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海湧》願浪潮捲去所有的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聽海湧》劇照

《聽海湧》劇照

台灣去年播了一部迷你劇集,《聽海湧》。遲至今年看完了,想起好久以前看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曾經以為識得的自己,兜兜轉轉,兢兢業業了大半生,才意識到過去的種種,時間、心神、情感,竟無一不是錯付,此後必然迎向瓦解,碎裂,成為虛無抑或成為癲狂,此外大概難有其他。

台灣的歷史某種程度就是殖民史,從荷蘭、西班牙、明鄭、清國,到日本。這塊土地原先的住民不斷受到外族侵擾,即至漢人在台生根,取代原住民成為社會主體,在很漫長的一段時間裡,也沒有逃過不同族群、省籍之間政權的歧視和偏待。

台灣影視真正以歷史為主題的其實不多,大多是時代劇,以某個過往為時空背景,緬懷的成分居高,札札實實的歷史劇兩隻手數得出來。畢竟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要質量,就得有預算,但在票房、收益上卻難成正比。小島少民是一個,意識形態上容易踩到哪一方的敏感神經是另一個。似乎在台灣,但凡牽涉到歷史,都不只是歷史,更關乎政治。而人們是如此厭煩政治。

印象中在我們家,闔家觀賞的歷史劇,都是無關此刻的,日本的大河劇看過一些,但不熟悉日本歷史的話,大概難免覺得生硬。對岸改編自二月河小說的康熙帝國、雍正王朝,看得才是一個熱烈。那時年紀較小,跟著大人得到的回饋大抵都是特別考究,一面還感嘆台灣拍不了這樣的劇,頗有一種以正史視之的心情。但多年後自己再回看,才發現還是戲劇的成分偏多,有些顯然忽略史實,比如殺施琅父兄者是鄭成功,施琅攻台的時間在位者則是鄭克塽,但劇情統統改成了鄭經。照網友們的說法,也是預算問題,不打算多請演員,索性就讓鄭經早上場幾年晚下台幾年,把老爸、兒子的戲份全包了,算是省事。大概對該戲的編劇和多數觀眾來說,蕞爾小島的台灣,歷史不是太重要,有收復,意識形態夠正確,就好了。只是如此一來,也就沒怎麼再回看的動力。

《聽海湧》也有與現實出入的爭議,但它呈現的是一個時代的狀態和台人的處境,非以特定人物為傳主,劇組採訪結合了不同人物、事件之後再創作,角色人名都是虛構。於觀眾而言,也就無需糾結為何對哪個人物沒有忠實的還原。我亦不認為劇組有刻意的醜化汙衊,以傳遞特定政治意識形態的意圖。整體來說,劇情邏輯,演員表現,服化道質量都是不錯的。

《聽海湧》的背景是二戰末期,日方在東南亞戰場的營區,三位主角是日方從台灣徵召的戰俘監視員,顧名思義就是專司監看戰爭俘虜的工作。他們被派去北婆羅洲(現馬來西亞沙巴州一帶),在日軍的眼皮下執行任務,本來以為不算軍籍,就能免去戰爭的殘酷,卻不曾想戰爭現場,人性是最微不足道的事,人會變作最純粹的機器,層層運轉,只有聽憑槍桿,聽從指令,再無是非。何況位階最低的監視員,發聲的權力趨近於零。

三兄弟似乎不是親兄弟,但以兄弟相稱。大哥輝,為了求存,求認同,很早放棄了道德良知。二哥志遠,努力秉持初衷,但環境大於人,善良反而成為負累。老三木德虛報年齡從軍,實則只是不經事的少年,也因此,三人的悲劇,木德最讓人痛心。他以為自己手中的棍棒,使勁搧在戰俘臉上的巴掌,是英勇,是成長。他睜大的眼睛透出欣喜,驕傲告訴哥哥,自己愈來愈能達到長官的要求,愈來愈少挨罵。他腰桿挺立,感覺自己終於像個真正的男子漢。那些映入他眼中的殘忍,從震撼慢慢成為合理的正義,成為他的世界,而他感到榮耀。

所以戰後的審判,木德是真正茫然。對於嚴厲的判決,他沒有哭,只是掙脫了捆鎖一路往前衝,人以為他是畏罪,要逃,其實他只是想再聽一聽海水湧動,拍打上岸,再漸漸退去的聲音,那裡面有他的家鄉,有和哥哥們美好的回憶,在陌生的熱帶島嶼,陪他度過一個又一個守夜的恐懼。他大概不盡然能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或者他如此盡力的學習,遵照指令,還不夠嗎?究竟哪個環節出了錯?所剩無幾的時間,他只知道,環境變換得太快,孰是孰非,唯有這片海是一樣的旋律。

他們本來以為自己都明白的。我是誰,屬於哪裡。可到了最後,什麼都模糊了。究竟我是林志遠?還是新海志遠?是台灣人、日本人還是中國人?認同的冀望為何最後仍換來拋棄?這麼多的戰事,又是從何而起?如此多的生命為什麼來到這裡?又為什麼結束在這裡?

