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異鄉人 (20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讓我知道了府中15這個美妙的地方XD真的是相見恨晚哈哈哈😂

《天堂異鄉人》這部紀錄片,透過章節式的對話方式,傳達了歐洲人對待難民的兩種態度。對於飽受苦難的難民而言,歐洲是天堂,象徵著重生的可能;但在第一章節,歐洲講師告訴這些難民,這個世界的運行,是彼此給予和接受,難民不能只是接受,他們也要有所付出。他們要彼此互助,而非等待救援。

在第二章節,歐洲講師說了另一種視角:歐洲祖先在非洲大陸的歷史屠殺與破害,需要現在的歐洲人償還,這是一種公平的展現。況且相比於歐洲人,難民這麼少,為什麼不能給予他們幫助呢?

荷蘭是難民們心中理想的國度。一連串的篩選與審核過程,讓人心揪。歐洲講師說,出生在歐洲或非洲,是「命運的樂透」。人生真的有太多東西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很喜歡紀錄片最後的結尾,歐洲演員和路上的黑人們悠悠哉哉地亂聊一通,聊到充滿香檳的影展和導演薪資,甚至和鏡頭外的導演交流XDD彷彿離開教室,用一種詼諧的方式再次回應了歐洲難民的主題:撇開這些政治、社會或經濟問題,我們,不管是藍眼睛還是黑皮膚,都是人,可以分享菸、可以談天論地。

題外話:府中15一部紀錄片才20元!對我而言,紀錄片像是飛翔的眼,讓觀眾即使在一隅,也能看見全世界。20元看見世界,超值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129內容數
關於韓劇、日劇、陸劇、英劇或美劇的心得或劇評。一集集的時光,彷彿戲如人生,充滿各種主觀性,與各種的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瑟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她是20世紀性感的化身。她是好萊塢的傳奇。她嫵媚動人,卻也頹靡孤獨。她是瑪麗蓮夢露。 在她死後五十年,一隻據說是她擁有的LV皮箱現身拍賣會場,得標者是日本傳奇女魔術師天功公主。一趟瑪麗蓮夢露的追尋之旅因此展開:她為什麼有這個皮箱?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是一部溫柔而深刻的紀錄片。完全擊中我心。 黃惠偵導演擁有的勇氣,是療傷、是原諒、是彼此拯救,那份勇氣帶來的力量,是如此地巨大,像浩瀚的宇宙,包容一切,撼動人心。 在這部紀錄片裡,我看到了一個與我的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裡面有歌仔戲、同性戀、牽亡、賭博、家暴、歧視女性,與沉重的過去。
她是20世紀性感的化身。她是好萊塢的傳奇。她嫵媚動人,卻也頹靡孤獨。她是瑪麗蓮夢露。 在她死後五十年,一隻據說是她擁有的LV皮箱現身拍賣會場,得標者是日本傳奇女魔術師天功公主。一趟瑪麗蓮夢露的追尋之旅因此展開:她為什麼有這個皮箱?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是一部溫柔而深刻的紀錄片。完全擊中我心。 黃惠偵導演擁有的勇氣,是療傷、是原諒、是彼此拯救,那份勇氣帶來的力量,是如此地巨大,像浩瀚的宇宙,包容一切,撼動人心。 在這部紀錄片裡,我看到了一個與我的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裡面有歌仔戲、同性戀、牽亡、賭博、家暴、歧視女性,與沉重的過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留學生和一位黑人廚師之間的感人故事,這位廚師以溫暖的心對待所有臺灣留學生,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溫情。故事告訴我們,感恩的心是重要的。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Thumbnail
對未來茫然無助的兩人,失去面對人生勇氣的男人跟著女人來到了一座橋頭,橋上大大的招牌寫著"洲崎天堂"。 今天又要來介紹一部冷門,但卻非常好看的電影,"洲崎天堂赤信號",或翻譯成"洲崎天堂紅燈區",是的,我又要來介紹紅燈文化的電影,大家一定會這麼認為,但並不是,這不是一部描述紅燈區生態的電影,充其量片
Thumbnail
去年在美國締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以兒童拐賣的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人口販運世界的重重黑幕。上映後,全球票房不只超車阿湯哥,突破 2.4 億美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世界當中「失落的一角」。從議題層面、故事節奏跟切角,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Thumbnail
但那些看似貧窮和混亂的地區,作者反而更能聚焦在描繪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居民們被引用的話語本就鏗鏘有力,即使處境艱難依然活得有血有肉,因為他們從不遮掩自己的愛恨與掙扎。文明國家像極了格陵蘭那章中「陷入呆滯」的當地居民,而發展中國家即便生死未卜、前途茫茫,卻能讓人感受到正在用力的生活。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留學生和一位黑人廚師之間的感人故事,這位廚師以溫暖的心對待所有臺灣留學生,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溫情。故事告訴我們,感恩的心是重要的。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Thumbnail
對未來茫然無助的兩人,失去面對人生勇氣的男人跟著女人來到了一座橋頭,橋上大大的招牌寫著"洲崎天堂"。 今天又要來介紹一部冷門,但卻非常好看的電影,"洲崎天堂赤信號",或翻譯成"洲崎天堂紅燈區",是的,我又要來介紹紅燈文化的電影,大家一定會這麼認為,但並不是,這不是一部描述紅燈區生態的電影,充其量片
Thumbnail
去年在美國締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以兒童拐賣的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人口販運世界的重重黑幕。上映後,全球票房不只超車阿湯哥,突破 2.4 億美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世界當中「失落的一角」。從議題層面、故事節奏跟切角,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Thumbnail
但那些看似貧窮和混亂的地區,作者反而更能聚焦在描繪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居民們被引用的話語本就鏗鏘有力,即使處境艱難依然活得有血有肉,因為他們從不遮掩自己的愛恨與掙扎。文明國家像極了格陵蘭那章中「陷入呆滯」的當地居民,而發展中國家即便生死未卜、前途茫茫,卻能讓人感受到正在用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