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談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筆記可以有諮商療效嗎?

心理師談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筆記可以有諮商療效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之前理科太太因為販賣諮商100多小時的筆記一事,引起話題討論,其中購買的人很多,但也受到專業的撻伐的聲讓。

這件事可以分為兩方面討論,第一,筆記到底有沒有用,第二,這樣做好不好?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說到諮商界就有大師做過類似的研究,歐文•亞隆是諮商界使用存在主義治療學派的大師,他就是那種很有聲望的學者,書本會拿來當作考試教科書的經典,且本身有很多著作的諮商權威人士,他曾有出一本書叫「日漸親近」,劇情就是在描述他和個案的互動,那些是他有做治療的部分,哪些是個案自己陳述,覺得治療對他有幫助的部分,最後結果很有趣,因為大師認為自己專業下最有治療成效的語句,個案並無印象,反倒是治療中一些氛圍與信任感受,或其他當下非帶有預設立場的即時互動的話語,最具療效!

這也讓人省思「療效到底怎麼來? 」有時連大師都不敢保證是自己哪些專業的作為,一定有效。就像是醫生看病,也不會說一定能治療的好,只好說盡力試試。

回到理科太太的事件,販賣自己的諮商心得,無非會,1討論到自己的經驗,或是,2諮商師做了什麼? 以下就從這兩方面討論:

1討論到自己的經驗?

要向大眾說明自己的受傷經驗的成長,事實上是違背人性的一件事,因為裡面可能涉及自我的隱私,與為人所不知的黑暗面,就是這些隱密,所以需要找專業談,需要諮商的保密協定。但理科太太會在課堂上,這麼願意洩漏自己的受傷或不堪嗎?如果不洩漏,那要含糊其詞的帶到自己的成長,恐怕這也會讓聽眾無煞煞,霧裡看花,而難以借鏡到幫助。

2諮商師做了什麼?

若重點不是放在自己的創傷經驗的身上,而是放在心理師如何治療,如何在諮商室工作,而讓自己療癒,那等同於自己要去解釋對方的專業如何做有效,但很吊詭的是,理科太太不是專業,怎麼解釋專業?

就很像病人全看耳鼻喉科,如何事後和大家解釋,醫生就用噴劑幫我噴一下,我感覺辣辣灼灼的,後來感覺好多了;或是,病人因為心臟開刀,事後向其他病友解釋,心臟科醫生如何開刀,如何把血壓止住,如何縫補破損的血管,或使用電燒凝結的技術。這些專業能藉由非專業的人講得清楚,背後的專業治療原理與脈絡?甚至更複雜的,諮商專業怎麼發生療效?(這裡先撇除不發生療效,因為若無效的事大家也不會想聽)


所以,回到第一問題,筆記到底有沒有用? 剛剛邏輯剖析來看,要解釋專業是行不通,更別說「人們的心靈領域,非常的具有個別獨特性,從來沒有標準做法與SOP」,所以我認為效用有限,與其花將近2000元門外看戲,不若直接花2000元買一次諮商經驗,也聊聊自己的問題,那還收穫更多。

至於這樣做好不好?若不涉及販賣的利益,只是經驗分享,退一步而言,也不是不行。可是,若有涉及「諮商100個小時筆記,說明專業如何有效,而能幫助大家」,那就逾越界線,像電視購物在賣藥一樣。

當一位公眾人物,成功的創造話題與新鮮感,也滿足大眾想一窺心理諮商的神秘大門的好奇心,看似提供了捷近可借鏡解決問題,好似「專業問題不用找專業,有大補鐵的100小時的濃縮經驗可以吃的特效藥(只要2000元)」,更長遠的來說,其實做了不好的示範,使有心理困擾的人,更難直接回歸專業去求助了。

總的來說,大家有想過,諮商為什麼是小房間的事嗎?就是因為難以啟齒,且療效即在會心接觸的當下,使心有感而情感交融,它並不像寫好數學答案,還可以借別人抄襲,所以諮商經驗難以借鏡,專業問題還要要回歸專業解決,才是正道。

------------------------------------------------------------

把心養好了,前方的路都是能走順的!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陪你療癒生命難題,有需要可以來信詢問annacathea@gmail.com。





avatar-img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的沙龍
37會員
85內容數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網友問題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12年了,從高一就在一起……中間吵吵鬧鬧很多很多次!沒想到出社會之後,他竟然愛上了同事!那次鬧得很大,鬧到我們要分手了!最後因為我還是很愛他,所以當他跟我求婚時,我答應了…… 不過,結婚後發生太多瑣碎的事,才讓我了解我們之間其實一直存在很多觀念上的落差!最近先生要提出離
這樣的事情,與詐騙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詐騙是騙錢,而這樣的事件,則更像是一場感情詐騙,不僅欺騙感情,還踐踏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讓人無法容忍。 細思即恐,這樣的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事件其實⋯An
摩擦不可避免,感情只能消磨嗎? 兩個人相處,產生摩擦與傷害是無可避免的。尤其當我們還不夠了解對方時,難免會無意間踩到彼此的地雷。 更棘手的是,當伴侶沒有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們或許只能隱約察覺:「他好像不喜歡這樣」,但也僅止於此。生活中有太多事情分散我們的注意,直到同樣的錯誤一次又
網友問題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12年了,從高一就在一起……中間吵吵鬧鬧很多很多次!沒想到出社會之後,他竟然愛上了同事!那次鬧得很大,鬧到我們要分手了!最後因為我還是很愛他,所以當他跟我求婚時,我答應了…… 不過,結婚後發生太多瑣碎的事,才讓我了解我們之間其實一直存在很多觀念上的落差!最近先生要提出離
這樣的事情,與詐騙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詐騙是騙錢,而這樣的事件,則更像是一場感情詐騙,不僅欺騙感情,還踐踏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讓人無法容忍。 細思即恐,這樣的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事件其實⋯An
摩擦不可避免,感情只能消磨嗎? 兩個人相處,產生摩擦與傷害是無可避免的。尤其當我們還不夠了解對方時,難免會無意間踩到彼此的地雷。 更棘手的是,當伴侶沒有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們或許只能隱約察覺:「他好像不喜歡這樣」,但也僅止於此。生活中有太多事情分散我們的注意,直到同樣的錯誤一次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