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是 AI 的 iPhone 時刻——黃仁勳,NVIDIA 執行長。
上禮拜有人問我:「你做
《怪獸科技公司》是想讓大家知道科技變化很快,必須了解到這些應用以及如何因應,不過我們文組也早就知道 ChatGPT、Midjourney 這類 AI 了,你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AI 帶來的瘋狂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了(如果還沒看完這篇趕快去試),但具體而言,AI 對於每個人來講是怎麼樣的存在?我們現在到底可以做些什麼?
就如同古騰堡印刷術帶來的發展,AI 浪潮也正在急速飆升到另個境界
(圖源:李慕約@生成式 Al 年會)
3+1大巨變:便宜、秒殺、門檻消失,以及十倍速
在你出生以前的發明,對你來說是自然的;
35 歲以前的發明,是革命性的;
但 35 歲以後,這發明會是反自然的。
英國科幻小說家 Douglas Adams 的科技三定律雖然幽默,但也確實道出新科技勢必會讓某些人難以承受(所幸本人還介乎在自然和革命性之間XD)。
因為網路效應,ChatGPT 只用兩個月便達到億次用戶,OpenAI 研發的快速更是讓 GPT-4 做到可以用 Bing 連網整合,並透過 Plugin(外掛)做到堪比大學程度的邏輯推導。
AI 解放了過去我們對於「專業」的定位,就連像是 Excel 函式、程式碼,抑或是多語言文本這些必須花上多年經驗累積而成的技能,也能在幾分鐘內就交給 AI 全數轉譯完畢,甚至精準度比初心者還要好上許多。
如今,AI 生成內容的品質已經好到分不出來是「真」是「假」(人工/智能),成本低、生成快速的特點,似乎也鬆動了我們過去的一些既定思考方式。
延伸閱讀:
【怪獸雙週快報#2】窮忙世代的翻身準則X成功竟然有公式、面對AI的三大思維掌握人生新高度
舊思維需要改變
過往我們總會想說,「打造護城河」會是讓自己無可取代的關鍵,這樣的思維到底有沒有問題?我們來看 AI 可能造成的兩大對比。
對比 ①:90% 工作=0 元 vs. 10% 工作=x1,000 倍
美國著名軟體工程師與作家 Kent Beck 說到,我們過去認為的「專業」,現在已經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基本門檻(甚至更高)的程度,只要懂 AI 的每個人都可以用萬分之一的價格來做 90% 的工作。
舉例來說,如果只是要出圖,AI 快速生圖完就只要花時間鑑賞和溝通而已;如果只是要翻譯,AI 翻譯(90%)+校閱(10%)的配置就足矣。
延伸閱讀:
【怪獸雙週快報#7】失敗可以很成功?SpaceX試射、思維的良率+7大市場力量,打造最強思維護城河!
對比 ②:被稀釋、取代=無用階級 vs. 變稀有、賦能=贏者全拿
贏的人,會繼續贏下去。
從市場需求來看,客戶當然只要最好、最便宜的方式。以前需要自己做工程(訓練 AI 模型)、做內容(製圖、文案),現在有 API(別人做好的模型),如果只具有前兩者的能力,相較 AI 的價值為何?
再次回到對比 ① 的例子,當翻譯、做圖能力被稀釋,有校閱能力、鑑賞能力和溝通能力者可以提升效率,提供市場更多的價值——這樣的能力,像是同理心、信任和經驗變得更加稀有;而當 AI 經驗變成稀缺資源,擁有經驗者會更容易找到機會,從而累積經驗並持續擁有新的機會,形成「贏者全拿」的壟斷。
此外,當 AI 解放語言阻礙,中文市場或能開拓為全球市場的當下,你應該選擇的是打造護城河站在原地防守,抑或當成新的機會向外探索?
所以,我們到底要做什麼?
回到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AI 裁員浪潮很大程度地讓我們感到恐懼,但關鍵在於,我們要能意識到 AI 的存在,然後想辦法應對它。
你可以 ①:健康恐懼
恐懼給我們最糟的東西,就是讓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
面對新事物,有些人或許會感到害怕決定躺平放棄。
儘管躺平是理性的選擇,但它並不是個最好、最保險的選擇。我們必須思考,這是有用的恐懼,還是你的擔心其實是無用的?與其一直擔心無法改變的事情,不如保持健康恐懼,找到現在可以做的事,及早注意並採取行動。
你可以 ②:學 AI 語言(Prompt Engineering)
學習 AI 語言的目標是「長肌肉」。
有別於程式語言,與 AI 溝通的重點在於了解 AI 如何運作(語言的單字與文法)、如何詠唱以及它的限制是什麼。
從自己在乎的主題下手,有目的性地學習,累積技能、品味與自信,同時檢驗成果好壞。這是一場長跑,我們不只要知道怎麼跑,更是要持之以恆地跑下去,讓自己適應整個世界變化的節奏。
你可以 ③:找到屬於自己的社群
自己跑覺得很孤單的話,可以找戰友(俗稱同溫層XD)!
原因是,現在技術發展很快,我們不可能什麼都學,很多時候必須與他人合作交流,並從其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盲點,又或是自己不曾想過的觀點,這便是社群最大的效用(看到這,快來
追蹤怪獸科技公司!)。
總的來說,未來會長什麼樣我們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地,就算超前部署、提前準備,這個世界永遠都有意想不到且無從預測的新東西跑出來,我們能做的,就是適應這些浪潮,開闢出每個人自己最能走下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