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歐異教三大傳統祭儀 & 耶魯節:黑夜漫長,白晝將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前一次跟大家說好要來寫一篇耶魯節的簡介,後來就去擺攤了拖到現在,金歹勢~反正今年也有耶魯節喇,在那之前發應該都算來得及吧?好,那我們先從古日耳曼異教節慶開始簡單帶過一下吧~

1. 古斯堪地那維亞的三大年度節慶

先來暖身一下,古日耳曼異教的傳統曆法不是羅馬人愛用的陽曆,也就是當今國際通用的曆法,而是陰曆,也就是以月亮週期作為利曆法的計日方式。英語中的 "Month" 其實就是來自古北歐語的 "Manuthr"(古薩克遜語為 "Manoth");其意義就是「月之循環 (Cycle of the Moon)」。
此外,和一般所謂四季節慶的習慣不同,之於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古日耳曼人而言,一年就只有區分成冬、夏兩季。我們所謂的秋天對他們來說就是還不會冷死的冬天,我們所謂的春天就是還沒完全融雪完的冬天而已。
底下僅簡單介紹古斯堪地那維亞日耳曼異教的三項主要祭典,今天的主角是耶魯節,所以另外兩個提個就好。

1.1 祈勝祭 (Sigurblót)/夏初

這是夏季開始的第一天,手腳暖和一些後也靈活了起來,是適合打仗的季節呢。到了維京時期,夏季也是劫掠活動的旺季,請夏天一到就愛跑海邊的各位注意自己的隨身行李和生命安全,盡量避開維京人登陸地點。
總之,這是為了「勝利」而舉行的祭典。"Sigur" 在古北歐語就是「勝利」的名詞,"blót" 則有「獻祭」的意涵(看語境也是「鮮血」的意思)。
2009 年於冰島舉行的 Sigurblót
剛開始有提到,古日耳曼異教是以月圓周期作曆法標準;因此,所謂節慶或祭典的舉辦日期並不是像現代如情人節在二月十四日,也不完全如農曆說九月九日就是重陽節那樣;而僅僅是緊跟著月亮走(不要想歪)。這麼說來,Sigurblót 的舉行嚴格來說就是在耶魯節之後的第三個滿月的那一天。
Sigurblót 結束後第三個滿月是什麼節日呢?還真的沒有,因為整個夏季很忙,沒空放假。我是認真的,整段夏季之間基本上沒有其他節慶活動,該搶劫的搶劫、該殺人的殺人,該務農、捕魚、打獵的就趕快。所以,下一個大型祭典就是六個滿月後的祈豐節 (Haustblót)。

1.2 祈豐祭 (Dísablót/Haustblót)、冬夜 (Winter Nights)

這是冬季開始的第一天,天氣開始漸漸要變冷了,萬物將歸於死寂。若季節要給個順序,對古北歐人而言,冬季先發生,再來才是夏季,最後再以冬季結束並周而復始。因此,冬季對古北歐人而言也是一年完整循環的原點與終點。
August Malmström — Alf Henrikson (1985) Ända Från Vendelkråka. p. 23
對了,有關節慶的中文翻譯看看就好,因為我不是專業譯者。請大家還是盡量以原文為準來稱呼。"Dísablót" 中的 "Dís" 意思是 "Lady",而 "Dísir" 的意思是「具神性、靈性的女性」的意思。
因此,這是一個強調女性面向的祭典,通常也與華納神族 (Vanir) 的崇拜關係較緊密,期盼帶來生育、豐收與和平、也期盼未來一年是個好年。"Haust" 也有 "Harvest" 的意涵。
老規矩,在冬夜後第三個滿月就是耶魯節了。

1.3 耶魯節 (Jól)、冬至祭 (Mid-winter)

耶魯節的祭典活動除了感謝諸神過往的庇佑,也向神祈求來年同樣賜予豐收。祭典期間,所有人會聚集在一起狂歡作樂,南北往來的船隻也都靠岸在預定的停泊點。
相互熟識的友人之間會輪流作東,今年作客的人,下一年便會張羅筵席招待眾人;筵席越是張狂便越能獲得崇高的聲譽。人們也在這幾個夜晚透過各種儀軌來試圖參透未來。

