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的事好多!用「時間桶」重新盤點與聚焦,創造有價值感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我的時間好像被吸入黑洞了

夥伴:「你最近過得好嗎?」

我:「好忙啊!?總覺得自己想做的事好多,好希望一天有 24小時,你不覺得嗎?」

夥伴:「你都在忙什麼呢?」

我:「均一的正職工作就有好多面向的任務,工作之餘我又想要透過課程、圖文推廣塗鴉筆記的學習策略,晚上還要陪孩子說說話、玩寶可夢,好像都不能捨棄它們,但每件事感覺做了都能夠爲孩子的教育有所貢獻!?」

我的時間好像被吸入黑洞

我的時間好像被吸入黑洞

以上這段小故事就是我這一年的真實感觸。事實上,想做的事可能比上面還要多很多,光是要經營個人工作室,就要大量時間進行策略思考、課程製作、內容創作及社群經營,也要留時間給自己吸收新知。

有時覺得幾週過去以後,會覺得我的時間好像被吸入黑洞,需要騰出時間好好思考這些投資,是否能創造更多的生命價值。

現在你可以和我一起邊塗鴨邊思考,那我們就開始囉!

ㄧ、重新盤點時間桶

準備塗鴉,一起塗破思考

Step.0 畫一個空的桶子

Step.0 畫一個空的桶子,代表時間資源

Step.0 畫一個空的桶子,代表時間資源

既然時間是有限的資源,所以我用一個有形的桶子來代表「時間」,接下來要做的思考,深受這支影片(A Valuable Lesson For A Happier Life)的啟發,並加入一些書籍的概念在裡面。

Step.1 放入必須做的高價值事物

Step.1 放入必須做的高價值事物。並試著讓它變成習慣。

Step.1 放入必須做的高價值事物。並試著讓它變成習慣。

我們用紅色圓球搭配文字來代表最有價值的事物,它要優先放入時間桶,因為他是我們必須做的事。而什麼是有價值的事物呢?這肯定因人而異的,本篇後面會補充說明一些可參考的原則喔。以我為例,我的高價值事物有:

  • 個人面向:閱讀、創作、反思、感恩、運動、睡飽
  • 與他人連結:陪伴好友、親子共學、回饋社會

此外,高價值的任務,強烈建議要「習慣化」,讓它成為你生活中定期發生、必做之事,例如:每日早上六點創作 30分鐘。這樣就不用浪費時間再去思考我什麼時候要去做這些重要的事囉!

撇步

  • 數量不要超過 9 個,因為超過了就不夠重要了!?😅
  • (選擇性)圓球大小的差別可以反應所花的時間
  • 顏色也能自定義喔!

Step.2 放入應該做的有價值事物

Step.2 放入應該做的有價值事物

Step.2 放入應該做的有價值事物

這邊就會有很多事物看起來值得做,一樣會因人而異,但通常只有短期、小規模的效益,或者自己做起來沒有「興致」。

Step.3 倒入可以做的雜事

Step.3 倒入可以做的雜事,並留點時光給自己

Step.3 倒入可以做的雜事,並留點時光給自己

最後這一步我們才把剩下非做不可的雜事倒入,可能是一些文書類的例行公事,也可能是摺衣服啊!

撇步

  • 交錯:我通常會將這類的工作安排在兩個創作型任務的中間,例如:創作 45分鐘 -> 摺衣服 10分鐘 -> 閱讀思考 45分鐘,這樣可以利用摺衣服這樣的輕鬆勞力工作做積極的休息,同時也有助於給腦袋有個發散性思考的時段,常有不錯的靈感就會油然而生啊!
  • 留白:此外,在忙都要喝杯咖啡 留一些空白時間給自己,才不會讓自己的工作中溺斃啊!這個留白可以是任務間刻意的緩衝,畢竟有些任務初次做起來就是較難掌握需要的時間長度;留白也可以是在行事曆中直接壓上一大段「獨處」時間,遠離塵囂(手機打開勿擾),獨自充電或沈澱的時間。


二、提煉出高價值的任務

在盤點時,或許你會問:

那要如何判斷什麼是高價值的任務呢?

