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移動與「難民」,我看2020臺灣國際人權國際影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撰文:卓芸亦
2020年的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的關鍵字之一是「國際移動」,我觀看了《瞄準難民:The Migrating Image》、《滯海:Purple Sea》、《破境不重圓:Reunited》,這三部和難民相關的影片

瞄準難民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2020年的年度報告,全球流離失所的人數近8,000萬,其中超過40%是孩童,約是3,000至3,400萬人。而根據國際特赦組織官網資料,截至2020年,全世界有2,500萬難民,主要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詳細請閱參考資料)
跳脫統計數字,我們對難民的印象往往透過國家、透過媒體。「影像的生產」影響我們了解、觀看事情,塑造它想帶給你怎樣的看法。
難民也是被生產出來的。這也是《瞄準難民》這部影片想帶給觀眾反思的。
儘管都是難民,但其實很不一樣。影片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切入,討論難民以及和它們相關的形象、人口販子、難民本身的自拍、邊境管理數、媒體、記者、當地居民描寫難民形象的塑造等。難民不是單一樣子,他們不只是被碾壓、搶工作、犧牲者;要從更多的觀點看。
影片從人口販子在臉書上的廣告開始,Joy, naive, carefree,是影像中呈現給難民的,在歐洲生活的印象。Flag, blue sky, airplane, ships, passport,是人口販子慣用的社群軟體頭貼。貼文中也會有螢幕截圖與對話內容,聲稱是透過人口販子平安抵達歐洲的人。
圖片來源: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官網
影片分成好幾種不同層次,包括人口販子、聯合國、邊防機構、救援隊、當地居民等。
無人機被用來俯拍難民們移動的軌跡,是用來指引正確方向,或是用來追蹤呢?誰控制了那些無人機?無人機錄製的影像被賣給各大媒體,媒體調整顏色、加上強烈的配樂,產製出並且循環播放。繼續產製大眾對難民的想法。

滯海

《滯海》是一部很特別的影片。上面提到的兩部影片都和一般的紀錄片或紀實電影不同,也因此這是唯一前面有映前分析和有映後座談的影片。
紀錄者全程紀錄了自己從土耳其偷渡到希臘與船難在海上漂浮的故事。畫面中映有紀錄者的旁白話語,描述自己對於家園、對於生命歷程、對於未來想法和對於伴侶的感情。

錄影機綁在拍攝者的手上,對觀影者來說觀影過程大多時候是有點不舒服的,影片中的畫面充滿晃動,有一些時候是載浮載沉的在海面和水底交錯;人權影展的臉書也指出會有大量搖晃畫面,請觀眾留意。

Reunited,破鏡不重圓

圖片來源: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官網
有血有肉有對話有無奈有對比的家庭故事是《Reunited,破鏡不重圓》的主題。
多數人想像中的難民,大多數是乘坐橡皮艇,在海上漂流、面對船難等,曾幾何時我們對他們的看法被形塑成可憐的人們、犯罪者⋯⋯。真的如此嗎?
其實要能成為能離開原居環境的難民,是需要一定的資本能力的。我曾聽聞,要成為能離開居住環境的難民在自己原本的國家,基本上都是中產階級以上的說法。不是人人都有錢找人口販子、偷渡邊境,特別是非法難民,很多時候並不是第一次就會成功,在邊境被抓導致徒勞無功,或甚至進監獄等情形都是時常有的。
影片中的家庭,父親是敘利亞國家足球隊的隨隊醫生,母親是小兒科醫生。有點衝擊吧,連應該富有盛名德高望重的他們,也沒辦法應付診所邊陸續被炸掉的建築,沒辦法處理自己國家的戰亂,逃離了。

