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科學,看不到占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又要來整理一次科學與占星的關係了,該來的總會來的。

只要你用科學去講,就會一堆迷信的人跑出來說,不是這樣,你不懂,你去看科學的定義,你去讀書,你才會懂。然後你回頭問他一個簡單的科學常識,科學家不研究占星,可以說占星科不科學嗎?他們就通通鬼打牆不敢回應這點了。迷信的人,最怕被質疑,科學人則是自己就先質疑自己相信的東西是甚麼,是真的嗎?
●●●●●●●●●
問題不是占星是不是科學,而是,你是哪一種科學?現代大多數人對科學概念,還停留在古典力學的階段,但占星的科學,是最早人類觀察萬物而發現的萬物論,要到愛因斯坦之後的相對論,進入量子力學階段,才能慢慢摸到占星學原理的邊。光電效應、光的波粒二元性、蝴蝶效應、薛丁格的貓、量子纏結、測不準原理,一堆大部分人到現在都還認為是傳統物理科學悖論的東西,其實才是占星學看到的原貌。

用12星座看太陽對人類的影響力,不用量子力學分析,卻用古典力學,當然看不到科學。就像當初人類看太陽系行星的運行,以為古典力學就能完美解釋,最後卻發現有一大堆誤解一樣。這些學科學的人在解釋占星時,最大的問題是,他們不夠科學的研究占星,只是相信而已。
●●●●●●●●●
科學無所謂狹隘,那是相對於人類的認知而言。人以為的科學,都是狹隘的,因為在人類認知以前,科學就存在,當人類認知到以後,對人類來說廣義的科學就變成狹隘的,因為未知的科學才是廣義的。

古人占星看天文算曆法,就算看到奇妙的量子力學現象,也認為那是合理可信,但他們不用科學分別。當科技進步,人類獲得更多科學能力,看到更確定的科學原理時,合理可信就被科學一刀切,這才變成狹隘的科學。

科學如果只是價值觀,就會陷入廣意與狹義的爭論,差別在於可不可以用現在的科技去驗證。可是百年前不知道的量子學,難到萬年前就不存在?幾百年前不知道的古典力學,千萬年前就不存在?

萬有理論如果真的存在,那就必然已經存在,並且時時刻刻用在我們身上,並且被我們所用。占星學可能是萬有理論的一部分現象,但現在的科學力,才剛踏進可以驗證這個部分的開始。
●●●●●●●●●
科學家在對占星做實驗時,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理解占星理論,用太陽星座去分析個性與人生,然後就說你看都不一樣,然後說占星的分類法不是科學。用一樣的方式去看科學研究,會是這樣嗎?

比如去分析物種,你說鳥有翅膀會飛,所以叫做鳥。但科學去分析鳥類之後,發現不是每種鳥的翅膀都是用來飛的,企鵝的翅膀用來划水,鴕鳥的翅膀只是裝飾,雞的翅膀飛不高,但老鷹的翅膀可以遨遊天際。然後你回頭說,鳥就是有翅膀會飛,這樣對嗎?這很不科學不是嗎?

科學家對占星的理解,如果還是用12星座研究,就好比我們來研究鳥類,用有翅膀會飛就叫鳥一樣的好笑。但用在占星上,絕大部分科學人卻會覺得這樣十分合理,這樣真的是科學嗎?
●●●●●●●●●
科學如果是真理,那其實不用證明,他就會存在。用科學方式證明,只是讓人類可以運用這種能力。

占星學是不是科學還沒有被證明,但人類卻能運用這種能力去分析變化,這點不就是科學家要去回推,並找到科學方式驗證的本能嗎?看到甚麼,研究甚麼,看不到占星,也沒研究,那就不是科學了。

古人看到天文、拿來占星、研發曆法,然後衍生出物理科學,但星體對人類的影響,卻好像還不是科學能觸及的神祕境界。量子力學發展約120年,也差不多是時候了吧
■■■■■■■■■■■■■■■■■■■■■■
占星術的基本假設:天體的運行會影響人格和地球上的事件。這點,還沒有嚴謹的被用科學方式驗證,因為我們目前的科學力,做不到量子階段的人體實驗。

所以是科學沒有嚴謹的驗證占星學,那這是科學的問題,還是占星的?占星被趕出科學,是到目前為止的科學,對於不確定理論是一籌莫展,無法在不能排除多重變數下,去檢驗占星。這不能怪科學,但如果你用這種方式去否定還不能被檢驗的東西,是你遠離了科學,不是占星的問題。
●●●●●●●●●
個性相不相似,就是你自己以不科學方式的判斷啊。所謂的相似個性,是指類似的思考判斷過程,而不是產生一模一樣的反應或事件。比如一樣對錢保守的個性,時間雙胞胎與真時雙胞胎都會因為不同的背景、相互刺激,而做出完全一樣或相反的事件,可是以個性分析來說,是相同的原因。

