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不是靠記憶而是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多人都學過心智圖法,甚至連學校老師也會教心智圖;那麼為什麼還是無法把心智圖運用在複雜的學習科目上呢!

說穿了,就是大腦在面對複雜的訊息時,還是處於原始人類的腦部狀態。當大腦進入緣腦的思考,孩子心裡只會感到緊張、恐懼而已。


raw-image

心智圖會讓你看到全貌,但也會讓你更害怕。曾有一位學過心智圖的孩子,拿著他密密麻麻的心智圖給我,我問他「你會使用這張心智圖嗎?」

他回答「我做完後就收起來了!」。 可以理解孩子不用的原因,就是害怕再看到令人恐懼的一張圖。

無論你學過哪一種記憶方法、哪一種心智圖法、甚至激發潛能的課程...最終目的就是要讓自己不害怕地面對複雜資訊,能夠『安心的思考』。

所謂的安心思考,其實就是讓資料變成另一種可以理解的資訊。那麼【圖表】就是學習和重組複雜資訊最重要的一項方法(解讀記憶的奧妙,貝納德.科瓦伊德 博士)。

在圖與圖之間,還需要一種能力,那就是《建立關連性》。如果密密麻麻的圖表,沒有了故事、沒有了連結、沒有了問題的因果關係,以及你想知道更多的為什麼(scenario)...



raw-image


失去了連結,這張圖也只是一張失去意義的地圖。《分類》是建立關連性的第一個步驟,別以為分類很簡單,往往區分、找出共同性、差異性、以及重新分類分組,還有更多不同的觀察維度(drill down / roll up),這些都是大數據(Data Mining)下需要培養的能力。因為當未來世界每個人都有機會運用Python (人工智慧語言),在網路上取得各種patter(樣式資料),例如: 有一組資料顯示著:每周五的時候總有30~40歲的男性會買了尿布後,同時也買了啤酒。這個分析能力就是『安心的思考』的表達能力。

那我們的孩子得面對的議題就是【建立關連性】。



raw-image


曾經有一個記憶力超強的演員,她曾說:「當演員的時候,我從來不強記一段文字。我把劇本拿在手上,試圖讓腦海裡有圖像,試圖勾勒出人物的舉止與動作,就這樣,劇本變成一個有邏輯的空間,當我能融入劇情的動作、感覺,情緒的情節裡,,那麼我就不再需要劇本了。」,

這是58歲資深演員瑪莉的經驗分享,道出了人的學習歷程就像演員要進入角色的學習歷程,光靠死背是無法演出劇本的情感,忘不了的台詞,不是靠記憶,而是分析出來的。



這時候我們會知道,學習靠記憶是行不通的,首要之務要懂得分析資料,學會組織資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技能。這正好解釋了這幾年的高中會考、大學學測,漸漸有很多長篇文與圖表題的考試趨勢,連國文科都考得像偵探推理的情境(Scenario)。

當我們的孩子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持續探索著未來的職業的同時,該給孩子的不是更多的知識而是未來能力。

