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喪禮怎麼辦?專訪臺灣死亡咖啡館創辦人郭慧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郭慧娟老師與社長小冬瓜
2019年台灣同性婚姻法案通過後,許多同志伴侶終於如願獲得婚姻幸福。然而,就像一般的伴侶一樣,在愛情的生命告終時,也會面臨喪禮的現實。由於同志喪禮過去並不普遍,因此大家對這類喪禮仍然非常陌生,甚至不確定會遇到哪些困難。那麼,同志伴侶舉辦的喪禮和傳統喪禮有何不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同志喪禮在執行的時候如此困難呢?

創辦死亡咖啡館的郭慧娟

臺灣「死亡咖啡館」的創辦人郭慧娟老師,是南華大學、朝陽科大、中州科大的兼任講師,同時也是臺灣殯葬資訊網的主筆,並且是內政部禮俗改革叢書的編撰委員,編寫了《現代國民喪禮》、《現代國民婚禮》、《現代國民人權喪禮手冊》。
郭慧娟老師畢業於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長期致力於國內死亡教育,在103年10月底從英國引進了死亡咖啡館活動,目的是打破國人避諱談論死亡的禁忌,以正向的態度面對死亡,並教導人們勇敢面對與承擔生命的失落。著作包括:大專教科書《生死學概論》,以及勵志叢書系列《困境中也從容,才是真英雄》、《面向陽光,就看不見陰影》、《殘酷人間的逆境啟示錄》。

那些同志喪禮的課題

2019年台灣同性婚姻法案拍板通過後,許多同志伴侶終於如願步入禮堂、擁有婚姻生活。然而正如同一般的伴侶,摯愛終有走到生命的終點之時。面對過去少有人真正執行、舉辦過的同志喪禮,大家對這樣的喪禮模式都還很陌生,甚至連會遇到什麼樣的課題都不確定。同志伴侶舉辦的喪禮,與傳統喪禮還是一樣的嗎?為什麼同志喪禮的操辦困難重重?
社長小冬瓜特別邀請到郭慧娟老師,一起來探討:到底同志喪禮到底會遇到哪些困難?

生理男但心理女,壽衣怎麼穿?

離開的最後樣貌,應該要穿男裝還是女裝呢?許多同志朋友終其一生捍衛和爭取的,便是「性別身分」和「尊嚴」。
郭慧娟老師認為,家屬若是遇到這樣的課題,還是應該回歸到逝者在心靈上,對自己的性別認同是什麼。
如果我們尊重「死者為大」,那麼往生者的性別認同,也應該遠大於家人或社會對他的性別認同。因此在為往生者挑選壽衣或最後一套服裝時,從往生者平時穿的衣服裡挑,就是最安全的。也能讓往生者在離開的最後一刻,能夠「做自己」,以避免遺憾。

同性夫夫妻妻,訃聞該如何稱謂?

曾經有人詢問,關於同志訃聞的稱謂,是否有較為恰當的寫法?
郭慧娟老師認為,以目前來講,大家還沒有辦法去憑空創造一個特別名稱的,因為「名稱」必須是大家都認同。有些家屬覺得,就以往生者本人的性別認同來分,但也有人是選擇比較類似宗教信仰上慣用的稱謂,這樣的方法反倒很中性。
在實務上來說,倒是會遇到有些家庭,會乾脆把一些稱謂直接省略掉,就直接放姓名,這也算是變通的一個方式。

同志喪禮如婚姻,預立遺囑避免問題

一對不受到家裡面祝福跟認同的同志伴侶,年長的他為了不讓自己離世時給年輕伴侶造成麻煩跟困擾,就把自己的資產慢慢逐年的過戶給年輕的伴侶,甚至到最後連房子也過戶。萬萬沒想到,這個年輕的伴侶發生了意外,比他早走一步,於是他一夕之間頓失所有,不管是情感上的依靠、經濟上的依靠都沒了。最慘的是,當他想要為他的摯愛去操辦他的喪禮,送他最後一程時,卻遭到對方家庭阻止,因為這個年輕伴侶的家庭並不接受、甚至不許可他的存在。
像這樣悲傷的故事並不少見。
因此郭慧娟老師貼心提醒:同志朋友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其實就是預立遺囑,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做一個很好的溝通跟預囑交代,就會避免很多的問題。「如果剛好遇到兩個家庭都認可的情況,那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可是萬一家裡其實對於這些身份不認同或是有爭議,除了預立遺囑之外,在法律上確立身份(例如婚姻),也就顯得非常重要。」

