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日記 P.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期的流水席事件鬧得很兇,不管是真是假。
我都覺得站在觀察角度來看,網路世界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雖然我不是甚麼學者。但連我自己都覺得是否太過依賴社群跟網路軟體。
原本只是GOOGLE想要知道的資訊。漸漸地自媒體,社群出現了。
也漸漸地看人們分享生活、新聞、資訊
變成了營造自己另一面的工具。
久而久之的擴散 是否有人開始被這樣的狀況影響了自我??
情緒的波動變大,資訊的流量變大。
網路縮短了距離,是否也產生了以為那些光鮮亮麗的動態是觸手可及的幻覺?
我不認為那些全是包裝的,但如果能夠給自己正面的目標和影響,倒也不是一件壞事。
"好棒喔,我也要過這樣的生活"
光是這個想法就有數種狀況,"努力"/"不想努力" 的方式去獲得。
虛擬世界的認同漸漸地已經與現實世界的認同同等
這是好事嗎? 我不知道
人們也漸漸的被這東西影響了。
但我選擇不要失去自我。反而要練習的是放下手機。
學習去利用這個好用的工具,而不是被資訊影響了你的思考。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烏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非常抽象 底下這篇文章我覺得有一絲道理,可以看一下喔 安全感到底要怎麼給?心理師一席話,道出了女性內心最真實想法-風傳媒 (storm.mg) 安全感到底是甚麼? 人類的基本需求,就如同「彼得。杜拉克說的 需求層次理論」 也有人說是疊加。 到最後,會的要更多。
接續Page.1 二技念的是高雄的學校,需要搬家,一個人在外生活 找了租屋處,開始趁暑假期間,騎著一台125機車,高屏大橋來回6趟,將身家都載上高雄。 之後迅速地找了打工地點,是一家日式餐廳,老闆是個移民日本的台灣人,店裡看起來就是個現在所謂的網美餐廳了。 (僅僅只是告知,我處理好了) 結論:
本來應該要來接續第一篇的後續,但今天有件事情實在很值得寫一下。 本身是在做第一線的服務業小主管,想必大家都知道,服務業人生百態,甚麼樣的客戶都會有,不管是通情達理的,互相尊重的,亦或者是自以為店是他開的,或是付錢是大爺的。 也許有的人看到這裡會說,跟公司說阿,設定黑名單阿,拒絕往來阿之類的....
第一篇來打打自己的經歷跟轉變吧,感覺很精彩的 出生在屏東,我出生的年紀剛好是時代洪流轉變的年代,很多的第一次,跟很多的最後一次都發生我身上。 那我開始講囉! 專科開始,我英文算是非常樂在其中,不管是多益跟英檢都屬於超出當時同輩的程度。但唯一沒想到的,還是要上微積分...(最後還靠暑修把他修完的)。
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非常抽象 底下這篇文章我覺得有一絲道理,可以看一下喔 安全感到底要怎麼給?心理師一席話,道出了女性內心最真實想法-風傳媒 (storm.mg) 安全感到底是甚麼? 人類的基本需求,就如同「彼得。杜拉克說的 需求層次理論」 也有人說是疊加。 到最後,會的要更多。
接續Page.1 二技念的是高雄的學校,需要搬家,一個人在外生活 找了租屋處,開始趁暑假期間,騎著一台125機車,高屏大橋來回6趟,將身家都載上高雄。 之後迅速地找了打工地點,是一家日式餐廳,老闆是個移民日本的台灣人,店裡看起來就是個現在所謂的網美餐廳了。 (僅僅只是告知,我處理好了) 結論:
本來應該要來接續第一篇的後續,但今天有件事情實在很值得寫一下。 本身是在做第一線的服務業小主管,想必大家都知道,服務業人生百態,甚麼樣的客戶都會有,不管是通情達理的,互相尊重的,亦或者是自以為店是他開的,或是付錢是大爺的。 也許有的人看到這裡會說,跟公司說阿,設定黑名單阿,拒絕往來阿之類的....