個性的判斷,就是一般大眾最以為科學,卻其實都很主觀的東西。用占星來看,雙胞胎有人選擇完全不同的人生,有的卻選擇非常類似的,同樣雙胞胎為何有這些不同?因為無法分析,就以為那是不科學,才是誤解科學。你無法做的實驗,你就不能說明那不是甚麼,或者是甚麼,因為你連判斷的基礎都沒有,而這就是自以為科學對占星研究的障礙。
●●●●●●●●●
你不能證明的東西,你就不能確定那是甚麼,這跟別人是否可以證明無關。只要是[科學]都可以利用實驗來推翻原先的假設,所以你對占星學沒有假設,也沒有實驗,你對占星學的論點,都是違反科學基礎的認知而來。都沒有做的事,就要說推翻,這是哪門子的科學理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b Chen的沙龍
108會員
842內容數
用科學的方式,還原占星真正的樣貌
Bob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3
宿命論就是? 不管那件事有多難多累多糟多不可能,就算你做到也沒有甚麼好處,但你就是想去做,而且做不到還會不甘願,那個就是宿命。 又或者是,不管那件事有多輕鬆多容易多美好多吸引人,你就是不想去做,就算隨便就拿到了完成了,你就想丟掉就想逃走,這個也是宿命。 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都是宿命的表現。
2024/11/03
宿命論就是? 不管那件事有多難多累多糟多不可能,就算你做到也沒有甚麼好處,但你就是想去做,而且做不到還會不甘願,那個就是宿命。 又或者是,不管那件事有多輕鬆多容易多美好多吸引人,你就是不想去做,就算隨便就拿到了完成了,你就想丟掉就想逃走,這個也是宿命。 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都是宿命的表現。
2024/05/09
來一些上升星座觀察,上升星座的狀況,因為地球自轉赤道與公轉軌道的傾斜角度23度26分,其實有很多奧妙,直接使用卻不知道他的差異性,是很危險的事啊! 當傾斜角朝向太陽,北半球被太陽直射到北迴歸線,是北半球的夏至。當傾斜角背向太陽,南半球會被太陽直射到南迴歸線,是北半球的冬至。當傾斜角方向與太陽平行,
2024/05/09
來一些上升星座觀察,上升星座的狀況,因為地球自轉赤道與公轉軌道的傾斜角度23度26分,其實有很多奧妙,直接使用卻不知道他的差異性,是很危險的事啊! 當傾斜角朝向太陽,北半球被太陽直射到北迴歸線,是北半球的夏至。當傾斜角背向太陽,南半球會被太陽直射到南迴歸線,是北半球的冬至。當傾斜角方向與太陽平行,
2024/05/07
上升點就是東方地平線的黃道星座,也稱上升星座。那要怎樣知道現在上升星座是哪一個?最簡略的方式就是看太陽。 原理上比如現在太陽白羊座,那早上6點太陽升起,上升星座就是白羊。中午12點,太陽在天頂,上升就是相隔90度的巨蟹,傍晚6點上升星座是隔180度天秤,凌晨0點上升是摩羯。3月底是太陽白羊頭,4月
2024/05/07
上升點就是東方地平線的黃道星座,也稱上升星座。那要怎樣知道現在上升星座是哪一個?最簡略的方式就是看太陽。 原理上比如現在太陽白羊座,那早上6點太陽升起,上升星座就是白羊。中午12點,太陽在天頂,上升就是相隔90度的巨蟹,傍晚6點上升星座是隔180度天秤,凌晨0點上升是摩羯。3月底是太陽白羊頭,4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久前擺攤時,聽到路人經過我攤位時說出「我只相信科學」的內容,所以發想出來寫這篇文章 討論這個主題,首先要先確認的就是 什麼是科學?
Thumbnail
不久前擺攤時,聽到路人經過我攤位時說出「我只相信科學」的內容,所以發想出來寫這篇文章 討論這個主題,首先要先確認的就是 什麼是科學?
Thumbnail
Sky讀書會再度登場,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的定義」。國中課本上寫道科學研究有七步驟,順序由觀察開始,接著產生問題、文獻探討、形成假說、實驗、結果分析,最後提出結論,雖然教科書上這樣寫,但照著這個順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科學」嗎?除此之外,大家或許都覺得科學既客觀又中立,但這是科學的真實樣貌嗎?
Thumbnail
Sky讀書會再度登場,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的定義」。國中課本上寫道科學研究有七步驟,順序由觀察開始,接著產生問題、文獻探討、形成假說、實驗、結果分析,最後提出結論,雖然教科書上這樣寫,但照著這個順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科學」嗎?除此之外,大家或許都覺得科學既客觀又中立,但這是科學的真實樣貌嗎?
Thumbnail
