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去過電子廠產線或類似的流水綫嗎?大叔在2002-2006年間斷斷續續跑了幾趟寶安的工廠,當時大叔是在一家電子產品的ODM廠打工,我們設計的產品在台灣試產過後就會轉移到寶安的組裝廠進行量產組裝。
通常在台灣組裝的試驗機大約會有30-50套,在轉移到大陸的產線就會以百台(產線試Run),然後是千台的數量進行小規模的量產(以一條流水線量測工時與良率)。
早期電子廠組裝都是靠手工作業,一般電子產品在組裝前都會進過一些QC的手段,在確保每片PCBA單板沒有問題後,就會在流水綫上開始進行組裝。
流水綫會根據工序,排出每一站作業員負責的項目,像是焊接無法SMT打件的零件、鎖螺絲、裝機構件、貼EMI膠帶..等等作業站,一般從組裝到測試會連貫成同一條流水綫,所以合計可能就有十來個作業站吧。
解釋了那麽多組裝廠的生產過程,大叔到底想說什麽?
我們假設有一條流水綫有十個作業站,於是每一個作業站在完成工續後都會進行一次PQC(半成品檢驗),十站作業站就有十次PQC,請問:
如果每一站良率可達95%,你覺的可行嗎?
我跟你說,產線的小組長跟我說「不行,這樣太低了」。
因為這樣直通率只有59.8%,也就是說投入100套的材料,最後只能生產出59套(95% x 95% x 95%....十次 = 59.8%,剩下的41套必需投入一大堆製造工程師進行檢修,這樣會花費大量的工時做維修,所以以生產製造的角度來看是完全不及格。
直通率多少才能接受呢?忘了實際數字了,各種電子產品有些不同,產線小組長說以往的產品直通率都要在9x%以上才行吧。也就是說每一個作業站的良率要在99.5%以上,特別的是PCBA一定要更高,因為那個最貴。
有沒有組裝完成後就出現無法修複的不良品?有的,無法維修的情況下就只能打入不良品,請工程師Q板子,或是將不良品送回上游廠商分析不良原因,救不回來的PCBA呢?成本自行吸收。
不能達到99.xx%的良率又跟投資有什麼關係呢?
你們知道現實生活中有一條產線叫主動投資嗎?
如果我們以市場報酬率作為報酬的基準點,你會發現每一年都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投資人報酬會輸給市場報酬率,落後的報酬率不一,但是通常會呈現常態分布。
如果每一年都是一次績效QC,那就有50%以上的人被市場競爭給刷下一次,第二次的績效QC當然還是會開放有意願的投資人參加,參賽者同樣有50%以上被刷掉,成為輸給市場報酬率的一份子。
就這樣經過長期間的績效QC後,真正能每次通過績效QC測試的投資人成為的極少數的一群小分子。
那些救不回來的PCBA呢?成本自行吸收,像不像失敗的投資人必須盈虧自負呢?就算生產線上製工已經教你怎麼加工也一樣。
長期間的績效QC直通率有多差呢?以專業共同基金為例,在25年統計期間內能勝出指數型基金的只有小於10%的主動型基金。
經過越多次績效QC失敗的投資人年化報酬率越差,在經過複利效果的作用下,25年後你的總資產價值會遠遠落後市場報酬來到25%~40%左右。
當一個買進並持有市值加權ETF的投資人,經過多年的堅持順利獲取1000萬資產時,花了更多時間作主動投資的你,有90%的機率只能取得600~750萬的資產。
如果再加上你不敢全部投入自己的資金於投資使用,最後你大約只能得到指數化投資人的30%左右的資產,也就是300萬左右吧。
這就是這條主動投資生產線實際運行上百年後的良率與直通率統計,相反的,指數化投資呢?
良率可以達到99%以上,而且年年都可以複製市場報酬了表現(以VT為例,每年只需0.07%的費用),每一年的績效QC測試都可以通過,當然最後就可以取得完整的市場報酬。
而這樣的結果是可以被大量被複製再現,指數化投資生產線是一條高效率的生產線,投入100個投資人可以產生100個打平市場報酬率的投資人,近乎完美。
塔雷伯曾說過的這句話:
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努力想贏,一種是努力想贏得辯論。兩種人從來就不是同類
這也是我們有別於主動投資推廣者,他們在乎的是成功且出色的那些人,期待自己也是那個幸運兒,主動投資投資網紅只想著怎麼跟我們辯論。
指數化投資推廣者在乎的全體投資人的成功,這也是兩條生產線最大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