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之外:當耶利米詛咒自己的生命

更新於 2024/12/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願我生的那日
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
願那日變為黑暗;
願上帝不從上面尋找它;
願亮光不照於其上。
願黑暗和死蔭索取那日;
願密雲停在其上;
願日蝕恐嚇它。
願那夜被幽暗奪取,
不在年中的日子同樂,
也不入月中的數目。
1.
當一個人跟你說:「我不想活了;我覺得我的生命沒有滋味,沒有意義。」你會怎麼回答他?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
如果你要回答約伯這個問題,就比較簡單;因為《約伯記》中的約伯是個堅定的猶太教徒,恪守「不可殺人」的法令,也包括不可殺死自己。所以,不論你對他說什麼,或是對他保持沉默,掉頭就走,裝作你從來不認識這個朋友,也可以很安心;因為即使他因此受到打擊,卻不會跑去自殺。
但痛苦還是痛苦。約伯茫然的看著,現在;每一天都在重複著的現在。他失去了所有兒女;不是不和、爭吵,然後離家,有一天可能還會再回來——而是全部都死去了。約伯茫然的看著眼前的東西,望著天空。但是他的上帝——如果真的有的話——卻沉默著,沒有出聲,連一隻手指都不肯動。
約伯還剩下什麼呢?除了詛咒自己的生命,他還能做什麼呢?於是,作者藉著約伯之口,寫出了希伯來文化中最驚心動魄的詩篇之一,也就是約伯記第3章:〈願我生的那日,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
2.
在古希伯來文化中,《約伯記》可說是非常大膽的作品:因為它激進的質疑上帝的正義。約伯憑藉的是自己的經歷、自己的痛苦:有誰能否定這是真的呢?正在受苦的這個人,這個「我」,即便想逃離痛苦,卻不得不承認這是真的。那麼,上帝在哪裡呢?
在這個沒有神的世界(如果神不存在的話),或是神拋棄了我們的世界(如果有神存在的話),即使虔誠如希伯來人,也必須在自己的經歷中,另尋出路。約伯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我的母親哪,我有禍了!因你生我作為遍地相爭相競的人。我素來沒有借貸與人,人也沒有借貸與我,人人卻都咒罵我。
後來的版本考據家猜測:先知耶利米在絕望中所做的獨白,或許影響了《約伯記》的作者,讓他敢更大膽、更率直、更深切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過,耶利米所遭遇的,並不是像約伯所遇到的那般無可挽回:雖然很可能失敗,卻仍有著一絲希望。
耶利米除了宗教上的先知外,也作為人們道德與生活的譴責者而生存:這樣的角色當然不會受他的同胞歡迎。但我們退一百步來說:至少耶利米並不使用暴力對待任何人,但他卻遭到恐嚇、逮捕、監禁和生命威脅。除去身體的危險外,他所站立的位置也是非常孤寂。從他的獨白說:「我的母親哪,我有禍了!因你生我作為遍地相爭相競的人」,卻把這段話也口授給他的弟子來看:我們或許可以猜測,此刻他的父母已經過世了。那麼他的處境就更孤獨了。
上主說:「我必要堅固你,使你得好處。災禍苦難臨到的時候,我必要使仇敵央求你。」
上主啊,你是知道的;
求你記念我,眷顧我,
向逼迫我的人為我報仇;
不要向他們忍怒取我的命,
要知道我為你的緣故受了凌辱。
接下來,當耶利米在敘述自己的生命時,又加入另一群角色:仇敵。他用了一個對我們來說可怕又有吸引力的字眼:「報仇」;他渴望自己所受的苦在仇敵身上得報。這是什麼意思呢?在最直接、最字面的意思以外,我們還可以注意到:他說,「不要向他們忍怒取我的命」。耶利米為了自己的生命而報仇,而不僅僅是出自憤怒與憎恨。並且,他把報仇的事交給祈禱,交給在世界上總是沉默的上帝,阻斷了自己為自己報仇的機會。詩人以上帝之口說:「災禍苦難臨到的時候,我必要使仇敵央求你。」這與其說是仇恨的吶喊,倒不如說是,渴望有一天再與族人和好的呼喚。
在一小段描述(16-17節)後,耶利米再次回到自己的現實,為自己沒有出路與希望的現況哭泣。
我的痛苦為何長久不止呢?
我的傷痕為何無法醫治、不能痊癒呢?
難道你待我有詭詐,像流乾的河道嗎?
