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諮商(十八) 原來我有了一個網紅學姊

2022/12/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就在關注理科太太主打自己接受100小時的諮商,然後將自己的諮商筆記分門別類,用自己的學習結合心理師的技巧,開授一堂售價1799可反覆無限聽的課程。而究竟他真的是想推廣諮商,還是個人獲利,或是兩者兼具我且不論,我只想講講自己的感觸與觀點。
我承認我沒有理科太太這樣會分類知識與實學實用的腦袋,也沒有那個開課的商業頭腦,更沒有那個可能真的挑戰到心理師倫理的膽識(不過理科太太也不是心理師,所以這跟他無關吧),所以將自己的被諮商經驗,或是去諮商的經驗拿來做分享,我自己壓根不敢想。然後跟朋友最近在算自己接受諮商、心理治療、精神分析的次數與經驗......嘿嘿嘿嘿嘿,說不定我才是真的大學長(?)更遑論我自己還需要去進行心理諮商相關工作,那之中的訓練和督導時數與費用則是另計。
我其實對於理科太太的操作意見不大,商業模式有人買單那就是好的模式,如果以商業的角度來看,他用kol的身分,挾帶著動人的語句,吸引到真的想聽一聽看一看諮商是甚麼,且也從他可以反覆聽取的技巧中獲惠的人,我不覺得是壞事。
只是我非常納悶的是:理科太太接受了100小時的諮商,用他的聰明才智分類所學,將個人心得和部分治療理論技巧作為分享......他是如何看待自己去接受諮商的這一趟路?
一條想重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的路?
一個很孤單,很痛苦,急需被看見與理解的生命的路?
一個想藉著觀摩諮商師,不知從哪一刻起就開始構思起商業營利模式的路?
一個從原先很受苦的內心,慢慢開始找回原有的自信,進而轉換為榮耀的見證者的路?
或是其他?
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想的,但我想起這些事:
大學和研究所時,同儕在學校接受諮商的歷程中,大家其實都會都會評論諮商師的優劣,或是說某某諮商師的技巧和關懷做的比較好。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學諮商心理的,接受心理專業前輩的諮商,那之中不免「學習」與「切磋」,一方面我們嘗試小心翼翼地丟出自己的議題,一方面我們高度注意對方事怎麼回應的。而那時同學們都推薦的一個諮商師,我原先在學輔中心預約到後很開心,但後來實際晤談後卻感覺到十分挫敗......
同學們都覺得他好,但我卻不這麼覺得,所以我需要覺得我太怪,太難以接受大家都認為的好嗎?還是我可以單純想這就只是一個心理師和一個案主適不適合合作?
我能不能就當個案主就好,不用受同學或網路評論的影響,諮商室其實就是我跟諮商師兩人,還有兩人的內在交流,有時就是會電波不對(也許有人會稱之為理論取向不合?)
再強調一次,我能不能當個案主就好?
時間快轉到數十年後,我開始再一間大學當起心理師,也常碰上專業相關科系的同學。看著他們就像看到年輕時的自己,又帶著自己的問題,又帶著自己想學習的功課而前來。有一些心理師蠻不喜歡這類案主的,這類案主有一個別名:「做作業的」。這之中有一種貶抑。然而我自己總會想,人家要做作業做到跑來輔導中心一趟,這種認真不值得敬佩嗎?
還是這種認真,其實有可能有一種潛在的「過度努力」而阻擋了「真實面對內在」的議題?
所以有時面對這樣的案主,我需要練習打開雙重以上的思考管道,一方面從語言中知悉案主正在說甚麼事見內容,但一方面也解讀這個諮商室內的氛圍,還有案主的語調,聲音起伏,身體姿態這些副語言,然後在我內在靠著理論與直覺形成假設:他現在拿出來討論的議題,是真的他最重要的一件事嗎?就算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需要點出來嗎?如果真的有一個更重要但他還沒打算說的事情,我要用甚麼姿態和眼前這個同科系的人合作?
以及不可免的,他心裏怎麼評價我這個諮商師阿,我好怕他回去跟同學討論過程說我很糟糕阿,難免會想吧XDDDD
接受諮商,和進行諮商,我深刻覺得這些都有一組非常精緻細膩,且如同山嵐的雲霧一般時清時掩的複雜過程,而且這關乎到諮商師和案主,兩個心智之間高度來回傳遞交流的,語言與非語言,意識與潛意識的訊息,這些是私密的,非常高度個人化,而也唯有這些高度個人化的私密討論,我們才終於有機會一窺內在那些最需要被理解的事物。
所以要我將自己曾接受的諮商筆記分為數個主題分享,或是我去接案的個案故事分享,我個人沒有辦法,但也十分好奇:理科太太怎麼做到的?
所以我決定,我要如同大學參加社團或系上迎新一樣,跟熱情打招呼的學姊假裝自己是新入學的學弟,然後看看學姊怎麼招呼,怎麼介紹自己社團或系上,然後內在在評估這到底是不是我要參與的社團,或我是不是該轉系了,還是我可以堅信這真的不是我要的。
反正1799,比很多地方的單次諮商都便宜啦!我想這也是賣點吧。
原來我有了一個網紅學姊
馬路上的譬喻法
馬路上的譬喻法
浸淫諮商多年,終於決定在老了與時代的洪流中,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寫下些我流思考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