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際與天人合一

2022/12/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七章 〈宗教與信仰〉第二節
年輕人:「你說正確的宗教不可能出現,那麼我很想知道正確宗教的內涵應該是怎樣的。」
史學家:「正確的宗教一定會有原罪觀,以及讓信徒有天人交戰的感受,也就是說,如果信仰能讓人感受到輕鬆快樂、做事情愈來愈順利,那肯定是錯誤的信仰,這在之前我們討論痛苦的意義就能知道。」
年輕人:「天人交戰和原罪嗎?關於原罪你之前已經提到過很多次了,我一直都很想知道是哪個宗教先提出的。」
史學家:「這是猶太教首先提出的,的確是其眼光獨到之處,而後基督教繼承此說卻轉而強調謙卑與耶穌為人贖罪的意義,這是對原罪觀的誤用。原罪是有責善內涵的,就如我們之前所說,原罪是人展現『原善』的契機,它強調人應發揮神性,與神復合,這即是『宗教性的天人合一』。」
年輕人:「你之前也說過許多類似『天人』的詞彙,我覺得我好像可以在模糊之中去體會到那是什麼意思,但總是很難用自己的話去描述,你可以多解釋一些嗎?」
史學家:「這就是中文的優點,以後你讀的書愈多就愈能體會到。其實現在的求道者追求天人合一之境的重要性是大於古代的,這源於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個人主義內涵,其強調人有『信仰的自由』,當然,也有『不信的自由』,而自由引發責任,現今人們重視自由的權力大於應盡的義務,所以求道精神已蕩然無存,『人們只願相信其願意相信的,而不知該相信其該要相信的。』」
年輕人:「啊,原來還有這樣的歷史。」
史學家:「嗯,信仰是天道的探索,而信徒是人,所以才須追求天人合一,不過『天人相隔』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天人交戰是求道者永恆的挑戰,這是因為人有人性,然追求天人合一為可能則是因為人有神性,天人雖然『相隔』,但不是『永隔』。」
年輕人:「這聽起來真是讓人充滿鬥志與失望的感覺,好矛盾啊。不過也讓我更想瞭解究竟天人合一該如何追求。」
史學家:「其實就行動而言沒有什麼神秘的,簡略來說,就是為所當為,只是真正的求道心境只有少數人才能體會。而正確的宗教雖然無法出現,但正確的信仰還是能為人發覺,這即是天人之際的感受。」
年輕人:「所以這種心境是不能被外在客觀觀察到的吧?」
史學家:「沒錯,這絕非第三者的觀察,而是求道者自身對於極限到來的感受,是一種由下往上看的遠景,使人有艱辛之感與模糊之見。」
年輕人:「明白了,不過我有時在想,這世上肯定有人是堅持正義卻不信上帝的,也有人是篤信上帝卻不是真正善良的,那麼他們這樣應該都不太能感受到天人之際吧?」
史學家:「或許可以說是感受不完全,其實人一生中應該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極限感受,在模模糊糊之中有一些領悟,但有沒有進一步學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其實對於上帝和真理,『因知而信』和『因信而知』分別代表了『人本』和『順天』的態度,而這兩者俱不可缺,因為前者是理性的推展,後者是靈性的發揮,這也呼應了我前面所說的話。」
年輕人:「原來如此,我覺得我好像也有一些心得了。」
史學家:「其實這不只是光是單指個人而已,總體而言,東方的求道者和西方的求道者也分別代表這樣的缺失。」
年輕人:「怎麼說呢?」
史學家:「因為西方普遍有上帝信仰,而東方卻是以人為本。」
年輕人:「這是不是說明西方勝過東方呢?」
