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連載,移居花蓮Q&A_第四題》移居有不適應的地方嗎?

2021/06/14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回答這題之前,先給基礎人設。
基於各種原因,先選跟花蓮市區融為一體的吉安鄉做為移居停靠首站。吉安鄉有十八個村,若從北到南看去,是進入花東縱谷的門戶,離市區近且包山包海。
我家靠山,靠山這幾村原是日治官辦移民村,市街方正,農景優美。從我家開車到臺北父母家,不塞車三小時左右;走路到花蓮市文創園區一小時,單車到七星潭半小時,開車到新天堂樂園十五分鐘。我家徒步二十分鐘內有連鎖超商、雜貨店、超市、國小、農改所、加油站、警局、郵局、簡餐館、麵包坊、飲料店、早餐店、類夜市的幾個路邊攤…,雖選項不多但要一週七天不離開家、全靠步行生活是可以的。
我家這區大概從十年前開始,陸續有花蓮、臺中等地專營透天的建商大興土木蓋一排一排連棟別墅,猜測當時廣告詞也是依山傍海鬧中取靜一面大都市一面大自然之類。當年申請民宿牌算簡單,透天厝多的吉安直到陸客潮退之前,領牌開業的民宿至少超過百家,帶動一波房市買氣。今年國旅興盛,許多原歇業民宿也脫胎轉世,加減接些假期散單。
921地震後,臺灣新建屋的防震係數要求都提高了,撐過前幾年花蓮大地震也讓買家多些信心,吉安逐漸成為近年移居置產換屋首購的花蓮房產買賣主要熱區,也是少數人口正成長、移居客眾的花蓮鄉鎮。這類透天大部分住戶都是本地小家庭、夫妻首購或換屋、大家庭團聚,加上這一年許多遊子海歸,連買好幾棟同堂者也有。另外,十年前後房價飆速上緩,許多屆臨退休軍警公教人士也在此置產布局。
我沒有機車,有汽車單車,完全沒研究過家附近有沒有公車站,就算有應該也得花不少時間等車所以從未搭過。我沒有叫外賣的習慣,不常下廚所以逛市場機會不多,除了剪頭髮也沒在這有過醫療或衛生方面的經驗。有一隻六歲、跟我一樣愛走路的米克斯狗。
前情提要這麼多,因為花蓮實在大,不能以偏概全。我的回答只表示了住在吉安的某個村子、用這樣生活方式的我,所面對的適與不適,千萬不要當作花蓮通則。


呃,實際上吉安不是長這樣。


倒是有滿多地方長這樣。


Q:移居有不適應的地方嗎?

與其說適不適應,不如說因為這裡養成哪些新習慣、又有哪些原有的習慣消失或變形了。這些日常瑣事通常也能跟移居的優缺點換句話說,但我覺得優缺點太過武斷而且容易流於籠統—「優點是空氣很好,缺點是小黑蚊很多」—這種說詞很常見;願意移居花蓮的人應該也都是對某些都市強大的生活機能不特別需要的人,所以「購物不方便」「好山好水好無聊」這種適或不適之處我也沒啥想法。我只能分享些很個人的、生活習慣的一些感悟,比如:
搬來花蓮竟然變胖?
臺北市這幾年適合走的路或道越來越多,我在臺北也養成了步行做為通勤工具之一的習慣,搭配捷運、公車或共享單車,可以因應各種臨時的氣候變換選擇不同組合出門回家。但,在花蓮,你怎麼出門就得怎麼回家,而我住的吉安其實滿常白天大太陽、下午就噴雨。如果是去市區辦事或想找個咖啡店坐坐,基本上最後都只能選擇開車。
岔開一下,離題分享一件我覺得搬到花蓮很棒的事。因為天地開闊,每天打開窗都可看到遠方氣候變化和整體雲況,要預測當日天氣不會太難。不知道別人怎麼感覺,但每天能看到整片天空,好像讓我每天活得比較踏實;起床開窗看一眼,明白自己今天跟昨天沒有不同,依然是個小小的我,別膨脹但也別洩氣,天地罩著我。這無關當天是颳風下雨或太陽,單純就是如何利用體感讓自己安定下來的小密技。
說到難走路,花蓮市的難跟鄉村的難又不太一樣。鄉村的難很容易想像,太熱啊太濕啊太遠啊沒有遮蔽啊路上有蚊蠅鼠豽啊之類的。這裡我想特別說說,在花蓮市走路的難。


農村走路難大概就是這種難法。
做為一個以觀光重鎮自居的縣轄市,花蓮市巷弄的侷狹尺度有時給人一種來到同樣觀光重鎮府城的錯置感,但府城多數觀光客走路或騎車,交通規劃也滿尊重行人,幾個觀光區都盡量在白天淨空騎樓或利用鋪磚、油漆顏色區隔人車行道,所謂使用者經驗為主的都市設計,但花蓮完全不這麼回事。開車來花蓮觀光客佔多數,一衝出蘇花無論是要往山或海、要停留市區觀光住一晚、要沿著海岸或縱谷往臺東奔去,一般狀況下抵達花蓮時間都是中午十一點到下午兩點,午餐或下午茶。


