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爛的人》如果人生是無止境的問號,你是否還願意勇敢前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曾在路走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發現這是一條不對的路。然後站在路口,躊躇著是要回頭,換條路重新來過,還是勉強往前,憑著感覺找到熟悉的出口。

你是否曾投入一件喜歡的事中,可能是一份工作,一段感情。本來滿心期待,甚至篤定,卻在許多日子過去之後,愈來愈迷惘,疑惑,覺得自己終究不適合這裡。然後發現,讓一切感受變質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世界上最爛的人》,這個聽起來有點爛的片名,講了一個茱莉的故事。電影並不嚴肅,甚至有點詼諧和魔幻。影片從茱莉不斷換科系和工作開始,讓我們跟著進入一段看似輕飄飄的人生。起初因為她聰明,選擇醫學系,只因為這是公認最難考的系,是所有高材生的首選,是一條符合社會期待,會功成名就的光明大道。但她很快感到不滿足,覺得自己更喜歡思考,探究人心,所以轉去了心理系,不久又發現自己更喜歡攝影,而再度放棄原本所學,投入攝影的懷抱。

面對感情她也是如此,浪漫、感性、勇敢、果斷。

跟著茱莉的轉換,我們幾乎要羨慕,重頭來過竟可以是這麼輕而以舉,希望自己面對懷疑能有她一半的能力和勇氣。但在羨慕的同時,卻又幾乎因為這樣的迷惘而感到心驚,原來人生需要經歷那麼多的放棄和重新,才能稍微認識自己。原來即便一次次探問內心,還是會有無窮無盡的質疑,沒有親身走過就看不清答案的雛型。

「現在的年輕人有這麼多選擇,應該很難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吧。」

茱莉跟著大十五歲的男友艾克索參加聚會,混在一群孩子和筋疲力竭的中年人之間。中年人朋友們發出這樣的詰問。

人們喜歡用簡單的邏輯,去歸納和自己不同世代的人生。草莓族、豆腐族,三分鐘熱度,抗壓性不足的媽爸寶,怎麼能跟吃苦耐勞,白手起家的上一輩相比?但或許,這個世代的茱莉們,只是比上一代,更早學會探問,「我是誰?」「我想做什麼?」害怕活到中年,才像《厭世媽咪日記》裡的瑪蘿,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覺得陌生。

raw-image

茱莉幸運的是還年輕,雖然她背負的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輕。

「當你真實的看見一個人,你會看到童年的他,也會看到他脆弱的那一面。」

三十歲時的茱莉母親,已經離婚兩年,是帶著孩子的單親媽媽;三十歲時的茱莉祖母已經有三個孩子,或許因此離開了喜愛的演員工作;三十歲時的曾祖母,則已經喪夫,獨力撫養四個孩子。

這些上一代上上一代的女人們,好像一片連在一起的雲,沒有因為年代的推進,而有顯著的不同。她們飄盪在茱莉的上空,好像昭示著三十歲的她,該是什麼樣,會是什麼樣。她還能任性多久,又還能堅持多久。現代社會的自由開放,其實不如想像中的自由開放。生育和家庭的責任,還是像一根扁擔的兩端,壓在女性的肩膀上搖搖晃晃。

女性自身也是矛盾的,在渴望父權與抗拒父權之間,搖擺著找不到安身的支點。

就像在茱莉的文章裡,對性愛的主控權和對口交的心理矛盾。又如同她知道父親並不真的關心她,卻還是渴望得到父親的愛和肯定。所以她不忤逆反抗,還為父親說話,只因為她不想承認,這段父女關係,自己是不被重視的孩子。

而和男友艾克索,他們志趣相投,似乎可以就這樣過著穩定、幸福的人生,甚至邁入家庭,茱莉卻又再一次的感到迷惘。成為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一個漫畫家的妻子,一個孩子的母親,真的是她想要的未來嗎?她會是一個好媽媽嗎?她有辦法不重蹈母親、祖母們的路,活出自己的人生嗎?