2. 耶魯節

須知,任何節慶都與當地環境、風俗習慣息息相關,身處歐洲大陸的古日耳曼異教與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習俗與時節仍會有一些差異。耶魯節 (Yule),古諾斯語叫 “Jól”,這是一個複數名詞,因為祂通常會連續舉辦三天。
根據《詩體埃達》(Poetic Edda) 中的 The Lay of Helgi the Son of Hjorvarth,在這三天內必須保持聖潔,戰事與鬥爭一概是禁止的,可見這是相當隆重的祭典。
Illustration of an ancient Nordic Yule festival (Die Gartenlaube, 1880)

2.1 暗黑力量的節慶(好中二讚讚)

與另外兩場祭典不同,在冬至左右舉行的耶魯節並不是朝向光明與太陽敬拜的節慶,祂是向大地,甚至大地之下的力量祈求的日子。在黑夜最漫長的這段時間,為諸神為土地帶來肥沃而祈禱。
黑色在古代是肥沃的象徵,也就是地力的代表色。對古日耳曼人來說,冥界,即是死後的世界並不是另外一個精神世界或抽象世界,而是實實在在於腳底下的地下世界。因此,人們也會在這個節日中向掌管冥界的神祇祝禱。(奧丁也是冥神之一。)

2.2 喝太少就逮捕妳

在耶魯節期間,根據《好人哈康薩迦》(The Saga Of Haakon The Good),他登上王位時明定不論是基督徒還是異教徒,在慶祝耶魯節的這段期間內,挪威境內的每戶人家都必須先釀造好 40 壺啤酒;並且有義務要在慶祝活動結束時喝到一滴不剩。每個人都必須大喝特喝。妳沒看錯,這是義務,所以說不喝是違法的。妳是不是沒有因為酒精濃度不夠而被拘捕過?
電視劇《維京傳奇》(Vikings) 的角色弗洛基 (Hrafna-Flóki Vilgerðarson)
哈康是一位挪威國王,他老爸也是個名人 — — 美髮王哈拉爾 (Harald Fairhair)——也有人翻譯為金髮哈拉爾;是第一位統一全挪威為一個王國的初代挪威王。哈拉爾的另一位兒子也頗具名氣,叫做血斧埃里克 (Eric Bloodaxe),以後有機會再多做介紹這兩位。
之後會再提到哈康國王,這裡先提一部分。主要是因為現代的耶魯節形式基本上就是由哈康定調的。哈康是一位基督徒,儘管沒有在挪威強硬推行基督教,但仍然試圖透過自己的影響力擴展基督教的勢力版圖。
而強制飲酒算是其中一項策略,畢竟異教徒的大家喝嗨了,妳一個基督徒在旁邊很冷靜旁觀就是讓人很不爽,要嘛就一起喝到掛,這才夠意思。這種強迫灌酒算是想讓這兩方盡可能和樂融融一點的小心機。相信諸君當中有不少人也能懂,不管妳的立場原本是什麼,喝掛之後大家都是朋友的那種感覺吧。

2.3 我向這頭豬發誓

在《海瓦爾與海德里克薩迦》(The Saga of Hervör and Heidrek) 中有提到另一項耶魯傳統,把手放在豬的鬃毛上進行宣誓。故事中提到一位崇拜佛雷 (Freyr) 的國王。(佛雷屬於華納神族,佛雷雅的哥哥,執掌莊稼與天候的神祇。)
國王在耶魯節前夕將野豬遷進宮中(野豬 (Boar) 是獻給佛雷的傳統牲祭品,有關佛雷與野豬之間的關聯往後再撰文介紹),宮中人們將手按在豬身上,大概就像是美國總統就職時把手按在聖經上那般,向佛雷大神宣示任何人都不該被剝奪受到法律公平審判的權利。
Gullinbursti and Frey, 1901 painting by Johannes Gehrts.
而有關在耶魯節發下誓言的故事還很多,但這是最經典的一例。在耶魯節進行的宣示往往會被認為是最嚴肅、隆重的。因此,給各位打算國考或脫魯的夥伴們一個建議(雖然耶魯節已經過了,但今年也有喇),如果需要一個發毒誓的契機或場合,歡迎在耶魯節提出來。
只不過,如果沒辦到的話,在座的各位都有權利殼蟻因為妳毀約而幹掉妳就是了。怎麼樣,是不是很刺激?