送行的意義:用愛與尊重改變傳統

對同志朋友來說,被認同這件事情的確是很不容易,很多同志朋友在自我認同的過程裡可能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同樣的,家屬也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和學習尊重。
然而不論是婚禮或喪禮,很多家屬的壓力來自於沒有面子,或者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但若是因為逝者家屬的關係,而導致伴侶無法在喪禮上適當參與,其實並不公平。
家屬如果能夠給予無私的愛,適度的展現「同理」與「尊重」,以及盡量接近逝者的交代,有立遺囑,就照遺囑送行,這樣對於同志朋友而言才是更加的圓滿。
隨著同志婚姻的合法,現下的社會氛圍已經開放許多,越來越多的同志伴侶受到家庭和社會的祝福與支持,希望我們能更加重視同志的殯葬自主權益。這樣的「尊重」應出自於真心和關懷,也唯有如此,才能彰顯生命的尊嚴,才能看見送行的意義。

完整訪談

原文刊載於:冬瓜行旅►https://youtu.be/jFV2VV7sL3c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2022年的最新作品《搞砸的那一天》,是以網路上滿佈的社會新聞為素材出發,探討當代人在看似喧囂的生活中,所感受的孤獨與困境。本劇演出以社會上定義的「魯蛇」一族為描繪對象,八段故事中的八個角色,在他們人生最「阿砸」、徹底被宣告失敗的那個時刻,被切片放大成本劇演出所呈現出的魔幻時刻。
被留下來的自殺者遺族,該如何調適悲傷?旁人該如何幫助自殺者遺族?
法國電影《友你才精彩》是一部溫暖又勵志的喜劇,它將用高級的幽默帶領你深度探索死亡,劇情是在描述一位職業倦怠的禮儀師-路易,跟積極樂觀的腦性麻痺患者-伊高,陰錯陽差的展開了一段「護送遺體」的旅程。
靈性照顧是什麼?專訪大悲學苑《回眸》紀錄片導演陳志漢!陳志漢花了兩年時間,拍攝三位臨終病人,在病榻上的倒數人生。然後把這段過程,製作成紀錄片《回眸》,陳導演說:「他好像回頭去看了他一生,所發生過的事情,所以我覺得,這部影片可以取名做《回眸》。」什麼是「靈性照顧」?到底什麼是「死亡」?
由詹京霖執導的作品《一家子兒咕咕叫》於11月18日上映,作為今年金馬影展開幕片,一開賣就秒殺!真的是必看片單。看完後也立刻理解,大家為什麼搶破頭都想要看,果然不愧是入圍13項大獎的影片。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2022年的最新作品《搞砸的那一天》,是以網路上滿佈的社會新聞為素材出發,探討當代人在看似喧囂的生活中,所感受的孤獨與困境。本劇演出以社會上定義的「魯蛇」一族為描繪對象,八段故事中的八個角色,在他們人生最「阿砸」、徹底被宣告失敗的那個時刻,被切片放大成本劇演出所呈現出的魔幻時刻。
被留下來的自殺者遺族,該如何調適悲傷?旁人該如何幫助自殺者遺族?
法國電影《友你才精彩》是一部溫暖又勵志的喜劇,它將用高級的幽默帶領你深度探索死亡,劇情是在描述一位職業倦怠的禮儀師-路易,跟積極樂觀的腦性麻痺患者-伊高,陰錯陽差的展開了一段「護送遺體」的旅程。
靈性照顧是什麼?專訪大悲學苑《回眸》紀錄片導演陳志漢!陳志漢花了兩年時間,拍攝三位臨終病人,在病榻上的倒數人生。然後把這段過程,製作成紀錄片《回眸》,陳導演說:「他好像回頭去看了他一生,所發生過的事情,所以我覺得,這部影片可以取名做《回眸》。」什麼是「靈性照顧」?到底什麼是「死亡」?
由詹京霖執導的作品《一家子兒咕咕叫》於11月18日上映,作為今年金馬影展開幕片,一開賣就秒殺!真的是必看片單。看完後也立刻理解,大家為什麼搶破頭都想要看,果然不愧是入圍13項大獎的影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我曾認真思考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兩個人愛的證明及保障。但結婚為什麼卻又變成了愛情的墳墓?是兩個人一起捨棄生活中再有愛情一詞的覺悟,廝守彼此,共同實現社會責任及遵守家庭約定。同一個屋簷下裡面除了浪漫與激情之外,也被相互攤開的平凡與現實填滿。
Thumbnail
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在傳統喪葬習俗上,同志伴侶面臨著許多挑戰。在喪禮時可能面臨家人和親屬的不諒解,和無法實現殯葬自主等問題。