raw-image

她依賴他,卻又不想依賴他。愛他,卻又不愛他。

他們都沒有變,父親還是父親,艾克索還是艾克索。但曾幾何時,他們已經成為迷幻蘑菇的幻象裡,她咆嘯驅逐的陰影。改變的人或許是她,不管是從假象裡清醒過來,還是屏除理性的判斷,只想跟著內心找回自己的笑容。

當艾克索幾近自負的說,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你以後會後悔。茱莉沒有生氣,沒有搖頭。或許她真的會後悔,但她現在只能這麼做。艾克索不能真正明白問題,或許茱莉也不明白,她只知道自己卡住了,像是一隻腳陷在泥淖裡再也無法跳躍。她必須抽身離開,才有機會看清楚一切。即便最後繞了一圈回到原點,她也得自己經歷這段路。

《世界上最爛的人》,是女性的故事,也是所有人的故事。找一個喜歡的工作,找一個合適的對象,其實都是為了找到自己。這個自己,可能複雜、多變,充滿矛盾。如導演尤沃金提爾所說,想要有所成就、想要創造自我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很複雜而且讓人窒息的。而人又不得不面對時間和自我的限制。人生的可能性不是永無止盡。

raw-image

飾演茱莉的蕾娜特萊茵斯薇(Renate Reinsve)去年(2021)憑藉這個角色拿下坎城影展影后。如果說法國電影《正發生》,是以高度的寫實,體現了女性椎心刺骨的無助和困境。《世界上最爛的人》就是以魔幻的方式,好似雲淡風輕,卻同樣真誠而深刻,能夠讓人留下觸動內心的感動。

