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孔子之所以哂子路,是由於子路「其言不讓」。孔子對子路微微冷笑,實在是當機點化子路好勇急進的心態,那不是辦大事之材呀!其後,子路出仕衛國,就是死在「其言不讓」啊!為政者,有時候是要懂得退讓的呀,特別是處於介乎真相與謊言之間,判別是非對錯,便須謹慎、保守、謙讓、低調,這就是孔子所講的「無為,無不為」、「無可,無不可」的道理。
至於「為國以禮」,對於現代人來說,相信就很難接受了。你說「為人以禮」,大家都能理解;要是「為國以禮」,現在是什麼年代?現在為國,是要講有多少個核彈頭的呀?這就是相當於子路當年對千乘之國要講拳頭的想法了。若為國要謙讓,又怎能展示出復興民族的自信?若為國要謙遜,又怎能顯示出治國為政的自信?若是如此好勇好強,一味前進前進,這恰恰就是底子單薄,欠缺自信,這恐怕又再重返戰國的年代!
發展軍備,是需要的,但並非首要,亦非必要。更重要的,軍備只能用作防衛而絕非侵略。足兵、足食、足信三者,若不得已,首要去兵;也就是說,發展軍備,大前提是先要足食、足信。足信是最重要的,假使政府失信於民,國家失信於國際,最終民心外向,國際孤立,就會變成國際孤兒!若要足信,必須建立禮的文化,此所以要「為國以禮」!
要理解什麼叫做「為國以禮」,首先得疏解這裡所講的「禮」。
禮,對個人來講,就是自覺心;對社會來講,就是道德風氣;對國家而言,就是精神文明。禮,才是人類共同的價值,也是一個走向文明開放的基本國策。能以禮治國,這才是「本」啊!本立然後道生,至於「末」,就會水到渠成了。
接下來再分別析述:禮…
①對個人來講,就是自覺心。
②對社會來講,就是道德風氣。
③對國家而言,就是精神文明。
這樣才比較容易明白孔子的「為國以禮」的政治理念。(待續)
(寫於2020年12月7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在又從另外的一個角度,看看孔子心中安居閑適的和諧社會。 話說晚年孔子已經回到魯國,閑時與幾個學生到沂水浸浸水、曬曬太陽。 孔子說:「平時你們常說:『沒有人知道我!』要是有人知道你們、任用你們,那你們又如何治理呢?」 孔子話音未落,子路就急於搶先發言。他說:「假使有千乘之國任用我的話,給我三年時間,
前文提到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對君權的轉移,古有堯舜禪讓,毋須流血,毋須叛亂,更加毋須革命。何解呢?因為舜之所以得天下,乃是天與之。 孟子有個弟子叫做萬章。 萬章問:帝堯把天下傳給舜,有這樣的事嗎? 孟子說:沒有,天子不能把天下傳給人。 萬章問:那麼舜有天下,是誰給的呢? 孟子說:天給他的。 這話怎麼
提到「禮崩樂壞」這句話,要以這四個字來形容當今官僚敗吏、社會歪風與人心腐化,那也不為過。但,在春秋時代,禮崩樂壞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這禮崩樂壞,跟人倫、人心、人性,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東周末年,周幽王寵愛褒姒,因而廢申后和太子宜臼;而宜臼與舅舅聯合犬戎攻殺幽王,這不就是父子相殘,徹底破壞親親的人倫之情
過去提起「君君、臣臣」這句話,不少人就批判儒家屬於君權主義,對君權是絕對遵從的;也就是說,儒家是主張君尊臣卑,君上臣下,純屬上下從屬的關係。 這個扭曲的解讀,是西漢董仲舒提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目的就是要討好漢武帝。綱,就是帶領、主導。於是,就利用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這句話
上文提到孟子的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怎麼樣才是「民為貴」? 民為貴,是指人民最值得尊重的本質,就是人民的人格是平等的,人民的人格是要尊重的,人民的人格是自主的。說白一點,人民的每一張選票,彼此都是平等的,人民的選擇是要尊重的,人民的選舉權都是自主的。那才是民為貴。 孟子說的是「民為貴」,而
前文提到堯、舜之所以是賢君,最關鍵的就是有民本的觀念。民本,就是以民為本位,以民心為心。 民本,出自《尚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 國家就安寧。可見,民本對一個政權的認受與對一個國家的穩定,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孟子引《尚書·泰誓》的話: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
現在又從另外的一個角度,看看孔子心中安居閑適的和諧社會。 話說晚年孔子已經回到魯國,閑時與幾個學生到沂水浸浸水、曬曬太陽。 孔子說:「平時你們常說:『沒有人知道我!』要是有人知道你們、任用你們,那你們又如何治理呢?」 孔子話音未落,子路就急於搶先發言。他說:「假使有千乘之國任用我的話,給我三年時間,
