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力有多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什麼就是有人會誤以為孩子回到家之後,組織能力就會變好呢!

當孩子接收到教練的指令,回到家之後請告訴爸爸媽媽,今天教練要求我們要運用todolist規劃回到家之後的回家任務,但是...

raw-image


爸爸說:「你怎麼都不會自動自發呢!」

媽媽問:「妳不是都學過時間管理嗎?」

隔天教練問,請問回家之後,有跟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回家後的時間規劃嗎?孩子說:「爸爸打電動,媽媽在追劇,然後他們異口同聲叫我去讀書。」

其實,孩子的組織能力是沿襲爸媽的生活經驗。很多生意人的孩子,都會在生活上學到不少爸媽工作上賦予的工作責任。而這些看似壓力的工作,卻可以促使孩子的組織能力的提升。換言之,回到家之後的組織能力訓練比起學校的學習更為重要,主要原因是:【學校要做的事情都是早已規劃好的,回到家之後反而有很多不確定性的任務可以訓練孩子的組織能力。】

很可惜的地方,很多家長都把孩子送去安親班,目的就是為了下班後可以不用再管孩子的功課了,這是錯失訓練孩子組織力的最佳時機。

洪蘭教授曾在"教出組織力"這本書中提到,「我很高興終於有人看到組織力的重要性,寫了專書來教孩子如何掌握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在教養上,凡是不是本能的,都要教。」

回到家之後,孩子忘東忘西、無法自主管理、無法擬定計畫、功課總是拖拖拉拉、無法堅持到底、專注力、不會作筆記、閱讀理解策略不足...等這些都不是本能,而且這些都是需要教的。但很多家長卻搶著幫孩子完成,卻喪失了回家之後,可以一起跟著孩子討論"組織力訓練"的時機。

組織力有多重要? 這比起功課、成績、排名都還要重要。曾經有個孩子,媽媽把她功課打理的非常之好,成績也非常突出。但總有一件事情是孩子無法自己完成,那就是規劃自己的時間。因為她永遠都在等媽媽幫她規畫、幫她想辦法。如果問她接下來要做什麼?她的答案永遠只有一個:【我不知道】(OS:因為沒有選項可以選)

為什麼有些人,不論在什麼位置上,都會成功?

這些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一股強大的組織能力在支撐著...
raw-image


這個所謂的『成功』,絕對不是好成績、好學校、好工作、高薪而已。反而是遇到緊急的問題時,總能夠掌握有限資源、分配平衡資源達到最佳化、找到風險最低的計畫並且化險為夷。這都是因為組織力良好而創造出來的成功。愛因斯坦曾說:「書讀太多而少用腦的人,通常會怠惰於思考。」如果一昧地把知識塞進大腦,卻不願意質疑,不願意重新組織知識背後的涵義。那麼進入大腦的知識最終也會變成被遺忘的垃圾。




讓孩子接受組織力訓練,只有一個目的:

【提升學習上需要的組織能力】

我不是安親班老師,我是組織力教練。教導孩子們組織能力,我會用他們喜歡的上課方式,我會思考孩子的個別化差異,我會進行各種課外活動教導孩子們基礎知識。我之所以要做這麼多,因為我知道,這是可以幫助孩子們增進一輩子受用不盡的組織能力。