人生地不熟之地的高知識份子無能為力,醫生專業卻到了餐廳烘烤披薩,隱姓埋名不願讓別人發現自己家庭四散、自己的本業,因為在他們的文化脈絡下,那是很羞恥的。以為只要短暫的在土耳其待三個月,然而最後,一個家庭分成三塊,兩個未成年的小孩獨自在土耳其待了兩年半,沒有親自見到家人,媽媽獨自在丹麥,爸爸則在加拿大。家庭離散,戰爭破壞的不只是房舍屋瓦,更多的是家庭離散,百姓苦難。
影片的爸爸說,” I don't understand why the war comes to us. We don’t hurt anything in the world.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戰爭和這一切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一輩子沒有傷害任何人。)
哪樣的孩子與哪樣的母親能夠經歷一次次跨國官僚間這樣又那樣的反覆衝擊?能出境、不能出境、準備就緒、被遣返、沒有人可以諮詢、微薄的願望如皮球被踢來踢去,太多太多的無奈與遺憾。
影片前端,兄弟的其中一人說,「我每天花五分鐘想你們,想我們在敘利亞的日子」,懷念那個大家團聚在阿嬤家的週六晚上,懷念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他說,雖然要面臨這麼多,但離開也很好,離開Aleppo也很好,逃離戰爭和那麼多的難受。
年紀比較小的弟弟親自經歷了聽聞起來很難過的事情。他在錄給媽媽的影片中說,自己在中庭跟另一個小男生一起踢球玩,玩一玩他媽媽出現,就把他兒子拉走,跟他說他是敘利亞人,他是敘利亞人。弟弟說,我不懂,土耳其人跟敘利亞人一起住不好嗎?媽媽,好希望你能在這邊,跟他講清楚。
影片中的父親說自己不喜歡新照片,就算有也很快就不看。他的房間掛有孩子們小時候的照片,他說,現在的改變太大了,他喜歡舊照片是因為,那是我們剛離開的樣子。有時我會想,我的小男孩到底去哪裡了?
“ What is lost never come back. “(消失的永遠不會再回來。)

後記心得

我一直在想,一兩年聽起來到底長不長呢?在不同的處境下,好像也還好?

離開臺灣或是離開很多家鄉的人們,有時候忙起來,好似也是幾年未歸。然而對旁觀者來說,為什麼我們感傷的成分沒有那麼強呢?
是因為那是自己選擇的吧?儘管有時候不是那麼可控制(譬如武漢肺炎)但大多數時候都還是有選擇、可以選擇的。
補充:由人權館籌備的2020年的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包含兩大主題:「醫療人權」與「國際移動」,除了主影展活動外,也包含全臺各地的影展聚落串聯,可以搜尋官網查找周遭相關播映場次。
參考資料:
  1. 2020年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官網
  2. 中央社:2020年6月20日,世界難民日南非:愈來愈少難民可以回到家鄉
  3. 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2020年6月2日,2020世界難民日! 線上影展+映後座談

