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伴自殺者遺族走過傷痛之路?專訪林萃芬心理諮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父親送走自殺離開的女兒,幾年後,再送走自殺離開的兒子,其他親友不能諒解地指責他爲什麼無法阻止悲劇發生。我看著這個父親孤單穿梭在靈堂裡,傴僂而孤單的背影,會不會其實他才是最想問「為什麼?」的那個人?


「都是你害死他的!」

不被諒解的自殺者遺族

廣泛來說,自殺者遺族是指「因為自殺事件而受傷的人」。

一個人因為自我傷害逝去,逝者身邊的家人、伴侶、朋友、甚至是工作的同事或是學校的同學,都可以算是「自殺者遺族」。對他們而言,除了為消逝的生命感到悲傷以外,還會夾雜著自責、悔恨,活在無限的懊悔之中,加上社會觀感普遍對此懷有異樣眼光,其他親友甚至有著偏見和批判,「你的家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無法阻止悲劇?」如果是情感問題,伴侶還會面臨到「你為什麼要離開他?」除了這些一連串深具質疑性的問題以外,更甚者,還會被直接指責「都是你害死他的!」

社會用比平常更嚴格的眼光,審視自殺者遺族,更讓他們害怕談論傷痛、難以訴苦,都讓大眾長期忽略:自殺者遺族也是受傷的靈魂。


「如果…是不是就不會發生?」

每個自殺者遺族的必經之路:自責

相較因病或因意外離開的生命,自殺者的親友總是會質疑自己做得不夠多,才讓悲劇發生。如果當時做了什麼事,就能阻止悲劇。尤其收到逝者求救訊息的親友,會反覆的質疑自己:「那個時候,為什麼我就不包個計程車去找他?」原本有答應要陪逝者去一趟旅行的親友,則會假設:「如果我當時陪他去,是不是他心情就會好一點呢?」年輕的學生在校園墜樓,父母直到蓋棺才跪地崩潰,自責自己給孩子的課業壓力太大,成為壓倒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每一個自殺者遺族,都活在自責內疚當中,無法自拔,有什麼辦法可以停止這樣的迴圈?

「自責是每個自殺者遺族的必經之路,除了自責,自殺者遺族的情緒是很複雜的。」萃芬老師分享,曾經有位母親,親自將離開的孩子,從繩子上抱下來,最後的這一幕、這個擁抱,讓母親怎樣也忘不了。在諮商的過程,她不只難過孩子的離去,也憤怒孩子的選擇,還夾雜著懊悔,母親問萃芬老師:「如果我做了什麼,是不是就不會發生?」

萃芬老師回答這位母親:「不是妳做了什麼,孩子就一定會選擇不一樣的結局。」母親突然就釋懷了一點點,或許母親本來就知道這個答案,只是需要有別人來提醒他:我盡力了,但悲劇還是有可能會發生。


關懷自殺者遺族的方式

陪伴、傾聽、不做批評

自殺者遺族對於逝去親人的傷痛,往往是不想提、不想談、不想碰觸。身邊的親友即使想關心,也不知道該如何啟齒,就連心理專業的萃芬老師,在陪伴的過程中也會感到無力感。當朋友的母親意外身亡後,兄長也燒炭離開,萃芬老師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朋友從樂觀開朗到悲觀低沈,連身體外觀都有巨大的改變,卻因為對方的抗拒而無從介入。

如果遺族將內心封閉,身為陪伴者也不用過於心急,可以先從「陪伴」開始。陪伴有兩種方式可以參考:

(1)去做他日常就會做的事情,例如逛逛展覽、看看表演,讓日子照常度過。

(2)去創作能短期看到成果的事,例如畫一幅畫、捏一座陶藝品、種種植物,再次看到生命的歷程。

林萃芬老師特別提醒:不建議將遺族帶到郊外散心,避免有意外發生;也建議無論是出門或回家,都要陪在他的身邊,避免讓他落單。

對遺族而言,請求幫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今天是主動求援的遺族,當他願意說出口,代表他願意讓人碰觸傷口進行治療,如此一來,才能讓傷口癒合,走過傷痛,讓悲傷得以紓緩。但相對的,如果他們沒有得到適當的回應,可能又會縮回自己的殼內,下次需要更多的勇氣,才能再次跨出心坎。所以當遺族願意傾訴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傾聽」,盡量讓自己成為一面鏡子,誠實映照對方的情緒,不多做批評的專心聆聽,讓他能宣洩情緒。

