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公平還是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PEXELS
很多生兩個以上孩子的家長常會被問到的問題是: 「哇! 養小孩要花很多錢耶,什麼東西都要買兩份……」嗯,現代人很講究公平,認為人人有份是基本權利,好處是孩子不會吵架也不用搶。
可是公平真的是愛的表現嗎? 家庭的經營是否該以物質的公平為基點? 我們想讓所有家長和我們一起思索:愛到底是公平還是分享? 教會孩子分享與禮讓跟灌輸孩子公平的觀念,哪一個比較重要?
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好像再多的玩具都沒有辦法滿足孩子,孩子總是喜新厭舊、三分鐘熱度。有了兩個以上的孩子之後,就算是只有舊玩具,因為有伴,玩具也變好玩了。
然而熱鬧加倍,紛爭也加倍。很多父母希望做到「公平」,但其實真正的公平是不可得的,首先孩子的年紀、性別和理解力就是不同; 其次,哪個孩子是真心想玩,哪個孩子只是想湊繞鬧或想搗蛋攪和也不可一視同仁。與其追求難以企及的真正的公平,何不教會孩子分享、禮讓?
有些多家庭買東西一定一次買足多份,讓每個孩子擁有同一件衣服、同一個玩具,甚至切蛋糕時也得切的大小一致,為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每個孩子都是公平的,以此來宣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平等分配的。如果只是彰顯父母對每個孩子公平以待、不偏心,導致孩子也一昧追求公平、害怕吃虧,會不會等到父母年老需要照護,也得公平地在每個孩子家中輪流住,比侯鳥還辛勞地每周/月遷移一次? 會不會日後孩子以「父母偏心」為由來責難父母? 會不會在父母故去後,子女為了財產分配的公平與否對簿公堂?
表象的公平是沒有意義的公平。
從生活中教育孩子少一點計較,多一點互助與分享才是一個家庭可貴的價值。
當我們嘗試不提供充分物資給孩子: 腳踏車只有一輛、同樣的玩具只有一份,常常孩子喜歡的蛋糕點心也只有一份,孩子們得自己討論大小的分配、順序的先後,孩子們從中學會尊重彼此、統合意見、調和情緒,學會分享、禮讓、耐心等待、學會不貪心不計較……等,而這些體會遠比養成公平的價值觀還要來的珍貴。
兄弟姊妹間親密的感情並非僅僅來自父母是否公平以待,而是來自於為對方著想、相互禮讓、相親相愛等自小累積的深厚情誼,這才是手足之間最值得珍惜之處。
avatar-img
11會員
79內容數
裏千家茶道,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水無月 的其他內容
台灣素食家庭越來越多,或許因為宗教,或許因為環保。但是,父母選擇素食,孩子呢?如果他們無法勇敢地在群體生活中說出自己吃素,那能不能有別的選擇?父母是否能包容他們不同的選擇呢?這篇文章是關於素食家庭都會遇到的困擾,這是我的想法,願與所有素食家庭分享。
孩子說他想跟同學一樣有零用錢,想到暑假時他花了上千元在打機台,我該給他嗎? 我該教會他儲蓄?還是教他消費?還是有更重要的,是我一直沒教會他的?
