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英雄志》首集系列評論2─好想要正義,目前不義太多(書評)

2023/01/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找一找正義,或許有喔
濟弱扶傾是武俠小說重要的命題,即針對「正義」衡量一切事態更迭後的結果:既然正義的普世價值被認可,到底如何有濟弱扶傾的行為形成?而武俠小說中的俠客承擔此行為的意義如何?武俠小說的語境裡,「正義」的概念指涉社會內適當合理的調度,然而弔詭處亦如此。當人際間因事所生的關係,旁觀者給予適當合理之評,適當、合理隱含當下時空符合社會氛圍的抽象精神,難以框架具象化卻存在;調度則是安排分派的動作,流動性之必要的特質,於不同關係的各類調整。
依論而言,面臨事情所抉擇的行為(調度),根據抽象精神(適當合理)參考,方能體現「正義」。但,簡單嗎?
二、利用正義吧,不使用有點可惜
《英雄志》:「我不知道何謂正義,但我知道什麼是不義」身為捕快的伍定遠,王法律令的理解更甚常人。
在「天底下人人都有理,人人都委屈」的內心論斷,每人心底的適當合理萬種,調度的實踐方式更不下萬種,兩端加總的類型如萬花筒般明滅,彼此衝突即發。
如果衝突的基底由合理、調度訂定的正義凝結產生,或許尚有調解機會,前段弔詭言論即指包藏禍心之人,深諳兩端運行的灰色地帶,稍有另端隱匿,甚或多重疊加,正義變調成詭譎野獸:
穩有合理,調度手段卻欠缺妥當者,俗語「得理不饒人」屬此例,被視為正義亦可能;無理卻調度手段合乎者,常見知法犯法、鑽研法律漏洞等同此例,揭發真相前可稱正義;金盆洗手是否改邪歸正?或許將多重合理、調度漸層即將被揭的不義,並藉流量大的曝光事件,蹭熱度而侃侃大論,樹立正義形象,屬上圖右。
三、謝謝法律維持,可惜……
由是乎律法的重要性在於審訂共同遵守的規範,並藉由受過專業訓練背景且符合資格的審判者裁斷,順利革除許多弊端,部分人獲得天秤上的正義。訴訟程序的嚴謹要求,正義的公平性願所有需要律法保障的人所屬,對象包括犯罪嫌疑人、受害者,證據必須有證據能力、法律程序正當、律師的偵查辯護……無不是力求裁斷合乎「正義」,還正義於民,理所當為。可惜,制度無法永恆完美,或許正努力往完善目標邁進……
最終判決是否有失公允姑且不論,詬病處可用法律格言切中標的:「遲到的正義非正義」指程序冗長,每環節必須嚴正應對的結果,時間拉長在所難免,受害者不也等待判決結果而陷溺其中,消耗精力終有所得的正義,如十年、二十年後的沉冤昭雪已經是極端個案,即便幾個月後的判決,期間仍因應生活開銷支付,生存壓力重負,工作之餘追蹤進度,工作之時請假開庭,身心枯竭。
唯有偏離本性之異化,視己如物,似陪同走完程序的鏽斑,見證齒輪間連動運轉完善的司法機器,鏽斑無意義,襯托機器長久恆遠的介入其中。
四、正義先不要,處置不義更重要
正義將至的時效無法得到民眾的信任,所謂私刑處理「不義」,遂有極大可能性發生,以及被鼓勵,許多社會事件因此衍生,而《英雄志》預設江湖的立場,即血淋淋寫就處理「不義」的私刑與象徵律法的捕快伍定遠之矛盾,矛盾處的指標以伍定遠看待正義的信仰:「我不知道何謂正義,但我知道什麼是不義」。到底是何嘗的江湖結構所縛葬,科層僵化到底將人的主體性掐頭去尾至何種程度,讓多數執法人員躺平,卸責自保成為公門第一要則。
伍定遠不願屈就卻淖溺血池,汙了一身信仰,維持正義反支離破碎,懵懂無知如傻子,捏拳滲血的顫抖著。伍定遠既然無法理解正義,唯有手頭八十四條家滅門慘案的「不義」,相對知曉律法存在之意義,《英雄志》被評價:「帶有一種深紅近血的悲色,灑落在金庸的圓滿與古龍的簡白之外」企圖宏大至開創武俠文學的景深,江湖煉獄等待四位主角的大悲問,孫曉直面雕鏤「正義」為何物。
《英雄志》雖有後現代之結構,卻隱有現代主義的文學觀,乃至表現手法的呈現,部分讀者不諒解孫曉自溺於「正義」探問,甚至認為實際是本政治隱喻的武俠小說,此部分的評析將另闢文章申論。當正義難言難捉難信服,而透過法律保障的正義,無法符合期待的冗贅程序,俠的概念方誕生:如何處理不義。早期文獻對於俠的評價是負面,原因即破壞國家的法治系統,可謂針砭盲區,而隨「俠文學」之發展,作者們刻意淡化象徵王法的朝廷,以便俠客創造揮灑武力的任何形式,包括與心性、哲思互為影響,「藉武言志」的現象眾聲喧嘩,武俠文學的娛樂、教育功能受到肯定。然,藉武言志之「志」甚少再現現實層面,即回歸向法治的對抗質問,同樣面對處理不義,俠為何濟弱扶傾是相對可以信任的?《英雄志》的江湖具有深厚的啟示性─暴力、權力預設不義所在。(未完待續,下文將針對書中內容,續論新版《英雄志》首集之暴力、權力之江湖結構)
盧翰
盧翰
文學碩士。著學術專書《假面與鏡子》。喜愛分享閱讀後的思考,樂此不疲,書本因此被記憶,生命經驗或能在書本間轉輪流成。人之所為,是彼此共存的思量斟酌,感謝願意駐足探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