成。

由此可知泰拉心思細膩,與求好心切的人格特質,這本自傳甚至受到比爾蓋茲的青睞,納入他的年度閱讀書單裡面。

然而讀完這本書,心裡有一些想法,希望在這拿出來與大家分享。首先是關於每個人信念的不同,也可以說是價值觀的差異,人與人之間會不會契合,很大的影響部分即是對事情的看法,一個人的信念也會影響著自己選擇還有判斷事情的能力。再來是教育的意義。為什麼需要受教育,相較這本書,前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 歐巴馬所著的自傳,真的是南轅北轍,兩邊的父母全然是不同宇宙的人,之後會在分享蜜雪兒的故事。

最後是則我們應該培養多元思維,跨界的思考模式,儼然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甚至說是最該培養的技能也不為過,比如說大衛 艾波斯坦跨能致勝即是一本使用許多實例來證明並強調廣泛多元接觸的重要性。

每個人的信念都不同

每個人的想法、價值觀都不一樣,完全取決於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不管是親人或朋友,甚至偏愛的公眾人物,各式各樣的想法,塑造了我。而不論我們的想法是什麼,都不會影響到生活,即使有時候對很多事情一知半解。

大部分的時候,人們會將聽到的故事內化並合理。簡單來說,對於劇情不足的地方,大腦會自動幫我們補上認為合理的走向。

就像在致富心態裡,作者摩根 豪瑟提到她一歲的女兒,不懂得太多也沒關係,她會依照她所知,來合理任何事情。

泰拉的父親是一位有著堅強自我信念的人,深信「大災難日子」的到來,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事物,並對外界有著很多懷疑,不管是教會上、或政府、甚至醫護人員。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傷害中,泰拉一家始終沒有看過醫生,當她在外就學的,即使身體非常不適,心裡依舊抗拒著醫療,這是原生家庭種下的種子,左右著泰拉,使她弄不清楚她該怎麼做。

即便就學之後,明白了許多事情,也瞭解到父親的不合理,但心底的一部份,仍然是那個住在印第安公主身旁,那個與哥哥們嬉鬧,幫著爸爸回收廢鐵的女孩。

我爸也是一位頑固的人,對自己相信的事情,從來不曾懷疑過,可惜想法不夠多元,導致家裡有蠻多的狀況。

其實我不懂,也可能永遠也不會理解他的想法,但沒有關係,人與人本來就不一樣,不同的生長環境、過程、家庭與朋友,都影響著我們思考方式。

廣納不同的聲音,多聽正反的意見,肯定是對自己獨立思考有幫助,在人類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取決於我們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事情。

接受教育

泰拉九歲的時候,不要說上學,就連出生證明也才剛補發,她從小就跟著她的家人一起準備迎接「大災難的日子」,屯糧、物資、燃料,各式的補給品,等待末日的那一天。

在十六歲的那年,自學並申請上楊百翰大學;一次她在課堂上發問一個她不懂的詞,沒想到遭到大家不友善的回應,等到課堂一結束,馬上去電腦教室查詢「猶太人大屠殺」。

不過這也確認了泰拉對歷史的興趣,或許也是對父親信念的挑戰;然而就算泰勒在外求學,可是原生家庭的力量,依然牢牢支配著她的內心。

泰拉說:「我了解錯誤觀念受到糾正的心情,而這種錯誤觀念大錯特錯,甚至會改變整個世界觀,現在我必須理解守護歷史學家如何接受他們自己的無知與偏見,只要我能接受他們的作品並非絕對的真理,只是蘊含個人偏見的對話和省思,那麼也許我就能心平氣和的承認多數人認同的歷史不同於我的認知」。

泰拉在教授的協助之下,去了英國劍橋大學,最後取得了博士學位;這本自傳可以說是泰拉勇敢面對自己的脆弱,不管是父親根深蒂固的觀念,或是哥哥的各種暴力,甚至是母親的無視與縱容。面對、接受、才能夠漸漸放下或是與它共存,作者的勇敢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多元的思維

還沒有開始閱讀習慣之前,我認為溝通是努力說服別人或是只要有理,便能夠站的住腳。不過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就算自己再有道理,口條多麼好,別人也不一定會買單,只是你知不知道而已。

這就算是多元想法的一種,像文章一開始提到的一樣,每個人的生長環境,接觸的親人或是朋友的觀念都不同,我們會根據自己收集起來的訊息,來判斷一件事。

同一件事有很多角度,而人思考有盲點。多接觸不同的聲音,能夠有更多依據讓我們判斷,不一定什麼就是錯,也不是說怎樣才是對,這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事情。