3. 耶魯節與聖誕節

有關耶魯節與聖誕節在現代時間相近這一件事,大家應該也猜得到和好人哈康脫不了干係。耶魯節的現代過法式參考古代陽曆,也叫儒略曆 (Julian calendar) 規定的日期 12/21~12/23 舉行。前一節提到哈康試圖透過把大家灌醉來撮合異教徒與基督徒,而刻意把異教徒節日拉來跟基督教節日一起過,當然也是他的策略之一。
這一訂定甚至讓當代較有組織規模的異教團體——威卡教信徒 (Wiccan) 也常常誤以為古日耳曼異教徒也是在這一段期間慶祝耶魯節,但其實並非如此;威卡教所信奉的威卡年輪 (Wiccan Wheel) 算是雜揉了各種不同地方、傳統的新發明,古斯堪地那維亞人或絕大部分的古日耳曼異教徒不會按照這些規章過節。
Wheel of the Year
說來有趣,用「大家一起過節」來試圖滲透其他宗教的手段算是基督徒的拿手招式,諸君可能多半已經知道 12/25 其實不是耶穌的生日,只是被規定在那天為聖子的誕生慶祝罷了。
追溯起來,12/25 是密特拉教 (Mithraism) 的祭典,也是農神節 (Saturnalia) 的日子;當初也是為了把大家搞在一塊來爽爽過節,重點是慶祝活動很嗨,至於原本是要拜誰是很其次的事情喇 — — 這一點到現代也是歷久彌新呢,生活苦苦的找藉口粗乃野一下。
Mithras killing the bull (c. 150 CE; Louvre-Lens)

3.1 好人哈康 (Hákon góði)

好人哈康是對基督教而言的好人。古日耳曼異教的傳統並不特別強調善與惡的明確區分,人們普遍更重視的是自律與個人意志的實現。好人哈康這稱呼由來除了與先前提過血斧埃里克有點淵源之外,主要在於協助教庭推動宗教傳播做出十足貢獻。
Peter Nicolai Arbo-Haakon den gode, 1860
古日耳曼異教徒與基督教徒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的時代,能有一位基督徒國王同時懂得尊重當地傳統舊教信仰,試圖讓大家找到合作、和平共存的生活方式,其實相當不容易;儘管在當代仍是一樁苦差事。

3.2 耶魯木柴與聖誕樹幹蛋糕

按照傳統習俗,在耶魯節(同時也是聖誕節)期間,每戶人家都會特地取一塊「耶魯木柴 (Julblock)」放在壁爐中小心燃燒、細心看守讓它燒到天明,若中途熄滅則會招來厄運。
天亮後,再將焦黑的木塊扔進田野間,這塊燃燒後的柴火象徵著冬至過後努力發熱的太陽,有一股魔力寓居其中,能溫暖催促綠葉、花朵、果實依序綻放。
An illustration of people collecting a Yule log from Chambers Book of Days (1832)
某個意義上它代表了冬至的篝火,畢竟許多地方由於天寒地凍的氣候型態,人們不見得都能在曠野中圍起巨大的篝火來慶祝、舞蹈,有點像是宅版的圍爐活動。(在防疫期間也是個優質選擇?)
壁爐的火焰熊熊燃燒時,人們也會抓起一綑麥稈用它點燃後繞行在田野間,以聖火為大地祈福之外也驅趕阻礙作物生長的邪靈。
那麼,這跟聖誕節有啥關係?
CHRISTMAS LOG
有一種法式甜點叫「聖誕樹蛋糕 (Bûche de Noël)」,也不只是法國才有,只是法國人特別重視這一項傳統。(科普一下,古日耳曼人的分布遍及整個北半的歐洲大陸,當然也包含現代法國境內。)雖然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改以蛋糕替代燃木,但習俗本身仍傳承至當今的聖誕節。