在這個時候,耶利米又把仇敵排除了:雖然實際攻擊他、帶給他痛苦和傷痕的是現世的仇敵,但是對耶利米來說,這是他的上帝待他不公、不信守承諾的問題。藉著不信守承諾的上帝,耶利米再度把自己憎恨的箭矢,從自己的族人身上轉移了。即使是從傳教的角度來看,耶利米的仇敵也是他極力渴望爭取的人,他無法既長久的憎恨他們,又堅持他所選擇的先知道路。「他們必歸向你,你卻不可歸向他們。」
上主如此說:你若歸回,
我就將你再帶來,
使你站在我面前;
你若將寶貴的和下賤的分別出來,
你就可以當作我的口。
他們必歸向你,
你卻不可歸向他們。
我必使你向這百姓成為堅固的銅牆;
他們必攻擊你,卻不能勝你;
因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搭救你。
這是上主說的。
我必搭救你脫離惡人的手,
救贖你脫離強暴人的手。
在這首詩的最後,我們得到了一個被保護的承諾:「我必搭救你脫離惡人的手,救贖你脫離強暴人的手。」但是,不論是耶利米也好,約伯也好,經歷了這麼長久的失望之後,我們還能多信賴這份承諾?不過,耶利米卻已經選定了這條生存之道,忍受種種痛苦而前進。他試圖永遠站穩在心目中的正義之上,卻也永遠開放著,等待著其他人歸回。
林布蘭:〈耶利米哀嘆耶路撒冷的毀滅〉。荷蘭國家博物館提供
3.
我努力的去看風景,看周遭的一切,可是再也不會覺得它們美麗。我提起筆,將一些事記錄下來;把它們隔著遠遠的,不會影響到我。這樣,我才感到安心,阻絕了害怕;我好像還能感到有一些愉悅,一些希望。
我什麼時候才能把你忘掉呢?能安全的談到你,把我們的回憶,當成快樂而值得懷念的日子。可是現在只剩下我了。每天都過著;我絕對渴望活下去,但也不渴望活下去。時間每分每秒都在過;但它們除了更多的遺憾,再也沒有增加什麼。
我常常責怪上帝,如果祂真的存在的話。為什麼讓我們誕生?又為什麼拋棄我們。如果,沒有上帝,世界是來自某種神祕的物質;而這種神祕卻不打算呼喚我們永生,或復活。那我說:你去找別人吧。你讓他們出生,再死去吧。你把我們的生命還給我們,讓我們永遠待在虛無中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會員
141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元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命中的不確定,總是干擾著我們。有時候我們感到恐懼,在路口前窺視著,徘徊著,卻始終不敢向前。停留在原地。有時候,我們把害怕掩埋起來,若無其事的生活。好像什麼也不曾發生過。害怕在心底漸漸的膨脹。不過,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活著,不想也不願去想到這件事。 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回憶是不能拯救現在的。現在,還
中國傳統有句老話,叫做「養生」,意思是人全面的發展自己的生命,並盡量保護它的完整,不受損傷。不過,我們要怎麼達到這個目標呢?這就牽涉到人的身體的運作方式,在不同的「機制」間轉換的問題。「機制」是法國學界研究「身體」時常用的一個術語;簡單來說,我們身體的能源就像是一個發電機,根據不同的轉速、有沒有上機
「與缺席者的對話」,有人這樣子稱呼信件,這種在Email與社群網站之前的傳達方式(好像是一個很遙遠的時代,連回憶都難以把它清楚的塑造出來)。雖然你不在這裡,但我還是想跟你說話;這是在我任何說出口的內容以前,所隱藏著的,第一個單字。
《烽火與流星》,燈火與燭光。這本書是討論梁朝文學史的一本好書。但是在談到書的內容之前,我們首先會問說:梁朝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讀(或者只是聽過)他們? 梁朝是一個文人終於下定決心,公開發表一些「沒用」文章的時代。
人的生命非常短暫,才剛剛開始,經歷過一點波浪轉折,就永遠的沉寂下去。如果用文學體裁來比喻,人生,就彷彿是一篇一篇輕薄短小的短篇小說。但是,短篇的內容卻可以延伸到小說之外,再和其他短篇連結,藉以變成長篇的故事。人的生命也像是如此。一個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他總是需要他人,須要踏出去與世界連結在一起。而正
 《愛的見習生》對人心的觀察非常敏銳。你愛不愛我?如果你不愛我的話,那我還可以怎麼做?在風起雲湧的時代背景下,如果我們不把這部片看成歷史片、宗教片、教育片等,而是從這兩個問題來切入電影的話,那《愛的見習生》的確有許多細膩的情節,可供我們思考自己生命中所潛藏的這份問題。