閱讀是能夠增加多元思維最方便的方法之一。花一點小錢,買一個人幾年、甚至一輩子的研究與看法,光聽起來就很划算。

泰拉因為接觸不同的聲音,漸漸才明白自己以前接受了什麼,但掙扎的是,傷害她最深的不是陌生人,而是至親,這樣內心的拉扯,從文字就能夠感受出來。

最後泰拉以自己的蛻變,作為結尾,那就是受過教育的她。即使難過,內心反覆糾結,但教育改變了她,讓她更清楚自己的選擇,她已經回不去了,即使她的心裡還是那位在爸爸垃圾場幫忙工作的髒小孩。

結語

看著泰拉的成長過程與掙扎,其實非常揪心,尤其是身為一位女兒的爸爸,在在提醒著我,原生家庭的觀念有多麼的重要。

孩子基本的價值觀形程,都是來自爸爸媽媽,相信身為父母的人都可以了解,小孩是有多麽愛模仿我們,這個時候一個好的榜樣便非常重要。

很多書籍皆提到,理性且不帶情緒的教導,是最恰當的教育方式。事實上,情緒容易模糊焦點,很多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為了小孩的行為生氣,還是今天在哪裏受到委屈,只是因為孩子而爆發。

教育孩子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課程,相較之下,前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的父母是屬於睿智的家長,大部份的時間用在傾聽孩子說話,適時表達支持或意見,雖然生活不算富裕,但該給小孩的,絕對不會吝嗇。

