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前往公司的路上,我絕不用跑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書作者趙熏熙,是一位擁有15年職場經驗的韓國上班族,他曾離職多次,待過多種不同生態的公司,至今仍然是隸屬某間公司的上班族。他完全了解上班族常常會有「不想去上班、好想辭職」的心情,但他也想以一個過來人的身分告訴大家,離職真的不見得比較幸福快樂,對於未曾見過的新環境保持著憧憬也不過只是一廂情願。他在每天辛苦上班的這幾千個日子裡,悟出了許多讓人能持續在公司過日子的心態與技巧,內容詼諧有趣,能讓覺得工作很苦的上班族會心一笑,也或多或少能學個幾招。這裡就先分享幾段我覺得特別經典的內容給大家:

上班路上絕不用跑的

搭乘捷運或地鐵上班時,沒人能保證我們只要跑起來就不會錯過車,或就能擠進車廂,與其跑得氣喘吁吁卻仍然錯過,不如漫步到站,偶爾享受剛好能上車的小確幸,而且大家都付一樣的錢買票,實在沒有理由耗費我的力氣,讓別人上不了車。上班的情況也很像,我們都是領薪水,公司也不屬於身為上班族的我們,為何還是很多人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地和存在感,不惜推開他人,卻又擔心自己被擠掉,咬牙苦撐呢?有時候沉著冷靜的走著,反而更能減少迷失方向的機率。

色盲的世界好像更和平

作者小學健檢時在色盲測試不合格,因此父親買了測試本回來讀給他聽,要他多練習:「你以後看到3,就說是8,就不會有人說你不正常。」連楓紅都看不出的他也真的靠這個技巧,考到駕照、服完兵役、進入社會工作。但在跟同事討論文書表格時,仍然因為辨色力的缺陷產生一些尷尬場面,而他因應的方式就是:當聽到對方的反面意見時,就說:「確實是這樣呢!」不堅持己見,不區分正常/不正常的處世態度也讓爭執大大的減少,雖然絕大多數的我們都不是色盲,但學習這樣的處世模式似乎也能讓工作與生活更圓融。

薪水和工作內容是兩回事

有時會聽到人忿恨不平的說:「我領這點薪水,是來做這種工作的嗎?」公司中不乏頂大畢業,或過去曾有耀眼經歷的新進人員,但在諾大的公司中,新人很多時候都必須做著感覺意義不大的雜事,容易令人心灰意冷。但換個角度想,如果突然被交付攸關公司存亡的任務,或是要你去跟像是巴菲特一樣的大咖談合約,多半也不會單方面覺得興奮至極吧?反而可能覺得自己莫名要扛這麽大的責任很奇怪。身為一個上班族,能夠只是幫送點文件、提個公事包、或在影印機前偷懶就能領錢,何嘗不是一種幸福?而且搞不好某一次,你的雜事服務對象就是未來的貴人,即將扭轉你的人生!坦然接受自己的任務吧!

#正當不過的離職理由可能並不理想

有人想離職,是因為不喜歡公司的人。人在公司的人際關係,本來就都帶有利害關係,和無私互相照顧的家人相差甚遠,那些強調「我們公司就像一家人」的說法基本上也都是假的,老闆既不會無私地把利潤分給你,也不會像爸媽一樣對你犯的錯既往不咎。不要整天夢想著,要進一家大家都互相喜歡友愛的公司,可能要離職不知道幾次才有機會找得到。
有人想離職,是因為覺得在這個公司沒有前途。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金字塔,公司其實已經能提供多數人八成,也就是生理、安全、社會、與尊重,但我們常貪心地想要得到自我實現。但絕大多數公司的目的就只是為了利益,而不是為了讓員工們自我實現,回到現實,只有不拿別人的錢,自己砸錢經營事業時,才真的能隨心所欲地自我實現。
有人想離職,是天真地覺得自己會給公司添麻煩。現實則是很少有公司會因為一個人的出錯或能力不佳而倒閉,多的是可有可無的員工。放下無謂的自責和完美主義吧!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會互相合作,也會互相添麻煩的!

百年老店的智慧

很多經營數十年的老店,用餐環境老舊髒亂,老闆臉臭愛理不理,口味其實也稱不上多令人驚艷,但卻能養出一群老顧客,屹立一甲子。反觀不少新開的餐廳,裝潢新穎,態度親切,餐點美味,但常常我們卻只去吃那麼一次,沒隔幾年,就也發現招牌更弦易轍。老店的老闆能做這麼久,可能是把對客人大小聲當成紓壓,不必把情緒憋在心底;可能是數十年來都不求新求變,反而能讓習慣的顧客不易流失;也可能是在景氣循環時仍堅守岡位,終能一直等到風水輪回來的那一天。學學老店的智慧,方能在公司打滾數十年。

