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砸的那一天:以「偶」叩問死生議題——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導演 鄭嘉音X單程旅行社 小冬瓜深度對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2022年的最新作品《搞砸的那一天》,是以網路上滿佈的社會新聞為素材出發,探討當代人在看似喧囂的生活中,所感受的孤獨與困境。本劇演出以社會上定義的「魯蛇」一族為描繪對象,八段故事中的八個角色,在他們人生最「阿砸」、徹底被宣告失敗的那個時刻,被切片放大成本劇演出所呈現出的魔幻時刻。《搞砸的那一天》產生某種荒謬的時空交錯感,
劇中沒有答案,也沒有理由。由觀眾自行詮釋,或許也能因此和那個曾經的、搞砸的自己,和解。


偶劇與殯葬業的交集

本次對談的兩位職人,一位是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創辦人鄭嘉音,另一位則是來自殯葬業的社長小冬瓜。

偶劇與殯葬業看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平行領域,卻因為《搞砸的那一天》在議題上的選擇,意外得到了交集與連結,產生驚人的相似與共鳴。以終為始,由生命的殞落,逐步回訪曾有的生命軌跡,探索人生的意義。

曾經是陪葬品的「偶」,藉由八段跌宕起伏的短篇故事,閃現生命中的吉光片羽。在歌聲與樂曲的烘托之下,演繹如詩般的隱喻,透析生命的本質。

raw-image

偶永遠是它自己

小冬瓜:

無獨有偶的「偶」代表的是核心精神「偶戲」。簡單來說,就是借物代形,透過偶來表達人的情緒。

但是偶和人之間存在著差異性,表演的形式也相當不同。偶戲在效果上,和真人表演有什麼顯著的差異?

鄭嘉音:

偶和我們的生命有集體記憶的連結。曾經,偶是陪葬品,如今,偶以一種「玩具」、「陪伴」的姿態占據著我們的回憶。比如我們手上拿著娃娃,就會很自然地想幫它配音、演戲。這其實是一種情感的投射,我們可以運用偶,展現我們想表現的情感。

而偶戲與真人表演最顯著的不同,是演員在演戲時,演了兩小時,就扮演了某個角色兩小時。可是偶有一種魔力,偶永遠是它自己,它並沒有在扮演誰。

好比說,有次表演結束後,有個小孩怎樣都不肯走;他很安靜,並沒有吵我們,只是一直站在那裡,手裡不斷摸著某個偶。後來,老師來找他,我們才知道,原來他是個自閉症的孩子。而他一直靜靜在摸的那個偶,其實是沒有五官的,偶的頭就只是一個木球。

那時候,我們突然意識到,偶是真的有感應,尤其能和特殊的兒童產生連結。偶是很真實的存在。


赤裸的解剖舞臺

小冬瓜:

提到兒童,一般社會大眾確實對偶戲有刻板印象,覺得這是給小朋友看的兒童劇,但《搞砸的那一天》卻是面向成人的戲劇,除了探討死亡議題之外,偶的造型也比較赤裸。據說這次的舞台設定是解剖台,而操偶人以止血鉗和鑷子來操作偶,甚至還有遺體偶?

鄭嘉音:

對,這次的遺體偶是根據人體比例縫製出來的偶,和真人一樣,有器官,心臟、肺臟、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等。

在劇中,操偶師身上穿的像是實驗袍、類似醫生、法醫那樣的服裝,而他們正在解剖一具具的偶。

我們認為人體很像一個小社會,是必須平衡的運作機制,因此我們讓人體變成偶的生活舞臺,讓比較小的偶,遊走在真人比例的身體上。

藉由人體、器官與比例,傳達一些比較深層、心理層面的概念,達到隱喻的效果。我們很注重這些物件的使用,希望能夠帶給大家震撼感。

比如戲裡有個角色,她永遠不滿足,想擁有更多更多男人來陪伴。

我們就把男性性器官與蟲做連結,做出平行的比喻──她死後,蛆蟲啃咬、掠食著她的遺體,正如同她生前,這些男性性器官鑿探、貫穿她的身體一樣。


你不是一無所有,你還有病。

小冬瓜:

