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裡迷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幼兒園老師說:今天數學課,張魚燒迷路到伸手不見五指了!

一個未滿六歲的小孩,我其實沒有很想讓他陷入大人規範的標準化學習世界,只是到看到老師這樣說,我倒是很想知道什麼樣的數學會讓小孩迷路到神遊的程度。打開教材一看,原來是邏輯序列的問題,一排看似暗示順序的顏色、形狀、數字...,要小孩在刻意空白的地方填入接續下來應該出現的顏色、形狀或數字。坦白說,這樣的題目會迷路是應該的,因為,提示順序的資訊不夠,刻意空白要小孩作答的出題意象不明,白話來說就是:「為什麼教材說的就算?」

掌握到題目的問題癥結後,我回頭看看張魚燒,邀請他一起來進入題意不是很清楚的數學學習本的世界,他拒絕我了。「來!來!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你為什麼迷路。」我再次鼓勵張魚燒。「不要!」搖頭兼逃離媽媽能抓到他的範圍,拒絕得很果決。「媽媽也看不懂,你來教教我。」、「咦?紅色愛心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裡有箭頭?」小孩依舊不為所動。「我們一起找出原因,你可以玩手機五分鐘。」小孩突然認真靠近跟我說,「我覺得五分鐘太少,要二十分鐘。」我拒絕,回道:「不行,還是改成三分鐘?」小孩再提出斡旋:「十五分鐘?十分鐘?」「好!十分鐘!」於是,張魚燒搖身一變成為張老師,教我所謂在課堂上迷路的數學邏輯問題,每一題都說明得清清楚楚,我這才放心,原來這小孩並沒有迷路。

過程中,我唯一擔心的是小孩遇到否定、挫折、困難就打退堂鼓的逃避心態,這世界充滿有趣的事情,如果一開始就因為自己的表現不如預期而放棄,那就太可惜了。在他不斷拒絕我一起重看數學教材時,我心裡也一度浮出不安的念頭「雙魚小孩玻璃心脆弱,萬一偶包太重,那就糟了。」幸好手機拯救了多慮的媽媽,小孩重新嘗試也找到信心,一切值得歡呼!

不過,為什麼數學總容易讓張魚燒迷路呢?難道我們家的數學基因真的那麼微弱?回憶自己數學的學習過程,從應該是從國小高年級就開始節節敗退,再細究當時的情境--當時的數學老師是班導師,她教國文也教數學,然後會在課堂上明示暗示同學要去她家補習,我是唯一沒去補習的學生,沒有練習過月考猜題的題目,身邊也沒有可以支援我溫習課業的幫手,我只能靠自己。上了國中之後更不能期待,就是在「眾人皆迷路,只好找樂子」的嘈雜聲中度過每一堂數學課,好不容易上了高中,教我們數學的是貴婦老師,雍容華貴的聲音極度催眠,她一進來五分鐘,我就倒了!最後高三我終於投降,進入補習班狹窄空間,去聽補習班老師無聊的笑話中,穿插的數學作答技巧,最後聯考也僅僅維持在校程度,深覺補習費白花。