或許你有看過「重要-緊急矩陣」,這個矩陣告訴我們要多做「既重要又緊急」的任務,但我覺得以長期的人生來看,這樣的思考框架相對地被動、也沒明確定義什麼是「重要」,此外,我看不出時間維度、量體的考量,很不實用。

高價值:做感到幸福又有長期影響力的事

raw-image

所以調整後我比較喜歡用這兩個向度來思考:

1.幸福感

這不是什麼科學定義,但我的活動中有這三個元素確實會感到很幸福啊:

  • 玩心:這是一種心態上的轉換,代表做這項任務時不要讓自己有過度刺激或壓力介入,也不要覺得一定要很完美才行。總之,這是你能「自主選擇」和「自我主導」的活動,你隨時可以停止、不要玩,就像玩遊戲一樣,所以,也可說進入了「遊戲心態」。
  • 心流:這表示你極度投入這項任務,全神貫注,渾然忘記了時間。你會在情感面、行為面及認知面都有所投入。例如:我做閱讀塗鴉筆記時就很容易進入到心流,因為我享受將知識轉譯的過程,感到興致勃勃,並樂在其中(情感投入);此外,我必須邊閱讀、邊畫出塗鴉筆記(行為投入);最後,我相信我做塗鴉筆記具有價值與意義,做這件事能幫助我成長,甚至增加職場競爭力。
  • 交流:做這些任務會直接或間接與人產生連結,讓自己有歸屬感。例如:創作可以是一個人自己創作、自己看,但如果想跟別人產生連結,就可以在社群中分享別人看、回應別人的留言,也可以在創作過程中就試著採納他人的建議或一起共創。我覺得最貼切的情境就是和夥伴一起在競賽中奮鬥與獲勝,或者因為共同的願景聚在一起共事,因為彼此有許多實質上與情感上的連結,這會增進我們的歸屬感。

2.長期影響力

長期影響力指的是我們做的事情能夠為他人創造長久的影響。會有這個向度的考量,存粹事因為我很支持利他主義,覺得自己有能力時,就應該善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幫助別人,此外,我也很在乎自己的在做的事情是否對社會有所貢獻。

例如:創作是很有幸福感的事,但如果創作的內容僅能幫助到少數人,它的長期影響力就比較低。此外,教育工作也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當我們想幫助學生培養成長型思維,要做的事不是去教學生,要有長期影響力,就應該去影響他們的校長、老師或父母,因為我們知道一位好的教育工作者,將能為許多孩子創造價值。如果你或你的組織影響力更大時,甚至還能去影響政府、師資培育與教育媒體。

這樣的思維對許多的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是必須的,因為都是在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有效的影響,像是為台灣而教 (tft) 的人才培育與導流模式 就已經培育並送出超過 300 位跨領域人才到高需求地區擔任 2 年全職教師,支持超過 6,000 位學生,tft 在做的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並為社會培育領導人才,以期待帶動更大的改變發生。

回到自身,當我的工作能發揮影響力,我才會覺得忙得有意義。我也特別喜歡這本書《獨立工作者,現在開始為自己工作》所說的:

在這個變動世代,我們要成為「為自己工作」的獨立工作者!
比起追求短期職場的勝利,更想要「個人長期職涯的成功」;
比起爭取公司的職位,更想要「創造無可取代的專業」!

3.高價值事物:用幸福為他人創造長期影響力

當「幸福感」X 「長期影響力」的交會點就是我認為的高價值事物,也就是你能善用自己的「幸福」,也為別人創造價值的事物。可能是:

  • 用自己的創作去幫助別人成長
  • 透過領導與決策幫助他人發揮影響力

三、將有價值的事物轉讓或轉化成高價值的事物

有些事情幸褔感還是會相對低,可能你很擅長做這件事,但是過程中你沒感受到心流(無法有效的投入),做了十分鐘就會想滑手機了,或者,做這件事覺得孤單、有點冷,感覺自己沒朋友。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將這件事「轉讓」給他人,或者「轉化」成高價值的任務。

1.轉讓

raw-image

舉例來說,有些專案管理工作對我來說已經是相對容易的事,我認為(認知面)繼續做下去不能幫助我提升能力,所以也較難進入到「心流」的狀態,就會覺得興趣缺缺啊!但是,其實熱衷於專案管理的人很多,所以如果將這樣的任務轉讓給更適合的人,就是一種兩全其美。