【文/steven教練/蘋果派思組織力訓練中心】

www.appleplus.com.t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蘋果派思-Steven教練的沙龍
3會員
19內容數
讓孩子從組織力訓練中,學習整理混亂的思緒,掌握成功的學習法則,讓學習更主動且更有自信,成為最棒的自己而努力。學習化繁為簡、舉一反三的妙方法就從這裡開始,提供家長、老師、還有許許多多被混亂的資訊所困擾著的人,讓我們學習重新整理,重新啟動嶄新生活。
2023/04/08
慢慢來比較快,是一種學習的哲學。 這正好與台灣多數人的觀點相左,大多數家長都期待孩子能夠: 1.會讀書 2.讀書快 3.多讀書 但是否思考過,這樣的學習,如何面對學習歷程所強調的反思呢!
Thumbnail
2023/04/08
慢慢來比較快,是一種學習的哲學。 這正好與台灣多數人的觀點相左,大多數家長都期待孩子能夠: 1.會讀書 2.讀書快 3.多讀書 但是否思考過,這樣的學習,如何面對學習歷程所強調的反思呢!
Thumbnail
2022/11/26
當大家還在努力拚分數的同時,是否也該想想,有一項測驗卻是世界排名第一,那就是孩子【害怕失敗】這個項目的測驗,為什麼台灣孩子會呈現出那麼害怕失敗這個結果呢! 原來這也是一堂非常重要的課程...
Thumbnail
2022/11/26
當大家還在努力拚分數的同時,是否也該想想,有一項測驗卻是世界排名第一,那就是孩子【害怕失敗】這個項目的測驗,為什麼台灣孩子會呈現出那麼害怕失敗這個結果呢! 原來這也是一堂非常重要的課程...
Thumbnail
2022/11/21
很多人都學過心智圖法,甚至連學校老師也會教心智圖;那麼為什麼還是無法把心智圖運用在複雜的學習科目上呢!說穿了,就是大腦在面對複雜的訊息時,還是處於原始人類的腦部狀態。當大腦進入緣腦的思考,孩子心裡只會感到緊張、恐懼而已。
Thumbnail
2022/11/21
很多人都學過心智圖法,甚至連學校老師也會教心智圖;那麼為什麼還是無法把心智圖運用在複雜的學習科目上呢!說穿了,就是大腦在面對複雜的訊息時,還是處於原始人類的腦部狀態。當大腦進入緣腦的思考,孩子心裡只會感到緊張、恐懼而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因為我很懶,如果可以動口就好我是不會輕易動手的,簡單分享我是如何輕鬆動口,陪伴孩子建立日常的好習慣。 一、所有教養的根本都是關係 二、一次培養一種習慣 三、目標設立清楚,一步步慢慢拆解練習 四、相信孩子,謹慎使用語言並聚焦在成功經驗 五、給孩子更多允許,犯錯或不想做都是可以的 六、善用見證的魔力
Thumbnail
因為我很懶,如果可以動口就好我是不會輕易動手的,簡單分享我是如何輕鬆動口,陪伴孩子建立日常的好習慣。 一、所有教養的根本都是關係 二、一次培養一種習慣 三、目標設立清楚,一步步慢慢拆解練習 四、相信孩子,謹慎使用語言並聚焦在成功經驗 五、給孩子更多允許,犯錯或不想做都是可以的 六、善用見證的魔力
Thumbnail
我們學過很多的企業管理,商業案例,名人傳記等等,本專欄的誕生正是要解決很多人共同擁有的痛點,那就是即便熟讀了上述的知識,往往還是有許多的不可複製性,因為時空背景的條件是完全不同的。不過本專欄要提供讀者,可以系統性學習的能力,個人應該管理什麼?什麼事情是可以值得學習並採納的。
Thumbnail
我們學過很多的企業管理,商業案例,名人傳記等等,本專欄的誕生正是要解決很多人共同擁有的痛點,那就是即便熟讀了上述的知識,往往還是有許多的不可複製性,因為時空背景的條件是完全不同的。不過本專欄要提供讀者,可以系統性學習的能力,個人應該管理什麼?什麼事情是可以值得學習並採納的。
Thumbnail
透過讀寫,深刻覺知關於「我」的一切,面對自我也面向世界,在只有自己能寫出的獨特形狀中,好好傳達及溝通。
Thumbnail
透過讀寫,深刻覺知關於「我」的一切,面對自我也面向世界,在只有自己能寫出的獨特形狀中,好好傳達及溝通。
Thumbnail
為什麼就是有人會誤以為孩子回到家之後,組織能力就會變好呢! 當孩子接收到教練的指令,回到家之後請告訴爸爸媽媽,今天教練要求我們要運用todolist規劃回到家之後的時間規劃,但是....
Thumbnail
為什麼就是有人會誤以為孩子回到家之後,組織能力就會變好呢! 當孩子接收到教練的指令,回到家之後請告訴爸爸媽媽,今天教練要求我們要運用todolist規劃回到家之後的時間規劃,但是....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1. 等待指示。 2. 因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變得情緒化。 3. 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 聽同事說, 導師班上的班長,家長竟要求不要孩子繼續當了! 說甚麼考試成績太爛,先把功課顧好再說! 我拍拍她說:「我也遇過!我也遇過呀! 現
Thumbnail
『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1. 等待指示。 2. 因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變得情緒化。 3. 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 聽同事說, 導師班上的班長,家長竟要求不要孩子繼續當了! 說甚麼考試成績太爛,先把功課顧好再說! 我拍拍她說:「我也遇過!我也遇過呀! 現
Thumbnail
昨天有個家長來身邊悄聲說「你兒好厲害」,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一下,他說「妳兒跟我說讓我在門口等一下先不用進去,他去處理。然後我就站在門口看,看他站在兩個人中間,繼續吵架的兩個人他們各自進行的活動,然後就沒事了。怎麼這麼厲害? 可是我看不懂耶,為什麼會這樣」。過了一下子,我問自學生發生甚麼事,他一派輕
Thumbnail
昨天有個家長來身邊悄聲說「你兒好厲害」,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一下,他說「妳兒跟我說讓我在門口等一下先不用進去,他去處理。然後我就站在門口看,看他站在兩個人中間,繼續吵架的兩個人他們各自進行的活動,然後就沒事了。怎麼這麼厲害? 可是我看不懂耶,為什麼會這樣」。過了一下子,我問自學生發生甚麼事,他一派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