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社畜的職場箴言:希望大家在公司拿多少錢就做多少事──專訪張琉珍《我們想去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chyes_cover_장류진_ⓒchyes24
文:Abby Lee
在全民高學歷、低就業率的韓國,有些公司會利用員工證掛繩的顏色,區辨出正職或約聘,脖子上的掛繩顏色,自然地形成了職場的階級序列,許多人拼命想擠進那個員工證掛繩中,小說家張琉珍也曾是其中一個。
張琉珍初出社會那年,家裡發生了意外,為了支撐經濟只能盡快尋找一份工作,「當時我根本沒有考慮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自己喜歡做什麼,一心只想找到一個能夠快點領到薪水的工作。不管怎樣,拿了別人的錢,就要學會忍耐,去做不想做的事。」這句話,或許是短篇小說《從此好好過生活》與新作長篇《我們想去的地方》、所有故事的起點。
張琉珍曾在 IT 產業經手社群媒體、SNS、音樂串流與人工智能等企劃工作,她面朝新穎且變動的時代,用一支筆,讓自己停了下來。
「我們每個人臉上都留下了某種我們不曾意識到的,過去曾經擁有過、但如今早已悄然消逝的痕跡,我們都擁有著一張只能靠薪水過活的臉。」——《我們想去的地方》
打開張琉珍的 Instagram,同樣像當代人一般,放上光鮮亮麗的宣傳行程、奔向大海的釜山行、收到的祝福花束⋯⋯,張琉珍的五官與生活面貌就像時下青年一樣精緻漂亮,卸除濾鏡,所有人都在忍耐著生存受創的不適。

IP 作品的視角流動

大批韓漫改製劇集的近幾年,小說家們的作品亦成為影視題材,張琉珍的〈工作的快樂與悲傷〉也曾經改編為舞台劇,她坐在黑壓壓的劇場,看著自己的台詞透過獨白蔓延整個空間:「編劇幾乎原封不動地沿用了小說中的對話,我深思熟慮寫的對話和文章透過演員們的演技呈現在眼前,聽到他們親口道出台詞,我覺得很不現實⋯⋯」新作《我們想去的地方》也已經簽訂影視合約,未來將會在螢幕播映。文字轉換為實體的演出,作品也可看見小說家如導戲一般視角切換的自如。
成長在以文化立國為志的韓流時代,自然養成了小說中的分鏡感,長篇小說透過客觀與主觀描述讓角色一一現身,減去主角至上的光環,發展多分支的敘事狀態,輕快不自溺,她比喻這樣的寫作方法:「我在某個所屬的團體裡看起來對金錢毫無概念,感覺就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但進入另一個團體的時候,別人可能會覺得我是一個很愛錢的人,我把這視為光譜(Spectrum)、看法,根據周圍人的不同,我們的視角也可能是相對的,而且這也會與我們自己所處的時期和狀況的不同而發生改變。」因此,在她的作品裡沒有全然的受害者,描寫資本主義社會下倚靠著這套體系努力存活的人,使她的小說捨去抒情,持有一份冷靜與客觀。
張琉珍1986 年生。2017 年以短篇小說〈工作的快樂與悲傷〉獲獎,並斬獲大量社群聲量。2019 年作品集結成《從此好好過生活》。是韓國受矚目的新人作家。圖片提供 ⓒ chyes24
《我們想去的地方》裡鄭多海、江恩祥、金智頌三個女孩的生命經驗交織出以背負貸款與債務進入社會的韓國青年工作群像。張琉珍說自己曾看過某個汽車同好會的人,各自駕駛自己的車一起前往某個地方:「比起幾個人一起開一台車,他們選擇自己前往,也就是說一樣的車列隊馳騁在路上。我覺得這畫面很有趣,所以印象深刻,腦海中突然浮現了三個朋友駕駛敞篷車馳騁在海岸路上的畫面。」
透過三個角色的觀點,交叉剪接出她們對於身處階級位置的不安,然而在無法脫困的現實裡,比起坐上同一台車、前往一種成功,她的作品更講究拋開功利的集體性,職場社畜互相取暖以外,終究讓每個角色做出適合自己的個體實踐。