當所有人都以正義之名而行,誰才是真的正義?正義究竟有沒有標準?還是只屬於勝利的一方?

說到底這齣戲其實沒有真正的反派,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悲,都是時代下的犧牲者。

中國在經歷文革後,有傷痕文學。對台灣人來說,無論是戰前,戰時,還是二二八,漫長的殖民史、反抗史、族群衝突史所導致「孤兒的靈」,都是一道難以抹滅,且始終未獲得正視的傷。

好多的困惑,直到現在,我們都還在尋找解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倚的沙龍
63會員
61內容數
林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趁著復活節檔期上映的《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改編自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聽狄更斯講耶穌》,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認識耶穌,他用質樸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文字,寫下耶穌生平故事書。所以《萬王之王》也是由一個父親和孩子講故事的方式開始。
Thumbnail
2025/04/28
趁著復活節檔期上映的《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改編自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聽狄更斯講耶穌》,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認識耶穌,他用質樸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文字,寫下耶穌生平故事書。所以《萬王之王》也是由一個父親和孩子講故事的方式開始。
Thumbnail
2025/01/05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2025/01/05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2024/11/03
寧靜夏夜,尋常豎立著電線桿、路燈的台灣街巷,遠遠的摩托車駛來,白色小點,劃破了道路,慢慢慢慢逼近眼前。我們都在等,是誰,為何而來,要往哪去。直到看見噴濺的血跡,佈在慘白的衣領,頸項,像迎風打上臉龐的雨絲,連帶讓凌亂的髮際微濕,彷彿剛經歷一場洗禮,用血和水,既是毀滅又是重生。
Thumbnail
2024/11/03
寧靜夏夜,尋常豎立著電線桿、路燈的台灣街巷,遠遠的摩托車駛來,白色小點,劃破了道路,慢慢慢慢逼近眼前。我們都在等,是誰,為何而來,要往哪去。直到看見噴濺的血跡,佈在慘白的衣領,頸項,像迎風打上臉龐的雨絲,連帶讓凌亂的髮際微濕,彷彿剛經歷一場洗禮,用血和水,既是毀滅又是重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刊登於 風潮音樂 / 風潮物語系列 出航的船身,搖搖擺擺。這是我聽見〈巴黎寄件〉時,腦海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在搖曳的船隻上,有位暈了船但離不開、卻也靠不了岸的人。​水很深、身體很沉。每當想起那段過去,時間就像是暫停了,腦中響起你說過的話語,不停地、不停地打轉。​ 你聽見了嗎?​ 滴答滴答,那
Thumbnail
刊登於 風潮音樂 / 風潮物語系列 出航的船身,搖搖擺擺。這是我聽見〈巴黎寄件〉時,腦海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在搖曳的船隻上,有位暈了船但離不開、卻也靠不了岸的人。​水很深、身體很沉。每當想起那段過去,時間就像是暫停了,腦中響起你說過的話語,不停地、不停地打轉。​ 你聽見了嗎?​ 滴答滴答,那
Thumbnail
悲歡織進舊夢,華年放入巷口。
Thumbnail
悲歡織進舊夢,華年放入巷口。
Thumbnail
潛游無方魚(情)相忘 相濡以沫人(愛)斷腸 水停之盛存自在 臨渴掘井自悚惶 *水停之盛語出莊子
Thumbnail
潛游無方魚(情)相忘 相濡以沫人(愛)斷腸 水停之盛存自在 臨渴掘井自悚惶 *水停之盛語出莊子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內心又像深沉的大海 我們能夠看到 彼此海面上的波瀾,又或者是安穩如鏡 深邃的大海,充滿了未知,可能這一生我都無法透徹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內心又像深沉的大海 我們能夠看到 彼此海面上的波瀾,又或者是安穩如鏡 深邃的大海,充滿了未知,可能這一生我都無法透徹
Thumbnail
「人生,就是一條充滿悲傷的河流,河上的每一天,我們都可能溺水。」
Thumbnail
「人生,就是一條充滿悲傷的河流,河上的每一天,我們都可能溺水。」
Thumbnail
即使明白自己身陷困境,也要篤定的相信希望就在前方。
Thumbnail
即使明白自己身陷困境,也要篤定的相信希望就在前方。
Thumbnail
某天恰巧在網上看見一句說話:「也許大海也有它的煩惱吧」 心血來潮,便奔到海邊。聽著浪聲,聽聽看大海的煩惱。 - 大海總是千變萬化的,它前一刻可能仍是風平浪靜、靜影沉璧,轉𣊬間卻變得驚濤裂岸、濁浪排空。 盡管如此,在人們眼中,這卻成了大海獨一格的魅力,它多樣性的美麗。 聽風觀浪
Thumbnail
某天恰巧在網上看見一句說話:「也許大海也有它的煩惱吧」 心血來潮,便奔到海邊。聽著浪聲,聽聽看大海的煩惱。 - 大海總是千變萬化的,它前一刻可能仍是風平浪靜、靜影沉璧,轉𣊬間卻變得驚濤裂岸、濁浪排空。 盡管如此,在人們眼中,這卻成了大海獨一格的魅力,它多樣性的美麗。 聽風觀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