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中的家庭系統影響力-爸媽不可不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筆者臨床心理師的生涯當中,接觸過不少家庭、孩子及爸媽,許多爸媽對孩子狀況憂心忡忡,分析其情況,有很多不是孩子的個人因素,也不是父母的教養方法有大問題,而是一些「系統」的因素在影響!所謂的「系統」,它是個別組合的整體,個別之間有相互關聯,比如說,「家庭系統」泛指歸屬與此家庭成員所組成的組織,而在家庭這個組織內,家庭成員相互牽動。那什麼是「系統因素的影響」?意即孩子的外顯行為問題,常是家庭系統的反映形式,不是單純的「個人問題」,舉例來說,一個孩子自我放逐、有許多行為問題,可能不是他(她)不夠瞭解自己行為對自己的危害,而是他憂心爸媽間的衝突之一種表現方式!他(她)的爸媽都有意無意地爭取他(她)的同盟,爸媽紛紛讓孩子覺得都很支持爸媽個別自己(爸媽各自認為孩子都站在自己這一方),而他(她)和個別爸媽關係都很好,無法解決兩面討好的情況,總覺自己背叛了誰。這些「系統」因素非經談話分析不得而知,但是筆者歸結出常見值得注意的四大項,可以用「承先啟後」的概念來論述。「承先啓後」指得是身為人父人母在教養要注意的事。

「承先啓後」第一項要知道的是,往上聯結系統的注意,「父母-自己與另一半-兒女」,在家庭中這是向上的次系統,是身為爸媽的你(妳)對自己父母的關係聯結為何?理想的情況是「內心接受自己的父母,給予敬重的位置」。與父母的關係,往往影響和兒女的關係。筆者曾與一位診斷為亞斯伯格的父親諮商過,他與自己的兒子(同樣被診斷出亞斯伯格症)的關係很差,常認為自己兒子帶給他很多麻煩,兒子也和自己的關係不好,他回憶起小時父母對他很頭痛,後來他做了一些事去設法去改善他心中與父母的關係,說也奇怪,當他和心中的父母和解後不久,他能夠找到好方法善待兒子,改善他與兒子間的親子關係,直到後來,親子闗係變得很親密。另一個例子是一位母親恨透她父母,她回憶起小時父母都有意的忽略她,雖然她國小成績不錯!可是當她成為母親後,她唯一拿來說嘴炫耀的事情是,她的小兒子才幼稚園就比她兩個姊姊懂事,她的兒子經常稱讚她:媽媽,妳很辛苦。說著說著,這位母親眼眶紅了起來,筆者頓時覺得她仿佛成了年幼的小女孩,得到了肯定。她和父母間的聯結關係不佳,用很微妙的方式影響她與孩子間的對待方式。敏感的讀者應可觀察到,她的小兒子正扮演她的父母在肯定這個媽媽,而孩子本身的自性不見了。

第二項要注意的點是,橫向系統的聯結,「父母-自己與另一半-兒女」,這是核心家庭中常見平行關係的次系統,可以被理解為「教養者(通常是身為爸媽的您)間的關係穩定,情緒穩定,孩子易穩定」。這個教養者通常是孩子的爸媽,孩子需要的是爸爸媽媽,所以爸媽是否是在婚姻狀態並不重要,而是孩子有正常的機會當爸爸的孩子及媽媽的孩子。所以繼任者不要取代另一半先前關係所生的孩子之爸媽,而是當個和善的長輩即可,如此也可缷下硬成為無血親關係爸媽的壓力。筆者曾經有個案例,一位國小五年級的男學生他爸媽是離婚狀態,他周一到周五在爸爸家,過著「精實的生活」,爸爸家沒有電視,他放學一回家,爸爸就幫他復習或預習功課,或做題目,或訂正考卷,生活可說是一絲不苟,和軍旅生活差不多。到了周六日到母親家,孩子便常常癱在沙發上打電動、玩手機及看IPAD影片。如此周周循環,沒有問題。他告訴筆者,他最焦慮的不是爸媽離婚了,而是爸媽一起出現,為什麼呢?他告訴筆者,一方面爸媽可能吵起來,一方面爸爸會看不慣他在媽媽那邊的樣子而教訓他,他央求筆者務必不要約他爸媽一起出來,他認為現在這樣很好。