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點計算

同樣是主客觀的切換,在張琉珍的作品中,經常出現「視線的翻轉」:《我們想去的地方》中頤指氣使的組長忽然成了狼狽地幫別人泡咖啡的人,〈援手〉描寫對於使喚打掃阿姨感到不適應的女主人,她談及視角的流動性:「我認為世界上不存在 100% 的好人,也不存在 100% 壞人,每個人都有一點點的好,也有一點點的壞⋯⋯這樣人才更立體、更多變,所以我希望在小說中描寫這樣的人物。」
「在現代,經常聽到、也最令我心痛的論述是『有錢的人可以這樣生活,沒錢的人就只能那樣生活』。這也是最吸引我的話題和身為創作者最關注的一個話題。」張琉珍初出社會時面臨經濟與職場的困頓,當時她讀了金愛爛小說家的短篇〈聖誕特選〉,「正是這篇短篇讓我感受到韓國年輕小說家短篇小說的魅力。」一對年輕的男女,在聖誕節時對各種戀愛消費精打細算,首爾那麼大,卻沒有他們的容身之處——她發現小說可以完整她對社會的觀點、解釋內在的痛苦,以及小說,可能是一個在現實中感到絕望的人的容身之處。
張琉珍成長中的經濟環境苛刻,因為視線偏低,也養成她對階級的敏銳。小說〈偏低〉以 YouTube 點閱數做架構,《我們想去的地方》中恩祥姐拿手於數字的各種判斷與兌換,〈從此好好過生活〉中主角精算禮金的面額,〈第101次的履歷與第1次的上班路〉以前往新工作啟動新生活的振奮視角細數著各種開銷。
結婚預備基金、稅優型保單十二萬、治裝費、公司獎金⋯⋯一來一往間,生活變成了無限的折抵與計算循環。她說自己並非刻意,而是生活的場域與生命經驗使然,「數字」自然地切割出塊狀的物質生活,冷靜地接受四大保險、加班費、年假架構起的現實感。

性別到階級,狹仄的首爾

女性、青年、勞方,張琉珍以三大視角架設故事,機智的觀點轉換、空間描述讓說話的權力在故事中間不斷流動。
〈我的福岡導遊〉以男性敘事觀點寫了追愛到日本的獵物紀,幽默巧且妙地描寫出陽物中心的戀愛觀,然而這種對性別的關懷也經常出現在她的創作中,〈凌晨的訪客〉寫獨居女子處在一個充滿色情傳單公寓裡的不安,〈工作的快樂與悲傷〉中與同期男性的薪資不平等⋯⋯她認為:「韓國社會的職場之所以對女性不友好,是因為社會把育兒和生育都看成了是女性應該做的事情。固有的觀念認為,女性婚後總有一天會離開職場,就算不離開職場也會把精力放在家裡。大體上來講,這是社會不把女性視為與男性擁有同等人格的想法。」
〈凌晨的訪客〉裡女人屏息著聽門外的腳步聲,在 #MeToo 與 N 號房共存的時代,講求自主的韓國女性仍習慣在門口放一雙男人的鞋,「女性更容易成為性對象或犯罪目標的原因。正因為這樣,獨自生活的女性才會一直處在恐懼不安之中。」她描寫空間的侷促,住商混合大樓裡窄小的門縫、防盜鏈的咔咔聲、座落著「口爆房」的 A、B 棟⋯⋯
空間暗藏人的心理樣貌:〈偏低〉裡父親送的老冰箱老是嗡嗡作響、能源效率分級四、漸漸失去保冰功能,主角也隨冰箱的失能,慢慢揭露生存的空洞;新作《我們想去的地方》寫鄭多海努力想住進「有門檻的套房」,房間與廁所有明確界線的原則——成為城市人可笑又不可得的追求;六間房間共用一個馬桶的考試院,在首爾生活,所有人都得忍受著從升學到排泄的競爭。
空間袒露出張琉珍筆下角色的心境,在性別面與階級面的侷促與羞赧,都反映在狹仄而迷宮般的大樓、永遠有灰塵從玄關吹來床腳的空間景象內。