未來優秀的人才不是靠記憶得分,而是懂得解釋資訊背後的意義,是一個真正能【安心思考】後論述的人才。


文/Steven教練/蘋果派思組織力訓練中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蘋果派思-Steven教練的沙龍
3會員
19內容數
讓孩子從組織力訓練中,學習整理混亂的思緒,掌握成功的學習法則,讓學習更主動且更有自信,成為最棒的自己而努力。學習化繁為簡、舉一反三的妙方法就從這裡開始,提供家長、老師、還有許許多多被混亂的資訊所困擾著的人,讓我們學習重新整理,重新啟動嶄新生活。
2023/04/08
慢慢來比較快,是一種學習的哲學。 這正好與台灣多數人的觀點相左,大多數家長都期待孩子能夠: 1.會讀書 2.讀書快 3.多讀書 但是否思考過,這樣的學習,如何面對學習歷程所強調的反思呢!
Thumbnail
2023/04/08
慢慢來比較快,是一種學習的哲學。 這正好與台灣多數人的觀點相左,大多數家長都期待孩子能夠: 1.會讀書 2.讀書快 3.多讀書 但是否思考過,這樣的學習,如何面對學習歷程所強調的反思呢!
Thumbnail
2022/11/26
當大家還在努力拚分數的同時,是否也該想想,有一項測驗卻是世界排名第一,那就是孩子【害怕失敗】這個項目的測驗,為什麼台灣孩子會呈現出那麼害怕失敗這個結果呢! 原來這也是一堂非常重要的課程...
Thumbnail
2022/11/26
當大家還在努力拚分數的同時,是否也該想想,有一項測驗卻是世界排名第一,那就是孩子【害怕失敗】這個項目的測驗,為什麼台灣孩子會呈現出那麼害怕失敗這個結果呢! 原來這也是一堂非常重要的課程...
Thumbnail
2022/11/18
孩子想了很久....結果都遇到相同的問題, 但經過十分鐘...有人說我懂了...但卻想錯了。 這是組織力訓練需要的過程,做錯、想錯、不懂都是需要的學習過程。
Thumbnail
2022/11/18
孩子想了很久....結果都遇到相同的問題, 但經過十分鐘...有人說我懂了...但卻想錯了。 這是組織力訓練需要的過程,做錯、想錯、不懂都是需要的學習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心智圖課程結束後,應辦訓單位: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要求,用所學的心智圖整理了這份心得文,上課期間的筆記會陸續整理上來,也學習努力適應這個平台。在還沒有看到辦訓單位這個文章格式前,我就畫好心得文的心智圖,帶入單位的格式似乎也沒有衝突,以下就以單位格式補充修改來誒發表: 上課前預期成效: 早期受探路客部落
Thumbnail
心智圖課程結束後,應辦訓單位: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要求,用所學的心智圖整理了這份心得文,上課期間的筆記會陸續整理上來,也學習努力適應這個平台。在還沒有看到辦訓單位這個文章格式前,我就畫好心得文的心智圖,帶入單位的格式似乎也沒有衝突,以下就以單位格式補充修改來誒發表: 上課前預期成效: 早期受探路客部落
Thumbnail
很多人都學過心智圖法,甚至連學校老師也會教心智圖;那麼為什麼還是無法把心智圖運用在複雜的學習科目上呢!說穿了,就是大腦在面對複雜的訊息時,還是處於原始人類的腦部狀態。當大腦進入緣腦的思考,孩子心裡只會感到緊張、恐懼而已。
Thumbnail
很多人都學過心智圖法,甚至連學校老師也會教心智圖;那麼為什麼還是無法把心智圖運用在複雜的學習科目上呢!說穿了,就是大腦在面對複雜的訊息時,還是處於原始人類的腦部狀態。當大腦進入緣腦的思考,孩子心裡只會感到緊張、恐懼而已。
Thumbnail
許多記憶大賽冠軍接受訪問時,都不認為自己記憶力有多強,強調自己與普通人一樣。 這並不是謙虛,而是一個事實。 為什麼記憶數字,卻像是在空間遊走,因為世界記憶大賽共同且核心的記憶法就是場所記憶法,也就是所謂的記憶宮殿。 我自己也寫過一本書《圖解法律記憶法》,裡面有幾頁提到場所記憶法。 首先,把心靜下來
Thumbnail
許多記憶大賽冠軍接受訪問時,都不認為自己記憶力有多強,強調自己與普通人一樣。 這並不是謙虛,而是一個事實。 為什麼記憶數字,卻像是在空間遊走,因為世界記憶大賽共同且核心的記憶法就是場所記憶法,也就是所謂的記憶宮殿。 我自己也寫過一本書《圖解法律記憶法》,裡面有幾頁提到場所記憶法。 首先,把心靜下來
Thumbnail
📷 關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如果你曾經有以下疑問,強烈建議你可以看一下本篇文章。 孩子願意學習、也花了時間補習,但總是學了就忘、記不住,尤其是在考試成績,是沒有不及格,但依爸媽來看就是還可以再更好。 孩子上課是不是聽不懂?所以學業成績一直起不來。 我家的孩子沒有比別人家的還差,但成績表現就是不如班上那
Thumbnail
📷 關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如果你曾經有以下疑問,強烈建議你可以看一下本篇文章。 孩子願意學習、也花了時間補習,但總是學了就忘、記不住,尤其是在考試成績,是沒有不及格,但依爸媽來看就是還可以再更好。 孩子上課是不是聽不懂?所以學業成績一直起不來。 我家的孩子沒有比別人家的還差,但成績表現就是不如班上那
Thumbnail
本書經由深入淺出的方式,改變我們對於記憶力的印象。事實上,記憶不僅相當容易被訓練,良好的記憶方式更可以打破年齡帶來的限制:你的大腦,其實什麼都記得住!
Thumbnail
本書經由深入淺出的方式,改變我們對於記憶力的印象。事實上,記憶不僅相當容易被訓練,良好的記憶方式更可以打破年齡帶來的限制:你的大腦,其實什麼都記得住!
Thumbnail
有時候,關於一個人、一個物品或一件事,接觸頻繁到一定的程度,累積太多太多的共同記憶之後,就再也分不出你我了,似乎雙方都成為了彼此的一部分。心智圖法與我,就是這樣的關係......。對我來說,心智圖不僅是一種方法,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人生信念。心智圖法,是我的過去,也是我的現在,更會是我的未來。
Thumbnail
有時候,關於一個人、一個物品或一件事,接觸頻繁到一定的程度,累積太多太多的共同記憶之後,就再也分不出你我了,似乎雙方都成為了彼此的一部分。心智圖法與我,就是這樣的關係......。對我來說,心智圖不僅是一種方法,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人生信念。心智圖法,是我的過去,也是我的現在,更會是我的未來。
Thumbnail
《心智圖 — 因應卡住怎麼辦的發想工具》 本周主題是討論如何運用心智圖工具,撥開現實生活的道路迷霧,走上真善美好的人生旅途。
Thumbnail
《心智圖 — 因應卡住怎麼辦的發想工具》 本周主題是討論如何運用心智圖工具,撥開現實生活的道路迷霧,走上真善美好的人生旅途。
Thumbnail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
Thumbnail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