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諮商(十五) 諮商沒有那些廣告說的偉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很久之前我在逛家樂福,那邊有書籍專區,我隨便走了一下,有一本書的標題是這麼寫的:「你的努力,只感動了你自己。」這標題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翻了一下,內容大致上在說有一些戀愛的人做了多麼努力的事情,但對方沒有感覺,甚至覺得厭惡。當時看了莞爾一笑,因為覺得這也吻合我部份人生中戀愛的經驗,畢竟很多事情不是你一廂情願的很努力,對方就需要買單。

那,諮商呢?

在我還在學諮商的大學,研究所時,我常常覺得有一些疑難雜症,去找諮商師,聊一聊,可能就有幫助,甚至可以解決,只是看問題的困難或簡單,以及你有沒有找到合適的諮商師罷了。但其實那時上課,老師有時候上課會播一些影片,內容可能就有經過數百次諮商的人,還是再度犯下了性侵;或是在勒戒所裡面有勒戒恢復得良好的人,出了院以後再度吸毒。甚至還有一個經典影片,影片中三位心理諮商大師:Freud,Albert Eliis,Carol Rogers三位大師嘗試對一個女案主進行諮商,影片的內容是看三個人在諮商邏輯上的差異。但聽老師說,這個女案主在一年半後還是自殺了。老師當時給的結論是:如果沒有諮商,可能他三天就自殺了。

聽起來真鴕鳥阿。

然後開始進行正式諮商工作,我想所有年輕的諮商師都希望自己夠努力,然後案主的生活就獲得大大的改善吧!然而實際上我常常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在義務教育的系統服務時,常常接到家庭狀況破碎,有社工支持,有學校老師關心,而我是協助學生的心理師。然而在我們都很努力的情況下,常常發生的劇情是這樣子的:學生每天都來上學,但回家時不是和朋友廝混,就是逃家去不知道哪個地方,可能睡一晚,可能去賣場偷東西吃,然後沒洗澡的隔天繼續到學校。有時輔導室都還好心幫學生準備可以換洗的衣服,和去找體育館後面有沒有盥洗室。

換個意思就是,學校成為他替代性的家庭。這麼多這麼多的支持資源,彌補不了個根本就無力陪案主長大的家庭。年輕時的我會很生氣,為什麼他們的家人這麼不負責任?然而和社工師多方討論以後,常常聽到父母那邊就存在著很多悲劇,父母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自己的身心狀態,離異、隔代、重組家庭、都是常態了。

你覺得你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挽救這整個,脆弱的家庭,社會的壓力,還有整個疲累的支援系統嗎?有時我們光是幫助這個案主的周圍人士都需要被好好打氣了。那諮商?我想諮商只是眾多協助當事人的一小塊吧。

這就是我覺得辛苦的地方,後來開始和一些大學生工作,發現大學生相對比較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也比較有能耐。這又造成了一種我對自己的好的感覺:諮商還真的很有用耶!但仔細想想,諮商會有用,那些已經能考上不錯大學的人家庭背景相對優渥,又或是個人能抵抗環境的韌力相對強大,光是這些優勢條件,再加上諮商,才真的造成了幫助。

細細思考,社會結構的差異,以及在臺灣,自費諮商所收取的費用,其實本來就象徵了一部份較有資源的人比較能夠獲取這樣的協助。

當然包含我自己,我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諮商科系,從校內免費諮商到校外付費諮商,然後再慢慢轉成精神分析,這些都有賴我自己本來就相對願意給我資源的家庭,還有我內在一部份的努力。

但是接受過越多諮商,精神分析,我越來越覺得,有一些病態和破壞性的內在,諮商的效用就是協助他們在一個可以被控制的範圍中,不爆炸到生活裡。至於享用諮商把那些病態的思維和生命歷程當作廁所清潔劑一般清個清潔溜溜?我想還是夢裡想一想吧。

諮商不會沒有效,但他有效必須有相對的前提:內在本來就存在相對應的資源、外在經濟上可以因應。我想光是符合這兩點就要打趴這個社會大多數受苦的人了吧。然後提供免費諮商這件事我曾經想過,但我想我也無法接受我餓死在路邊這一件事情。

我想我是很努力在接受分析,也很努力在接受督導,也很努力在替來到我面前的人進行各式樣的諮商計畫與當下反應,這些都是我很努力的地方。但活了一把年紀,我終究知道,我的這些努力其實,真的只能幫上一部份有緣分,且可能擁有社會資源的人(縱使他們說他們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但主觀世界和客觀現實落差甚遠)。

我還是願意努力,但我想我也相信我能給的幫助有限,也許有些案主願意信任我給我比較長的時間,有些案主來兩次就知道這對他而言只是一個話術遊戲,那也都不是光靠「我努力」就可以掌握的。

然後,這時如果我在看到其他心理師或是諮商所,強調諮商就是一段愛與勇氣的歷程,一段辛苦看見自己然後好好療愈的歷程,我想......我是不相信的,我能相信的就是不讓病態的自己影響到有能力的自己的表現,這也是我正在經歷的過程。