Thumbnail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丹妮婊姐【婊姐必請】podcast訪談, 本集許律師將聚焦家事案件,討論婚前協議及法定財產制等與婚姻相關法律問題,歡迎收聽。   本集重點 ✔ 律師做家事案件做到有職災? ✔ 臺灣人會離婚通常只為兩件事? ✔ 最常問委託人的一個問題? ✔ 很多人結婚理由都太抽象
Thumbnail
我老母過身了後,佇準備訃音的時,我的大漢小弟佇line頂面講:「小美的先生是查某的。」我講:「伊毋是小美的『先生』,是小美的『太太』,伊是咱阿母的『孫女媳』。」小美是阮大兄的查某囝,大兄離婚了後,囡仔攏綴老母,佮阮誠久無聯絡矣!大兄幾若年前過身。   我閣寫:「男同志的配偶,互相是對方的『先生』
Thumbnail
夫妻不相送的傳統習俗常常被要求嚴格遵循,但這是否符合現代價值觀?這篇文章對夫妻不相送的習俗進行反思,提出一些觀點。同時探討了告別式當天的情景以及相對應的意義,以及對未亡人提出的一些建議。
今天中午我參加了一個好朋友的基督教婚禮,這朋友在我心中,算是一家人。今天我的乾妹妹是伴娘,早上她有空的時間,跟我說要是她結婚,她怎樣,我也說了。 如果我年青時結婚,我覺得我跟一般人一樣,希望有一個盛大的婚禮。如今,我不再年青,人生的閱歷豐富了,想法跟年青時很不一樣。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想說的是順利圓滿的婚姻。 常看到許多人說婚姻的配偶是自己能夠選擇的家人,法律上的一等親。通常婚姻的兩人死後是能夠葬在一起的,也就是一起進真的墳墓。 現在大多都是入塔,說一起入塔也行,也可以選擇樹葬或海葬等,日本是火葬後遺骨入家族墓。 願天下有情人都能與心愛的人到最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我曾認真思考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兩個人愛的證明及保障。但結婚為什麼卻又變成了愛情的墳墓?是兩個人一起捨棄生活中再有愛情一詞的覺悟,廝守彼此,共同實現社會責任及遵守家庭約定。同一個屋簷下裡面除了浪漫與激情之外,也被相互攤開的平凡與現實填滿。
Thumbnail
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在傳統喪葬習俗上,同志伴侶面臨著許多挑戰。在喪禮時可能面臨家人和親屬的不諒解,和無法實現殯葬自主等問題。
Thumbnail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丹妮婊姐【婊姐必請】podcast訪談, 本集許律師將聚焦家事案件,討論婚前協議及法定財產制等與婚姻相關法律問題,歡迎收聽。   本集重點 ✔ 律師做家事案件做到有職災? ✔ 臺灣人會離婚通常只為兩件事? ✔ 最常問委託人的一個問題? ✔ 很多人結婚理由都太抽象
Thumbnail
我老母過身了後,佇準備訃音的時,我的大漢小弟佇line頂面講:「小美的先生是查某的。」我講:「伊毋是小美的『先生』,是小美的『太太』,伊是咱阿母的『孫女媳』。」小美是阮大兄的查某囝,大兄離婚了後,囡仔攏綴老母,佮阮誠久無聯絡矣!大兄幾若年前過身。   我閣寫:「男同志的配偶,互相是對方的『先生』
Thumbnail
夫妻不相送的傳統習俗常常被要求嚴格遵循,但這是否符合現代價值觀?這篇文章對夫妻不相送的習俗進行反思,提出一些觀點。同時探討了告別式當天的情景以及相對應的意義,以及對未亡人提出的一些建議。
今天中午我參加了一個好朋友的基督教婚禮,這朋友在我心中,算是一家人。今天我的乾妹妹是伴娘,早上她有空的時間,跟我說要是她結婚,她怎樣,我也說了。 如果我年青時結婚,我覺得我跟一般人一樣,希望有一個盛大的婚禮。如今,我不再年青,人生的閱歷豐富了,想法跟年青時很不一樣。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想說的是順利圓滿的婚姻。 常看到許多人說婚姻的配偶是自己能夠選擇的家人,法律上的一等親。通常婚姻的兩人死後是能夠葬在一起的,也就是一起進真的墳墓。 現在大多都是入塔,說一起入塔也行,也可以選擇樹葬或海葬等,日本是火葬後遺骨入家族墓。 願天下有情人都能與心愛的人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