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出處:Esme Blegvad/The Guardian
2022年快要過去了,《牛津辭典》票選出的年度詞彙,是哥布林模式(Goblin Mode)。
很像臺灣說的「我爛我驕傲」,意指毫不愧疚地盡情享樂,甚至刻意用懶惰邋遢來抵抗主流期待。在我看來,這似乎反映了一種文化顛覆,譬如:
〔以前〕對不起我很爛
〔現在〕太好了我就爛
〔以前〕學不會就怪自己
〔現在〕學不會就怪老師
〔以前〕努力走出舒適圈
〔現在〕天天待在舒適圈
〔以前〕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現在〕遲早要輸不如別跑
〔以前〕任何打擊,我都不會倒下
〔現在〕無論誰來,我都直接躺下
〔以前〕上網問:如何有力鞭策自己
〔現在〕上網問:如何盡情放縱自己
〔以前〕為了升職,得把上司當神看
〔現在〕不想升職,就把上司當狗看
為什麼會有這種翻轉?一種常見答案是:努力無用,心力白費。
或者用術語說,獎懲機制失靈了:如果一場競賽的參與成本直線增加、預期獎金大幅減少,失敗機率居然還迅速提高的話,中途擺爛退賽也毫不意外。
按某些學者的說法:過往社會上提倡成功學,要用自身努力換來幸福人生;現在很多人喜歡擺爛學,要用否定努力換來更多自由。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厭世」、「魯蛇」、「佛系」等流行用語,只是新一代的幽默風格,並不需要上升到人生困境。
它就是種大家愛玩的梗,更多的是要博君一笑,甚至擺爛時越有個人風格,越能擺出謎之自信。
那麼問題看來就是,哥布林模式與擺爛學等思維,只是一時幽默之舉,或者反映長期趨勢?
我也沒有答案,歡迎大家一起來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