但說這麼直白誰要來找我這種諮商師啦,為了誠實所以還是不要設甚麼粉專好了,我想我開了粉專也只是在替我趕跑潛在機會,誰叫有時略帶病態的我會想講一些於我而言的真實。

也許大家都還是喜歡看到光明與希望吧,縱使有些人抱怨心理師都寫太多雞湯文,但這個社會裡非常多的弱勢族群,真的需要這些可供消化一個晚上的營養吧。

真是抱歉我寫不出來啊,雞湯如果真的只是為了想給一些無法來接受諮商的人進補那樣的心情很好,但如果雞湯是為了讓比較有社會資本的案主前來接受諮商......我想這些在我腦中還無法形成通明透徹的邏輯,我還是費心力在我已經擁有的資源上就好。

看清楚現實吧,別讓你的努力感動你自己。

看清楚現實吧,別讓你的努力感動你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路上的譬喻法的沙龍
94會員
63內容數
2023/12/02
選擇一個特定取向,可能面臨甚麼挑戰?定位自己是甚麼意思?我提出只能代表我自己的一己之見。
Thumbnail
2023/12/02
選擇一個特定取向,可能面臨甚麼挑戰?定位自己是甚麼意思?我提出只能代表我自己的一己之見。
Thumbnail
2023/11/27
講個故事,這是杜撰的,我沒有任何一個個案這樣講述自己,請放心且隨性的閱讀。 文摘:" 好荒謬的結論,太荒謬了,太荒謬了,荒謬到他一邊瘋狂搖頭,但又怒吼吶喊的哭, 是哭訴,抑或控訴,對著那突然消失的,像是愛的東西。
Thumbnail
2023/11/27
講個故事,這是杜撰的,我沒有任何一個個案這樣講述自己,請放心且隨性的閱讀。 文摘:" 好荒謬的結論,太荒謬了,太荒謬了,荒謬到他一邊瘋狂搖頭,但又怒吼吶喊的哭, 是哭訴,抑或控訴,對著那突然消失的,像是愛的東西。
Thumbnail
2023/10/08
「大的醫院,都會有停屍間。 誠如每個醫者,背後都有死神。」
Thumbnail
2023/10/08
「大的醫院,都會有停屍間。 誠如每個醫者,背後都有死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諮商這麼貴,有其他的服務可以取代嗎?有時候我只是想找個人聊聊,但是一個小時2000元我真的花不下去,我好像也沒有病到多嚴重;諮商這麼的神秘,到底這世界有多少人願意去諮商,他們都是很嚴重的嗎?」 和朋友的聊聊 VS 和心理師的聊聊 「和人聊聊」其實是我們想到最簡單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諮商這麼貴,有其他的服務可以取代嗎?有時候我只是想找個人聊聊,但是一個小時2000元我真的花不下去,我好像也沒有病到多嚴重;諮商這麼的神秘,到底這世界有多少人願意去諮商,他們都是很嚴重的嗎?」 和朋友的聊聊 VS 和心理師的聊聊 「和人聊聊」其實是我們想到最簡單
Thumbnail
諮商不是補習班,才藝班,機械修理廠,或是替代性的親情, 如果身為父母難以好好思考自己需要接受幫助的可能性, 那這樣的諮商進行下去,充其量就是來買心安。, 其實可以不用這樣子進行......
Thumbnail
諮商不是補習班,才藝班,機械修理廠,或是替代性的親情, 如果身為父母難以好好思考自己需要接受幫助的可能性, 那這樣的諮商進行下去,充其量就是來買心安。, 其實可以不用這樣子進行......
Thumbnail
念諮商所前,對於諮商師充滿許多粉紅色泡泡,總覺得這是一份令人嚮往的夢幻職業。在對談中可以帶來療效,多珍貴啊!這讓我幻想著,如果聽到個案說諮商帶來的改變或幫助肯定會超級興奮。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一份充滿成就感的助人工作。 不過現在的我,在實習第一年的尾聲發現這樣的想法有所不同。
Thumbnail
念諮商所前,對於諮商師充滿許多粉紅色泡泡,總覺得這是一份令人嚮往的夢幻職業。在對談中可以帶來療效,多珍貴啊!這讓我幻想著,如果聽到個案說諮商帶來的改變或幫助肯定會超級興奮。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一份充滿成就感的助人工作。 不過現在的我,在實習第一年的尾聲發現這樣的想法有所不同。
Thumbnail
  一個不講究內容變現,也不講究個人行銷,卻要告訴別人自己是心理師,但也不刻意推銷自己的詭異傢伙,他到底在幹甚麼?   本文除了應徵方格子寫作目錄外,也可以當成他的自介文。
Thumbnail
  一個不講究內容變現,也不講究個人行銷,卻要告訴別人自己是心理師,但也不刻意推銷自己的詭異傢伙,他到底在幹甚麼?   本文除了應徵方格子寫作目錄外,也可以當成他的自介文。
Thumbnail
學期初預約了心理諮商,鮮少人知道這件事,有些知情的朋友、家人說:「你好好的幹嘛去?」「沒事去心理諮商幹嘛?」我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問題,但卻有很「重要」的內心矛盾想紓解,希望可以更加認識自己,也希望找到一個出口。重點是,我覺得身旁的親友可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Thumbnail
學期初預約了心理諮商,鮮少人知道這件事,有些知情的朋友、家人說:「你好好的幹嘛去?」「沒事去心理諮商幹嘛?」我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問題,但卻有很「重要」的內心矛盾想紓解,希望可以更加認識自己,也希望找到一個出口。重點是,我覺得身旁的親友可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