現在所害怕的反而是未來所渴求的

十幾歲的學生,怕的是考不上理想的大學;二十幾歲的大學生,怕的是進不去想要的企業;三十幾歲的上班族,怕的是工作辛苦賺的錢還不夠結婚生子;四十幾歲的職業父母,操煩的是子女的發展及自己被解雇的可能;五十歲的資深工作者,擔憂的是退休計畫及自己的健康;而八十歲的長者,懷念著過去所害怕的一切。
作者除了在書中分享堅強上班族的生存心法,也收錄了許多則職場如戲場的荒謬故事,以及身為父親想對子女說的話,也都頗值得一讀。
從今天起就以自在的步調走進公司吧!推薦給大家!
avatar-img
44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少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認知失調是一個於1950年代由社會心理學家提出的名詞 簡單來說,就是人心中有兩種不協調,互相矛盾的觀點、態度、信念、或見解時,會陷入精神緊繃的狀態。 而為了消弭這樣的不協調感,人會傾向為其中一方進行自我辯護 來達到心理上的一致性,讓自己能舒坦地睡個好覺
本書作者栖來光,是因為婚姻來到台灣,也已經定居超過15年的日本女性。這樣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能以很精準的視角看到台灣與日本在不同層面上的優缺,以及能夠互相學習補足之處。而過去幾年她大多將文章發佈於日本的網路平台,其中數篇也得到百萬次的迴響,這些內容經過翻譯與整理後,這本書才於2022年春季於台灣出版
「服務是獨白,款待是對話。」—欣葉副董-鐘雅玲 在資訊極度透明的網路時代,光靠著商品本質的差異,已經很難創造足夠的利潤。更多時候,消費者關注的是品牌的理念,及產品的附加價值,而這兩者都跟「服務」脫不了關係。
「即使沒有成功的事業,人也是有價值的,人生也是有意義的」
在《瘋ChatGPT》中,我們了解到NLP這塊領域的現況與未來展望,但書中對於實作方面並沒有太多的著墨,若已經開始試用ChatGPT卻還不得要領,覺得它的回答都不甚滿意的人,可以來翻翻這本《ChatGPT與AI繪圖》
距離ChatGPT上線也快四個月了,雖然網路上的相關文章已經不少,但為了點擊率與完讀率,大多篇幅都不敢太長,在理解門檻較高的細節上,也很常避而不談,不容易滿足想對這個風潮的前因後果有更深了解的人。今年三月出版的《瘋ChatGPT》在則這一塊做了很不錯的統整,應能符合大多數求知慾旺盛的讀者們的期待。
認知失調是一個於1950年代由社會心理學家提出的名詞 簡單來說,就是人心中有兩種不協調,互相矛盾的觀點、態度、信念、或見解時,會陷入精神緊繃的狀態。 而為了消弭這樣的不協調感,人會傾向為其中一方進行自我辯護 來達到心理上的一致性,讓自己能舒坦地睡個好覺
本書作者栖來光,是因為婚姻來到台灣,也已經定居超過15年的日本女性。這樣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能以很精準的視角看到台灣與日本在不同層面上的優缺,以及能夠互相學習補足之處。而過去幾年她大多將文章發佈於日本的網路平台,其中數篇也得到百萬次的迴響,這些內容經過翻譯與整理後,這本書才於2022年春季於台灣出版
「服務是獨白,款待是對話。」—欣葉副董-鐘雅玲 在資訊極度透明的網路時代,光靠著商品本質的差異,已經很難創造足夠的利潤。更多時候,消費者關注的是品牌的理念,及產品的附加價值,而這兩者都跟「服務」脫不了關係。
「即使沒有成功的事業,人也是有價值的,人生也是有意義的」
在《瘋ChatGPT》中,我們了解到NLP這塊領域的現況與未來展望,但書中對於實作方面並沒有太多的著墨,若已經開始試用ChatGPT卻還不得要領,覺得它的回答都不甚滿意的人,可以來翻翻這本《ChatGPT與AI繪圖》
距離ChatGPT上線也快四個月了,雖然網路上的相關文章已經不少,但為了點擊率與完讀率,大多篇幅都不敢太長,在理解門檻較高的細節上,也很常避而不談,不容易滿足想對這個風潮的前因後果有更深了解的人。今年三月出版的《瘋ChatGPT》在則這一塊做了很不錯的統整,應能符合大多數求知慾旺盛的讀者們的期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職場中,總是想著如何把工作做好,提供自身的價值給公司,希望能加薪升職,作者提倡專業者的態度,而非只是單純的上班族,幫助讀者重新思考在職場中的價值。並分享了從書中獲得的對於上班族與專業者不同的認知。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些具體的方法與面對離職的問題。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Thumbnail
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上班族會想到放棄工作的念頭。這本漫畫書訴說了在血汗企業工作的上班族的心聲,並提醒了大家應該做到活出自己的人生。現代人過度努力,聽見自己內心的呼喚,擺脫現在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職場中,總是想著如何把工作做好,提供自身的價值給公司,希望能加薪升職,作者提倡專業者的態度,而非只是單純的上班族,幫助讀者重新思考在職場中的價值。並分享了從書中獲得的對於上班族與專業者不同的認知。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些具體的方法與面對離職的問題。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Thumbnail
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上班族會想到放棄工作的念頭。這本漫畫書訴說了在血汗企業工作的上班族的心聲,並提醒了大家應該做到活出自己的人生。現代人過度努力,聽見自己內心的呼喚,擺脫現在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