天氣好的周末假期,路上就會出現這種人車一體奇景。
現在大家都習慣把導航開到最後一刻,以前那種「我先把車停附近,下車再來找餐廳位置」的停車法已不存在,更常見的是無論巷子多小多窄、扣掉兩側停車幾乎就是單行道寬度了,還是要把車開進去,把乘客放下來再以餐廳為圓心輻射繞圈找車位。
網紅當道大家也知道這年頭餐廳一熱就馬上過熱,全部都搶著要去同樣幾個點打幾張卡,加上市區原先就存在道路規劃無章法、停車位嚴重不足的問題,大家又不願意停遠一點,最後就是全在市區塞成一團。
花蓮老司機滿多的,汽機單車都有,偶爾車陣貪食蛇吃了一輛電動輔助車當蛇頭,整個變花車遊行的慢速播放,我還看過大白天阿伯騎車騎到睡著、以時速低於5公里的高超技術在鬧街上慢行,各種駕駛習慣跟時速的交通工具都會出現在同一狹路,也造成行人的危險。
這時你可能會問幹嘛走馬路、不走人行道?因為,花蓮市區,基本上是沒有人行道的。或者說,幾乎沒有你可以安心直走超過二十公尺的人行道。
除了文創園區或學校週邊,大部分狀況都是走一段騎樓、走一段馬路、走一段各種車輛之間、走一段攤販之間、走一段儲藏貨物或臨停汽機車之間、再走一段不知道算騎樓還是馬路的路。從我家走到市區來回大概八公里,扣掉其中大概兩公里的田間小路剩下全是住商工業混宅的街區,最累的不是走路,是看路。


走在騎樓與臨停與馬路之間的無奈,他懂。
既然不能常走路,那怎麼處理原先把走路當運動的習慣?一是騎單車,二是甘願繞遠路。甘願繞遠路的意思是,提早出門,在同一目的地前提下,想辦法穿街繞巷的走出一條比較舒服的路。


還是有很不錯的市區步行方法,比如上次邀請葉柏強老師帶團走讀老城區的文學旅讀路線。
改變運用時間的方法!
搬來花蓮變胖,除了少走路卻沒用其他運動去補,還有一大原因是常開車。
搭捷運公車可以讀書用手機,走路可以看路上風景,但開車完全無法分心甚至無法思考,而我常去的豐田村開車得花二三十分鐘,更別說要去遠點的地方出差訪友或遊玩。原本不以為意,覺得放空就好,最近才開始把這當作是移居生活對我「運用時間」能力發起的挑戰。
我覺得開車最適合處理的工作就是比較不須做重大決定、只是資訊交換或告知信息的純聲音會議,聽大於說而且不需動用太多大腦的判斷或決定區塊,畢竟那些區塊此時正在專注處理攸關自己與他人生死存亡的事情。
走路適合細思深化子題,搭車適合隨意放飛思緒,開車好像比較適合大方向發散的思考,但通常之於我的思考速度會變很慢,至今還沒找到比較實用的方法,只能期待自動駕駛的普及化了吧。
近期開車往返豐田愛聽歌單,整張專輯四十多分鐘,剛好去回各聽一半。
從開車的題目,另外可以延伸分享的是移居對於「工作方式」的探討。
我原本不是一個太有效率的人,但在臺北,這件事滿容易搪塞敷衍。比如卡關或心亂,出去走走逛逛找朋友哈拉、參加個活動很快能轉換心情或進入所謂「有事做」的狀態,但移居生活的確給我非常非常多的、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我過往的都市生活,幾乎所有事都可以被塞進一個叫「咖啡店」的地方,開會,寫稿,想點子,各種社交或工作活動通用;花蓮咖啡店不少也的確有幾家愛店,但每趟出張不只一杯咖啡錢還加上好幾個時段停車費跟找車位時間。
想想還是待在家好了。
業大沒有,家大是肯定的,都搬來花蓮了不然要怎樣!家夠大,不僅可以分桌工作,還能分房工作。
首先,確定是否多數工作可藉網路完成。弄兩張桌子來,電腦跟手機各擺一張,一機一桌永不越界。然後,根據各工作屬性(比如看書需要寫筆記、想創意需要上網查資料)安排哪張桌子閱讀、哪張桌子書寫;電腦裡不儲存任何通訊軟體帳號密碼,要登入可以但每次都得手動登入,很麻煩,還要認證碼;很多人社群聊天跟工作參雜,除了建議大家一起善用工作軟體之外,只能當個手機電腦之間的搬運工,開個小帳把東西搬來搬去;每天起床確認今天工作內容,決定今天哪幾段時間使用哪張桌子,等於變形要求自己使用手機的時段。
最後,弄來第三張桌子,放另一個房間,椅子要好一點,房間裡禁用可以連上網路的任何產品,可放空,可在想逃開手機成癮的時候可以帶著電腦逃進去。至於咖啡,想喝好咖啡就出門去喝吧!但別把工作上網什麼的攪和進去,那是這兩個房間三張桌子的事。可以帶著手機平板去咖啡店做做樣子,但如果進度掛零也只能蓋自己不能怪天氣,怪你沒辦法一次跟店家開兩個包廂。
還在熟稔中,但這招我覺得挺管用。
你想要當怎樣的鄰居?
臺北生活,鄰居應該是每日碰面的人裡最少交流的,花蓮相反,鄰居可能是我每天唯一講話的對象。有談得來也有談不來的,有喜歡也有討厭的,但就這麼大地方住這麼些人,只能好好相處。
隔壁住一對軍教夫妻,不算老但先生已退伍,膝下無子但養幾隻老狗,夫妻都早睡;剛搬來時,他們滿不適應我將近午夜才就寢的作息。
在臺北,社群媒體的鄰居基本上完全大於你日常周遭的鄰居,每個人都可以住在自己島上,尤其社群媒體的部落或村莊制,強烈的助長或抑制我們的良善或邪惡,利己或利他,自私或同理。當我們習慣活在一個全是跟我們類似的同溫層虛擬聚落,鄰居通常只求不相互干擾妨礙,偶爾跟一兩戶發生些人情交流但「社區」的概念基本是很薄弱的。在大都市,許多人忙工作都累慘,哪有心力應付鄰居。
都市一棟公寓,有住三十年老住戶,也有因工作遷居的上班族,有交換半學期一學年的學生租客。頂多討論垃圾怎麼收,絕少機會交流各自在地認同。


