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錯、想錯、不懂都是需要的學習過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如何知道從家裡出發回到家裡的總距離
#這是邏輯思考的訓練
#透過講解過程才發現自己哪裡不懂
孩子想了很久....結果都遇到相同的問題,
但經過十分鐘...有人說我懂了...但卻想錯了。
這是組織力訓練需要的過程,做錯、想錯、不懂都是需要的學習過程。

raw-image
經過思考的過程,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原理,也才會解釋為什麼。


教練透過引導告訴孩子們這個問題是需要透過:分段處理。
當孩子似懂非懂時,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誤以為。題目並沒有提到"一半"這個條件,孩子們卻已經拼命算出『家裡到星星的距離的一半有多長?』 結果就直接把480除以二。用240 當作郵筒到星星的距離,另一個誤以為就是又把『星星到圖書館的距離除以二 等於310』。這時候孩子已經陷入了邏輯思考的陷阱了。邏輯問題常常都是需要重新整理題目裡的資料,其實,往往重新排列過就可以理出頭緒找到解答了。

raw-image




這個問題是需要把『抽象的線段』與『具體線段』進行比對的觀察,教練引導孩子利用線段去比對,用四條線段去重新排列一次,結果發現竟然一樣長...原來透過組織力方法可以觀察出問題的關鍵,重新觀察排列過的資料,有能力解釋才能算是:【真正的理解】。