生命中的不確定,總是干擾著我們。有時候我們感到恐懼,在路口前窺視著,徘徊著,卻始終不敢向前。停留在原地。有時候,我們把害怕掩埋起來,若無其事的生活。好像什麼也不曾發生過。害怕在心底漸漸的膨脹。不過,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活著,不想也不願去想到這件事。 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回憶是不能拯救現在的。現在,還
中國傳統有句老話,叫做「養生」,意思是人全面的發展自己的生命,並盡量保護它的完整,不受損傷。不過,我們要怎麼達到這個目標呢?這就牽涉到人的身體的運作方式,在不同的「機制」間轉換的問題。「機制」是法國學界研究「身體」時常用的一個術語;簡單來說,我們身體的能源就像是一個發電機,根據不同的轉速、有沒有上機
「與缺席者的對話」,有人這樣子稱呼信件,這種在Email與社群網站之前的傳達方式(好像是一個很遙遠的時代,連回憶都難以把它清楚的塑造出來)。雖然你不在這裡,但我還是想跟你說話;這是在我任何說出口的內容以前,所隱藏著的,第一個單字。
《烽火與流星》,燈火與燭光。這本書是討論梁朝文學史的一本好書。但是在談到書的內容之前,我們首先會問說:梁朝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讀(或者只是聽過)他們? 梁朝是一個文人終於下定決心,公開發表一些「沒用」文章的時代。
人的生命非常短暫,才剛剛開始,經歷過一點波浪轉折,就永遠的沉寂下去。如果用文學體裁來比喻,人生,就彷彿是一篇一篇輕薄短小的短篇小說。但是,短篇的內容卻可以延伸到小說之外,再和其他短篇連結,藉以變成長篇的故事。人的生命也像是如此。一個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他總是需要他人,須要踏出去與世界連結在一起。而正
 《愛的見習生》對人心的觀察非常敏銳。你愛不愛我?如果你不愛我的話,那我還可以怎麼做?在風起雲湧的時代背景下,如果我們不把這部片看成歷史片、宗教片、教育片等,而是從這兩個問題來切入電影的話,那《愛的見習生》的確有許多細膩的情節,可供我們思考自己生命中所潛藏的這份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文探討日本文化中對生死的獨特理解,尤其是生命的美與瞬息萬變的哲學。文章中提及著名作家杏林子的歷程與選擇,探討安樂死的議題及其深層意義。引發對於生命存在價值的思考,鼓勵在困難中堅持與努力活著。透過這些故事與哲學,讀者將重新審視生死的關係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期望以文字療癒心靈,反思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為什麼一定要做什麼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或是認為身上貼的標籤越讓人稱羨就有價值? 迷惘的時候、生活不盡人意的時候, 突然不知自己該往哪裡去的時候, 就會馬上檢討、評論自己是否缺乏價值所以才會沒有歸屬。 成為大人後,很自然的就開始會用工作職稱、 薪資或是生活條件來評價自己或他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醫學與宗教之間的複雜對話,兩者在定義健康與疾病的過程中所持的觀點和利益考量。醫學是否真的致力於病人的健康,還是更注重權益的維護?宗教則質疑其對信眾的依賴與教義的核心。這場辯論挑戰了傳統觀念,呼喚對健康、疾病及專業倫理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存在主義是諮商領域中一種形而上學的取向,強調死亡、孤獨、意義與自由等議題。文章探討了這些概念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性,並引用海德格、沙特及Frankl等學者的觀點,提出了我們對生命的覺察能力是追求意義的關鍵。透過正視死亡與孤獨,並承擔自由的責任,個體可以在痛苦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從而實現真實的活著
Thumbnail
在玻璃窗上出現塗鴉後那幾個小時,窗外的森林似乎重新蒙上了黑暗,濃稠如墨的暗影充斥著惡意。是誰踏出森林,在窗上留下了這句留言?留言是反著寫在玻璃上,事件報告中,華特如此寫道,可能是意圖讓大廳內的人看見留言。
刷存在感的現象可以是課堂上與課程無關的與講師抬槓、得到眼球關注,可以是群組裡轉發(無關群組名稱的)訊息或對話串裡的貼圖,也可以是上傳閃文或照片。近年感受到的是疊床架屋式的制度複雜化,卡位裝忙的存在感。明明最佳的作法是nip sth in the bud (在事態萌芽時就結束它惡化的可能),但為了創造
Thumbnail
一本以空談形式談論空談的實驗性文學選集。 他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 他影響長壽動畫影集《飛出個未來》 他影響《模擬市民》的誕生