一份甜點的代理滿足

《我們想去的地方》有別於前作,角色取得勝利也彷彿讀者精神面的代理滿足。張琉珍回想第一份工作:「當處在上個月的薪水見底到下個月的薪水還沒入帳的這段時間時,我就會經常想:『要是誰能給我一大筆錢該有多好呢!』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但我是小說家,可以隨心所欲地寫故事,所以當年的這種想法延續出了不如寫一個『分給多海和她的朋友每人三億圓』的故事好了。」
她設定故事要有一個「滾滿糖般的」結局:「我想甜美地結束這個故事。這也是我為什麼把三人就職的公司設定為製菓公司的原因。但是,我們在吃完非常甜、滾滿糖的甜點後,嘴巴裡會留下一種很不舒服、有些黏糊糊的感覺,那種心情也像是擔心著萬一運氣差,最後失敗了怎麼辦?我希望讀者也能帶著這種感覺來閱讀這本小說。
即便幸福,仍然不安,所有甜蜜都有代價。那顆糖的苦澀,也在她行文「主角想到去公司的理由是吃香蕉蛋糕」時流溢出來,物理上的安慰,倚靠著小而確實的幸福支撐起無所不在的職場焦慮:到底還需要做多少打雜的工作、倒多少杯咖啡,才能來到與同期男性同等的位置呢?那時,張琉珍也抱持與鄭多海一樣的心情,走去公司轉角前往麵包店,吃一口糯米麵包,熱量達成,再回到體制內繼續燃燒。
小說就像吃播一樣代理滿足了觀者現實中缺乏的「反轉」,因為同樣身為職場受災戶,我們想為那些角色應援,但願甜美爆擊,happy ending。

