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會傷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改變孩子未來指數:5/5
🤱榮子短評:為了自己與孩子,一生至少讀一次!
/
💬 書本摘要
書中傳遞「覺察」的重要性,透過覺察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了解父母言行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然後試著改變,並讓家庭創傷終結於自己這一代
認真說,這本書一定要看!尤其是已經當爸媽的朋友,請趕快看起來!上方圖片整理了,最關鍵的重點,以下再分享2個我覺得相當重要的點
/
🚩#開放式問句很重要
請幫下方句子,劃上300顆星星🌠
「孩子出現異常行為時,背後都有原因」 「開放式問句,能夠問出孩子的心理話」
當孩子跟其他大人出去時,請務必注意他的心情變化!與其問孩子「乖不乖,有沒有聽叔叔阿姨的話」,不如問「今天有什麼想要跟我分享的嗎~」,這樣的問句更能徹底了解孩子與其他大人的相處情況
/
🚩#就算離婚也要以孩子需求為重
讓我們以一段言情狗血劇,來看看離婚會踩到哪些雷
爸爸與媽媽,是商業聯姻,但媽媽卻深愛著爸爸。不幸的是,男主角5歲時,爸爸愛上了秘書,因此離婚。離婚後,媽媽由愛深恨,拒絕跟爸爸有任何接觸,也不准爸爸探視男主角,甚至不停灌輸爸爸外遇該死⚰️⚰️⚰️更可怕的是,媽媽酒醉後,還會打罵酷似爸爸的男主角,但清醒後,卻又抱著他痛哭:「媽媽很愛你,媽媽只有你了,你不能離開媽媽」。而男主角就在這樣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下,逐漸長大……🚶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不該做的事」
★ 媽媽沒有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讓孩子見爸爸)
★ 媽媽反覆的行為,讓孩子充滿困惑、無法預期,這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喝酒前後的巨大落差)
★ 媽媽與爸爸形同陌路(拒絕與爸爸接觸)
對孩子來說,離婚後最重要的,就是「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宣布離婚的原則,就是只對孩子說「最重要的事情,並同時傳達對孩子的愛」。跟孩子宣布時,請參考下方說法🔻
「爸爸媽媽試著解決彼此的問題,但還是沒有辦法,所以才決定分開,但爸爸媽媽對你的愛還是一樣的」
請千萬不要像上面的狗血媽媽,對孩子說「都是爸爸外遇,才會這樣」(這些對孩子都是傷害啊!)
不奢求離婚後還跟對方當朋友,但最起碼要跟他當「商業伴侶」!把撫養孩子當作雙方一起經營的事業,請互相合作與尊重、一起考慮孩子的需求、做出對孩子最好的決定🤝🤝🤝
/
🗣️#題外話
孕期時,我先看了一本著名的教養書籍「我數到3喔」,而書中推廣的「隔離法」,看起來頗具功效。
我很興奮的跟郭先生分享這本書時,他眉頭一皺,發現案(觀)情(念)並(怪)不(怪)單(的)純
我們開始針對隔離法進行討論與資料查詢,也因此找到這本書♥️
書中有一段話很棒,這邊分享給大家「孩子需要的是連結,而不是隔離」
願我們都能走進孩子的心
avatar-img
2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榮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分享「法式瘦身學」的秘密,讓「維持苗條身材、不復胖」不再是夢想
分享「法式瘦身學」的秘密,讓「維持苗條身材、不復胖」不再是夢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你有想過如何在生命的風浪中保護最脆弱的心嗎?當家庭的航向需要改變,對話的方式成為了溫柔的力量。 談論離婚這件事時,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無比艱難決定,同時,也產生愛的不同面貌。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在風浪來襲時,如何用愛為孩子指引一片安穩的海域。 和孩子溝通父母離婚:溫柔的力量 在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你有想過如何在生命的風浪中保護最脆弱的心嗎?當家庭的航向需要改變,對話的方式成為了溫柔的力量。 談論離婚這件事時,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無比艱難決定,同時,也產生愛的不同面貌。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在風浪來襲時,如何用愛為孩子指引一片安穩的海域。 和孩子溝通父母離婚:溫柔的力量 在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