有人不信星座,原因可能是篤信科學,科學也可以說是另一種現代的宗教了,但自己,認為不管是宗教學神學神秘學玄學相關的存在不僅歷史悠久也都是有趣的,即便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心理學家或科學家,也有很多同時也是神學神秘學等的興趣者,因為那些看不到的、無法被計算量測的,不代表就不存在,而這些人類無法完全掌控的模糊,
Thumbnail
有人不信星座,原因可能是篤信科學,科學也可以說是另一種現代的宗教了,但自己,認為不管是宗教學神學神秘學玄學相關的存在不僅歷史悠久也都是有趣的,即便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心理學家或科學家,也有很多同時也是神學神秘學等的興趣者,因為那些看不到的、無法被計算量測的,不代表就不存在,而這些人類無法完全掌控的模糊,
Thumbnail
「唯有理性和真正知識能夠衝破非理性和蒙昧、能夠照亮並引導人生」。 「不確定性是人生本質, 並無任何超自然方式可以將之迅快解決」。 「統計是讓一切迷信和謊言無所遁形的照妖鏡」。
Thumbnail
「唯有理性和真正知識能夠衝破非理性和蒙昧、能夠照亮並引導人生」。 「不確定性是人生本質, 並無任何超自然方式可以將之迅快解決」。 「統計是讓一切迷信和謊言無所遁形的照妖鏡」。
Thumbnail
這是我最常聽到的說法,說這些形而上的工具都是統計學,但是占星學不是基於嚴格的統計數據分析,而是基於對天體位置和星座之間關係的解釋和研究。它的做法和理論基礎並不具有科學性和可驗證性。占星學使用各種符號和圖表來表示星座和行星的位置和相互關係,並基於這些位置來預測人類的命運和性格。但是,這些預測和解釋無法
Thumbnail
這是我最常聽到的說法,說這些形而上的工具都是統計學,但是占星學不是基於嚴格的統計數據分析,而是基於對天體位置和星座之間關係的解釋和研究。它的做法和理論基礎並不具有科學性和可驗證性。占星學使用各種符號和圖表來表示星座和行星的位置和相互關係,並基於這些位置來預測人類的命運和性格。但是,這些預測和解釋無法
Thumbnail
Human Design最令人驚訝的地方是它是多麼的準確。你確實能看到。我尊重占星師的知識,對行星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的認識和揭示,行星意味著什麼。我尊重各個方面,但只有在它們真正發揮作用的情況下。
Thumbnail
Human Design最令人驚訝的地方是它是多麼的準確。你確實能看到。我尊重占星師的知識,對行星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的認識和揭示,行星意味著什麼。我尊重各個方面,但只有在它們真正發揮作用的情況下。
Thumbnail
上次提到演化論,接著要稍微大範圍一點談以下問題: 神學與科學會有衝突嗎? 你說難道我就知道? 對,我就是知道,不然勒! 當然,你可以去查字典、查維基百科,他們會告訴你很多科學的操作型答案,但如果你只知道這些,絕對是不夠的。 你該知道的是範圍與限制。 而且越發現越多,直到今日還在繼續「發現」。
Thumbnail
上次提到演化論,接著要稍微大範圍一點談以下問題: 神學與科學會有衝突嗎? 你說難道我就知道? 對,我就是知道,不然勒! 當然,你可以去查字典、查維基百科,他們會告訴你很多科學的操作型答案,但如果你只知道這些,絕對是不夠的。 你該知道的是範圍與限制。 而且越發現越多,直到今日還在繼續「發現」。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關於占星術的論文。我們也不打算向懷疑、嘲笑的人和僅僅是好奇的人「證明」占星術的真理。已經有很多書籍和文章,在這方面做得比我們更好;我們將在文中提到並評論其中幾本書。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關於占星術的論文。我們也不打算向懷疑、嘲笑的人和僅僅是好奇的人「證明」占星術的真理。已經有很多書籍和文章,在這方面做得比我們更好;我們將在文中提到並評論其中幾本書。
Thumbnail
愛因斯坦曾說:「科學沒有宗教是瘸子,宗教沒有科學是瞎子。」 我身邊很多同學,總是覺得只有科學證實的東西才是真的,所以舉凡塔羅、星座、算命等等,他們一律不信。
Thumbnail
愛因斯坦曾說:「科學沒有宗教是瘸子,宗教沒有科學是瞎子。」 我身邊很多同學,總是覺得只有科學證實的東西才是真的,所以舉凡塔羅、星座、算命等等,他們一律不信。
Thumbnail
科學是一套工具。科學不是知識的集合,而是一套了解宇宙萬物運作的方法、程序。科學知識是暫定的,科學有可否證性、懷疑和批判精神、重複和品質控制、理論簡約、不確定性、集體性。
Thumbnail
科學是一套工具。科學不是知識的集合,而是一套了解宇宙萬物運作的方法、程序。科學知識是暫定的,科學有可否證性、懷疑和批判精神、重複和品質控制、理論簡約、不確定性、集體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