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V 徵文:路上觀察|徒步去景美,日常的光與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歡迎收藏本文Writing NFT,感謝支持!

踏著鐵馬,沿著羅斯福路四段騎到五段,把車子塞進武功國小附近的巷子停放,然後徒步到景美夜市。這是去年三級警戒開始迄今,已成為日常的步行活動。

為什麼是景美夜市,其他地點不好嗎?

raw-image

警戒發布寸前,就已跟家教學生約好,指考前多加一天課,把佛腳抱緊一點。師生兩人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仍然維持實體課的互動。於是,一周兩次,要從自宅騎十分鐘單車,到台電大樓附近上課。

公共與學術圖書館,因警戒宣布關閉,使我暫時被排除在日常閱讀與寫作的舒適圈之外,與WFH跟停課的家族老小,鎮日都待在同一個屋簷下。先不說對文字輸出入的干擾,作為自由業,長年被詬病極少挹注家中的水電吃穿,緊繃的疫情下,被迫得蝸居在家,長時間使用電源、網路、馬桶與食物,維持最基本的信息聯絡與心跳呼吸,身心上一度背負不小的壓力。

我知道自己在這個家已經很不受歡迎了,如果這個警戒再長一點,我應該會去精神科報到。

前陣子跟老媽有口角時,最常提到的就是去年警戒,貌似差點撐不下去的苦悶情緒。

既然得出門上課,附帶能夠多呼吸一點,不屬於家裡的空氣,這種機會可不能浪費。沿著羅斯福路直騎,臨時決定把單車扔在武功國小附近,走一步算一步,就走到了景美夜市。


警戒降級,重拾圖書館的讀寫空間,每逢文字的輸出入遇上撞牆期;模糊的眼力提醒我該休息,或是自由業仍然看不見柳暗花明的恐慌感出現,就會把行李收收,徒步過去夜市,覓食逛街兼放空。

這段步行的路徑,有時會沿著大馬路,有時則會鑽進巷子裡。肩著後背包,走到目的地的距離,微有國境仍未封鎖時,在異國徒步行旅的最基本移動感,沒有很近,但也不算很遠。

夏日的夕陽下徒步,利用緊鄰公車站的萬新鐵路紀念碑右側,所設置的洗手台,打開蛇口,我把穿短袖的手臂沖個涼,降溫之後,再繼續走路。要是遇上晴朗無雲的天氣,羅斯福路上的餘暉日照,還是強烈到需要躲進屋簷或騎樓,稍做閃避。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竹壽司隔壁的檳榔攤,透明的壓克力門面後,資深的女職員們,努力的包裝商品。仰賴妙齡女子擔任檳榔西施,提升業績,如今已是時代的眼淚,而店家飼養的橘貓,偶爾穿戴著胸背,連著延長的牽繩,徘迴在店門內外充當西施貓,隨興的招攬生意。

只是,偶遇西施貓的過路人如我,意在嚕貓,而非店裡販售的包葉,抑或是菁仔還是雙子星;至於為了藉咀嚼以提神的來客,不見得看在西施貓的面子而光顧,店門口也已經告訴你「不高興不要買」。

大馬路上,不乏汽機車的保修店家,西曬的殘照,有時闖進店面裡任意流淌,擺明就是要鬧黑手師傅的場。眼裡捕捉店家與人群互動,還有夕日的交錯,總是讓我想起電影《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那個掘北真希在劇中,展開就職新生活的汽車修理店。當然,現實中的職場,黑手學徒掘北真希,肯定不常見。

要是不走大馬路,拐進三福街、景華街與景美街,在建築物陰影的遮蔽下,時而靠左,時而靠右,躲迷藏似的避開曝曬。入秋之後,傍晚的巷弄步行,則添加些許微涼。


景美街的末端,有家現已少見的專賣鈕扣針線,兼營繡學號的店面,沒有消費的需要,但每逢途經,都試著跟虎斑貓老闆套套交情。

老闆有時沉睡,有時則像檳榔攤的橘貓一樣,戴著胸背與牽繩,在店門口巡田水,問他現下繡學號的行情,從來也沒給我說個準信,睡時嚕了不醒,醒時嚕了沒表情。大概我總是死皮賴臉的糾纏,老闆近期終於開始有點積極的反應,看我出現在店門口,主動來蹭蹭與喵喵,這樣應該算是認證為朋友了(吧)。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景文街上的小旺仔宜蘭蛋餅,從原本的四十元,三級警戒期間,漲到四十五元,近期則再漲到五十元,即使如此,每回去夜市,攤位前依然不減點餐的來客。

兩份都不要辣,分開裝袋,謝謝!