3.3 送禮習俗

在《聖歐拉夫薩迦 (Óláfs saga helga)》中有提到:人們會在屋子裡的每個角落點亮一燭火光,把整間房子打擾得窗明几淨、一塵不染,然後敞開大門歡迎精靈入內作客;除了豐盛菜餚,當然也免不了要奉上一壺酒。
在丹麥與瑞典地區,人們相信精靈是亡者的靈魂(這應該是基督教化後的信念),人們相信聖誕節期間幽靈在外會四處出沒作亂。剛開始人們相互敲門是為了提醒要驅魔避邪,後來演變為也帶上禮物相互饋贈。送禮路途中會帶著發出聲響的小配件或是鈴鐺來驅趕惡靈。這個時節收到的禮物稱作 "Julklappe"。
不僅民間,貴族之間也有在這個祭典中禮尚往來的習慣,可以在《剛隆格蛇舌薩迦》(Gunnlaugs saga ormstungu) 中找到;君王會以聖誕禮物獎賞有功的附庸,朋友間也在此期間彼此餽贈禮物。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ᛏᛁᛋᛁᛣ᛫ᚢᚴ᛫ᚼᛁᚱᛅᛣ᛫ᛁᚴ᛫ᚼᛅᛁᛏᛁ᛫ᚢᛁᛏᛁᚢᛅᛣ᛬ᚢᛁᛚᚴᚢᛘᛁᚾ᛫ᛏᛁᛚ᛫ᚢᛁᛏᛁᚢᛅᚦᛁᚴᛁ ▖女士們、先生們,我是異教人,歡迎來到異教人議會 ᛉ. 北歐神話、盧恩文字、維京人、異教 ᛉ. 講座/課程/文案/諮詢/藝文合作 ᚦᛅᚴᛅᚦᛁᛣ(謝謝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卐』在被納粹拿來用之前,其實在東方早就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中的重要精神符號。有著象徵著慈悲、吉祥」的正面意義。」東方文化我不太理解,但至少知道印度教(把吠陀時期也算進來)及佛教的源起,不見得比西方最早「廣泛」使用「卐」字符號的信仰體系來得更早。
當初注意到這一部電影的時候沒有多好的觀感,主要是海報設計上又過度強化了關於維京人的特定刻板印象——野蠻、狂暴、原始、不修邊幅等形象設定,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終於沒有牛角盔這種鬼東西——直到我好好地把兩部預告片看完後,才多少改變了一點原先的想法,認真期待這部作品的表現。
向大家介紹我的愛團 Heilung 其中一首曲子〈Othan〉當中的神話旨趣。當中涉及了古北歐的詩歌《埃達》(Edda) 中的文本,也就是人們熟悉的所謂「北歐神話」的本源。
「『卐』在被納粹拿來用之前,其實在東方早就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中的重要精神符號。有著象徵著慈悲、吉祥」的正面意義。」東方文化我不太理解,但至少知道印度教(把吠陀時期也算進來)及佛教的源起,不見得比西方最早「廣泛」使用「卐」字符號的信仰體系來得更早。
當初注意到這一部電影的時候沒有多好的觀感,主要是海報設計上又過度強化了關於維京人的特定刻板印象——野蠻、狂暴、原始、不修邊幅等形象設定,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終於沒有牛角盔這種鬼東西——直到我好好地把兩部預告片看完後,才多少改變了一點原先的想法,認真期待這部作品的表現。
向大家介紹我的愛團 Heilung 其中一首曲子〈Othan〉當中的神話旨趣。當中涉及了古北歐的詩歌《埃達》(Edda) 中的文本,也就是人們熟悉的所謂「北歐神話」的本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度之輪不斷轉動,很快的,冬至即將來臨。 在最寒冷的季節裡,這卻是一個充滿溫暖、希望與重生的轉折時刻。如果你還在規劃你的耶魯節活動,那麼請繼續閱讀,或許可以找到屬於你的靈感喔。 冬至是冬季的起點,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這一天標誌著光明即將回歸,帶來新生與希望。耶魯節是一個感謝自然、迎接
Thumbnail
"女巫節"通常指的是西方文化中的「萬聖節」(Halloween),特別是在北美和歐洲等地,這個節日與女巫、鬼怪等超自然元素有著密切的聯繫。 萬聖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凱爾特人的「薩溫節」(Samhain),這是凱爾特新年的開始,也是夏季和冬季之間的過渡期。
Thumbnail
拉馬斯(Lammas)是女巫的八大慶典之一,又被稱為收穫節,是年度之輪中三個豐收節日的第一個慶典。 如果你也想要一起慶祝收穫節,但不太清楚收穫節的活動的話,以下是一些非常簡單且不錯的收穫節活動,新手也可以嘗試看看。 這一天非常適合烘焙麵包或點心,也可以嘗試自行製作果醬,採收植物為接下來的儀式
Thumbnail
還有一天就是春分 不知道大家在那天會怎樣慶祝? 如果慶祝和她對我們生活中可以有什麼好幫助?
Thumbnail
冬至,是中華傳統節日中一個擁有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節氣。隨著寒冷的季節漸臻極致,冬至的來臨標誌著陽光漸長、陰影漸短的節氣交替。而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日子裡,湯圓作為冬至不可或缺的美食,更是民間團圓、祈福祭祖的象徵,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許。 冬至的英文詮釋 冬至的英文表述為Winter