台灣素食家庭越來越多,或許因為宗教,或許因為環保。但是,父母選擇素食,孩子呢?如果他們無法勇敢地在群體生活中說出自己吃素,那能不能有別的選擇?父母是否能包容他們不同的選擇呢?這篇文章是關於素食家庭都會遇到的困擾,這是我的想法,願與所有素食家庭分享。
孩子說他想跟同學一樣有零用錢,想到暑假時他花了上千元在打機台,我該給他嗎? 我該教會他儲蓄?還是教他消費?還是有更重要的,是我一直沒教會他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藥 祂治癒了我們心靈的傷口 也讓我們看見別人的傷口 在我們把愛的藥遞出去的同時 …
Thumbnail
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愛常被簡化為感情和浪漫。然而,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認為愛是一種能力,需透過給予、照顧、責任、尊重和理解來實現。本文探索愛的意義,指出成熟的愛是一種積極的選擇,而非被動的感受。透過對其中的深層探討,我們能夠重新思考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學會愛,讓愛成為我們生活的核心。
Thumbnail
我終於是能在外人面前笑著看似不在乎的提起你的名字
案主渴望兒子的新家庭能融入原生家庭,但一直被兒子(尤其是媳婦)拒絕。 運用家庭系統排列探索。
Thumbnail
 以前家裡有幾個孩子的父母,常常必須為了處理兄弟姐妹間互相爭寵搶玩具而傷透腦筋。雖然麻煩,但是孩子也在一次次紛爭當中,學會了等待與輪流使用,彼此妥協,相互合作與分享這些與人相處的重要素養。     但是,現在的家庭孩子愈生愈少,獨生子女享盡父母的關愛,要什麼有什麼,世界都繞著自己轉,等到上了學不太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為人父母,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所謂最好的,指的都是物質,以為滿足孩子所有物質條件就是愛的表現。其實大部份的家長都沒有想過,自己平時的思維和行為舉止才是影響孩子表現的主要關鍵,就算只給得起孩子一碗白飯,他還是能從那碗白飯體悟愛的真諦,所以物質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有兩個真實故事。第一個故事這樣的
有人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但父母的愛何嘗不是有私的?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卻也是有私的, 因為有私,所以希望你比其他人更好, 因為無私,所以把能付出給孩子的都奉獻出去。 或許有人說—「父母對姐姐、對哥哥、對弟弟、或對妹妹比較好~」 的確,父母都是偏心的,但我們何妨也不是偏心的
子どもにとっては、裕福な家族を求めていないのかもしれません。ただ、温かい家族、自分を愛してくれる両親のいる家族が欲しいのです。子どもたちの部外者へのメッセージ、どうしよう、どれだけプレゼントをあげても、子どもたちの心の傷は埋められない、彼らはただ仲間を求めているだけだ…でも大人たちはいつもそれをわが
早就知道我是重度腦麻的爸媽,在聽完我活不過五歲之後,驅魔、撒鹽、受洗、各式各樣求神拜佛都試試看。試圖逃避這個殘酷的事實。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藥 祂治癒了我們心靈的傷口 也讓我們看見別人的傷口 在我們把愛的藥遞出去的同時 …
Thumbnail
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愛常被簡化為感情和浪漫。然而,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認為愛是一種能力,需透過給予、照顧、責任、尊重和理解來實現。本文探索愛的意義,指出成熟的愛是一種積極的選擇,而非被動的感受。透過對其中的深層探討,我們能夠重新思考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學會愛,讓愛成為我們生活的核心。
Thumbnail
我終於是能在外人面前笑著看似不在乎的提起你的名字
案主渴望兒子的新家庭能融入原生家庭,但一直被兒子(尤其是媳婦)拒絕。 運用家庭系統排列探索。
Thumbnail
 以前家裡有幾個孩子的父母,常常必須為了處理兄弟姐妹間互相爭寵搶玩具而傷透腦筋。雖然麻煩,但是孩子也在一次次紛爭當中,學會了等待與輪流使用,彼此妥協,相互合作與分享這些與人相處的重要素養。     但是,現在的家庭孩子愈生愈少,獨生子女享盡父母的關愛,要什麼有什麼,世界都繞著自己轉,等到上了學不太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為人父母,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所謂最好的,指的都是物質,以為滿足孩子所有物質條件就是愛的表現。其實大部份的家長都沒有想過,自己平時的思維和行為舉止才是影響孩子表現的主要關鍵,就算只給得起孩子一碗白飯,他還是能從那碗白飯體悟愛的真諦,所以物質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有兩個真實故事。第一個故事這樣的
有人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但父母的愛何嘗不是有私的?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卻也是有私的, 因為有私,所以希望你比其他人更好, 因為無私,所以把能付出給孩子的都奉獻出去。 或許有人說—「父母對姐姐、對哥哥、對弟弟、或對妹妹比較好~」 的確,父母都是偏心的,但我們何妨也不是偏心的
子どもにとっては、裕福な家族を求めていないのかもしれません。ただ、温かい家族、自分を愛してくれる両親のいる家族が欲しいのです。子どもたちの部外者へのメッセージ、どうしよう、どれだけプレゼントをあげても、子どもたちの心の傷は埋められない、彼らはただ仲間を求めているだけだ…でも大人たちはいつもそれをわが
早就知道我是重度腦麻的爸媽,在聽完我活不過五歲之後,驅魔、撒鹽、受洗、各式各樣求神拜佛都試試看。試圖逃避這個殘酷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