但,我數學真的那麼差嗎?但我物理化學很好啊!因為國中遇到一位物理、化學、地球科學都很會教的老師,這些基礎讓我上了高中依舊如魚得水,怎麼我一遇到數學就舉旗投降,試也不試呢?唉!只能說我小時候學數學的時候太容易被嚇唬,放棄得太早!但也可以說,能不能讓數學專家好好規劃教材、讓真正懂數學的老師來教數學?小不懂教大不懂,謎團一個傳接一個,老師照本宣科,聽起來不有趣,一聽到數學就不支倒地活陷入迷宮之中,那是意料中的事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雙魚男孩與天秤媽的沙龍
7會員
12內容數
2023/07/04
台語已經被聯合國列為第三級瀕危語言,大概不用三十年就會在台灣消失,如果把台語以竊蛋龍比喻,消失的那一剎那被保留的是今年金曲獎這一段,能不驚心嗎?
Thumbnail
2023/07/04
台語已經被聯合國列為第三級瀕危語言,大概不用三十年就會在台灣消失,如果把台語以竊蛋龍比喻,消失的那一剎那被保留的是今年金曲獎這一段,能不驚心嗎?
Thumbnail
2023/01/29
2023年的農曆年節接連兩個寒流把遊興凍得不要不要的,加上全家人又被諾羅病毒折騰得不成人形,窩在家裡似乎成為漫漫長假唯一的選擇,然而,看著即將六歲的小男孩想動不能動的樣子,心裡還是覺得很過意不去,於是開口問他,想不想跟媽媽看地圖來個世界小旅行?小孩很捧場地立刻關掉電視機,跟媽媽進入Googl
Thumbnail
2023/01/29
2023年的農曆年節接連兩個寒流把遊興凍得不要不要的,加上全家人又被諾羅病毒折騰得不成人形,窩在家裡似乎成為漫漫長假唯一的選擇,然而,看著即將六歲的小男孩想動不能動的樣子,心裡還是覺得很過意不去,於是開口問他,想不想跟媽媽看地圖來個世界小旅行?小孩很捧場地立刻關掉電視機,跟媽媽進入Googl
Thumbnail
2023/01/27
農曆年前,張魚燒遭到諾羅病毒的襲擊,上吐下瀉好幾天,漫長的年假僅剩下清腸胃與自我隔離的功能,無緣玩樂。 好不容易病毒終於退散,陽光露臉的初三帶著小孩到附近的公園曬太陽、消消毒。「我想要玩沙!」話剛說完,張魚燒已經光著腳丫在公園裡的沙坑裡玩耍了。大病初癒的張魚燒充滿期待地在沙坑裡跑了一
Thumbnail
2023/01/27
農曆年前,張魚燒遭到諾羅病毒的襲擊,上吐下瀉好幾天,漫長的年假僅剩下清腸胃與自我隔離的功能,無緣玩樂。 好不容易病毒終於退散,陽光露臉的初三帶著小孩到附近的公園曬太陽、消消毒。「我想要玩沙!」話剛說完,張魚燒已經光著腳丫在公園裡的沙坑裡玩耍了。大病初癒的張魚燒充滿期待地在沙坑裡跑了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昨天是ABC小朋友上課的第一天,真是把我們三個老師搞得哭笑不得🤣° 早上老師幫他上數學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看不懂中文,需要用英文解說題意,這孩子非常的smart,解說之後立馬可以作答,這時姊姊鬆了口氣,慶幸自己是留英回來的° 中午之後則是正音課程開始,跟這孩子講中文真的是雞同鴨講,
Thumbnail
昨天是ABC小朋友上課的第一天,真是把我們三個老師搞得哭笑不得🤣° 早上老師幫他上數學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看不懂中文,需要用英文解說題意,這孩子非常的smart,解說之後立馬可以作答,這時姊姊鬆了口氣,慶幸自己是留英回來的° 中午之後則是正音課程開始,跟這孩子講中文真的是雞同鴨講,
Thumbnail
面對數學的困難,許多學生總是會質疑為何要學這門學科。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分享了數學在日常生活和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性, 並透過真實故事強調數學訓練思考邏輯的價值。 「為甚麼要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 這篇文章是一個數學老師的回答。
Thumbnail
面對數學的困難,許多學生總是會質疑為何要學這門學科。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分享了數學在日常生活和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性, 並透過真實故事強調數學訓練思考邏輯的價值。 「為甚麼要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 這篇文章是一個數學老師的回答。
Thumbnail
推薦幾個家裡在看的YouTube科學數學頻道:Hopscotch、 AumSum - What If和numberblocks。這些頻道有趣又教育性,適合小朋友觀看。
Thumbnail
推薦幾個家裡在看的YouTube科學數學頻道:Hopscotch、 AumSum - What If和numberblocks。這些頻道有趣又教育性,適合小朋友觀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