raw-image

文/Steven教練/蘋果派思組織力訓練中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蘋果派思-Steven教練的沙龍
3會員
19內容數
讓孩子從組織力訓練中,學習整理混亂的思緒,掌握成功的學習法則,讓學習更主動且更有自信,成為最棒的自己而努力。學習化繁為簡、舉一反三的妙方法就從這裡開始,提供家長、老師、還有許許多多被混亂的資訊所困擾著的人,讓我們學習重新整理,重新啟動嶄新生活。
2023/04/08
慢慢來比較快,是一種學習的哲學。 這正好與台灣多數人的觀點相左,大多數家長都期待孩子能夠: 1.會讀書 2.讀書快 3.多讀書 但是否思考過,這樣的學習,如何面對學習歷程所強調的反思呢!
Thumbnail
2023/04/08
慢慢來比較快,是一種學習的哲學。 這正好與台灣多數人的觀點相左,大多數家長都期待孩子能夠: 1.會讀書 2.讀書快 3.多讀書 但是否思考過,這樣的學習,如何面對學習歷程所強調的反思呢!
Thumbnail
2022/11/26
當大家還在努力拚分數的同時,是否也該想想,有一項測驗卻是世界排名第一,那就是孩子【害怕失敗】這個項目的測驗,為什麼台灣孩子會呈現出那麼害怕失敗這個結果呢! 原來這也是一堂非常重要的課程...
Thumbnail
2022/11/26
當大家還在努力拚分數的同時,是否也該想想,有一項測驗卻是世界排名第一,那就是孩子【害怕失敗】這個項目的測驗,為什麼台灣孩子會呈現出那麼害怕失敗這個結果呢! 原來這也是一堂非常重要的課程...
Thumbnail
2022/11/21
很多人都學過心智圖法,甚至連學校老師也會教心智圖;那麼為什麼還是無法把心智圖運用在複雜的學習科目上呢!說穿了,就是大腦在面對複雜的訊息時,還是處於原始人類的腦部狀態。當大腦進入緣腦的思考,孩子心裡只會感到緊張、恐懼而已。
Thumbnail
2022/11/21
很多人都學過心智圖法,甚至連學校老師也會教心智圖;那麼為什麼還是無法把心智圖運用在複雜的學習科目上呢!說穿了,就是大腦在面對複雜的訊息時,還是處於原始人類的腦部狀態。當大腦進入緣腦的思考,孩子心裡只會感到緊張、恐懼而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孩子想了很久....結果都遇到相同的問題, 但經過十分鐘...有人說我懂了...但卻想錯了。 這是組織力訓練需要的過程,做錯、想錯、不懂都是需要的學習過程。
Thumbnail
孩子想了很久....結果都遇到相同的問題, 但經過十分鐘...有人說我懂了...但卻想錯了。 這是組織力訓練需要的過程,做錯、想錯、不懂都是需要的學習過程。
Thumbnail
粗心錯往往被認為孩子不夠仔細,也是小學生常犯的錯誤。 究竟該怎麼樣改善呢! 大量練習可以幫助孩子的粗心錯嗎..
Thumbnail
粗心錯往往被認為孩子不夠仔細,也是小學生常犯的錯誤。 究竟該怎麼樣改善呢! 大量練習可以幫助孩子的粗心錯嗎..
Thumbnail
跟孩子討論為什麼是學習的第一步,也許沒有標準答案,但必須透過討論,引導孩子去發問去思考去想想看...讓孩子有能力把數學變成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跟孩子討論為什麼是學習的第一步,也許沒有標準答案,但必須透過討論,引導孩子去發問去思考去想想看...讓孩子有能力把數學變成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為什麼就是有人會誤以為孩子回到家之後,組織能力就會變好呢! 當孩子接收到教練的指令,回到家之後請告訴爸爸媽媽,今天教練要求我們要運用todolist規劃回到家之後的時間規劃,但是....
Thumbnail
為什麼就是有人會誤以為孩子回到家之後,組織能力就會變好呢! 當孩子接收到教練的指令,回到家之後請告訴爸爸媽媽,今天教練要求我們要運用todolist規劃回到家之後的時間規劃,但是....
Thumbnail
會錯意,是我想錯了,還是你沒說好呢? 高年級秋季線上寫作課的第二堂, 除了延續第一堂課的關鍵詞 作為寫作的發想素材, 以及內心感受的畫面描述。 設計該堂課, 則是發現第一堂課後的創作練習, 有孩子走錯方向, 我們一群人要到東方去, 有孩子踽踽獨行走到了西方, 想與唐僧一行人去取經, 甚至還有孩子飛到
Thumbnail
會錯意,是我想錯了,還是你沒說好呢? 高年級秋季線上寫作課的第二堂, 除了延續第一堂課的關鍵詞 作為寫作的發想素材, 以及內心感受的畫面描述。 設計該堂課, 則是發現第一堂課後的創作練習, 有孩子走錯方向, 我們一群人要到東方去, 有孩子踽踽獨行走到了西方, 想與唐僧一行人去取經, 甚至還有孩子飛到
Thumbnail
❥ 自共學數學 ❥ 生活中的數學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 自共學數學 ❥ 生活中的數學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最後,一元一次的應用題,這大概是最痛苦的地方,要把現象代換成數學式,很難。依照經驗,多半都要透過大量練習去抓到那個感覺,再說一次,各位爸爸媽媽,你們是人生經驗比小孩多很多,才會覺得把現象用數字描述不難。
Thumbnail
最後,一元一次的應用題,這大概是最痛苦的地方,要把現象代換成數學式,很難。依照經驗,多半都要透過大量練習去抓到那個感覺,再說一次,各位爸爸媽媽,你們是人生經驗比小孩多很多,才會覺得把現象用數字描述不難。
Thumbnail
基礎打好後,進到小三開始直式乘法與除法之前,應該會有各種加法跟進位的部分,筆者的經驗是,這個階段很重視個案。意思是,解題思維與方法就在那,正常的小學老師一定教得好,學生多半遇到的困難是不知道怎麼「理解題目」。
Thumbnail
基礎打好後,進到小三開始直式乘法與除法之前,應該會有各種加法跟進位的部分,筆者的經驗是,這個階段很重視個案。意思是,解題思維與方法就在那,正常的小學老師一定教得好,學生多半遇到的困難是不知道怎麼「理解題目」。
Thumbnail
「學齡前到低年級的數學基礎」會在這篇告一段落,談完基礎的加減法。如果小朋友基礎運算卡住,明顯進度跟不上,又開始自暴自棄的狀況,該怎麼辦?坦白說,這個時候筆者完全不鼓勵家長採取慢慢來的做法,除非「你時間很多」。
Thumbnail
「學齡前到低年級的數學基礎」會在這篇告一段落,談完基礎的加減法。如果小朋友基礎運算卡住,明顯進度跟不上,又開始自暴自棄的狀況,該怎麼辦?坦白說,這個時候筆者完全不鼓勵家長採取慢慢來的做法,除非「你時間很多」。
Thumbnail
要接受打折扣的結果,要接納不停會失敗的日常,因為教學與教養,某種程度來說,是一場實驗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有機體,包括引導者本身也是,如此不同的個體,產生的化學變化會有幾種排列組合?我們要做的是,再觀察一次,修正後還有什麼可以再試試。 拿掉成見,真的可以看見好多不同面向孩子在學習上的各種驚奇(或驚嚇XD
Thumbnail
要接受打折扣的結果,要接納不停會失敗的日常,因為教學與教養,某種程度來說,是一場實驗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有機體,包括引導者本身也是,如此不同的個體,產生的化學變化會有幾種排列組合?我們要做的是,再觀察一次,修正後還有什麼可以再試試。 拿掉成見,真的可以看見好多不同面向孩子在學習上的各種驚奇(或驚嚇XD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