提到不滿足,在現在這樣資訊爆炸的後疫情時代,人們好像很容易進入這樣的狀態,充滿各式各樣的情緒、焦慮及困擾。

可能因為社群網路的崛起,大家都想經營自己美好的一面,美食啊、旅行啊等等,比較少會揭露自己不好的部分。

無形中,就變成每個人都在攀比,擔心自己落後別人,活得越來越焦慮。

久而久之,甚至不承認自己有缺點,難以接受自己有負面的一面,忘記要接納自己。

鄭嘉音:

關於這點我非常有感觸,尤其我身為五年級後段班,經歷過類比走到數位的年代,感受到的衝擊更大。

已經習慣3C產品的人可能沒有這麼大的比較,但我時常有懷舊的感覺,常想:啊,好想念單純的日子!

在那些比較匱乏的日子裡,不用跟人比,很容易有小確幸,心靈反而富足。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也比較密切,人情味比較濃,不像現在,只要手指頭按一按,傳送個表情符號就好。

雖然網路很好用,傳訊息很容易,一切都很快,但人們在這些聲音當中反而特別孤獨,即便看起來過得很熱鬧,內心都有某種孤單。

這部戲的重點之一,就是希望我們能承認及包容自己的負面情緒。

外表陽光的人未必快樂,每個人都要接受自己內心那些比較病態的想法,理解那些比較不好的念頭,從中得到療癒的力量。

raw-image

以終為始

小冬瓜:

沒錯,其實物質相對缺乏的時候,反而比較有餘裕,能夠挖得比較深刻,比如有更多時間能讀書、獨處或思考。當外界刺激很多時,光是應付這些刺激就來不及了,很難把心神或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

鄭嘉音:

對,像我是個健康寶寶,2019年末的時候,卻做了個子宮肌瘤的手術。

我不常進醫院,沒想到一進醫院就是開腸剖肚,那次的經驗對我來講很真實、很震撼。

本來事業衝得很旺、很忙,我根本沒空思考,直到被迫躺在床上休息,才把注意力抓回自己身上。我開始想,再這樣沒日沒夜衝事業下去,一旦身體出狀況,也是被迫要停下來。

那死亡到底是什麼?我想知道死亡是怎麼回事。

於是我開始收集資料,做了很多功課,也就是在這時候,覺得自己可以用一種科學的眼光,不必擔心什麼禁忌,或是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以創作者的身分直面死亡。

所以,這次戲劇的切入點比較強烈,是從死亡的狀態反推回生前的狀態,比如失業啊,或是情感上的不滿足啦,或是燃燒自己、失去自我等等。

這是運用生活經驗編織而成的故事,一個個都是生命,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和你我沒有任何不同。


搞砸的那一天,就是我們的此時此刻。

小冬瓜:

說到血肉之軀,曾經有個讓我很震撼的案件,有個中年男子,他因為生活比較不如意,想不開,就臥軌,躺在列車進站、衝擊力道最強的地方。

他的屍塊延伸了很長一段路,我們在那過程當中,就要很謹慎地、盡可能地把所有的屍塊收集起來。

更衝擊的是,事情發生到我們到現場,不超過一小時。當我在撿拾屍塊的時候,抓著他一段被撕裂的前臂,放進屍袋,都還有溫度。

當時我就想,明明一小時前,他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如今卻變成這樣的狀態……

他是誰?他為什麼選擇這麼做?心中真的充滿各種疑問。

鄭嘉音:

我們在創作《搞砸的那一天》的過程中,也充滿著許多這樣的疑問,不斷地反思,我們要如何詮釋死亡這件事。就像你說的,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旁觀者只能看到現場的狀況,根本無法明白當事者的苦衷與痛苦。

所以,我們讓偶演出角色當下的狀況,比如凝望著天空發呆,又或是急急忙忙地在找尋什麼。

我們沒有具體地說明偶在想什麼、追尋什麼,就是希望觀眾能在欣賞戲劇的時候,思考很多問題,試圖理解角色為什麼會這樣。

在這過程中,能因此對生命更敏感,而不是別人塞給我們一個答案,告訴我們那就是對的。

小冬瓜:

有些事情真的不是非黑即白。像我年輕時剛入行,面對情殺啊、輕生、虐童致死這些案件的時候,都會有主觀的價值判斷。就好像看戲時,會自動把角色分類為好人、壞人一樣。

曾經有個案子,初步回報時,只聽說是凶殺案,父親殺死兒子,當我們人員趕到現場時,兒子已經奄奄一息了。

第一時間,我們都覺得這父親很糟糕,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個兒子有精神障礙,多年來,都是父親在照顧他。

到後來,父親老了,也累了,甚至徵求兒子的同意:「我把你殺死好不好?我可以把你殺死嗎?」

然後兒子就點點頭,好像隱約知道,他的存在給父親添了非常多麻煩。

那當然,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問題,背後可能還存在其他原因,才會導致他們走到這一步。我們只能靠腦補或想像,真實狀況卻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一開始,難免會恣意妄為地去評論,隨著年紀漸長、閱歷多了之後,慢慢會發現,有些事情的對錯不是那麼絕對。我們只能知道這件事發生了,相對平穩地看待這一切,不會有太多價值判斷。

每個人的機運和命都不相同,那是老天爺給的功課。

每段生命的來去都有他的因緣,每個人都會有搞砸的那一天,Who Knows?

鄭嘉音:

是的,所以我們想利用偶的多面向,來寄託這種比較深層的心靈議題,投射我們的情感。

我們從一些新聞報導與網路文章中,提取了一些現代人時常會遇到的,比較低谷、負面、低潮的時刻。我們運用偶來演出,透過偶來探索世界,感受生命之重,從中得到療癒。

由於偶戲演繹這樣的題材比較少見,所以在演出現場我們安排樂手王榆鈞,用療癒的歌聲為故事做出引導,所有歌曲都非常好聽,更能藉著歌詞,引領大家做一些想像。

就像在看MV,有個隱約的故事線在那,但有自由解讀的空間,能夠讓觀眾進入一個詩意、隱喻的世界。

撰稿/歐俞萱


原文刊載於:冬瓜行旅點此前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單程旅行社 小冬瓜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2023/03/09
死亡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問題,但是我們的教育卻是避談的。這樣的文化對於個人和家庭都可能造成焦慮困擾,甚至遺憾。2014年10月,郭慧娟老師引進了英國的「死亡咖啡館」活動,沒想到在台灣引起諸多迴響。「死亡咖啡館」都在做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3/09
死亡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問題,但是我們的教育卻是避談的。這樣的文化對於個人和家庭都可能造成焦慮困擾,甚至遺憾。2014年10月,郭慧娟老師引進了英國的「死亡咖啡館」活動,沒想到在台灣引起諸多迴響。「死亡咖啡館」都在做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2/04
就像一般的伴侶一樣,同志伴侶在愛情的生命告終時,也會面臨喪禮的現實。由於同志喪禮過去並不普遍,因此大家對這類喪禮仍然非常陌生,甚至不確定會遇到哪些困難。那麼,同志伴侶舉辦的喪禮和傳統喪禮有何不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同志喪禮在執行的時候如此困難?
Thumbnail
2023/02/04
就像一般的伴侶一樣,同志伴侶在愛情的生命告終時,也會面臨喪禮的現實。由於同志喪禮過去並不普遍,因此大家對這類喪禮仍然非常陌生,甚至不確定會遇到哪些困難。那麼,同志伴侶舉辦的喪禮和傳統喪禮有何不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同志喪禮在執行的時候如此困難?
Thumbnail
2023/01/03
被留下來的自殺者遺族,該如何調適悲傷?旁人該如何幫助自殺者遺族?
Thumbnail
2023/01/03
被留下來的自殺者遺族,該如何調適悲傷?旁人該如何幫助自殺者遺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推薦度:★★★☆《我不知道》由三段呈現《0感焦慮》《遺留》《掰掰》構成,《掰掰》是一齣短劇,《遺留》是場肢體展演,而《0感焦慮》則為一件多媒材藝術展品。