Thumbnail
一、系列作定位   本書於系統上,屬於敝人某個長篇系列作「祟家軼事錄」之一部,雖說結構上是一則短篇,各篇略為獨立,卻又間接呼應,算是敝人首次的短篇連作。   截至今日,祟家軼事錄系列已有兩本關聯長篇,分別為《純粹理論:狂狷丞樹的滑坡實證》與《月紅之蛾:夢公主的意識解析》,二書均用於出版
你的價值不在於做多少,擁有什麼,是不是夠好, 你的價值來自於自我存在的穩定度, 是你存在,就是理所當然的篤定感。
Thumbnail
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透過實驗驗證多重宇宙的存在。除非我們處於宇宙的邊緣,能夠看到另一個宇宙正在向一個方向擴張,然而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到達宇宙的邊緣。——安德烈‧林德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文探討日本文化中對生死的獨特理解,尤其是生命的美與瞬息萬變的哲學。文章中提及著名作家杏林子的歷程與選擇,探討安樂死的議題及其深層意義。引發對於生命存在價值的思考,鼓勵在困難中堅持與努力活著。透過這些故事與哲學,讀者將重新審視生死的關係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期望以文字療癒心靈,反思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為什麼一定要做什麼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或是認為身上貼的標籤越讓人稱羨就有價值? 迷惘的時候、生活不盡人意的時候, 突然不知自己該往哪裡去的時候, 就會馬上檢討、評論自己是否缺乏價值所以才會沒有歸屬。 成為大人後,很自然的就開始會用工作職稱、 薪資或是生活條件來評價自己或他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醫學與宗教之間的複雜對話,兩者在定義健康與疾病的過程中所持的觀點和利益考量。醫學是否真的致力於病人的健康,還是更注重權益的維護?宗教則質疑其對信眾的依賴與教義的核心。這場辯論挑戰了傳統觀念,呼喚對健康、疾病及專業倫理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存在主義是諮商領域中一種形而上學的取向,強調死亡、孤獨、意義與自由等議題。文章探討了這些概念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性,並引用海德格、沙特及Frankl等學者的觀點,提出了我們對生命的覺察能力是追求意義的關鍵。透過正視死亡與孤獨,並承擔自由的責任,個體可以在痛苦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從而實現真實的活著
Thumbnail
在玻璃窗上出現塗鴉後那幾個小時,窗外的森林似乎重新蒙上了黑暗,濃稠如墨的暗影充斥著惡意。是誰踏出森林,在窗上留下了這句留言?留言是反著寫在玻璃上,事件報告中,華特如此寫道,可能是意圖讓大廳內的人看見留言。
刷存在感的現象可以是課堂上與課程無關的與講師抬槓、得到眼球關注,可以是群組裡轉發(無關群組名稱的)訊息或對話串裡的貼圖,也可以是上傳閃文或照片。近年感受到的是疊床架屋式的制度複雜化,卡位裝忙的存在感。明明最佳的作法是nip sth in the bud (在事態萌芽時就結束它惡化的可能),但為了創造
Thumbnail
一本以空談形式談論空談的實驗性文學選集。 他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 他影響長壽動畫影集《飛出個未來》 他影響《模擬市民》的誕生
Thumbnail
一、系列作定位   本書於系統上,屬於敝人某個長篇系列作「祟家軼事錄」之一部,雖說結構上是一則短篇,各篇略為獨立,卻又間接呼應,算是敝人首次的短篇連作。   截至今日,祟家軼事錄系列已有兩本關聯長篇,分別為《純粹理論:狂狷丞樹的滑坡實證》與《月紅之蛾:夢公主的意識解析》,二書均用於出版
你的價值不在於做多少,擁有什麼,是不是夠好, 你的價值來自於自我存在的穩定度, 是你存在,就是理所當然的篤定感。
Thumbnail
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透過實驗驗證多重宇宙的存在。除非我們處於宇宙的邊緣,能夠看到另一個宇宙正在向一個方向擴張,然而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到達宇宙的邊緣。——安德烈‧林德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