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提問:烏俄戰爭今年有機會停戰?

#62提問:烏俄戰爭今年有機會停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戰爭的停止可以在一瞬之間,但現在比較像是有心人故意撐在那裡的一場戰爭。戰爭已經變成一種權力平衡的控制工具,不會惡化,也不會那麼快得到解決。

它是一場人為支持的戰爭,用來鞏固少數幾個權力的權謀之戰,無端苦的是小老百姓,當人們知道這場的戰爭真面目,還會勇於上戰場,支持自己的國家嗎?

這場戰爭到最後,不是只有發動戰爭的有責任,另一邊應戰的也有責任,因為大家並不明白到底為何而戰,以及如果戰爭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少數領導人眼前的私慾和國家前途,人們還會想要支持上戰場嗎?

昨天跟你說到的疫情,加上今天的戰爭,包括之前談到的詐騙,都是你們身邊開始對許多事漠不關心狀態下的推演變化,一個人漠不關心,不在意周遭發生的是, 10個人、100個人、1000個人加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把集體意識場推倒,形成破口的力量,恐懼、控制、戰爭、疫情、詐騙才有機會上演。

每一個人在地球上的集體意識常裡都是息息相關,因為你的不在意,會連帶影響到更多人不參與,不在乎的可能,引發的骨牌效應就是冷漠、孤寂、無力感如排山倒海而來。社群媒體恰好在這裡扮演的分化/集合的樞紐,它可以讓人低頭只關注與無關緊要的世界,也可以讓人一呼百諾去改變世界。

孩子,現在所謂的改變並不是具體去做出什麼拋頭顱、灑熱血的舉動,而是抬起頭給予關注、關心,而且持續下去,當有一個人開始問為什麼,還有什麼好的可能,集體意識場的力量就有機會改變。

戰爭、疫情都可以在瞬間消失,但是人類集體意識的位移很困難,一旦人們意識到從頭到尾都是大家共同的決定才有這些荒誕、痛苦的劇碼,一切的幻影才有可能止息,並且立地在五次元的新地球裡重製一個全新的世界。

孩子,這一切從頭到尾都出於意願,你怎麼想,以及如何去分享、影響別人,這個世界便會如何成為。改變的力道之大,端看你們多麼在乎這個世界、這顆地球、這個宇宙中的遊樂園變得多麼美妙有趣。

每一天,把這樣的嚮往給自己、給更多的人,鼓勵他們一起想想地球的新未來,所以事實上並不在於「止戰」,而是透過意識在另一個空間裡刻劃出新世界,透過集體意識的移轉,消融和停止戰爭的存在,讓每一個人自發的明白沒有任何必要容許戰爭,一旦重新建構,舊有的自然消逝。

謝謝你,我們愛你。

avatar-img
愛的正反合的沙龍
64會員
14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愛的正反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的內在有擔憂,但不深,釋放出來就沒事了。 (能否帶我有更深的看見?) 主要是一種未知,以及,不知道他能否順利地過關。這將是一個人生全新的舞台,但你並不知道兒子能否勝任。 (信任?) 是的,在大人的眼裡,孩子都是需要擔心,這是因為你從現實世界的「不夠」去看他,但且收起這些擔憂,而轉向你希
很快感受到,不是「做」,在龐大的宇宙系統裡,不會有人管你做了什麼。既然問題的重心不在於「做什麼」,那麼,你的責任感、焦慮和壓力是不是瞬間輕了一些? 親愛的孩子,這個問題你只有問自己的心才會知道,因為心不會說謊,心很誠實,真正的滿足和喜悅她都知道。這無關乎於你
透過深入探索自己的恐懼,可以讓我們看見內心的真誠和感恩的品質。由愛的角度出發,去深入直指核心,觀察自己的心思變化和行為方式。持著愛的主軸去看,別人的恐懼和行為就不再讓我們感到不耐、厭煩或抱怨。愛上自己,便是今生最大的創造力。
你的內在有擔憂,但不深,釋放出來就沒事了。 (能否帶我有更深的看見?) 主要是一種未知,以及,不知道他能否順利地過關。這將是一個人生全新的舞台,但你並不知道兒子能否勝任。 (信任?) 是的,在大人的眼裡,孩子都是需要擔心,這是因為你從現實世界的「不夠」去看他,但且收起這些擔憂,而轉向你希
很快感受到,不是「做」,在龐大的宇宙系統裡,不會有人管你做了什麼。既然問題的重心不在於「做什麼」,那麼,你的責任感、焦慮和壓力是不是瞬間輕了一些? 親愛的孩子,這個問題你只有問自己的心才會知道,因為心不會說謊,心很誠實,真正的滿足和喜悅她都知道。這無關乎於你
透過深入探索自己的恐懼,可以讓我們看見內心的真誠和感恩的品質。由愛的角度出發,去深入直指核心,觀察自己的心思變化和行為方式。持著愛的主軸去看,別人的恐懼和行為就不再讓我們感到不耐、厭煩或抱怨。愛上自己,便是今生最大的創造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