行列之間,戴著口罩,露出深邃的眼部輪廓的女生,排在我前面。他用印尼話與同行的友人交談,一邊操著幾乎沒有口音的中文,點了兩份蛋餅,取餐時,與身後的我稍微照到面,相互點頭致意。

蔬菜蛋餅入手,再移步至鄰近的水果行,花點小錢,就能買到賣相不佳又即期的促銷果物,外皮有少許斑點的香蕉三條十元,掉了蒂頭的水梨一大顆十元,蛋餅與水果,常是每回造訪夜市覓食,鎖定的對象。

拎著戰利品,走到夜市附近,那個曾經邂逅果子狸,還用水果亂撩他的景行公園。入秋,白晝短縮,利用遊戲設施跑跳放電的孩童,早已返家。公園外圍的長椅,三兩成群,坐著點菸聊是非的在地住民,與空檔待機的商家員工。

公園內,搜尋著合適的座位,路燈旁的坐椅上,隻身的上班族,正咬下一口蔬菜蛋餅,料想這也是對方的晚餐。樹叢間,群聚的灰冠麻鷺,對話聲不絕,大概是商量著晚餐要吃甚麼:

咬蚯蚓也是會膩,不然大家湊一湊,叫個外送好不好啊?

羨慕著麻鷺群的自在與愜意,暫時難以開源的自由工作者,無法吞下蚯蚓,也沒有滑手機叫外送的任性權利呢!


一整天將眼力奉獻給銀幕,看近模糊,看遠到是還行,方才也在蛋餅攤位點單,那位眼窩深邃的女生,居然也與友人走進公園,手中還多提了幾份外帶的夜市小吃。

兩人選擇了離我正前方約五公尺的圓形石座,一派輕鬆愉快氣氛,準備在公園野餐,回頭見我坐在長椅上,大概想起不久前的一面之緣,向我處友善的揮了揮手,我也暫時放下餐具,微揮手回應。明暗間的公園角落,不乏正在用餐兼放空的民眾,或許,選擇在公園用餐的他們,背後各自有不同的故事。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華燈初上,場景不在林森北,而是羅斯福周邊;公園裡庶民用餐的日常,對各自的當事人而言,或許是為負重前行積蓄能量,所做的短暫放空;或許是離鄉背井就職的異國生活,與友人難得的野餐女子會;也或許是再平凡不過的歲月靜好。

