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日記_心情為什麼不好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今天是我生日,我早在兩個多月前就把這週前兩天排休了;但在十月底時主管突然要我接明年一月份的案子,事情又多又雜,導致昨天和今天雖然在休假中,卻仍然要緊急處理很多客戶的需求,遠端請在辦公室的同仁幫忙。

意識到自己即便休假中,也無法好好休息,而且還被啟動了情緒內耗的開關,我便開始心情鬱悶不樂,不開心到決定轉化成文字,寫寫小日記,也許未來哪天又更成長了回頭看自己就會覺得這樣的崩潰不算什麼。

※分析一下為什麼我11月到12月初,整個人變得這麼奇怪:
(哭點降低、容易輕微抑鬱、上班毫無動力、找各種機會理由請假)
(同時間外在我一直努力撐著:把份內的工作近乎完美的完成、沒有因此取消周末已經答應出席的活動、努力抑制自己的負面情緒等等)

1) 太累:因為10月底幾乎每個周末都在上班或無法休息,所以腦力和工作熱情都消耗殆盡了。
2) 高敏感:因為我是高敏感族的一員,所以即便在休假中,我還是很容易接收到太多外界信號,並且因此產生很多沒必要的情緒內耗。
3) 失去邊界意識:因為疲憊,所以我對人際邊界的守護鬆懈了,導致行為上慣性的對於自己的「需求」和「權益」遲鈍,一旦意識到自己又陷入這樣的困境,我的本能反應就是會生自己的氣,很討厭自己總是慣性忽略自己的需求,或是沒有辦法很好的學習更愛自己、更善待自己。(但其實這樣子生自己的氣本身,就不是在善待自己了。)


我的誇大負面感受:

  1. 休假中很多事情無法及時處理、客戶一直追殺,還麻煩同事們各種幫忙,讓我覺得自己很不負責任而且給大家製造了麻煩,也許客戶會因此覺得我不可靠。
  2. 我很擔心自己連休假都這個樣子了,明天回去上班、周末要執行案子會不會表現更差?會不會搞砸所有事情?
  3. 因為對自己的權益和需求很遲鈍,我昨天才發現自己買東西店家沒有把答應給我的折扣算進去,害我多付了錢,昨天半夜才又發訊息反應這件事。我覺得自己很笨、個性很軟弱不懂得敏銳自己的權益,差點就多付了冤枉錢。

事實上發生的事:

  1. 協助我案子的實習生,也有主動跟我抱歉,並協助把資料更新及確認;這個專案主要負責的前輩在客戶抱怨的第一時間就很專業的回覆接洽了,根本沒有讓我在群組裡一個人面對這件事。
  2. 明天會發生什麼,根本都還無法完全預料到。
  3. 發現的當下,我就跟清楚地把自己的問題發給客服人員了,店長隔天也致電給我和我商量補償方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ruetruefunny的沙龍
33會員
13內容數
這是身為一個小小平信徒,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不同觀察。 小編很容易對不同的領域產生(三分鐘)熱度,又患有突發性資訊吸收強迫症, 所以就建了個雜談專欄,跟基督徒扯上關係的各種心得寫進來就對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早上被鬧鐘吵醒後,就感覺全身重得像有魔神仔壓在身上,好不容易起身下床,重量就轉移到肩膀上,腳也像綁了鉛塊似的,重得難以行走,這難道是要生病的前奏嗎? 好想請假休息一天呀...特休天數是還有啦,但前天老闆說這個網頁下星期他開會時要用,總不能讓他開天窗,還是進公司把網頁做完比較好吧,而且家裡空氣好悶
Thumbnail
今天早上被鬧鐘吵醒後,就感覺全身重得像有魔神仔壓在身上,好不容易起身下床,重量就轉移到肩膀上,腳也像綁了鉛塊似的,重得難以行走,這難道是要生病的前奏嗎? 好想請假休息一天呀...特休天數是還有啦,但前天老闆說這個網頁下星期他開會時要用,總不能讓他開天窗,還是進公司把網頁做完比較好吧,而且家裡空氣好悶
Thumbnail
⁡ 最近的職場演講或諮商工作,都和個案或員工談到「職場情緒耗竭」,也就是個人因為工作而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以及工作的意願。 ⁡ 我自己在工作上曾經有過兩次的情緒耗竭經驗,真的就如同有三階段的變化。 ⁡ 1.覺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了 ⁡ 2.感覺精力燃燒殆盡、沒有精神,每天只想等下班,一到
Thumbnail
⁡ 最近的職場演講或諮商工作,都和個案或員工談到「職場情緒耗竭」,也就是個人因為工作而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以及工作的意願。 ⁡ 我自己在工作上曾經有過兩次的情緒耗竭經驗,真的就如同有三階段的變化。 ⁡ 1.覺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了 ⁡ 2.感覺精力燃燒殆盡、沒有精神,每天只想等下班,一到
Thumbnail
即便休假中,也無法好好休息,而且還被啟動了情緒內耗的開關,我便開始心情鬱悶不樂,不開心到決定寫下這篇日記。
Thumbnail
即便休假中,也無法好好休息,而且還被啟動了情緒內耗的開關,我便開始心情鬱悶不樂,不開心到決定寫下這篇日記。
Thumbnail
六月開始計劃辭掉打工,七月的班表只預留十三天給同事,剩下的時間也沒有閒著,處理設計案、擺攤、活動攝影、中暑後的休養、看病......。年紀大的好處是,越來越了解自己的脆弱,理性的腦袋開始多一點尊重情緒化又孱弱的身體。 以此篇紀錄為期九個月的花蓮打工生活暫時結束一回合的狀態。
Thumbnail
六月開始計劃辭掉打工,七月的班表只預留十三天給同事,剩下的時間也沒有閒著,處理設計案、擺攤、活動攝影、中暑後的休養、看病......。年紀大的好處是,越來越了解自己的脆弱,理性的腦袋開始多一點尊重情緒化又孱弱的身體。 以此篇紀錄為期九個月的花蓮打工生活暫時結束一回合的狀態。
Thumbnail
憂鬱是自找的。真的。我知道。 不過就算我知道,很像二十年來都無法面對自己的心魔,沒法跟壓力共存。 其實我知道我很幸運,因為我其實很喜歡我的工作,我是老闆,我是員工,我是財務,我是HR,我的工資,工時,工作內容,全部都是我自己作主。
Thumbnail
憂鬱是自找的。真的。我知道。 不過就算我知道,很像二十年來都無法面對自己的心魔,沒法跟壓力共存。 其實我知道我很幸運,因為我其實很喜歡我的工作,我是老闆,我是員工,我是財務,我是HR,我的工資,工時,工作內容,全部都是我自己作主。
Thumbnail
假日明明前幾天寫日記的狀態還不錯,還能祝福大家「別擔心,好好生活」。結果渡過幾個工作天,馬上被打回原形,一到公司那種很恐慌的情緒又出現了 (社畜阿~~) 結果下午到公司的時候,就像遲到怕進門的學生一樣(神啊~請給我被討厭的勇氣阿)
Thumbnail
假日明明前幾天寫日記的狀態還不錯,還能祝福大家「別擔心,好好生活」。結果渡過幾個工作天,馬上被打回原形,一到公司那種很恐慌的情緒又出現了 (社畜阿~~) 結果下午到公司的時候,就像遲到怕進門的學生一樣(神啊~請給我被討厭的勇氣阿)
Thumbnail
懶人盤點心情表/工作障礙
Thumbnail
懶人盤點心情表/工作障礙
Thumbnail
有一件令我很困擾的事情,在最近。 我想,如果做心理測驗的話,應該算事事不順。 常常都覺得,心情很好,一天都是好的開始,這陣子,覺得不管多努力讓自己開心,一踏進公司,整個人就是不對勁。  有些事情,好像只能靠自己解決。 【厭倦】,應該是目前最能表達我整體狀況的詞。 說實在的,我並不認為我在工作上特別的
Thumbnail
有一件令我很困擾的事情,在最近。 我想,如果做心理測驗的話,應該算事事不順。 常常都覺得,心情很好,一天都是好的開始,這陣子,覺得不管多努力讓自己開心,一踏進公司,整個人就是不對勁。  有些事情,好像只能靠自己解決。 【厭倦】,應該是目前最能表達我整體狀況的詞。 說實在的,我並不認為我在工作上特別的
Thumbnail
一月底我情緒崩潰了。不清楚確切原因,只記得當天陽光普照,我如以往坐在桌前打字,因寫不出一個字而苦惱… 此篇不適合想學習實用經驗、吸取正能量的讀者。
Thumbnail
一月底我情緒崩潰了。不清楚確切原因,只記得當天陽光普照,我如以往坐在桌前打字,因寫不出一個字而苦惱… 此篇不適合想學習實用經驗、吸取正能量的讀者。
Thumbnail
事多且忙,心力枯竭。 這個自我梳理的隨筆本應在元旦時候寫的,但在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下,拖延症讓我一直把這篇隨筆拖到了春節工作後的第一個週末。當然也可以不寫,因為按照我現有的邏輯思維慣性來分析,休息時間本就是極為稀缺的資源,寫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收效甚微,投入產出比太不可觀,於是,可以不寫。
Thumbnail
事多且忙,心力枯竭。 這個自我梳理的隨筆本應在元旦時候寫的,但在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下,拖延症讓我一直把這篇隨筆拖到了春節工作後的第一個週末。當然也可以不寫,因為按照我現有的邏輯思維慣性來分析,休息時間本就是極為稀缺的資源,寫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收效甚微,投入產出比太不可觀,於是,可以不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