前文提到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對君權的轉移,古有堯舜禪讓,毋須流血,毋須叛亂,更加毋須革命。何解呢?因為舜之所以得天下,乃是天與之。 孟子有個弟子叫做萬章。 萬章問:帝堯把天下傳給舜,有這樣的事嗎? 孟子說:沒有,天子不能把天下傳給人。 萬章問:那麼舜有天下,是誰給的呢? 孟子說:天給他的。 這話怎麼
提到「禮崩樂壞」這句話,要以這四個字來形容當今官僚敗吏、社會歪風與人心腐化,那也不為過。但,在春秋時代,禮崩樂壞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這禮崩樂壞,跟人倫、人心、人性,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東周末年,周幽王寵愛褒姒,因而廢申后和太子宜臼;而宜臼與舅舅聯合犬戎攻殺幽王,這不就是父子相殘,徹底破壞親親的人倫之情
過去提起「君君、臣臣」這句話,不少人就批判儒家屬於君權主義,對君權是絕對遵從的;也就是說,儒家是主張君尊臣卑,君上臣下,純屬上下從屬的關係。 這個扭曲的解讀,是西漢董仲舒提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目的就是要討好漢武帝。綱,就是帶領、主導。於是,就利用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這句話
上文提到孟子的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怎麼樣才是「民為貴」? 民為貴,是指人民最值得尊重的本質,就是人民的人格是平等的,人民的人格是要尊重的,人民的人格是自主的。說白一點,人民的每一張選票,彼此都是平等的,人民的選擇是要尊重的,人民的選舉權都是自主的。那才是民為貴。 孟子說的是「民為貴」,而
前文提到堯、舜之所以是賢君,最關鍵的就是有民本的觀念。民本,就是以民為本位,以民心為心。 民本,出自《尚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 國家就安寧。可見,民本對一個政權的認受與對一個國家的穩定,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孟子引《尚書·泰誓》的話: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國防部長開綠燈,還以為覺青黑熊會保家衛國XD
一、「大將」之「信」豈僅是「言必信,行必果」 「孫子兵法」第一篇提示大將的五大條件,第二項就是「信」! 論語子路篇有這樣一段紀載: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貢問孔子「作為知識份子的基本條件」! 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 曰:「宗
Thumbnail
國防部長開綠燈,還以為覺青黑熊會保家衛國XD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重點摘要: ”主觀判斷 客觀交易” 1. 『中國經濟』房市的部分價格仍不見好轉,但成交量的跌幅已收斂 2. 『中國政策』在近半年期間持續推出政策牛肉,但市場不買單 3.『滬深300』技術面的底部到了嗎?? 量先價行??
Thumbnail
重點摘要: “控制風險 紀律至上” 1.『韓國股市』素有景氣金絲雀的韓股,已吐回大半漲幅。 2.『中國股市』持續破底,2024的新希望持續破滅中,信心不足。 3.『美國股市』高處不勝寒脆弱性上升,慎防獲利了結賣壓。 1.『韓國股市』素有景氣金絲雀的韓股,已吐回大半漲幅。 1).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國防部長開綠燈,還以為覺青黑熊會保家衛國XD
一、「大將」之「信」豈僅是「言必信,行必果」 「孫子兵法」第一篇提示大將的五大條件,第二項就是「信」! 論語子路篇有這樣一段紀載: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貢問孔子「作為知識份子的基本條件」! 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 曰:「宗
Thumbnail
國防部長開綠燈,還以為覺青黑熊會保家衛國XD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重點摘要: ”主觀判斷 客觀交易” 1. 『中國經濟』房市的部分價格仍不見好轉,但成交量的跌幅已收斂 2. 『中國政策』在近半年期間持續推出政策牛肉,但市場不買單 3.『滬深300』技術面的底部到了嗎?? 量先價行??
Thumbnail
重點摘要: “控制風險 紀律至上” 1.『韓國股市』素有景氣金絲雀的韓股,已吐回大半漲幅。 2.『中國股市』持續破底,2024的新希望持續破滅中,信心不足。 3.『美國股市』高處不勝寒脆弱性上升,慎防獲利了結賣壓。 1.『韓國股市』素有景氣金絲雀的韓股,已吐回大半漲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