習慣已成自然的徒步,領受著動物們的傲嬌,與人間眾生的偶然交集,物換星移的光與影中,暫時清空看不見前路的焦慮,一點,一點,在路上,撿拾起療癒,繼續進入文字裡,書寫、堆疊、刪改、修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5會員
333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5/03/29
大河劇裡的紫式部,餘溫漸退,蔦重現正熱映中,2026年由豐臣兄弟接棒,繼之將由松坂桃李演繹小栗忠順這位曾被明治政府以「逆賊」之名處死,遺忘在歷史角落裡的「敗者」。
Thumbnail
2025/03/29
大河劇裡的紫式部,餘溫漸退,蔦重現正熱映中,2026年由豐臣兄弟接棒,繼之將由松坂桃李演繹小栗忠順這位曾被明治政府以「逆賊」之名處死,遺忘在歷史角落裡的「敗者」。
Thumbnail
2025/01/03
1984年朝日新聞刊登的全版廣告,刊登了10種當時話題新商品,隨著時代的演變,當年這些商品部份在外型和功能上持續進化,還成為現代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反映出廠商向消費者置入方便、安全與健康的行銷。
Thumbnail
2025/01/03
1984年朝日新聞刊登的全版廣告,刊登了10種當時話題新商品,隨著時代的演變,當年這些商品部份在外型和功能上持續進化,還成為現代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反映出廠商向消費者置入方便、安全與健康的行銷。
Thumbnail
2024/12/30
回顧2024年在方格子平臺上的創作活動與合作經歷,包括發表的文章數量、書籍合作、文稿審訂等。此外,作者分享了參加各種文學活動的體驗和對未來創作的展望,表達了對合作夥伴和支持者的感謝,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邀約。
Thumbnail
2024/12/30
回顧2024年在方格子平臺上的創作活動與合作經歷,包括發表的文章數量、書籍合作、文稿審訂等。此外,作者分享了參加各種文學活動的體驗和對未來創作的展望,表達了對合作夥伴和支持者的感謝,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邀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要不是遠在香港的法師同事看到新聞傳給我,大概不會知道上周台中捷運發生事故。周圍工地的工程吊臂倒場,壓毀了捷運高架路和列車,造成人命傷亡⋯⋯RIP。 事故發生的文心南路是我日常必經之路,有時從秀米走路去好巿多。騎機車回居處也是必經的大路。連月以內圍板封鎖,只留一條縫給行人和公車站。直到四月下旬五月初才
Thumbnail
要不是遠在香港的法師同事看到新聞傳給我,大概不會知道上周台中捷運發生事故。周圍工地的工程吊臂倒場,壓毀了捷運高架路和列車,造成人命傷亡⋯⋯RIP。 事故發生的文心南路是我日常必經之路,有時從秀米走路去好巿多。騎機車回居處也是必經的大路。連月以內圍板封鎖,只留一條縫給行人和公車站。直到四月下旬五月初才
Thumbnail
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就是學習在公共空間該有怎樣的行為與表現,而依賴私家車,就是逐漸失去對於公共空間的意識,甚至是人本就生存在社群裡的事實。_____《不開車,在路上》 疫情過去三年後,終於再度回訪日本。冬日的東京陽光晴美,在稍低的氣溫下走動一會,是極為舒服的,"散策"兩字取得真好
Thumbnail
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就是學習在公共空間該有怎樣的行為與表現,而依賴私家車,就是逐漸失去對於公共空間的意識,甚至是人本就生存在社群裡的事實。_____《不開車,在路上》 疫情過去三年後,終於再度回訪日本。冬日的東京陽光晴美,在稍低的氣溫下走動一會,是極為舒服的,"散策"兩字取得真好
Thumbnail
我很喜歡散步,多年前如此,如今亦是。手持相機,穿梭大街小巷,捕捉一些別人不會留意的日常風景,那些看似矛盾、逗趣的好笑畫面也在散步的過程中一一成為我的記載。
Thumbnail
我很喜歡散步,多年前如此,如今亦是。手持相機,穿梭大街小巷,捕捉一些別人不會留意的日常風景,那些看似矛盾、逗趣的好笑畫面也在散步的過程中一一成為我的記載。
Thumbnail
2021 . 12 . 6 有好一陣子沒寫字了,近月來遊歷各處鄉村,足蹟向北推進至玉里、瑞穗、光復,對這些地方,環境上的差異,民情的不同稍有認識。 每星期五天,到街上鄉公所打桌球,健身又能認識新朋友,日子過得新奇又充實。甚至將51篇雜記自費匯編成一本書,完成了一個小小心願,寫字的動力因此
Thumbnail
2021 . 12 . 6 有好一陣子沒寫字了,近月來遊歷各處鄉村,足蹟向北推進至玉里、瑞穗、光復,對這些地方,環境上的差異,民情的不同稍有認識。 每星期五天,到街上鄉公所打桌球,健身又能認識新朋友,日子過得新奇又充實。甚至將51篇雜記自費匯編成一本書,完成了一個小小心願,寫字的動力因此
Thumbnail
這段步行的路徑,有時會沿著大馬路,有時則會鑽進巷子裡。肩著後背包,走到目的地的距離,微有國境仍未封鎖時,在異國徒步行旅的最基本移動感,沒有很近,但也不算很遠。
Thumbnail
這段步行的路徑,有時會沿著大馬路,有時則會鑽進巷子裡。肩著後背包,走到目的地的距離,微有國境仍未封鎖時,在異國徒步行旅的最基本移動感,沒有很近,但也不算很遠。
Thumbnail
2021 年的一月,我接下了在高雄的一份工作,不過短短的十個月,每天搭火車從屏東通勤到高雄的沿路風光,是我上班前的微小旅行,現在閉上眼睛,仍然歷歷在目。
Thumbnail
2021 年的一月,我接下了在高雄的一份工作,不過短短的十個月,每天搭火車從屏東通勤到高雄的沿路風光,是我上班前的微小旅行,現在閉上眼睛,仍然歷歷在目。
Thumbnail
以前閒暇時喜歡走走郊山、騎騎單車,疫情後想減少搭乘大眾交通,遂開始以散步取而代之,而常走的公司田溪畔下游,整治後人潮也比以往多些,於是規劃了私房的散步小徑。
Thumbnail
以前閒暇時喜歡走走郊山、騎騎單車,疫情後想減少搭乘大眾交通,遂開始以散步取而代之,而常走的公司田溪畔下游,整治後人潮也比以往多些,於是規劃了私房的散步小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