Fighting!70% 的勞動

《我們想去的地方》的角色們倚靠以太坊尋找自己人生的 J 曲線。2017 年,韓國掀起第一波虛擬貨幣熱潮,電視、紀錄片、新聞,所有人都在追蹤這個流量密碼,建立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想去的地方》令人意外的是「得到錢」後角色的實踐,那也反映了張琉珍的勞動觀:「對我而言,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在公司拿多少錢就做多少事,不要把自己擁有的能量全部傾注在工作上,只要拿出 70% 來做事就好。即使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微不足道,或者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也請不要忘記自己付出勞動是很了不起的事。」
J 曲線所勾勒的是對當代人的打氣,是拋開員工證掛繩的顏色,如果我們可以齊頭式平等地做夢,即便是帶著腳鐐跳舞,也許還能跳下去。
那一口糯米麵包的滋味代表了一部份 1980 年代誕生的人咀嚼現實的口感:「我們這一代的作家,在青少年時期經歷了 1997 年的 IMF 金融風暴,青年時期又經歷了 2008 年美國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沒落,所以這種無法保證明天會比今天更好,自己的人生一直處在下降的經濟曲線的現實對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再咬一口糯米麵包,即使動盪如《二十五,二十一》裡金融風暴後夢想的貶值,世界的羅希度們,只想住在有隔間套房裡的鄭多海們,還能再往前一步。
§
張琉珍作家最新作品《我們想去的地方》2022年4月上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勒利•索可洛夫(Lale Sokolov,1916~2006)人生中有超過50年都懷著一個秘密,這段不能說出口的往事發生於二戰時的歐洲,那時,納粹德國人對猶太人做出不可思議的恐怖事跡。80歲以前,勒利完全無法向人說出這段過去,即使他的生活離那個恐怖地方有千里遠。 勒利曾經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刺青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內景唐人街》作家游朝凱特別於美國西岸時間晚間接受現場連線,與台灣書迷跨洋會面。這場由新經典文化出版社所主辦的線上讀者見面會,邀請《VERSE》發行人暨總編張鐵志主持與提問、錢佳緯現場口譯,與我們剖析他在2020年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
這是法蘭岑第一次在華語世界舉辦新書講座,雖然只能透過連線,但誠意十足地跟讀者分享疫情下寫作《十字路》的過程,也解釋了為什麼要把故事放在1970年代等等。
除了向《細雪》致敬這件事情之外,三浦紫苑進一步表示,當初會動筆想寫關於沒有血脈相承的姊妹情誼,動機是想寫一個「擬似家族」的故事......
劉宇昆是史上第一位同時獲頒星雲獎、雨果獎和世界奇幻獎三大科幻獎的作家,同時也是中國科幻重要推手,他把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郝景芳的〈北京摺疊〉、陳楸帆的《荒潮》翻譯為英文,推上世界舞台。 繼大受歡迎的選集《摺紙動物園》之後,劉宇昆出版第二本短篇選集《隱娘》,也完成了史詩長篇《蒲公英王朝》,
加入「哪啊哪啊~三浦紫苑閱讀村」入村活動抽新書~8/2截止! 雪乃剛好想起夏目漱石的《心》的一段:「我們活在這個充滿自由、獨立、自我的現代,代價就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這樣的寂寞。」
《十字路》裡的希爾布蘭特牧師一家人,對新展望鎮的鎮民來說都是好人。牧師羅斯虔誠而正直,牧師太太瑪莉安善良且熱心,四個孩子,特別是老三裴里聰明有禮,才念高中就熱衷思考「聰明人如何做一個好人」。但是這樣的一家好人,一群努力走在當好人道路上的人,為什麼最後卻一一做出傷害自己與家人的事?
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內景唐人街》作家游朝凱特別於美國西岸時間晚間接受現場連線,與台灣書迷跨洋會面。這場由新經典文化出版社所主辦的線上讀者見面會,邀請《VERSE》發行人暨總編張鐵志主持與提問、錢佳緯現場口譯,與我們剖析他在2020年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
這是法蘭岑第一次在華語世界舉辦新書講座,雖然只能透過連線,但誠意十足地跟讀者分享疫情下寫作《十字路》的過程,也解釋了為什麼要把故事放在1970年代等等。
除了向《細雪》致敬這件事情之外,三浦紫苑進一步表示,當初會動筆想寫關於沒有血脈相承的姊妹情誼,動機是想寫一個「擬似家族」的故事......
劉宇昆是史上第一位同時獲頒星雲獎、雨果獎和世界奇幻獎三大科幻獎的作家,同時也是中國科幻重要推手,他把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郝景芳的〈北京摺疊〉、陳楸帆的《荒潮》翻譯為英文,推上世界舞台。 繼大受歡迎的選集《摺紙動物園》之後,劉宇昆出版第二本短篇選集《隱娘》,也完成了史詩長篇《蒲公英王朝》,
加入「哪啊哪啊~三浦紫苑閱讀村」入村活動抽新書~8/2截止! 雪乃剛好想起夏目漱石的《心》的一段:「我們活在這個充滿自由、獨立、自我的現代,代價就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這樣的寂寞。」
