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不太可能真的讓誰失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ChatGPT吵著沸沸揚揚,一堆人說AI要取代人類,大家都要失業了,我先說,這件事在這幾年根本不可能,過個二十年也不太可能。接下來讓我說說自己的觀點。

From: https://abcnews.go.com

From: https://abcnews.go.com

AI是怎麼冒出來的

AI這門學問其實從195X年就已經奠定基礎了(雖然還有人說圖靈之類的,但我這要說是比較實際的),那時現在的主流之一類神經網路就已經被提出,不過在那時沒啥用。

本來一個學問或是領域被發明,都不太會是因為有個先知提出一個理論,然後就開使蓬勃發展。像是達文西就畫了直升機的設計圖,不過直升機幾百年後才被做出來,這部分歸功在工業革命。電腦的概念,甚至是機械式的計算機跟現在電腦也是隔了一百年。當然,AI也是。

為什麼AI突然蓬勃發展?

AI雖然六十年前就知道要怎麼做了,不過那時主要被兩個東西受限所以做不出來,1.電腦速度太慢 2.可以拿來訓練的資料太少。

而這件事都在2010年之後開始快速被解決,所以像是阿發狗(我就是要用中文翻譯)在2016年爆紅一波,說真的也是水到渠成,這裡當然不是說這發明人不厲害,但要知道一切厲害的事物都是一大堆厲害的發明人累積出來的。

那回過頭來看這兩個主要因素

1.電腦太慢
到了近代人們發現,以前被大家一度想要捨棄不用的顯示卡,在平行處理上相當厲害,所以拿顯卡來算AI好棒棒。再來晶片有所謂的摩爾定律,就是每一年半,你手上拿的價錢差不多的晶片速度會快2倍。

這其實是很恐怖的,因為這代表只要過15年,晶片就會快1000倍,所以半導體現在會變的這麼重要,就是因為沒有一個領域可以以這樣的速度進步,還可以從1973年一直這樣進步快50年。(巴菲特的投資報酬率是50年均值20%,相形見絀超級多)。

所以AI就這樣有了好的硬體可以來做啦~

2.資料量太少
在過去你要有一堆資料來訓練AI幾乎不可能,像是要訓練ChatGPT,總是要有一堆人的對話才能訓練這個"人造大腦"對吧。而現在剛好是網路時代,甚麼東西不上網,又有一大堆政府公開資料可以抓取,不得不說時勢造英雄,AI這時好多資料可以學,自然學的又好快。

AI可以幹嘛?

最近幾年有名的AI可以下圍棋,可以打電動,現在可以陪你聊天。基本上AI就是跟人一樣,可以學走路、學說話、學翻譯英文。一切明確意圖的工作,只要資料量夠大,AI都可以幫你"算"出來。

像是我聽過有公司用AI去估計分店要進多少貨,用AI去聽一個引擎有沒有調校好,這些都是本來要跟"很有經驗"的員工做的工作,現在AI就可以很快幫你變成不會離職的有"經驗員工"了。


AI這麼強,大家都要失業了嗎

所以之前聽到一個蠻好的說法

工業革命用機器取代人力,解放了勞力。而AI革命要用電腦取代人腦,解放智力

在曾經一開始工業革命時,很多勞工都面臨失業、換工作,很多牛也不用耕田了,然後...現在沒有勞工了嗎? 事實上現在勞工依然很多,只是從曾經拿鐵鎚跟鏟子,換成現在拿電鑽跟開怪手了。工業革命至今過了250年,這世界一堆勞工,你覺得AI革命硬要說也才10年,是能有多少人會可以不用腦工作?