第三項要注意的點是,向下系統的聯結,「父母-自己與另一半-兒女」,是往下的次系統,這是為人爸媽最常精進的知識面,即是「一旦為人爸媽時,要給予孩子什東西或帶給他(她)什麼樣的經驗對孩子是最好的?!爸媽對孩子的職責又是什麼?」,在此,筆者的說法是「為人爸媽者要認知並接受做為爸媽的天命。」而什麼是「爸媽的天命」 (見「看見孩子」一文)?筆者認為是儘量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成年人」。爸媽扮演的角色過程是「從孩子的『導演』逐漸成為孩子的『觀眾』,並允許孩子認識他(她)自己。允許孩子有黑暗面,有負面的情緒,不會討厭自己。它的目標不是創造孩子所謂優質的人生,而是豐富「爸媽-孩子」雙方的生命旅程經驗。

最後一項是為了孩子不在親生爸媽身邊所寫的,在臨床經驗來看,雖然表面八股,但算有實用價值。就是「父母-孩子」的天然關係和法律不盡相關,對於孩子的親生爸媽要給予尊重的位子。筆者曾有過一個案例,青少年的女兒被診斷多種精神疾病並有許多行為問題,晚上常執意外出,因此和爸爸多有衝突,爸爸帶這個高中的孩子四處求醫,吃了很多藥物,仍得不到改善。後來得知這位女兒其實是養女,她小時被丟棄後,被現在的爸媽(不孕的夫妻)所領養,這對養父母在孩子小學成長階段有告知孩子被領養的事實,但絕口不提孩子親生爸媽,也要孩子完全離開他們。待筆者與孩子諮商後,承認孩子心中的原生父母的地位及事實,孩子鬆了一口氣,並流下眼淚,然後告訴筆者自己在學校的適應壓力,這都是孩子現在爸媽所不知道的。另有一位被領養的兒童,常更換領養家庭,有嚴重的行為問題,筆者跟他諮商過數次,他最初的生命感覺是「孤獨」,「覺自己被拋棄、沒人要」,當筆者說我尊重他的親生爸媽時,他的雙眼亮了起來。