《十字路》裡的希爾布蘭特牧師一家人,對新展望鎮的鎮民來說都是好人。牧師羅斯虔誠而正直,牧師太太瑪莉安善良且熱心,四個孩子,特別是老三裴里聰明有禮,才念高中就熱衷思考「聰明人如何做一個好人」。但是這樣的一家好人,一群努力走在當好人道路上的人,為什麼最後卻一一做出傷害自己與家人的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有點變成職涯生活的部分,在這個資產價值及物價飆漲的年代,主要工作的收入越來越不重要。 看了深度職場力這本書之後,對於書中「小處著眼,大舉行動」。身為大型組織的小螺絲釘,本身就是一個自主性很低的工作,那要如何培養自主,進而發展成一個自主性高的職涯規劃,本書都有敘述。
不要在最好的年紀吃的隨便過的廉價/作者蔡侑霖。 這本書裡提到單身的人,需要好好的投資理財,書裡是這麼寫的: 或許你已换過幾份工作,去過幾個國家旅行,也談過幾段不怎麼樣的感情。 幾年匆匆過去,你該面對的仍舊是現實的標準,生活是毫不留情的輪迥。
Thumbnail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Thumbnail
自小在大田里成長,因求學因素旅居外地。但卻因對於家鄉的那份感情,毅然回到家鄉擔任社區服務志工。她就是志工青年隊長,張儀慈。 當返鄉之時,身邊人總是抱持著懷疑及困惑。位於高雄市甲仙區的大田里,雖地幅遼闊,但整個社區卻僅有一千六百多人居住,除平時生活採買皆需要依賴甲仙市區,就業機會更是趨近於零。
我也知道書店不賺錢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打工一定要事先講清楚是免費的還是有時薪的,我自己也錯在沒有先問清楚,覺得跟文青談錢就是俗。我一直活在工作就有時薪跟勞健保是正常的,原來之前得到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福利,現在都是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才有的。
Thumbnail
陳嫦芬教授是金融界叱吒風雲的投行女王。近年來轉向教育界,致力將畢身職場經歷,傳授給莘莘學子,期待精進年輕世代的「職場素養」,透過本書剖析職場素養、溝通能力、心緒智能、專業形象及人文素養等5大職場面向,細膩梳理職場日常隱而不現的「軟實力」,讓大家都能以更韌性、專業的態度,面對變化萬千的職場生涯。
Thumbnail
江振誠《工作美學》,其實正是一種重新定義工作的新主張,追求快樂跟儀式感,手藝跟人文管理的平衡,追求初心跟在完美時勇敢放手,這展顯出的是個人的工作哲學,只要找到自己合適的賽道,在一方小天地中依然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Thumbnail
從剛來臺灣工作,被仲介安排到這間機械廠,沒有任何的訓練就被告知工作內容,他只能不停著問著臺灣籍的同事怎麼做這些工作,問了廠區內一百多個人,問著這間公司的狀況和員工的薪資,也就只有陳大哥願意跟他好言好語的說著話,其他的人都避著躲著,不然就是傻傻的笑著。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有點變成職涯生活的部分,在這個資產價值及物價飆漲的年代,主要工作的收入越來越不重要。 看了深度職場力這本書之後,對於書中「小處著眼,大舉行動」。身為大型組織的小螺絲釘,本身就是一個自主性很低的工作,那要如何培養自主,進而發展成一個自主性高的職涯規劃,本書都有敘述。
不要在最好的年紀吃的隨便過的廉價/作者蔡侑霖。 這本書裡提到單身的人,需要好好的投資理財,書裡是這麼寫的: 或許你已换過幾份工作,去過幾個國家旅行,也談過幾段不怎麼樣的感情。 幾年匆匆過去,你該面對的仍舊是現實的標準,生活是毫不留情的輪迥。
Thumbnail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Thumbnail
自小在大田里成長,因求學因素旅居外地。但卻因對於家鄉的那份感情,毅然回到家鄉擔任社區服務志工。她就是志工青年隊長,張儀慈。 當返鄉之時,身邊人總是抱持著懷疑及困惑。位於高雄市甲仙區的大田里,雖地幅遼闊,但整個社區卻僅有一千六百多人居住,除平時生活採買皆需要依賴甲仙市區,就業機會更是趨近於零。
我也知道書店不賺錢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打工一定要事先講清楚是免費的還是有時薪的,我自己也錯在沒有先問清楚,覺得跟文青談錢就是俗。我一直活在工作就有時薪跟勞健保是正常的,原來之前得到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福利,現在都是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才有的。
Thumbnail
陳嫦芬教授是金融界叱吒風雲的投行女王。近年來轉向教育界,致力將畢身職場經歷,傳授給莘莘學子,期待精進年輕世代的「職場素養」,透過本書剖析職場素養、溝通能力、心緒智能、專業形象及人文素養等5大職場面向,細膩梳理職場日常隱而不現的「軟實力」,讓大家都能以更韌性、專業的態度,面對變化萬千的職場生涯。
Thumbnail
江振誠《工作美學》,其實正是一種重新定義工作的新主張,追求快樂跟儀式感,手藝跟人文管理的平衡,追求初心跟在完美時勇敢放手,這展顯出的是個人的工作哲學,只要找到自己合適的賽道,在一方小天地中依然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Thumbnail
從剛來臺灣工作,被仲介安排到這間機械廠,沒有任何的訓練就被告知工作內容,他只能不停著問著臺灣籍的同事怎麼做這些工作,問了廠區內一百多個人,問著這間公司的狀況和員工的薪資,也就只有陳大哥願意跟他好言好語的說著話,其他的人都避著躲著,不然就是傻傻的笑著。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