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今天介紹一本幸福文化出版的書叫「墨非定律」,墨非定律是一個心理學裡知名,也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簡單說就是只要有這個可能性,事情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方向發展。


不過這本並非是專門介紹墨菲定律的一本書,而是收錄了心理學裡知名的法則與效應,譬如知名的墨菲定律、羊群效應、定錨效應、野馬結局、煮蛙效應、馬太效應、刻板印象、破解囚犯困境、彼得原理、破窗效應與互惠原則等62種原理。


人的行為很複雜,心理學家試圖將不同的行為類別區分出來,最簡單的是由生理、心理與社會環境三種面向切入,試圖由不同角度來分析個體的思考決策與情緒變化,或個人在一個人與團體裡運作時,有沒有不同的表現。


股市裡的漲跌除了資金效應,當然也有群眾效應,當不同事件發生,群眾會如何受到影響。對於不同經濟文化背景、不同成長背景、不同家庭經濟能力的個體,在特定事件發生後,會有甚麼樣的決定與從眾效應。


以下我列舉幾個跟投資人比較相關的效應。


先講投資人常聽到的「定錨效應」,1974年,一位大學心理教授進行一項實驗,要求志願者對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所占席位的百分比進行估算。他們隨機給每位志願者一個百分比數字,然後逐一暗示志願者這個隨機數字比真實數字大或是小,最後要求志願者給出一個估算的真實數字。


有趣的是,志願者最後估算出來的數字,都受到了一開始的隨機數字所影響。譬如有兩位志願者分別得到10%與65%的隨機數字,而最終他們估算的實際數字分別是25%與45%,非常接近他們一開始得到的隨機數字。


這項實驗是為了驗證,人們做決策前,思維往往會被所得到的第一項資訊所影響,這項資訊會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形成一種先入為主的扭曲認知。志願者明明知道這是一個隨機數字,但估算時還是會下意識的將自己的估計錨點定在隨機數字的一定範圍內。


要克服定錨效應並不容易,首先你需要盡量拓寬視野,不斷學習與實踐,集思廣益,多多聽取別人的建議與方法,當資訊量夠大時,人的大腦能高速運轉,判斷哪些資訊是有價值的,哪些是無意義的錨點。


要避免定錨效應的兩個重要方法,一是徹底無視之前的所有資訊,剔除定錨的隱患,二是大量的收集資訊,全面分析問題,最後做出理性的判斷,把錨點的影響降到最低。


還有一個叫「控制錯覺」,相信但別迷信直覺,是指人類高估自己的非邏輯和非統計直覺,僅僅是在直覺的引導下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判斷,而這種本能讓我們常常會自信的犯錯。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在一家公司出售一批彩票,大獎是500萬美元,每張彩票的售價都是1美元,其中有一半彩票是買主自己挑選的,另一半是由賣票人挑選的。到了開獎那天,心理學家找了那些買彩票的人,告訴他們有其他人想買這期彩票,希望他們能轉讓,並詢問他們能夠接受轉讓的價格。


結果,那些一開始自行挑選彩票的人,開出的平均轉讓價格是8.16美元,高於售價的8倍,而由賣票人挑選的人,平均轉讓價格只有1.96美元,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自己選彩票的人對於中獎的信心更強烈,因此對彩票的估價也就更高。


但客觀來說,偶然性的事件發生與否僅與機率有關,無論是自己選的還是別人選的,中獎機率都是恆定的,可在實際操作中,大家往往認為,自己精心挑選的彩票中獎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這個行為本身沒有問題,直覺有時候會扮演比理性思考更有價值的角色,但千萬要記住,不要讓自己陷入控制錯覺之中,要時刻提醒自己,憑直覺所做的決定也僅是直覺而已,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性決策,他沒有其他依據。


對於部分投資人,你是否也常依據直覺來挑選股票呢?然後再參考過去股價表現的錨定效應,對於自己所挑選的股票與買進價位深信不已,作為最重要的參考依據?


最後再談一個「鱷魚法則」,這是投資心理學的理論之一,假定有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推擋鱷魚以把腳掙脫出來,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越是掙扎,被鱷魚咬住的身體範圍就越大。所以,萬一額於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鱷魚法則在大自然中只是一條最普通不過,所有生物都明白的叢林法則,只是人類離開叢林太久了,已經忘記這個法則,所以總是不願意捨棄任何東西,最後只能在痛苦中負重前行。


這個法則告訴我們,捨棄是為了得到,捨棄一條腿,得到了生存的機會。我們總是只關注捨棄時的痛苦,殊不知,關鍵時刻如果我們不捨得放棄一些東西,就會遭遇更大的痛苦。有時,捨棄是獲得更多東西的必要之痛。