我相信AI會改變世界、AI會取代部分專業,但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很難去被界定的。一如之前聽到的笑話

A設計師: 現在AI很強,只要跟他說他要幹嘛,他就能畫出符合你要求的畫耶! 以後我們要失業了
B設計師: 哇,聽完你的話我就有信心不會失業了,我老闆從來都不知道自己要甚麼

這世界就是這樣,你靠北老闆的地方,就是AI沒辦法取代你的原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二宮hikaru-avatar-img
2023/02/22
AI缺的可能是創意跟靈感,因此畫圖的人比的是頭腦,而不是只有畫技
現在的AI我覺得還只是當玩具而已,我猜三五年後才能真的比較能上戰場~ 但也只能輔助人類拉
龍阿迪-avatar-img
2023/02/09
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不愁沒有工作,當有更強的對手出現,對於能解決問題的人來說,只是多了更多工具而已。
avatar-img
酒吧七 看見一切並快樂的活著
51會員
237內容數
認真雜學與思想,最近認真研究總經的創業人
2024/05/24
跟朋友聊投資問題就聊到了房市,而朋友就跳出這問題,到底是誰在炒房? 政府也限制要持有六年賣增值稅才低,也不能轉紅單,理當來說投資客應該都消失了才對,不過很明顯的,房價依然一直漲,只是有時慢有時快,那到底是誰一直在墊高房價? 先給大家一個結論: 這環境造成任何一個有房的人都在炒房
Thumbnail
2024/05/24
跟朋友聊投資問題就聊到了房市,而朋友就跳出這問題,到底是誰在炒房? 政府也限制要持有六年賣增值稅才低,也不能轉紅單,理當來說投資客應該都消失了才對,不過很明顯的,房價依然一直漲,只是有時慢有時快,那到底是誰一直在墊高房價? 先給大家一個結論: 這環境造成任何一個有房的人都在炒房
Thumbnail
2023/09/15
最近接到一個新平台的邀稿,說可以給固定底薪的讓我把創作放上去,有人斗內或訂閱再不抽成的給分潤,大概就是流量低的方格子+給底薪的玩法。後來發現他們也是看創作速度來給薪水,給的不至於可以靠寫作生活但就是加減可以多跑幾次酒吧。 想到很多人在呼籲創作有價,不過事實上大部分的人創作是無價的(真的是收不到錢的
Thumbnail
2023/09/15
最近接到一個新平台的邀稿,說可以給固定底薪的讓我把創作放上去,有人斗內或訂閱再不抽成的給分潤,大概就是流量低的方格子+給底薪的玩法。後來發現他們也是看創作速度來給薪水,給的不至於可以靠寫作生活但就是加減可以多跑幾次酒吧。 想到很多人在呼籲創作有價,不過事實上大部分的人創作是無價的(真的是收不到錢的
Thumbnail
2023/07/27
其他國家匯率相對難預測,但如果是長期的美金匯率還真容易,我們google一下看一個歷史匯率就知道了 大家應該一看就知道,美金對台幣就是上上下下,匯率其實穩的不得了,這也廢話,因為台灣中央銀的策略就是要穩,手上又拿著超多美金,要穩也是對美金穩。20年來最高~35,最低也有27.6,不過實際上大多在3
Thumbnail
2023/07/27
其他國家匯率相對難預測,但如果是長期的美金匯率還真容易,我們google一下看一個歷史匯率就知道了 大家應該一看就知道,美金對台幣就是上上下下,匯率其實穩的不得了,這也廢話,因為台灣中央銀的策略就是要穩,手上又拿著超多美金,要穩也是對美金穩。20年來最高~35,最低也有27.6,不過實際上大多在3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3年才到三月為止,VC投入生成式AI的市場的估值就已經超越了前兩年的總和,可以想見整年下來絕對是一個數量級以上的差異。難道AI是這兩年才發明出來的嗎? 為什麼忽然之間全世界都在關注AI呢?  這就是我們這邊文章想要探討的,究竟AI發展到現在是否有什麼突破? 為什麼大家開始關注起AI。
Thumbnail
2023年才到三月為止,VC投入生成式AI的市場的估值就已經超越了前兩年的總和,可以想見整年下來絕對是一個數量級以上的差異。難道AI是這兩年才發明出來的嗎? 為什麼忽然之間全世界都在關注AI呢?  這就是我們這邊文章想要探討的,究竟AI發展到現在是否有什麼突破? 為什麼大家開始關注起AI。
Thumbnail