每個生命都有不同的故事與傷痛,而在陪伴遺族的過程中,即使說著「我懂、我可以理解、我同理你」,但沒有完全相同的經歷,遺族不一定真的感到被同理。而在美國有一種「傷心小組」,是由一位專業心理諮商師,再上兩位自殺者的親友,一起接受諮商,在彼此安慰的過程中自我療癒,重新找到生命的價值。

讓自殺者遺族完全釋懷、停止自責,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喜怒哀樂,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不用特別提醒要「走出」悲傷才能開始新生活,而是試試看擁抱悲傷,陪伴遺族找到「我們還能多做一點什麼事」的動力,讓自責愧疚的無力感,轉化為繼續正常生活的行動力,一起重新找到生命的價值。


精彩訪談


原文刊載於:冬瓜行旅點此前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單程旅行社 小冬瓜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2023/03/09
死亡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問題,但是我們的教育卻是避談的。這樣的文化對於個人和家庭都可能造成焦慮困擾,甚至遺憾。2014年10月,郭慧娟老師引進了英國的「死亡咖啡館」活動,沒想到在台灣引起諸多迴響。「死亡咖啡館」都在做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3/09
死亡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問題,但是我們的教育卻是避談的。這樣的文化對於個人和家庭都可能造成焦慮困擾,甚至遺憾。2014年10月,郭慧娟老師引進了英國的「死亡咖啡館」活動,沒想到在台灣引起諸多迴響。「死亡咖啡館」都在做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2/04
就像一般的伴侶一樣,同志伴侶在愛情的生命告終時,也會面臨喪禮的現實。由於同志喪禮過去並不普遍,因此大家對這類喪禮仍然非常陌生,甚至不確定會遇到哪些困難。那麼,同志伴侶舉辦的喪禮和傳統喪禮有何不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同志喪禮在執行的時候如此困難?
Thumbnail
2023/02/04
就像一般的伴侶一樣,同志伴侶在愛情的生命告終時,也會面臨喪禮的現實。由於同志喪禮過去並不普遍,因此大家對這類喪禮仍然非常陌生,甚至不確定會遇到哪些困難。那麼,同志伴侶舉辦的喪禮和傳統喪禮有何不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同志喪禮在執行的時候如此困難?
Thumbnail
2023/01/03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2022年的最新作品《搞砸的那一天》,是以網路上滿佈的社會新聞為素材出發,探討當代人在看似喧囂的生活中,所感受的孤獨與困境。本劇演出以社會上定義的「魯蛇」一族為描繪對象,八段故事中的八個角色,在他們人生最「阿砸」、徹底被宣告失敗的那個時刻,被切片放大成本劇演出所呈現出的魔幻時刻。
Thumbnail
2023/01/03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2022年的最新作品《搞砸的那一天》,是以網路上滿佈的社會新聞為素材出發,探討當代人在看似喧囂的生活中,所感受的孤獨與困境。本劇演出以社會上定義的「魯蛇」一族為描繪對象,八段故事中的八個角色,在他們人生最「阿砸」、徹底被宣告失敗的那個時刻,被切片放大成本劇演出所呈現出的魔幻時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自殺者遺族」 意思是:因為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 「助人經驗中,當事人談到這個議題時,常常這樣告訴我『他是 自殺 死亡,我很難跟其他人說。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為什麼要自殺?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也很想知道‧‧‧‧‧‧』。
Thumbnail