第一篇來打打自己的經歷跟轉變吧,感覺很精彩的 出生在屏東,我出生的年紀剛好是時代洪流轉變的年代,很多的第一次,跟很多的最後一次都發生我身上。 那我開始講囉! 專科開始,我英文算是非常樂在其中,不管是多益跟英檢都屬於超出當時同輩的程度。但唯一沒想到的,還是要上微積分...(最後還靠暑修把他修完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人人都知道勞基法,但是懂的人卻不多,不論在哪裡總是能看的到這樣的情形,就說說特休這件事情吧,不論在哪裡總是可以聽到老闆或者主管層對著員工講[這樣放有點休的太長]之類的話語,然後很好玩的被說的員工自然而然就退讓了,姑且先不論那結了婚有家庭要養的,可是單身系列的原則上就沒那麼多綁手綁腳的問題才對,然而這
最近,有個小妹妹跑來問我,工作被資遣了而且感受到人事在弄她,我便問了一下相對的情況,給了一些處理方式,由於年輕人可能真的會遇到這些事情,故於此撰寫。 1.非自願離職: 原則上資遣屬於非自願性離職,請千萬不要相信人事單位說什麼請自己寫自願離職單,要寫自願離職單除非公司開出的條件與資遣費更為優惠
先跟各位觀眾老爺說明,這局真可不是在下設的阿,雖然是非常非常小的事件,但是可以看出經銷的上頭(我的上頭)對原廠(前東家)有多不滿,刻意搞出了這一場戲碼。 由於現在日本物價亂七八糟亂亂漲,基於經銷立場,價格都會特別申請特價以達到販售並提高自身利潤,這點其實沒什麼大問題,而這個問題呢其實卻又算是是
Thumbnail
正在閱讀文章的你,如同現代社會的每個人都深陷在一個無法逃避的數位環境中。透過智慧手機和各類社交平台,如:TikTok、WeChat 等等,我們隨時隨地接觸資訊、分享生活,並獲取新聞。然而,認知操控的風險也正逐漸顯現。演算法、大數據分析,以及背後隱藏的商業利益與政治意圖,讓數位世界不再是中立的資訊來源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網路購物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這些便利也伴隨著一些隱藏的危機,我們必須保持警覺和理性來應對各種潛在的風險。 最近我姐姐的經歷讓我深感共鳴。她加入了一個美人社群Line群組,卻因此失去了一筆相當可觀的金額。這並非個案,許多人在社交平台上遇到類似的詐騙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爆炸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現象。從網際網路到社交媒體,從手機應用到網路搜索,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資訊量遠超過過去任何時代。 這篇文章探討了資訊爆炸對於多元性與挑戰、專注力與分心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和壓力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在現代社會,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獲取和分享資訊的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
【觀察日記 - 2024-3-14】 我觀察如下: 我先生剛生病時,會堅持他自己的做法想法,但當與事實悖離時,他才來找我,然後向我懺悔,說過去對不起我,這是第一階段. 接下來他告訴我他很需要我、依賴我,但我沒讓他靠,我覺得他應該要好好念佛,靠我沒有用!!! 我直接把他推開,要他不要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人人都知道勞基法,但是懂的人卻不多,不論在哪裡總是能看的到這樣的情形,就說說特休這件事情吧,不論在哪裡總是可以聽到老闆或者主管層對著員工講[這樣放有點休的太長]之類的話語,然後很好玩的被說的員工自然而然就退讓了,姑且先不論那結了婚有家庭要養的,可是單身系列的原則上就沒那麼多綁手綁腳的問題才對,然而這
最近,有個小妹妹跑來問我,工作被資遣了而且感受到人事在弄她,我便問了一下相對的情況,給了一些處理方式,由於年輕人可能真的會遇到這些事情,故於此撰寫。 1.非自願離職: 原則上資遣屬於非自願性離職,請千萬不要相信人事單位說什麼請自己寫自願離職單,要寫自願離職單除非公司開出的條件與資遣費更為優惠
先跟各位觀眾老爺說明,這局真可不是在下設的阿,雖然是非常非常小的事件,但是可以看出經銷的上頭(我的上頭)對原廠(前東家)有多不滿,刻意搞出了這一場戲碼。 由於現在日本物價亂七八糟亂亂漲,基於經銷立場,價格都會特別申請特價以達到販售並提高自身利潤,這點其實沒什麼大問題,而這個問題呢其實卻又算是是
Thumbnail
正在閱讀文章的你,如同現代社會的每個人都深陷在一個無法逃避的數位環境中。透過智慧手機和各類社交平台,如:TikTok、WeChat 等等,我們隨時隨地接觸資訊、分享生活,並獲取新聞。然而,認知操控的風險也正逐漸顯現。演算法、大數據分析,以及背後隱藏的商業利益與政治意圖,讓數位世界不再是中立的資訊來源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網路購物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這些便利也伴隨著一些隱藏的危機,我們必須保持警覺和理性來應對各種潛在的風險。 最近我姐姐的經歷讓我深感共鳴。她加入了一個美人社群Line群組,卻因此失去了一筆相當可觀的金額。這並非個案,許多人在社交平台上遇到類似的詐騙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爆炸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現象。從網際網路到社交媒體,從手機應用到網路搜索,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資訊量遠超過過去任何時代。 這篇文章探討了資訊爆炸對於多元性與挑戰、專注力與分心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和壓力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在現代社會,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獲取和分享資訊的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
【觀察日記 - 2024-3-14】 我觀察如下: 我先生剛生病時,會堅持他自己的做法想法,但當與事實悖離時,他才來找我,然後向我懺悔,說過去對不起我,這是第一階段. 接下來他告訴我他很需要我、依賴我,但我沒讓他靠,我覺得他應該要好好念佛,靠我沒有用!!! 我直接把他推開,要他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