股市投資人,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因為無法接受損失,而持續忍耐更大的痛苦,持續擴大損失呢?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473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491會員
404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2025/04/24
前年無意間翻到一本書叫《精準投資》,光看書名以為會是一本教你如何買低賣高,精準進出場的一本書。但翻了敘論與目錄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有系統、有邏輯、有執行方法的一本財務規劃書籍。內容相當有價值,不知不覺就把整本書看完了。 這兩位作者,洪哲茗與邱茂恒,分別都是財務顧問,這次由幸福文化出版社
Thumbnail
2025/04/24
前年無意間翻到一本書叫《精準投資》,光看書名以為會是一本教你如何買低賣高,精準進出場的一本書。但翻了敘論與目錄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有系統、有邏輯、有執行方法的一本財務規劃書籍。內容相當有價值,不知不覺就把整本書看完了。 這兩位作者,洪哲茗與邱茂恒,分別都是財務顧問,這次由幸福文化出版社
Thumbnail
2025/04/17
許多人都有拖延症,一件事情總是要拖到截止日快到了才開始處理,甚至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在有限的時間裡,加上截止日的壓力,常讓事情變得潦草處理,不僅任務可能無法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品質不佳,草草了事。 這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哈佛日曆快十天》,作者是韓國的河知銀,他是生活顧問專業教育企業的執行
Thumbnail
2025/04/17
許多人都有拖延症,一件事情總是要拖到截止日快到了才開始處理,甚至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在有限的時間裡,加上截止日的壓力,常讓事情變得潦草處理,不僅任務可能無法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品質不佳,草草了事。 這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哈佛日曆快十天》,作者是韓國的河知銀,他是生活顧問專業教育企業的執行
Thumbnail
2025/04/10
周末即將結束,星期一對你而言是藍色憂鬱的星期一,還是另一個充滿活力的星期一呢?有的想到要上班就感到哀怨,有的人卻迫不及待進公司一展長才。工作對你的意義是甚麼?你又有多重視職場發展的潛力與機會呢? 職場發展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不論是想要升職加薪,或僅只是想在職場好好生存,又或是
Thumbnail
2025/04/10
周末即將結束,星期一對你而言是藍色憂鬱的星期一,還是另一個充滿活力的星期一呢?有的想到要上班就感到哀怨,有的人卻迫不及待進公司一展長才。工作對你的意義是甚麼?你又有多重視職場發展的潛力與機會呢? 職場發展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不論是想要升職加薪,或僅只是想在職場好好生存,又或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天介紹一本幸福文化出版的書叫「墨非定律」,墨非定律是一個心理學裡知名,也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簡單說就是只要有這個可能性,事情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方向發展。 不過這本並非是專門介紹墨菲定律的一本書,而是收錄了心理學裡知名的法則與效應,譬如知名的墨菲定律、羊群效應、定錨效應、野馬結局、煮蛙效應、馬
Thumbnail
今天介紹一本幸福文化出版的書叫「墨非定律」,墨非定律是一個心理學裡知名,也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簡單說就是只要有這個可能性,事情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方向發展。 不過這本並非是專門介紹墨菲定律的一本書,而是收錄了心理學裡知名的法則與效應,譬如知名的墨菲定律、羊群效應、定錨效應、野馬結局、煮蛙效應、馬
Thumbnail
在投資馬拉松的賽道上,閱讀投資經典書籍是關鍵補給,投資人的好朋友,從各學派的投資哲學中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悅讀補給」系列文章內容包括本書重點彙整,再加上阿福的心得解讀,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Thumbnail
在投資馬拉松的賽道上,閱讀投資經典書籍是關鍵補給,投資人的好朋友,從各學派的投資哲學中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悅讀補給」系列文章內容包括本書重點彙整,再加上阿福的心得解讀,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Thumbnail
本文繼續整理行為投資金律當中提到的5大行為風險的第三~第五個 我們對於風險的認知,往往會因為自身變化無常的情緒狀態、和個人的消極或積極傾向而發生改變,這就是情緒風險得以介入的原因。 我們的目標是理解壓力、恐慌及害怕失去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繼續整理行為投資金律當中提到的5大行為風險的第三~第五個 我們對於風險的認知,往往會因為自身變化無常的情緒狀態、和個人的消極或積極傾向而發生改變,這就是情緒風險得以介入的原因。 我們的目標是理解壓力、恐慌及害怕失去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投資大師科斯托蘭尼幾個最簡潔扼要的觀念中,「趨勢 = 貨幣 + 心理」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其中一點。許多投資大師也都提過類似的觀點,例如不要與美國聯準會對做、關注貨幣政策與利率、了解行為心理學等。在上一篇,我們透過總經的觀點就有提到貨幣的重要性,這一篇則是探討市場心理面。
Thumbnail
投資大師科斯托蘭尼幾個最簡潔扼要的觀念中,「趨勢 = 貨幣 + 心理」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其中一點。許多投資大師也都提過類似的觀點,例如不要與美國聯準會對做、關注貨幣政策與利率、了解行為心理學等。在上一篇,我們透過總經的觀點就有提到貨幣的重要性,這一篇則是探討市場心理面。
Thumbnail
第二章 決策偏差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面對錯綜複雜的情形時,常會出現認知偏差。 我們也更傾向於相信一個被捏造的事實,而不去思考其背後的複雜邏輯。
Thumbnail
第二章 決策偏差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面對錯綜複雜的情形時,常會出現認知偏差。 我們也更傾向於相信一個被捏造的事實,而不去思考其背後的複雜邏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