Thumbnail
推薦度:★★★☆《我不知道》由三段呈現《0感焦慮》《遺留》《掰掰》構成,《掰掰》是一齣短劇,《遺留》是場肢體展演,而《0感焦慮》則為一件多媒材藝術展品。
Thumbnail
將自身活成一隻孤獨的獸,到底實現了什麼,在饕餮般的吞食中又何曾填補了什麼?
Thumbnail
將自身活成一隻孤獨的獸,到底實現了什麼,在饕餮般的吞食中又何曾填補了什麼?
Thumbnail
我人生的初次試鏡,是在某位友人的介紹之下參與的。 當時候的我並沒有任何影視的相關演出經驗,真要說的話,大概就是”操偶師”這個身分,讓我拍了好幾部穿著全身偶裝的廣告,但這些廣告都不需要試鏡,因為操全身偶這件事情我有著他人沒有的優勢。 那就是,身高! 首先,操偶師的身高普遍都希望找矮個子的人,因為這樣偶
Thumbnail
我人生的初次試鏡,是在某位友人的介紹之下參與的。 當時候的我並沒有任何影視的相關演出經驗,真要說的話,大概就是”操偶師”這個身分,讓我拍了好幾部穿著全身偶裝的廣告,但這些廣告都不需要試鏡,因為操全身偶這件事情我有著他人沒有的優勢。 那就是,身高! 首先,操偶師的身高普遍都希望找矮個子的人,因為這樣偶
Thumbnail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2022年的最新作品《搞砸的那一天》,是以網路上滿佈的社會新聞為素材出發,探討當代人在看似喧囂的生活中,所感受的孤獨與困境。本劇演出以社會上定義的「魯蛇」一族為描繪對象,八段故事中的八個角色,在他們人生最「阿砸」、徹底被宣告失敗的那個時刻,被切片放大成本劇演出所呈現出的魔幻時刻。
Thumbnail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2022年的最新作品《搞砸的那一天》,是以網路上滿佈的社會新聞為素材出發,探討當代人在看似喧囂的生活中,所感受的孤獨與困境。本劇演出以社會上定義的「魯蛇」一族為描繪對象,八段故事中的八個角色,在他們人生最「阿砸」、徹底被宣告失敗的那個時刻,被切片放大成本劇演出所呈現出的魔幻時刻。
Thumbnail
主角「栗子」內向高敏感,腦內小劇場澎湃。最後,只想也只能蜷縮在沙發上,承受那份「欲振乏力」⋯⋯
Thumbnail
主角「栗子」內向高敏感,腦內小劇場澎湃。最後,只想也只能蜷縮在沙發上,承受那份「欲振乏力」⋯⋯
Thumbnail
每個人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都不同,如何讓自己在困境中,轉換心境,找到適合生存的方法,真的得靠本身去突破,當然如果是旁觀者,也不要吝嗇自己的善,去幫助他人,無法感同身受,但可以協助家人朋友,甚至陪伴,因為生命是一份禮物,活下去,才能感受禮物的美好。
Thumbnail
每個人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都不同,如何讓自己在困境中,轉換心境,找到適合生存的方法,真的得靠本身去突破,當然如果是旁觀者,也不要吝嗇自己的善,去幫助他人,無法感同身受,但可以協助家人朋友,甚至陪伴,因為生命是一份禮物,活下去,才能感受禮物的美好。
Thumbnail
“ 加入這個行業真的很不簡單,要不斷地去嘗試,就算角色不被尊重,你還是要以最大的努力去做好這個角色,而且自己要先相信這個角色 ”
Thumbnail
“ 加入這個行業真的很不簡單,要不斷地去嘗試,就算角色不被尊重,你還是要以最大的努力去做好這個角色,而且自己要先相信這個角色 ”
Thumbnail
大江健三郎有本小說《換取的孩子》(Changling),典故就出自於歐洲的傳說,美麗的嬰兒出生後,侏儒小鬼戈布林便常常會用自己醜陋的孩子,偷偷換走美麗的嬰兒。而被留下來的醜孩子,即是被換取的孩子。在我們的人生中,或許也有過那樣的時刻,看著他人的人生腳本,心想自己是過著被掉包的人生嗎?
Thumbnail
大江健三郎有本小說《換取的孩子》(Changling),典故就出自於歐洲的傳說,美麗的嬰兒出生後,侏儒小鬼戈布林便常常會用自己醜陋的孩子,偷偷換走美麗的嬰兒。而被留下來的醜孩子,即是被換取的孩子。在我們的人生中,或許也有過那樣的時刻,看著他人的人生腳本,心想自己是過著被掉包的人生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