核稿編輯:周永秦  行銷編輯:陳苡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正義教室》是8月新出版的書籍,號稱是暢銷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小說版本。 書籍開端,便提出了的故事,當休假中的消防員要到幼兒園接小孩回家卻意外遇上火災,走道的一邊是自己最深愛的女兒,走道的另一邊是一群素未相識的幼兒,應如何選擇,才是「正義」呢?
作為一部帶有喜劇元素的劇情片,《誰先愛上他的》獲獎及入圍無數,以精煉的鏡頭語言、幽默的呈現方式碰觸親子關係以及同志、多元性別等較為沈重的議題,引發許多正面迴響與評價。
或許在多數人耳裡,「聽團」仍是一個稍嫌陌生的名詞,但在年輕世代的男女之間,北至「海湧祭」、南至「貴人散步」,盛大如輝煌的「覺醒」、「大港開唱」、小巧精緻如「女巫店」等⋯⋯無數的音樂祭、Live house在台灣遍地開花,四處奔波為的就是聽一場現場演出,早已成為了我們這些「聽團仔」的使命與共識。
今年一月,南韓人氣團體EXO主唱CHEN於粉絲俱樂部公開即將與圈外女友結婚的消息,並在手寫信中提及「祝福來臨了」(此意味懷孕),粉絲震驚之餘,紛紛獻上祝福。   本文討論「偶像」和「粉絲」之間的關係:一但結婚就不能當偶像嗎?「理性追星」?除了追星,粉絲更重要的夢想是什麼?
近年來,高雄頻頻有大型建設落成,而這些建設所在的地點離高雄港相當近,故又被稱作亞洲新灣區。 亞洲新灣區中所有建設都是近二十年才開始規劃與建設的,無論是交通建設方面或是文化產業方面都做足了長遠的計劃以及縝密的評估。 以上種種建設目的只有一個:讓高雄成為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城市,成為台灣南方的國際化都市。
《正義教室》是8月新出版的書籍,號稱是暢銷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小說版本。 書籍開端,便提出了的故事,當休假中的消防員要到幼兒園接小孩回家卻意外遇上火災,走道的一邊是自己最深愛的女兒,走道的另一邊是一群素未相識的幼兒,應如何選擇,才是「正義」呢?
作為一部帶有喜劇元素的劇情片,《誰先愛上他的》獲獎及入圍無數,以精煉的鏡頭語言、幽默的呈現方式碰觸親子關係以及同志、多元性別等較為沈重的議題,引發許多正面迴響與評價。
或許在多數人耳裡,「聽團」仍是一個稍嫌陌生的名詞,但在年輕世代的男女之間,北至「海湧祭」、南至「貴人散步」,盛大如輝煌的「覺醒」、「大港開唱」、小巧精緻如「女巫店」等⋯⋯無數的音樂祭、Live house在台灣遍地開花,四處奔波為的就是聽一場現場演出,早已成為了我們這些「聽團仔」的使命與共識。
今年一月,南韓人氣團體EXO主唱CHEN於粉絲俱樂部公開即將與圈外女友結婚的消息,並在手寫信中提及「祝福來臨了」(此意味懷孕),粉絲震驚之餘,紛紛獻上祝福。   本文討論「偶像」和「粉絲」之間的關係:一但結婚就不能當偶像嗎?「理性追星」?除了追星,粉絲更重要的夢想是什麼?
近年來,高雄頻頻有大型建設落成,而這些建設所在的地點離高雄港相當近,故又被稱作亞洲新灣區。 亞洲新灣區中所有建設都是近二十年才開始規劃與建設的,無論是交通建設方面或是文化產業方面都做足了長遠的計劃以及縝密的評估。 以上種種建設目的只有一個:讓高雄成為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城市,成為台灣南方的國際化都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世界各地戰爭不斷,全世界有超過兩千萬名的難民,而且其中大多數是小孩。 作者在難民營工作,透過他的觀察,寫下這個動人的故事。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觀看完印尼移工工會所拍攝的「開動之前」這部紀錄片,令人有了一些省思,首先從紀錄片頭開始,畫面視角由海上工作移工出發,記錄下在遠洋作業船上的移工互動生活,彼此之間,雖然互動幽默愉悅,但背景中的工作環境及生活處境,不堪入目。
Thumbnail
去年在美國締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以兒童拐賣的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人口販運世界的重重黑幕。上映後,全球票房不只超車阿湯哥,突破 2.4 億美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世界當中「失落的一角」。從議題層面、故事節奏跟切角,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獨念海之大,願隨天與行。——范伯子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拋擲於囚獈、簡陋的「難民船」中(此所謂「難民船」,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書寫此際,近一個多月來,難民潮襲捲了歐陸,震撼了世界
Thumbnail
身在島國台灣的我們,出國一定得坐飛機,海洋是我們不可跨越的邊界,飛機成為跨界的唯一工具。然而在東南亞、非洲、歐洲等相連的國家,邊界並非都是明確清楚的,跨越邊界的經驗也與我們想像大不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世界各地戰爭不斷,全世界有超過兩千萬名的難民,而且其中大多數是小孩。 作者在難民營工作,透過他的觀察,寫下這個動人的故事。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觀看完印尼移工工會所拍攝的「開動之前」這部紀錄片,令人有了一些省思,首先從紀錄片頭開始,畫面視角由海上工作移工出發,記錄下在遠洋作業船上的移工互動生活,彼此之間,雖然互動幽默愉悅,但背景中的工作環境及生活處境,不堪入目。
Thumbnail
去年在美國締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以兒童拐賣的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人口販運世界的重重黑幕。上映後,全球票房不只超車阿湯哥,突破 2.4 億美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世界當中「失落的一角」。從議題層面、故事節奏跟切角,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獨念海之大,願隨天與行。——范伯子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拋擲於囚獈、簡陋的「難民船」中(此所謂「難民船」,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書寫此際,近一個多月來,難民潮襲捲了歐陸,震撼了世界
Thumbnail
身在島國台灣的我們,出國一定得坐飛機,海洋是我們不可跨越的邊界,飛機成為跨界的唯一工具。然而在東南亞、非洲、歐洲等相連的國家,邊界並非都是明確清楚的,跨越邊界的經驗也與我們想像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