2.轉化

人生畢竟還是有很多任務,是別人賦予我們的,不太能輕易轉讓,遇到這樣的狀況時,我會嘗試「重塑」我對原先這個任務的看法,將它轉化成高價值的任務。這有兩種情況:

轉化:「重塑」自身對原先這個任務的看法,賦予幸福感或長期影響力

轉化:「重塑」自身對原先這個任務的看法,賦予幸福感或長期影響力

首先,以剛剛的專案管理工作為例(幸福感較低,但對他人有長期影響力),我就會試著思考以下這些觸發問題,以便重新賦予這個任務「幸福感」:

a. 玩心塑造

  • 我能夠透過遊戲化的方式(如:增加獎勵)來提升做這個任務的過程體驗嗎?例如:用習慣追蹤軟體紀錄任務的達成狀況,完成後立即給予相對應的獎勵,這個獎勵不一定是實質的物品,通常只是去做另一件高幸福感的任務,如:閱讀一本好書。
  • 我能在這項任務中爭取到更多的自主權嗎?或創造感嗎?例如:以自己的喜歡的形式或工具展示成果。

b. 心流塑造

  • 這個任務的哪部分是我還能夠提升?假設未來我要教會另一個人做同樣的任務,我辦得到嗎?例如:舉辦一場專案管理工作坊。
  • 在這個任務中提升的能力,是遷移到別的高幸福感任務上繼續應用嗎?例如:學習用 Notion 進行專案管理,並安排自己的創作計畫。
  • 這個任務對我有什麼價值?如何讓它與我更相關?我如何將這項能力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例如:專案管理工作運用在家庭日本七天之旅的安排。

c. 交流塑造(如果你真的內向到不行,也不用免強)

  • 這個任務的哪部分能讓我與在意的人產生連結?
  • 我能在這個任務中增加與重要他人接觸的機會嗎?
  • 有合適的社群可以加入與互動嗎?


接著,如果這項任務本身已經具有高幸福感,卻看不出有什麼長期影響力,我就會試著問自己:「我做的這項任務,要怎麼做才能幫助到更多人呢?」而時效性與規模化通常是我會考量的。

例子1:「看劇」或「閱讀」

  • 看劇或閱讀都是消費型的活動,我可以透過創作「觀影心得」或「閱讀筆記」,並分享在社群平台中,讓更多人也能挖掘到好作品,或不要去踩雷。

例子2:教學

  • 教一群學生很有價值,但教一群學生的老師會更有長期影響力。
  • 透過講述傳遞知識給一個人很有價值,但錄製成影片或寫成一本書會更有長期影響(如果有很多人看過受益的話)


探索寶藏

上面這些思考框架可以幫助我們審視時間是否有花在有價值的事物上,而有價值的事物就像寶藏一樣,是需要在行動中探索出來的,透過一次次的盤點、重塑與體驗,這個寶藏也會愈來愈清晰,有時甚至會找到自己人生的志業,有助於職涯發展。

希望你能享受這個過程,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時刻,也為他人創造幸福!

用塗鴉思考你的時間桶吧!