史學家:「也不能這麼說,雖然西方的信仰層次高於東方,但西方信徒卻未必比東方信徒的求道精神更加偉大,因為東方就是因為沒有正確的上帝信仰,所以他們行善的意義比西方信徒痛苦而偉大。但兩方各自偏重一端,都是在逃避天人交戰,要知正確的態度是『以神為主而以人為本』。天人之際的省思不是為了肯定人的價值,而是要瞭解人應該往何處去,而這樣的認知和行動必定不會使人安逸順利,錯誤的信仰無一不是因為人的慾望而致,人應該追求天道,而不是讓天道將就人。」
年輕人:「嗯,我瞭解了,其實這麼說來,人幾乎只能靠自己的思考而知曉天道,不過我們生活周遭有這麼多宗教徒,應該很難不被影響吧?」
史學家:「沒錯,這也可能會讓人產生一種宗教是價值選擇的錯誤認知,我之前說過,真理只有一種,絕不應該『百家齊放』,先不論各宗教教義的真假對錯,其實各宗教間彼此應該要『勢不兩立』,當宗教領袖也高喊尊重各宗教教義等言論時,已失去了捍衛真理所應該要有的『捨我其誰』的氣魄,宗教層次下降為生活方式而已。」
年輕人:「你說的有道理,雖然大家都愛好和平,不同宗教徒也可以相處得很好,不過在真理這個層次上,論及教義的不同,不應該是包容尊重的態度,雖然這乍看之下好像是一種想惹是生非的感覺,但事實並非如此。」
史學家:「你說得對,信仰是以理性發揮至極限而得,不是經由選擇或緣分而來,它是一種不斷批判思考而仍肯定的思想狀態。若信仰是由選擇而來,那必定不能堅定,半信半疑終究是不信,而頑固不深思的『為信而信』也是錯誤,正確信仰絕不會使人安逸快樂,『君子有終身之憂』的態度才是『正信』。」
年輕人:「是的。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現代社會充斥著無神論者,但依據你前面所說,假若上帝不存,那麼一切標準都失去了意義,可好辯的無神論者也為數不少,這是什麼原因呢?只能單純歸咎於人們的鬥爭本性以及沒有領悟高層次存在的資質嗎?」
史學家:「宗教探討的是超越性的真相,這對許多人來說過於虛無縹緲,所以不覺得有信教的必要,而求道的難度使許多信徒無法理解,因而使其成為了不講理的盲從者,這又更加深了非信徒對宗教的偏見,然人生在世不可能無所依靠,無神論者因而轉成了對有宗教作用的世俗性信仰以為慰藉,這雖是否認了天人交戰的表現,但卻間接證明天道的存在,因為徹底的虛無主義者、懷疑論者、唯物主義者要不是從未出現過,不然就是早已自我毀滅了。」
年輕人:「什麼是有宗教作用的世俗性信仰?」
史學家:「像是實證主義是以科學和理性為信仰、馬克思主義以平等和革命為信仰、功利主義以和諧和大我為信仰、達爾文主義以進化和自然為信仰、佛洛伊德主義以欲求和心理為信仰、民族主義以國家和群體為信仰、自由主義以進步和改革為信仰、資本主義以勝利和競爭為信仰、人文主義以尊嚴和人格為信仰,這些都有相當程度的宗教性色彩,可安慰服膺者的宗教情懷,當然,他們大多極力反對宗教,是不會承認的。」
年輕人:「原來是這樣啊,這世上有這麼多宗教徒和各種主義者,原來都是這樣來的。」
史學家:「是的,不過這些個別主義都不能全盤解釋萬事萬物的意義,反而以局部有效的觀念妨礙整體真理大義的探索,其層次是無法與宗教相提並論的。總之,人們都不能理解『萬事即一事』的道理,其實只要深深思索,萬事萬物都是指向同一個方向的,人們總是被表象所迷惑,以多元主義至上,選擇了自己願意相信的事物,連宗教這樣應該要『唯我獨尊』的存在都被認為是價值選擇,『宗教勸人為善』竟被認為是宗教的最大功用,而如此所有宗教竟原來是一家。」
35會員
44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錄形式呈現真理的作品,內容將談及愛情、藝術、知識、道德、正義、真理等超越的或形上的主題,也會論及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現實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