也許你不一定認同她,甚至在某些時候覺得她有點可惡。但在這麼多的「爛」和「不正確」裡,又不由得入戲,想起那些似曾相識的不確定,想起在搞砸了什麼之後無比挫敗的自己。然後真心的盼望,她能過得好,無論對自己,對這個世界,還有多少未知的問號,在有限的生命裡,她能永遠這麼勇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倚的沙龍
61會員
57內容數
林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趁著復活節檔期上映的《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改編自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聽狄更斯講耶穌》,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認識耶穌,他用質樸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文字,寫下耶穌生平故事書。所以《萬王之王》也是由一個父親和孩子講故事的方式開始。
Thumbnail
2025/04/28
趁著復活節檔期上映的《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改編自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聽狄更斯講耶穌》,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認識耶穌,他用質樸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文字,寫下耶穌生平故事書。所以《萬王之王》也是由一個父親和孩子講故事的方式開始。
Thumbnail
2025/03/14
遲至今年才看了《聽海湧》,想起好久以前看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曾經以為識得的自己,兜兜轉轉,兢兢業業了大半生,才意識到過去的種種,時間、心神、情感,竟無一不是錯付,此後必然迎向瓦解,碎裂,成為虛無抑或成為癲狂,此外大概難有其他。
Thumbnail
2025/03/14
遲至今年才看了《聽海湧》,想起好久以前看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曾經以為識得的自己,兜兜轉轉,兢兢業業了大半生,才意識到過去的種種,時間、心神、情感,竟無一不是錯付,此後必然迎向瓦解,碎裂,成為虛無抑或成為癲狂,此外大概難有其他。
Thumbnail
2025/01/05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2025/01/05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故事至此,觀影的人或許回想起了自己曾經荒唐的青春年少,明白了原來,那些故事的開頭跟結尾,都只是一個決定與另一個決定碰撞的機率總和,沒有分辨對與錯的必要。
Thumbnail
故事至此,觀影的人或許回想起了自己曾經荒唐的青春年少,明白了原來,那些故事的開頭跟結尾,都只是一個決定與另一個決定碰撞的機率總和,沒有分辨對與錯的必要。
Thumbnail
《世界上最爛的人》整體氛圍不至於抑鬱,倒是忠實闡述了新生代的迷惘。在電影中,自由並不璀璨,反而碎裂又毫無方向。甚至到了最後一幕,獨自一人回到公寓的茱莉都可能還沒有找到人生意義。
Thumbnail
《世界上最爛的人》整體氛圍不至於抑鬱,倒是忠實闡述了新生代的迷惘。在電影中,自由並不璀璨,反而碎裂又毫無方向。甚至到了最後一幕,獨自一人回到公寓的茱莉都可能還沒有找到人生意義。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路走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發現這是一條不對的路。然後站在路口,躊躇著是要回頭,換條路重新來過,還是勉強往前,憑著感覺找到熟悉的出口。你是否曾投入一件喜歡的事中,可能是一份工作,一段感情。本來滿心期待,甚至篤定,卻在許多日子過去之後,愈來愈迷惘,疑惑,覺得自己終究不適合這裡。然後發現,讓一切感受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路走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發現這是一條不對的路。然後站在路口,躊躇著是要回頭,換條路重新來過,還是勉強往前,憑著感覺找到熟悉的出口。你是否曾投入一件喜歡的事中,可能是一份工作,一段感情。本來滿心期待,甚至篤定,卻在許多日子過去之後,愈來愈迷惘,疑惑,覺得自己終究不適合這裡。然後發現,讓一切感受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平靜度過餘生的成長歲月,只待少年成熟時 青春是在愛情中不斷拉扯的結果,工作也是、家庭亦然,而還有生活中發生的瑣事,串接起每個人的成長故事:直到出社會、開始替自己的事情做出抉擇,然後發覺身邊周遭的人事物都跟著產生了變化;而且還不只是年齡的增長,心智也被迫接受著轉變,只不過除了逆來順受之外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平靜度過餘生的成長歲月,只待少年成熟時 青春是在愛情中不斷拉扯的結果,工作也是、家庭亦然,而還有生活中發生的瑣事,串接起每個人的成長故事:直到出社會、開始替自己的事情做出抉擇,然後發覺身邊周遭的人事物都跟著產生了變化;而且還不只是年齡的增長,心智也被迫接受著轉變,只不過除了逆來順受之外
Thumbnail
看完後被整部電影的「誠實」驚豔,我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消化掉這股情緒。《世界上最爛的人》對即將邁向三十歲的自己提供另外一種價值觀。人生一直在流動,我可能會花費一輩子進行探索,但也無妨,因為人生沒有非黑即白的最好與最糟。
Thumbnail
看完後被整部電影的「誠實」驚豔,我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消化掉這股情緒。《世界上最爛的人》對即將邁向三十歲的自己提供另外一種價值觀。人生一直在流動,我可能會花費一輩子進行探索,但也無妨,因為人生沒有非黑即白的最好與最糟。
Thumbnail
20歲,是即將搭上人生重要列車的年紀,過去能讓父母、成績為自己安排,可一旦踏入社會,就不斷地要自己「做選擇」。
Thumbnail
20歲,是即將搭上人生重要列車的年紀,過去能讓父母、成績為自己安排,可一旦踏入社會,就不斷地要自己「做選擇」。
Thumbnail
電影簡介 活在千禧世代的我們 「我們是痛苦的,因為我們自由。」by沙特 關於工作:想從工作獲得的,不只有薪水和地位。 關於愛情、婚姻與家庭:對於生兒育女與衰老的恐懼。 關於死亡:如果生命終將一死,那我還該追求什麼? 螢幕前的你,又怎麼看待「尋找自己」這件事呢?
Thumbnail
電影簡介 活在千禧世代的我們 「我們是痛苦的,因為我們自由。」by沙特 關於工作:想從工作獲得的,不只有薪水和地位。 關於愛情、婚姻與家庭:對於生兒育女與衰老的恐懼。 關於死亡:如果生命終將一死,那我還該追求什麼? 螢幕前的你,又怎麼看待「尋找自己」這件事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