這是一種鄰居關係。


這,又是另一種鄰居關係。
我並非要說住鄉村的人就不用社群媒體,「人機一體隨時在線」這件事是不分城鄉的,我是要說被鄰居排擠或接納,是農村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環。
當你被邀請參與某家人烤肉,當你的車擋住誰家的進出口,當你家在裝潢大家過來問缺什麼,或反問淘汰什麼他可以拿走,這些都會實際影響你的生活,跟你平日忙不忙於工作沒太大關聯。
耐得住無聊跟安靜絕對是移居花蓮的心功課,拿捏跟身邊鄰居距離這件事也是。
狗狗搬到花蓮很開心吧?
能上山下海的確很棒,只是也沒辦法天天上山下海,還是得過日子。
曾在東華大學的新生分享座談講到,移居最難適應的兩個生活機能差異,一是打籃球二是遛狗。籃球大家還可以理解,人口少,球場跟球友都少,狗狗事較難想像。


這是落日不是路燈!常見的球場風景,空無一人。
首先,我的狗夥伴不適合放開牽繩,放開他一定開心但他好奇心強,任何人車都追,不想變我家附近常見那幾隻出車禍斷手腳的同類,絕不放繩,也讓路過老人小孩不擔心。他唯一會放繩的地方是臺北的華山或迎風狗公園,在那可以安心和朋友跑跳玩耍。
因此,他大部分朋友在臺北,我不確定搬到花蓮開心度有沒有提升。
上次訪問同樣愛狗的花蓮電台主持人清盛哥也有聊到,在農村,各家習慣的養狗方式都不相同,有的沒打預防針或吃跳蚤藥,或者久久洗一次澡。有的放養戶外,有的圈養院內,但院子動不動就自始為君開問題是你搞不清楚他每天幾點會開。有的家犬護衛本能強大,兩狗衝突一觸即發;有的每天剩菜剩飯丟門口或供眾狗飽食,參雜碎骨或油湯,但也可能某家門口同一鍋東西參的是鼠藥,準備晚點拿去捕鼠。
怎麼適應這樣的狀況?先自己走過預計遛狗範圍內每條巷子不只一遍,了解哪幾戶養哪類型的狗,大概是怎樣的照料法,然後規劃幾條不同溜狗散步路線因應狀況。然後,帶一根棍子。
變成動手做達人了嗎?
希望可以!
如果在臺北,缺個普通鞋架,除非特別講究不然通常就去大型量販家具店帶回家組,但花蓮選項不多,乾脆自己做。但其實電商跟物流發達的現在,動手做有另一層理由。
前陣子和一位多才多藝的移居前輩(其實年紀比我小但經歷超豐富)聊他如何逐步建立在地接案網絡?業務範圍囊括鐵、木、泥工甚至蓋了自家房子的他,因為個性臭屁不服輸,每次別人問他會不會某個技能,能不能幫忙做?他絕對先回答說「這很簡單啦,我來做啊沒問題」,先把事情扛下來,回家再趕快上網學或偷偷去找老師繳學費拜師學藝。久而久之,接案技能也越來越多元,知道怎麼做之後也比較能妥善規劃時間與金錢的分配。
我覺得移居鄉村,這樣的精神滿必要的。
MAJIpapa
MAJIpapa
步行嗜好者,移居花蓮靠山新住民。「有点文化」負責人,「有點熟游擊廣播電台」「豐田電台TOYOTA RADIO」台長,「花蓮豐田移創指導所」舍監,小犬MAJIgaga的犬父。希望藉由寫作梳理自己協槓多工但一知半解的所做、所見與所想。主題包括讀書心得、工作筆記、農村大小事,藝文和創意高齡等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