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年假把這本稍嫌厚重的書看完,只能用「滿足」來形容。作者麥葛瑞格是前大英博物館館長,之前與 BBC Radio4 合作,用館內豐富的收藏來講述信仰的故事,後來集結成書。
它並不是一部宗教史,在裡面看不到東西教會的對抗,或是希臘神祇的愛恨情仇。館長選了三十個主題,以文物當主角,來為讀者說明「信仰」在社會裡的角色與變遷。在啟蒙運動之前,宗教與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你可以看到信仰有時做為統治者的政治工具,有時也是人民自發的力量,使自己能夠完成更偉大之事。
在書中,館長也提到了信仰的衝突起源,包括對教義進行過度的字面解讀;錯誤的殖民政策(殖民政府在對本地文化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推行了引起衝突的政策);以及神話的錯置,人們需要對於信仰(尤其是他人的信仰)有更全面的瞭解,而不是禁止。如
法國禁止在公共空間穿著布卡。
它帶來衝突,也帶來和諧;
它讓人民聚集在一起,也創造了排外的空間;
他為統治者帶來正當性,也給予人民推翻暴政的地基。
這本書同時也解答了許多疑惑,像是:
將宗教完全從生活中拔除,是可能的嗎?
1789 年法國大革命尊崇理性,把所有宗教都趕出新共和國,甚至更改了月份的名字(霧月政變才不叫「十一月政變」),建立「理性殿堂」,雖然後果我們已經知道了。後來蘇聯也效仿了一次,但為何這次蘇聯主動放寬了宗教限制?
一神與多神的信仰,如何影響人民看待世界的視角?
在希臘或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多神教中,神和人類一樣有感情,會吵架、憤怒,做蠢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人類因為晚上太吵讓神明睡不著覺,所以神明決定降下大洪水淹死大家,根本第一代壞鄰居)。但在亞伯拉罕一神教中,神是唯一的、至高的、不容質疑的,人世間的苦難必定是神的選擇,且祂必定是有理由這麼做的,因為大家都有罪。這個「必定有原因」,而不是把起因歸咎到「無常」的想法,是否引導人民到深信世界具有一貫性的科學革命呢?
信仰揭露了人類如何定義自己在世界中扮演的角色
最後,你能夠看到人類與神祇千變萬化的情感與相處模式,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有些敬畏神祇,定期獻祭保平安;有些將神明當成住在一起的好厝邊,還會每年帶著神明遊山玩水;有些將神明視為極神聖的,社會階級夠高才能擁有注視神像的特權。
無論是怎麼互動的,他們都包含一套世界運作的解釋,這也影響到人類在大自然的位置,在看《
黃金神威》時,有提到阿伊努人的信仰:「萬物皆有靈,有些神靈(kamuy)會化身成動物來到人間,選擇獵人並讓他來狩獵自己,人類取得動物的肉和毛皮之後,會祈禱、奉獻並感謝神靈,將神靈送回他們的世界,受到盛大招待的神靈就會告訴其他神靈,讓他們更想造訪人類世界。」。
阿拉斯加沿岸的尤皮克人(Yupik)也有類似的信仰,他們認為必須充分使用獵捕到的海豹,肉可以吃,皮、腸子可以做成衣服、魚叉和靴子。並把他們的膀胱放回海裡(因為海豹的靈魂住在膀胱裡),祈禱每年都能有足夠的海豹來訪。
在上面兩個例子中,我們看見人們如何創造出一個與大自然互惠共存的環境;人類雖然在食物鏈的高端,但他們並不站在支配者的角色,早在數千年前,永續生活的概念就已深植在他們的信念中。
《諸神的起源》是一部不同的世界史,書裡不談帝王將相、條約協定,而是透過一系列的主題,讓我們看見人類如何試圖定義「社群」,無論這個社群是指地域、民族、國家或是超越其上的事物。在啟蒙運動數百年後的我們,仍然需要宗教嗎?也許在世界停止變化之前,答案都是無可反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