記得在蜜雪兒傳記中提到,學校法語課程安排法國之旅,但她自動忽略這個消息,只因體恤父母的辛勞,但家人知道後,反而表達這事情不是由小孩來決定。好~那麼最後,我們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成長環境?這將是每一位爸爸媽媽都必須努力好好思考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駱和煦的沙龍
58會員
176內容數
你今天好嗎?每個禮拜三,都會在這裡分享一本啟發我的好書。希望閱讀後的你,哪怕只有一句覺得有道理,就是我寫文章最大的動力。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意見,都非常歡迎在底下留言。期待你的光臨~
駱和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30
聽到這個故事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許多有頭有臉的人會相信且投資龐大資金在一項沒說明清楚的事情? 不只這樣,儘管有將近90億美元詐欺官司纏身的主角,依然傳出已經悄悄結婚⋯ 伊莉莎白 福爾摩斯(Elizabeth Holmes),近期有關她的故事也已經搬上Netflix,不想看書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這部影集
Thumbnail
2023/03/30
聽到這個故事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許多有頭有臉的人會相信且投資龐大資金在一項沒說明清楚的事情? 不只這樣,儘管有將近90億美元詐欺官司纏身的主角,依然傳出已經悄悄結婚⋯ 伊莉莎白 福爾摩斯(Elizabeth Holmes),近期有關她的故事也已經搬上Netflix,不想看書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這部影集
Thumbnail
2023/03/22
我有一位交情不錯的朋友,就讀政大哲學系,那個時候我很好奇為什麼要在政治大學裡面讀一個看起來和出社會找工作沒什麼關係的科系?我已經忘記當初有沒有問過這位朋友,但也因為這位朋友的關係,讓我萌生想要了解一下哲學的念頭。 記得第一本閱讀哲學的相關書籍,是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不諱言的說,即使是像現在每天
Thumbnail
2023/03/22
我有一位交情不錯的朋友,就讀政大哲學系,那個時候我很好奇為什麼要在政治大學裡面讀一個看起來和出社會找工作沒什麼關係的科系?我已經忘記當初有沒有問過這位朋友,但也因為這位朋友的關係,讓我萌生想要了解一下哲學的念頭。 記得第一本閱讀哲學的相關書籍,是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不諱言的說,即使是像現在每天
Thumbnail
2023/03/08
我們家大小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早已經不是那個我們說不行,就會停止動作的那個孩子。 記得有一次,因為大小姐很喜歡邊看電視邊寫功課,雖然在家裡我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可是她平常幾乎都待在阿公家,阿公阿媽根本管不動她。 於是我們與她約法三章,寫完功課才能打開電視,接下來每天去接她回家的
Thumbnail
2023/03/08
我們家大小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早已經不是那個我們說不行,就會停止動作的那個孩子。 記得有一次,因為大小姐很喜歡邊看電視邊寫功課,雖然在家裡我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可是她平常幾乎都待在阿公家,阿公阿媽根本管不動她。 於是我們與她約法三章,寫完功課才能打開電視,接下來每天去接她回家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若是有所留意,我們就能從一個人身上,或是從一個家庭看穿不同人生的劇本重點。比如,五個人追同樣一部劇,觀看的重點都不同,體會也不同,那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看事情的觀點,有自己的習慣與好惡,因此觀劇的角度就會因人而異。 如果對生活多一點敏銳,就能看穿我們的父母一生功過與價值,然後當借鏡
Thumbnail
若是有所留意,我們就能從一個人身上,或是從一個家庭看穿不同人生的劇本重點。比如,五個人追同樣一部劇,觀看的重點都不同,體會也不同,那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看事情的觀點,有自己的習慣與好惡,因此觀劇的角度就會因人而異。 如果對生活多一點敏銳,就能看穿我們的父母一生功過與價值,然後當借鏡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從垃圾場的自學人生裡,泰拉在現實與父親觀念之間拉扯,在我看來有點荒謬,可是那不過是我站在我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罷了。 我應該多反思的是自己常常以我為出發點,事實上很多的事情並不是我想的就是那樣。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沉澱之後的第一個想法。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從垃圾場的自學人生裡,泰拉在現實與父親觀念之間拉扯,在我看來有點荒謬,可是那不過是我站在我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罷了。 我應該多反思的是自己常常以我為出發點,事實上很多的事情並不是我想的就是那樣。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沉澱之後的第一個想法。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其實可能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就像垃圾場的自學人生裡,泰拉於現實與父親觀念之間拉扯,在我看來有點荒謬,可是那不過是我自己站在我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罷了。 我應該多反思的是自己常常以我為出發點,事實上很多事情並不是我想的就是那樣,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沉澱之後第一個想法。 作者泰拉 維托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其實可能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就像垃圾場的自學人生裡,泰拉於現實與父親觀念之間拉扯,在我看來有點荒謬,可是那不過是我自己站在我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罷了。 我應該多反思的是自己常常以我為出發點,事實上很多事情並不是我想的就是那樣,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沉澱之後第一個想法。 作者泰拉 維托
Thumbnail
家是一個人第一個成長的地方,也是最先接觸到的環境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家庭成員的影響 無論是行為、個性,甚至價值觀等等 家庭是影響我們最大的因素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薩提爾曾經說過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而從我多年的臨床經驗來看,的確是如此
Thumbnail
家是一個人第一個成長的地方,也是最先接觸到的環境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家庭成員的影響 無論是行為、個性,甚至價值觀等等 家庭是影響我們最大的因素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薩提爾曾經說過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而從我多年的臨床經驗來看,的確是如此
Thumbnail
簡體版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繁體版是《垃圾場的自學人生》 這是一個看似荒誕卻是真實的故事。 故事圍繞著愛荷達州的巴克峰,這是塔拉的家,父親經營廢料場,母親是無牌的助產士,替一些山區的婦女在家中接生小孩。 塔拉生長在一個父權隆重的家庭,一切以父親為主,母親極之順從,很少發表與父親相左的意見。
Thumbnail
簡體版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繁體版是《垃圾場的自學人生》 這是一個看似荒誕卻是真實的故事。 故事圍繞著愛荷達州的巴克峰,這是塔拉的家,父親經營廢料場,母親是無牌的助產士,替一些山區的婦女在家中接生小孩。 塔拉生長在一個父權隆重的家庭,一切以父親為主,母親極之順從,很少發表與父親相左的意見。
Thumbnail
書的內容可以算是頗具爭議吧?這本書大致上是在講,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並不如一般大眾想的如此重要,除了最極端的例子外。 不管你走的是Love&Peace的愛的教育,還是鐵血的斯巴達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不大,遠遠不如孩子的同儕團體環境的影響。 作者提倡父母不要把對孩子的教養責任看的過於沉重,花時
Thumbnail
書的內容可以算是頗具爭議吧?這本書大致上是在講,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並不如一般大眾想的如此重要,除了最極端的例子外。 不管你走的是Love&Peace的愛的教育,還是鐵血的斯巴達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不大,遠遠不如孩子的同儕團體環境的影響。 作者提倡父母不要把對孩子的教養責任看的過於沉重,花時
Thumbnail
Tara Westover: "You Can Love Someone & Still Choose to Say Goodby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0P1ovIRos)  最近才看了幾本日韓女性在社會上發生的恐怖故事,但心裡的難受程度卻沒這本
Thumbnail
Tara Westover: "You Can Love Someone & Still Choose to Say Goodby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0P1ovIRos)  最近才看了幾本日韓女性在社會上發生的恐怖故事,但心裡的難受程度卻沒這本
Thumbnail
2019年,Educated: A Memoir中文版在台灣上市,譯名為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Educated是指受過教育的,作者Tara在17歲申請進入楊百翰大學前從未進入一般體制學校(小學,國高中)就讀,雖然她在申請大學的文件上是寫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
Thumbnail
2019年,Educated: A Memoir中文版在台灣上市,譯名為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Educated是指受過教育的,作者Tara在17歲申請進入楊百翰大學前從未進入一般體制學校(小學,國高中)就讀,雖然她在申請大學的文件上是寫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
Thumbnail
【一個社會邊緣的失學女孩,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震撼教育】從書評網站 goodreads 2018年度最佳選書的自傳分類裡,挑中了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這本主題鮮明的自傳: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女孩,透過自學而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故事。
Thumbnail
【一個社會邊緣的失學女孩,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震撼教育】從書評網站 goodreads 2018年度最佳選書的自傳分類裡,挑中了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這本主題鮮明的自傳: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女孩,透過自學而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