用塗鴉思考你的時間桶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學習玩家|啟動玩心學習
118會員
172內容數
在學習玩家,學習不只是吸收知識,而是一場探索與創造的冒險!我們專注於玩心學習策略,透過塗鴉筆記、AI 學習夥伴與AI 融入教學,幫助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內化知識、靈活運用,並啟動玩心學習體驗。無論是打造沉浸式課程,還是提升學習成效,立即加入學習玩家,一起用數位與玩味,創造未來學習新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離職後第三週遇上了端午連假,為了能把握時間陪伴家人,於是將每週的寫作進度提前完成。
Thumbnail
離職後第三週遇上了端午連假,為了能把握時間陪伴家人,於是將每週的寫作進度提前完成。
Thumbnail
網路時代經歷過了氾濫的斜槓一詞之後,每個人幾乎都擁有至少超過一種工作,在工作之餘寫寫文章、錄個Podcast、上傳Youtube影片、製作短影音獲取第二份收入都已經是在這個時代的家常便飯。 但是也因為這樣的衝刺,讓現代的人開始有更多的資訊焦慮,開始擔心自己的時間是否使用的正確,在時間管理的議題上變得
Thumbnail
網路時代經歷過了氾濫的斜槓一詞之後,每個人幾乎都擁有至少超過一種工作,在工作之餘寫寫文章、錄個Podcast、上傳Youtube影片、製作短影音獲取第二份收入都已經是在這個時代的家常便飯。 但是也因為這樣的衝刺,讓現代的人開始有更多的資訊焦慮,開始擔心自己的時間是否使用的正確,在時間管理的議題上變得
Thumbnail
★透過成長心態+複利習慣,每天只要一小時, 就能持續累積獲得巨大成就的動能,活出你想要的生活! ●老實說,只要它是一天中的第一個小時,我才不管你選擇的是一天中的哪個時段─時間本身並不重要。 全力一小時是一種心態;是讓你自主做出選擇並採取行動;這是一種讓你能專注在目標,創造出你想要的生活的方法。 ●許
Thumbnail
★透過成長心態+複利習慣,每天只要一小時, 就能持續累積獲得巨大成就的動能,活出你想要的生活! ●老實說,只要它是一天中的第一個小時,我才不管你選擇的是一天中的哪個時段─時間本身並不重要。 全力一小時是一種心態;是讓你自主做出選擇並採取行動;這是一種讓你能專注在目標,創造出你想要的生活的方法。 ●許
Thumbnail
夥伴:「你最近過得好嗎?」 我:「好忙啊!?總覺得自己想做的事好多,好希望一天有 24小時,你不覺得嗎?」 我的時間好像被吸入黑洞了,要如何為自己也他人創造價值呢?
Thumbnail
夥伴:「你最近過得好嗎?」 我:「好忙啊!?總覺得自己想做的事好多,好希望一天有 24小時,你不覺得嗎?」 我的時間好像被吸入黑洞了,要如何為自己也他人創造價值呢?
Thumbnail
雖然人人幾乎隨時在使用電腦和手機,但也些事情是需要內化,從大腦知識和心眼去解讀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它是個「幫手」,所以慢慢的會議跟筆記也不代表可以好好管理事情跟時間喔!所以這篇文章,是要來說把主控權還給無可取代的大腦吧! 接續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一團亂?的第一個主題: 大腦該出現哪些東西?
Thumbnail
雖然人人幾乎隨時在使用電腦和手機,但也些事情是需要內化,從大腦知識和心眼去解讀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它是個「幫手」,所以慢慢的會議跟筆記也不代表可以好好管理事情跟時間喔!所以這篇文章,是要來說把主控權還給無可取代的大腦吧! 接續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一團亂?的第一個主題: 大腦該出現哪些東西?
Thumbnail
錢很重要,但妳更重要! 在乎自己豐富自己生命,無論何時都要感到快樂才是人生的首要! 不論有錢沒錢我們都只有24小時的時間,把瑣碎剩餘的時間好好還給自己,讓自己可以做到更多想做的事情,過程或許不如意,但妳有多努力生活就會回報妳! 不要忘記大家都是第一次活,沒有第二次的機會。
Thumbnail
錢很重要,但妳更重要! 在乎自己豐富自己生命,無論何時都要感到快樂才是人生的首要! 不論有錢沒錢我們都只有24小時的時間,把瑣碎剩餘的時間好好還給自己,讓自己可以做到更多想做的事情,過程或許不如意,但妳有多努力生活就會回報妳! 不要忘記大家都是第一次活,沒有第二次的機會。
Thumbnail
我給了自己日更的目標,卻讓自己變得更空洞。   回顧方格子的更新頻率,也是檢視自己進步的一種方式,藉由不斷產出文章,不斷地擠出腦袋的有限的資源,開始日更的前兩周還覺得游刃有餘,但隨著時間,篇幅的增加,我的水位慢慢下降...
Thumbnail
我給了自己日更的目標,卻讓自己變得更空洞。   回顧方格子的更新頻率,也是檢視自己進步的一種方式,藉由不斷產出文章,不斷地擠出腦袋的有限的資源,開始日更的前兩周還覺得游刃有餘,但隨著時間,篇幅的增加,我的水位慢慢下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