這是筆者的臨床經驗告訴筆者關於家庭系統之事,注意「承先啓後」所包含的三個次系統其運作狀況,可能影響親子教養關係。分享之,供大家參考。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6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3/20
單親尋找愛情,需要考量年齡、個人條件與子女因素。年輕單親較重視感覺,年長單親較重視條件。公開擁有子女的時間點和對象的接受度,會影響戀情發展,也可能帶來「回春」般的體驗。文章提出三點建議:及早公開有子女事實,平衡個人與父母角色,保持教養子女的主導地位。
Thumbnail
2025/03/20
單親尋找愛情,需要考量年齡、個人條件與子女因素。年輕單親較重視感覺,年長單親較重視條件。公開擁有子女的時間點和對象的接受度,會影響戀情發展,也可能帶來「回春」般的體驗。文章提出三點建議:及早公開有子女事實,平衡個人與父母角色,保持教養子女的主導地位。
Thumbnail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09
維繫愛情關係需要持續的經營與付出,如同灌溉植物般,需要時時關心、體貼伴侶的需求。文章從三個面向探討如何經營愛情關係:情侶、已婚未育及已婚有育。文中強調日常的關懷與用心,勝過情人節的刻意安排,並建議根據不同階段調整相處模式,保持關係新鮮感。
Thumbnail
2025/02/09
維繫愛情關係需要持續的經營與付出,如同灌溉植物般,需要時時關心、體貼伴侶的需求。文章從三個面向探討如何經營愛情關係:情侶、已婚未育及已婚有育。文中強調日常的關懷與用心,勝過情人節的刻意安排,並建議根據不同階段調整相處模式,保持關係新鮮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關於家庭中的三角關係。三角關係如何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之間的感情疏離如何影響子女?為什麼在家庭中會出現對立兩極化的衝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對抗模式?
Thumbnail
關於家庭中的三角關係。三角關係如何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之間的感情疏離如何影響子女?為什麼在家庭中會出現對立兩極化的衝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對抗模式?
Thumbnail
呼應此篇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07110868109835&set=a.411227291031528 接續討論 在原生關係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親密關係,他們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人格塑造。如果父母年輕時對待自己的孩子不尊重、不信
Thumbnail
呼應此篇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07110868109835&set=a.411227291031528 接續討論 在原生關係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親密關係,他們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人格塑造。如果父母年輕時對待自己的孩子不尊重、不信
Thumbnail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華人社會中,絕大部分的家長都以子女為先,整個家族也為下一代投注了不少的關注與心力,這從每年節慶團聚時,遠房近親皆熱情關心彼此下一代的教育與發展可見一般。 。 而身為在這個系統裡最末端的子女,在主動或被動的接受關愛與資源挹注的同時,也承受了隨之而來的責任與壓力...
Thumbnail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華人社會中,絕大部分的家長都以子女為先,整個家族也為下一代投注了不少的關注與心力,這從每年節慶團聚時,遠房近親皆熱情關心彼此下一代的教育與發展可見一般。 。 而身為在這個系統裡最末端的子女,在主動或被動的接受關愛與資源挹注的同時,也承受了隨之而來的責任與壓力...
Thumbnail
有大量的研究發現,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在未來的婚姻中確實可能表現出較低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差的婚姻適應能力,對婚姻有更多負面感受和更低的滿意度( Brown et al., 2015; Falcke et al., 2008)。 以下整理出了幾種容易讓孩子感到不幸福的父母類型 1.期望很高的父母
Thumbnail
有大量的研究發現,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在未來的婚姻中確實可能表現出較低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差的婚姻適應能力,對婚姻有更多負面感受和更低的滿意度( Brown et al., 2015; Falcke et al., 2008)。 以下整理出了幾種容易讓孩子感到不幸福的父母類型 1.期望很高的父母
Thumbnail
「親愛的H你好,你會怎麼描述曾經或是正在身處的狀態?」 「父親出軌,離婚,媽媽過於依賴孩子,曾經兩個小孩被單獨丟在家好幾天,父母輪流離家出走。之後好幾年打官司,財產、監護權等等,身為長女的我幾乎都會陪媽媽去法院,有時候也會是列席人。家庭界線模糊。
Thumbnail
「親愛的H你好,你會怎麼描述曾經或是正在身處的狀態?」 「父親出軌,離婚,媽媽過於依賴孩子,曾經兩個小孩被單獨丟在家好幾天,父母輪流離家出走。之後好幾年打官司,財產、監護權等等,身為長女的我幾乎都會陪媽媽去法院,有時候也會是列席人。家庭界線模糊。
Thumbnail
爸媽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童年有自己的成長背景,有自己生命所經歷的難處,也有自己能體會過的一方風景。 爸媽是兩個被稱作「爸爸」「媽媽」一輩子的正常人,有時運氣好,他們也體會過被呵護、好好對待的童年、甚至還有被尊重跟鼓勵的青少年,因此,懂得那份呵護、好好對待、尊重跟鼓勵的愛。 有時,運氣不
Thumbnail
爸媽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童年有自己的成長背景,有自己生命所經歷的難處,也有自己能體會過的一方風景。 爸媽是兩個被稱作「爸爸」「媽媽」一輩子的正常人,有時運氣好,他們也體會過被呵護、好好對待的童年、甚至還有被尊重跟鼓勵的青少年,因此,懂得那份呵護、好好對待、尊重跟鼓勵的愛。 有時,運氣不
Thumbnail
透過「覺察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了解父母言行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然後試著改變,並讓家庭創傷終結於自己這一代! 非常推薦給已經當爸媽的各位朋友!
Thumbnail
透過「覺察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了解父母言行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然後試著改變,並讓家庭創傷終結於自己這一代! 非常推薦給已經當爸媽的各位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