Thumbnail
春節,又稱農曆新年,是中華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隨著時間的流逝,春節的慶祝方式和意義經歷了演變,最後是在什麼訂定春節,讓我們可以一起放假慶祝呢?
除夕習俗:祭祖、拜地基主、圍爐、守歲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初二習俗:回娘家 初三習俗:睡到飽,晚上早早就寢 初四習俗:接神、安太歲、點光明燈 初五習俗:立春開市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大年初一要早起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保佑,並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初二習俗:回娘家
Thumbnail
在道教的習俗上每年農曆的 十二月二十四日 為「送神日」,而這個日子有兩件關係著接下來全家運勢的事; 1.送神- 恭送 九天司命真君(灶神) 和 太歲星君 2.清黗- 一年一度在年終歲尾大掃除,因為只有送神後才可清理神龕及神像,平日神明在避免觸犯,大掃除除了把髒東西清除,也像把一年的霉運、晦氣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度之輪不斷轉動,很快的,冬至即將來臨。 在最寒冷的季節裡,這卻是一個充滿溫暖、希望與重生的轉折時刻。如果你還在規劃你的耶魯節活動,那麼請繼續閱讀,或許可以找到屬於你的靈感喔。 冬至是冬季的起點,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這一天標誌著光明即將回歸,帶來新生與希望。耶魯節是一個感謝自然、迎接
Thumbnail
"女巫節"通常指的是西方文化中的「萬聖節」(Halloween),特別是在北美和歐洲等地,這個節日與女巫、鬼怪等超自然元素有著密切的聯繫。 萬聖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凱爾特人的「薩溫節」(Samhain),這是凱爾特新年的開始,也是夏季和冬季之間的過渡期。
Thumbnail
拉馬斯(Lammas)是女巫的八大慶典之一,又被稱為收穫節,是年度之輪中三個豐收節日的第一個慶典。 如果你也想要一起慶祝收穫節,但不太清楚收穫節的活動的話,以下是一些非常簡單且不錯的收穫節活動,新手也可以嘗試看看。 這一天非常適合烘焙麵包或點心,也可以嘗試自行製作果醬,採收植物為接下來的儀式
Thumbnail
還有一天就是春分 不知道大家在那天會怎樣慶祝? 如果慶祝和她對我們生活中可以有什麼好幫助?
Thumbnail
冬至,是中華傳統節日中一個擁有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節氣。隨著寒冷的季節漸臻極致,冬至的來臨標誌著陽光漸長、陰影漸短的節氣交替。而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日子裡,湯圓作為冬至不可或缺的美食,更是民間團圓、祈福祭祖的象徵,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許。 冬至的英文詮釋 冬至的英文表述為Winter
Thumbnail
春節,又稱農曆新年,是中華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隨著時間的流逝,春節的慶祝方式和意義經歷了演變,最後是在什麼訂定春節,讓我們可以一起放假慶祝呢?
除夕習俗:祭祖、拜地基主、圍爐、守歲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初二習俗:回娘家 初三習俗:睡到飽,晚上早早就寢 初四習俗:接神、安太歲、點光明燈 初五習俗:立春開市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大年初一要早起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保佑,並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初二習俗:回娘家
Thumbnail
在道教的習俗上每年農曆的 十二月二十四日 為「送神日」,而這個日子有兩件關係著接下來全家運勢的事; 1.送神- 恭送 九天司命真君(灶神) 和 太歲星君 2.清黗- 一年一度在年終歲尾大掃除,因為只有送神後才可清理神龕及神像,平日神明在避免觸犯,大掃除除了把髒東西清除,也像把一年的霉運、晦氣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