邁向機械公敵 以下為DALL.E所生成 AI崛起 在不太遙遠的未來,人類開始依賴AI等類似的智能技術來處理許多日常工作。AI成為了人類的得力助手,幫助人們完成大量的制式化工作,從而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人們開始對AI充滿著好奇和興趣。 核彈級的災害 AI的發明人突然向世界發出了一個警告。 他說:“
Thumbnail
邁向機械公敵 以下為DALL.E所生成 AI崛起 在不太遙遠的未來,人類開始依賴AI等類似的智能技術來處理許多日常工作。AI成為了人類的得力助手,幫助人們完成大量的制式化工作,從而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人們開始對AI充滿著好奇和興趣。 核彈級的災害 AI的發明人突然向世界發出了一個警告。 他說:“
Thumbnail
上禮拜有人問我:「你做《怪獸科技公司》是想讓大家知道科技變化很快,必須了解到這些應用以及如何因應,不過我們文組也早就知道 ChatGPT、Midjourney 這類 AI 了,你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Thumbnail
上禮拜有人問我:「你做《怪獸科技公司》是想讓大家知道科技變化很快,必須了解到這些應用以及如何因應,不過我們文組也早就知道 ChatGPT、Midjourney 這類 AI 了,你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Thumbnail
前陣子與朋友吃飯,聊到AI的話題時,我們在媒體上都有共同的感受,報導的內容都是憂心大過於開心,內容皆著作XX職業將被AI取代。 果真是如此嗎,當我利用丹尼爾康納曼的「快思與慢想後」,我發覺AI的發明對我來說反而是創作的利器,怎麼說呢?
Thumbnail
前陣子與朋友吃飯,聊到AI的話題時,我們在媒體上都有共同的感受,報導的內容都是憂心大過於開心,內容皆著作XX職業將被AI取代。 果真是如此嗎,當我利用丹尼爾康納曼的「快思與慢想後」,我發覺AI的發明對我來說反而是創作的利器,怎麼說呢?
Thumbnail
AI來勢洶洶,我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世界變化太大太急,讓我們不知所措!
Thumbnail
AI來勢洶洶,我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世界變化太大太急,讓我們不知所措!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的問世,加上下一次改版近在眼前,除了不斷地嘗試用不同的問句去挑戰AI的極限跟邊界外,或許更多人想問的是,有了超級強大的AI之後,人該如何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甚至在當初以金錢對價交換技能與時間所建立的職場上立足?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的問世,加上下一次改版近在眼前,除了不斷地嘗試用不同的問句去挑戰AI的極限跟邊界外,或許更多人想問的是,有了超級強大的AI之後,人該如何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甚至在當初以金錢對價交換技能與時間所建立的職場上立足?
Thumbnail
前天,在一位老朋友家吃飯,他的女兒和男朋友問了我有關現在最熱門的CHATGPT的問題,問題的背後是因為他們都是學設計的,對於剛畢業就迎面碰上這一波AI應用浪潮所帶來的AI元年,對於這個挑戰有點憂心,不清楚這樣的AI工具衝擊下,他們該何去何從?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問題,AI工具的創造照理講應該是輔助人類
Thumbnail
前天,在一位老朋友家吃飯,他的女兒和男朋友問了我有關現在最熱門的CHATGPT的問題,問題的背後是因為他們都是學設計的,對於剛畢業就迎面碰上這一波AI應用浪潮所帶來的AI元年,對於這個挑戰有點憂心,不清楚這樣的AI工具衝擊下,他們該何去何從?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問題,AI工具的創造照理講應該是輔助人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