「自殺者遺族」 意思是:因為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 「助人經驗中,當事人談到這個議題時,常常這樣告訴我『他是 自殺 死亡,我很難跟其他人說。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為什麼要自殺?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也很想知道‧‧‧‧‧‧』。
Thumbnail
我已經看完公視主題之夜論壇《你選擇結束生命後,我重新學習活著》下半段節目了!這一次要幫自己也幫大家整理的,比較是社會大眾對自殺者、自殺者遺族的一些想法甚至是偏見。談完這些想法甚或偏見後,我們也來談談如何陪伴自殺者遺族吧!
Thumbnail
我已經看完公視主題之夜論壇《你選擇結束生命後,我重新學習活著》下半段節目了!這一次要幫自己也幫大家整理的,比較是社會大眾對自殺者、自殺者遺族的一些想法甚至是偏見。談完這些想法甚或偏見後,我們也來談談如何陪伴自殺者遺族吧!
Thumbnail
  延續上週文章,我繼續追蹤了公視主題之夜的節目,發現自己對於本周五(4/21)晚上播映的主題《你選擇結束生命後,我重新學習活著》很有興趣,想跟大家分享我看完上半段節目的心得~
Thumbnail
  延續上週文章,我繼續追蹤了公視主題之夜的節目,發現自己對於本周五(4/21)晚上播映的主題《你選擇結束生命後,我重新學習活著》很有興趣,想跟大家分享我看完上半段節目的心得~
Thumbnail
被留下來的自殺者遺族,該如何調適悲傷?旁人該如何幫助自殺者遺族?
Thumbnail
被留下來的自殺者遺族,該如何調適悲傷?旁人該如何幫助自殺者遺族?
Thumbnail
我讀的書是《你值得好好悲傷 我們都是自殺者遺族》,它用了很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了自殺者遺族究竟是什麼。一開始我以為書名所說的「我們都是自殺者遺族」是為了給予因為周圍親朋好友的自殺而感到難過的人們一種認同感,但其實只要接收到某人因為自殺而身亡的訊息,那麼在接收到訊息的那刻我就成為了自殺者遺族。
Thumbnail
我讀的書是《你值得好好悲傷 我們都是自殺者遺族》,它用了很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了自殺者遺族究竟是什麼。一開始我以為書名所說的「我們都是自殺者遺族」是為了給予因為周圍親朋好友的自殺而感到難過的人們一種認同感,但其實只要接收到某人因為自殺而身亡的訊息,那麼在接收到訊息的那刻我就成為了自殺者遺族。
Thumbnail
面對那些無止境地說:「早知道…..或許….」的遺族,我們能做的是無止境的傾聽。不要對著遺族說:加油!趕快振作起來,他們連傷心難過都來不及了,要帶著此種情緒繼續裝沒事過正常人的生活,一邊安慰自己一邊把事情放在腦後,假裝任何事都沒發生,繼續工作。似乎現實世界把這些傷心欲絕的人逼得無法休息。
Thumbnail
面對那些無止境地說:「早知道…..或許….」的遺族,我們能做的是無止境的傾聽。不要對著遺族說:加油!趕快振作起來,他們連傷心難過都來不及了,要帶著此種情緒繼續裝沒事過正常人的生活,一邊安慰自己一邊把事情放在腦後,假裝任何事都沒發生,繼續工作。似乎現實世界把這些傷心欲絕的人逼得無法休息。
Thumbnail
找到「生死兩相安」的關係是親屬重要的任務。願所有遺族都能在這段辛苦的經驗中,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Thumbnail
找到「生死兩相安」的關係是親屬重要的任務。願所有遺族都能在這段辛苦的經驗中,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Thumbnail
親友自殺的影響是強烈而漫長的,在過程中,每件事情都有些許幫助,但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夠完全幫助我們。以下提供一些可能有幫助的管道,挑選適合的資源管道,以自己的需求為優先,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親友自殺的影響是強烈而漫長的,在過程中,每件事情都有些許幫助,但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夠完全幫助我們。以下提供一些可能有幫助的管道,挑選適合的資源管道,以自己的需求為優先,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自殺者遺族是誰? -他「為什麼」要走? -被留下來的人為甚麼會有這些情緒?
Thumbnail
-自殺者遺族是誰? -他「為什麼」要走? -被留下來的人為甚麼會有這些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